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1367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4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docx

屏蔽电泵使用说明书讲解

屏蔽电泵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基本型(B型、BA型)

逆循环型(N型、NA型)

高温分离型(G型)

自吸型(Z型)

泥浆密封型(V型)

 

大连环友屏蔽电泵有限公司

目次

1用途和形式…………………………………………………………………...(3)

2范围…………………………………………………………………………...(3)

3使用要求……………………………………………………………………...(3)

4结构及工作原理……………………………………………………………...(3)

4.1基本型(B型及BA型)……………………………………………………(3)

4.2逆向循环型(N型及NA型)……………………………………………….(4)

4.3高温分离型(G型)………………………………………………………….(5)

4.4自吸型(Z型)………………………………………………………………(5)

5安装、试车和运转……………………………………………………………(17)

5.1安装前的准备……………………………………………………………..(17)

5.2安装与配线………………………………………………………………..(17)

5.3试运转……………………………………………………………………..(17)

5.4运转………………………………………………………………………..(19)

6维护与检修……………………………………………………………………(19)

6.1分解…………………………………………………………………….….(19)

6.2检查………………………………………………………………………..(20)

6.3组装………………………………………………………………………..(21)

6.4定期检查…………………………………………………………………..(23)

6.5维护和保养………………………………………………………………..(23)

6.6故障及排除方法…………………………………………………………..(23)

7轴承监测器指示说明……………………………………………………...….(24)

8接线图……………………………………………………………………….…(26)

重要事项

●使用前请详细阅读理解本说明书及危险注意事项避免误操作,以防止发生人身事故。

●本说明书请妥善保管、充分利用。

1用途和形式

屏蔽电泵是屏蔽电机和泵组合的密封整体,具有无泄漏的独特优点,用来输送易燃、易爆、腐蚀性、剧毒、易挥发和贵重等液体。

基本型是屏蔽电泵中最基本的型式,用途最广。

在基本型的基础上,根据输送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使用条件不同,设计制造了逆向循环型N型、高温分离型G型、自吸型Z型和泥浆密封型V型等。

2范围

本说明书中详细介绍了设计压力1.0MPa、3.0MPa、4.0MPa、6.3Mpa,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350℃,不含颗粒的B型、N型、G型、Z型及含有少量颗粒的V型屏蔽电泵的使用要求、结构、安装及维护检查等内容。

3使用要求

3.1严禁无液运转。

3.2轴承监测器指示黄色区域时,应分解电泵检查轴承,指示红色区域必须停车更换轴承。

3.3在保护装置动作的情况下,没有查清动作原因并彻底排除故障之前,不允许继续运转。

此时应检查三相电阻的不平衡和绝缘电阻。

3.4彻底清除装置内的铁锈及固体异物。

为确保清洁的介质进入泵内,建议在泵入口处安装过滤器。

3.5试运转应在泵内完全充满工作液后进行。

3.6带冷却水的电泵,必须按规定的冷却水流量接通冷却水,然后开车运转。

3.7运转中,如发生异常声音或振动等,必须立即停车,查清原因,排除故障。

3.8不得逆向持续运转。

3.9断流运转不应超过30秒。

3.10不得在引起汽蚀的状态下运转。

3.11电泵的正常工作状态,必须是铭牌规定的性能参数范围,否则影响电泵的轴向推力。

3.12在分解检查泵时,也应检查循环管路有无异常情况。

3.13规格型号不符,不得使用。

3.14运转前,应充分排气。

3.15输送液中不得有固体杂质。

3.16小于最小流量时,应增设旁通管线,否则不应运转。

4结构

4.1基本型(B及BA型)

基本型屏蔽电泵的结构如图1、2,B-V型、BA-V型部面如图3、图4。

从屏蔽电泵的结构图可以看出:

定子(20)的内表面和转子(19)外表面装有非磁性的耐腐蚀金属薄板制成的定子屏蔽套(22)和转子屏蔽套(21)。

另外在各自的侧面用耐腐蚀的金属厚板与它们焊接密封起来,与输送液体完全隔离开,使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不受浸蚀。

输送的液体一部分从泵(01)的排出口→循环管(34)→RB端盖(14)→后侧轴承(15B)与后侧轴套(17)之间的间隙→定子屏蔽套(22)与转子屏蔽套(21)之间的气隙→前侧轴承(15A)与前侧轴套(17)之间的间隙→叶轮(02)的平衡孔→叶轮吸入口。

循环液,对于轴承(15A)、(15B)的润滑冷却以及电动机的冷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循环液中如果有泥浆杂质或流量不足时,就会导致发生故障。

在液体中旋转的转子(19)是由前后两个轴承(15A)、(15B)所支撑的轴(16)构成一体,在轴(16)的前端装有叶轮(02),形成没有轴封的屏蔽电泵。

屏蔽电泵的叶轮(02)所产生的轴向推力,作用于前后推力盘(18)上。

当泵体(01)法兰与电动机法兰外径匹配时,采用B型,否则采用BA型,通过连接体(33)起尺寸过渡作用。

4.2逆向循环型(N及NA型)

逆向循环型的结构部面图如图5、6。

因为对这种泵的轴承(15A)、(15B)润滑、冷却以及电机的冷却所采用的液体流动方向与基本型方向相反,故称为逆向循环型。

把易气化的液体用于净正吸压头(NPSH)余量小的场合时,循环液会受到来自电动机的热量和轴承(15A)、(15B)磨擦热量的作用而使液体温度升高,如果采用基本型,循环液返回到叶轮(02)的入口处,则容易产生汽蚀,而导致泵不能正常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则采取循环液不返回到叶轮(02)的入口,而使液体返回到进液罐内,这样就避免发生汽蚀。

N型泵的循环液,从叶轮(02)排出口,通过前端盖(32)的小孔→定子屏蔽套(22)→与转子屏蔽套(21)之间的气隙→后侧轴承(15B)与后侧轴套(17)之间的缝隙→后端盖(14)→回到进液罐内。

另外通过前端盖(32)小孔的循环液其中一部分,由前侧轴承(15A)与前侧轴套(17)的缝隙→前端盖(32)与叶轮(02)的轮毂之间的缝隙→叶轮(02)的入口处。

另外,在图7上所示,NA型的循环液则从连接体(33)的小孔流出,通过前侧轴承(15A)与轴套(17)间隙,以后则与N型的流动方式相同。

4.3高温分离型(结构剖面图7)

这种屏蔽电泵,全部带连接体(33)是和中能输送高温液体的泵。

它是由泵体(01)与叶轮(02)构成的高温室外和定子(20)与转子(19)等部件构成的低温室所组成的,这两个室外的液体虽然相同,但是温度不同,由于连接体(33)和衬套(64)构成的阴尼作用,两连液体几乎不混合一起。

另外,连接体(33)的端面,与电动机接触面积小,从而减少泵室外的热量传导到电机室。

这种泵液体的流动方向如下:

●主流液体:

泵(01)吸入口→叶轮(02)→泵(01)排出口

●循环液之一:

副叶轮(23)→定子屏蔽套(22)与转子屏蔽套(21)之间气隙→前轴承(15A)与前轴套(17)之间的缝隙→热交换器→后端盖→轴(16)端中心孔→回到副叶轮重新循环。

●循环液之二:

副叶轮(23)→后轴承(15B)与后轴套(17)之间缝隙→轴(16)端中心孔→回到副叶轮重新循环。

连接体(33)上的倾斜小孔,将叶轮(02)产生的高压传达室入电机腔,防止副叶轮(23)产生气蚀。

4.4自吸型(Z型)

自吸泵的结构剖面图如图8所示。

这种泵即使吸入侧的管路里没有充满液体,但由于泵本身有自动抽气功能,也能够输送液体。

首次灌液,再起动时,只要泵内存留部分液体,就不需再次灌液。

输送的液体一部分从泵体(01)→循环管(34)→后端盖(14)→后侧轴承(15B)与后侧轴套(17)之间的缝隙→定子屏蔽套(22)与转子屏蔽套(21)之间的气隙→前侧轴承(15A)与前侧轴套(17)之间的缝隙→叶轮(02)的平衡孔→叶轮(02)入口处。

其自动抽气功能是由于采作了特殊设计,由泵体(01)与内泵体(10)的作用而产生的具有优越的自吸性能的一种屏蔽电泵。

管路安装注意事项

a、在泵停止工作时,如果管路能使排出液由于虹吸作用而引起逆流现象发生时,则需在排出管路中安装逆止阀。

b、吸入侧的管路,不要选用超过规定的粗管。

c、吸入侧的管路要尽量直、短,因自吸时间是由吸入侧管路内的抽气量来决定的。

d、吸入侧的管路,朝泵的方向是向上倾斜,不要使管路内可有贮存空气的空间。

e、吸入侧的管路,无论是接头部分还是焊接部分均不许漏气。

f、排出侧的管路,如图10所示,如果有空气贮留就会使自吸困难,因此需要设置排气阀。

g、在排出侧管路如图(11)所示上装有逆止阀时,在实际扬程较高时,会产生自吸困难,故需设有排气管路。

h、当吸入侧的管路较长或输送液体的沸点低的时候,在吸入侧管路和前端,设置底阀是缩短自吸时间的有效方法。

自吸泵的运转注意事项:

a、开始动转前,必须往泵内充注液体,必须充满并排气。

b、因长时间停车,泵内的残液减少时,需要往泵内补充液体。

但对沸点低的液体,即使停车时间很短,残留液体也会有所减少,也需补充液体。

c、对于需要冷却结构的泵,在运转前首先接通冷却水。

d、泵在运转后,如果超过5分钟仍然没有完成自吸作用,则应立即停车。

4.5泥浆密封型(V型)

此种泵,全部带连接体(33),是一种能输送含有少量颗粒液体的泵。

它时由泵体(01)、叶轮(02)、转子(19)、定子(20)以及机械封(70)、热交换器(35)和注液罐(80)等几大部分组成。

其中输送的含有少量颗粒的液体由于机械封(70)密封作用而同循环液隔离开。

因机械封(70)有微量泄漏,故循环液必须是允许混入工作液的清洁无颗粒的液体。

剖面图如图9所示。

液体的流动方向与高温分离型(G型)基本相同。

注液罐(80)上有观察窗,应定时观察其中液面高度,液面降低时,应填加循环液。

注液罐内腔压力应比泵入口压力高,102~402机座号高出2±0.5kg/cm2,502以上高出1.5±0.5kg/cm2

图3基本型(B-V型)

图4基本型(BA-V型)

图5逆向循环型(N型)

图6逆向循环型(NA型)

图7高温分离型(G型)

图8自吸型(Z型)

图9泥浆密封型(V型)

图10

图11

5安装、试车和运转

5.1安装前的准备

a.在搬运屏蔽泵的过程中,要避免碰撞。

b.保管设备时,不要打开包装。

c.按铭牌及泵的试验报告检查泵是否符合订购的型号及规格要求。

d.请不要在循环管、保温系统的法兰上放置东西及施加外力。

5.2安装与配线

a.要清除管路及其附属件内的异物。

b.取下机架(41)与底座(40)间的紧固螺栓(46D)

c.把底座(40)安装到预先埋好地脚螺栓的基础上.

d.把泵机架(41)放在底座(40)上滑动,对准泵体连接法兰,法兰和密封垫圈接触面应无缺陷、无污物。

e.放上清洗干净的密封垫圈,紧固法兰螺栓。

f.安装水套及热交换器的管路.

g.管路安装之后,要把支架(41)和底座(40)用螺栓(46D),弹簧垫(53C)\平垫(54)紧固.

h.根据电泵接线盒里的接线架的符号正确接线。

接线端子根部必须用绝缘套管固定.

5.3试运转

5.3.1保护给定值的确定

屏蔽电机的额定电流比同功率普通电机的额定电流值稍大些,困此用户应注意铭牌上的数据。

从对电动机保护方面考虑,希望把电流给定值设值设在不致于误动作的范围内较低数值上,建议按以下的大致标准来给定:

在电压、负荷变化小时……额定电流值的1.1倍。

在电压、负荷变化大时……额定电流值的1.25倍。

如果电动机的运行电流比额定电流小得多,建议以运行电流为基准。

5.3.2充液和排气

按以下顺序进行充液和排气:

a.关闭排出侧的阀门和逆向循环管路阀门(N和NA型).

b.打开吸入侧的阀门.

c.打开排出侧的阀门和逆向循环管路阀门(N和NA型),排除泵和管路内气体,停一会,再次只把排出侧的阀门关闭.

d.操作泵的排气阀(36)把气体排除.对于输送危险液体时,要在排气阀(36)放气部位装上软管,注意安全.(N和NA型没有排气阀,气体从逆向循环管路排出).

5.3.3预热、预垫动转

高温分离型使用100℃以下液体进预热动转,由于液体在预热运转时的比重\粘度增大,额定流量时,电流会超过额定电流,此时应关闭出口侧阀门,将电流控制在洋的额定电流以下.液体温升速度为50℃/小时,最多不能超过150℃/小时.整机预热后进行预热运转,先打开吸入侧阀门,关闭排出侧阀门,再进行预热.

5.3.4试运转

如果全部准备工作就绪,即可按下述操作顺序进行试运转。

a.打开吸入侧阀门。

b.关闭排出侧阀门。

c.逆向循环管路的阀门(N型NA型)打开

d.接通电源。

e.稍微打开排出侧阀门。

f.观察排出侧的压力.

g.轴承监测器指示如何.

g1超过量程……反转,校正接线。

g2黄~红……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参照“6”。

g3绿……正常运转。

h.排出侧阀门不动,运转1~2分钟后,使泵停止运转。

待数分钟后(输送液的粘度愈大,停机时间越长),再次排气。

要反复进行运转、停止、排气操作,直到电机腔气体排净为止。

5.3.5辅助管路

带冷却夹套的泵,冷却水流量按表1规定。

表1电动机还夹套的冷却水量(l/min)

电动机机座号

必要冷却水量L/min

电动机冷却水套

热交换器

102

≥5

≥15

202

≥5

≥20

302

≥10

≥20

402

≥12

≥25

502

≥15

≥25

602\702

≥15

≥50

注:

冷却水入口温度≤35℃。

对于高.温型泵,如把电动机水套和热交换器连接起来使用时,要使冷却水量达到热交换器的需要量,在配管时,一定要使冷却水先通过电机水套.泵体和连接体以及暴露在爆炸性环境中的管路及设备表面应采取隔热措施.防爆标志“ExdⅡBT3”的屏蔽泵,其最高表面温度不行大于195℃.防爆标志“ExdⅡBT4”的屏蔽电泵,其表面最高温度不得大于130℃.

5.4运转

5.4.1试运转结束后,进入正常运转。

首先,慢慢地打开排出侧的阀门,达到规定的流量。

5.4.2这时,对于装设旁通管路装置的,也要同样打开旁通管路阀门。

5.5.3逆向循环管路流量应符合有关规定(N型\NA型).

5.4.4其它

a.检查电流是否超过额定电流。

b.检查压力表的读数,是否规定值。

c.轴承监测器指示是否正常。

d.运转的声音、振动有无异常现象。

5.4.4RA型泵运转过程中应确保切断保温系统热媒回路。

经检查,如果发现上述任何一项有异常时,应切断电源,查找原因,其方法参照“6”。

6维护与检修

6.1分解

6.1.1把排出侧、吸入侧及其它辅助管路的阀门全部关闭。

6.1.2基本型泵,把排泄用的塞子(59)或排泄用的阀门打开,把泵内液体排出。

此时,如果确认是安全的,可把排气阀(36)打开,加速排液。

6.1.3辅助管路内的液体也必须排出。

6.1.4卸下循环管(34)(B及BA型)及热交换器(35)(G\V型)

6.1.5由于泵承受配管的一些重量,故在泵体(01)的下面要适当地铺上垫木。

6.1.6卸下紧固泵体(01)的螺栓(46B或46C)。

此时没有排净扔液体会流出,故应注意。

6.1.7卸下紧固机架(41)与底座(40)的螺栓(46D),沿轴向移动把电动机和叶轮与泵体(01)脱开。

取下密封垫圈(66A),要无损地保管好。

6.1.8按图13所示,测量g尺寸,并记录。

6.1.9把用于防止叶轮(02)螺栓(46A)松动的止动垫圈(57A)打开,卸下螺栓(46A),即可取下叶轮(02)。

注意小零件不要丢失应妥善地保管,特别是调整垫圈(56),应原封不动地捆起来保管。

6.1.10对于B型泵,要把螺栓(46B)卸下,再把FB端盖(32)卸下来。

拆卸时要利用FB端盖(32)上的顶丝孔,用螺栓慢慢地顶开卸下来,当端盖离开电动机法兰时,电动机内残留的液体会流出,所以在操作时要注意。

FB端盖(32)和轴承(15A)一起取下的,在操作时注意不要碰伤转轴。

对于BA和RA型,要把连接体(33)的紧固螺栓(46C)卸下,再按照与FB端盖相同的顺序进行分解。

对于G型泵,首先要把热交换器和导液管连接的法兰卸下,然后按BA与NA型泵的顺序拆卸.

6.1.11松开后端盖(14)的螺栓(46F),取下后端盖(14)。

6.1.12在抽出转子(19)时或者在保管中,应注意不要碰伤转子屏蔽套。

6.1.13后侧轴套(17)的拆卸,要把止动垫圈(57B)打开,卸下螺栓(46E)之后,即可取下。

此螺栓(46E)为左螺纹。

推力盘(18)也即可取下。

在进行上述分解时,要注意各个零部件不要丢失和损坏。

6.2检查

6.2.1轴承(15A)、(15B)

经过长期运行之后,由于各种原因轴承可能取不下来,这时不应强取,而应该先进行检查。

主要有以下几点:

a.滑动表面是否光洁,有无损伤。

b.内径及长度的磨损量是否超过表2规定。

参见图12

c.推力面的放射状过液沟槽磨损程度。

如果检查未发现任何问题,则可继续使用。

如果发现上述检查的某一项不符合要求时,则把紧固螺钉(48)松开,取下轴承。

表2轴承磨损极限表

电动机机座号

ΦA-ΦB

L

102

0.4

49.2

202

0.4

59.2

302

0.4

69.2

402

0.5

78.2

502

0.5

113

602、702

0.5

119

6.2.2轴套(17)及推力盘(18)

a.有无腐蚀。

b.滑动面是否光洁,有无损伤等。

c.磨损情况。

经过检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6.2.3各个部件有无接触、磨损等。

6.3组装

把各个零部件洗净,干燥后,按与分解过程相反的顺序进行组装。

在组装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下列事项:

6.3.1为防止轴套(17)的转动,要把键(58B)或销(60)按图所示位置安装,使轴套(17)正确安装在轴上。

图12

6.3.2把后侧轴套(17)装好后要正确锁紧止动垫圈。

6.3.3如果轴承(15A)、(15B)和推力盘(18)没有大的磨损,可继续使用。

转子组装后的轴向窜量,应在表3规定的范围内。

如果磨损而轴向窜量增大,只要在表3规定的极限值内,对于使用无影响。

表3轴向窜量mm

电动机座号

窜量

102

0.7~2.1

212、202222

0.7~2.1

312、330222

0.9~2.5

402

1.1~2.9

502

1.2~3.0

602、702

1.4~3.4

V型轴向窜量:

102-0.5~0.7;202-0.6~0.8;302、412-0.7~0.9;422、512、522-0.8~1.0;532-0.9~1.1(mm)

6.3.4叶轮轴向间隙的调整,如图所示。

图13

把叶轮向外位,侧定g尺寸,再用调整垫圈(56)将g尺寸调到表4所列的规定值。

表4g调整值mm

电动机座号

叶轮规格

g值

102

125、160

4

200

4.2

202

125、160

4

200

4.2

250

4.7

302

125、160

4.2

200

4.5

250

5

315

6

402

160

4.4

200

4.6

250

5

315

6

502

160

4.4

200

4.6

250

5

315

6

602\702

200

4.8

250

5.4

315

6.4

6.3.5用叶轮螺栓紧固叶轮(02),用止动垫圈锁紧。

6.3.6各部位的密封垫圈确定无损伤时方可继续使用。

6.3.7在紧固螺栓时,对称位置螺栓同时均匀紧固,不允许将某个螺栓一次紧固到位。

6.4定期检查

初次使用的泵,要特别注意TRG表的指示。

TRG表指示异常,要停机查明原因。

排除故障后,再行运转。

建议运转800小时后进行一次分解检查。

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下一次定期检查的时间。

6.5维护和保养

由于运转条件和环境条件不同,无法对维护和保养做出统一规定,下表所列仅为一般的维护和保养规程,各用户可根据本行业特点,在此基础上,分别做出自己的规定,或向我公司询问。

日常维护

定期检查

TRG表

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如在黄色区域拆卸检修;如在红色区域应更换轴承和易损件,例:

轴套、推力盘等

压力表

指示压力是否规定值

流量计

指示流量是否是规定值

电流表

电流有无变化,是否过大

液体泄漏

各接合面有无泄漏现象

异常声音和振动

是否发生

定子组件

测定绝缘电阻

拆卸前后测定绝缘电阻

泵体、叶轮

有无异物堵塞,口环是否磨损和破损

循环管路

有无堵塞,是否附着污垢

轴承、轴套、推力盘

表面有无损伤、裂纹、磨损和腐蚀现象

定子屏蔽套和转子屏蔽套

是否有损伤、磨擦痕迹和腐蚀现象

密封垫圈

是否有划伤或破裂

保温系统

是否起到了保温作用

6.6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或现象

原因

排除方法

不扬液及首次运行扬液量不足

缺相

纠正三相接线

泵内进入气体、空气积存

检修配管、彻底排气

阀门没有打开

打开阀门

电源没接通

检查接线是否错误、接触是否良好

电机线圈断线

测量线间电阻,发现断线,返厂修理

反转

调换电源相序

管路压力或实际扬程与设计不符

按规格要求修改或换泵

吸入液中含有气泡

检修配管

异物堵塞流道

清除异物

电压下降

调整至规定电压

发生气蚀

检修吸入侧配管

粘度、比重过大

按规格要求修改或换泵

泵内液体结晶析出

清除结晶

运行中扬液量不足

上述各项

参照上述措施

泵体及叶轮的口环磨损

更换修理

叶轮磨损、损伤

更换修理

输送液温度降低引起粘度、比重增大

按设计进行保温或更换泵

配管管路损失增大

清理配管

空运转造成轴承烧坏过负荷

更换轴承

电动机自动停转

空运转造成轴承烧坏

更换轴承

过负荷

液体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流量扬程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更换泵

过热

是否完全排气,循环管路是否堵塞,冷却水是否符合要求

热元件工作不良

返厂修理

保护装置设定有误

检查后矫正设定

异常振动和噪声

发生汽蚀

检修吸入管,增加安装高度

循环液不足

清理循环系统

吸入口吸入空气

修理配管

吸入液中含气泡

同上

侵入固体异物

清除异物

轴承磨损

更换轴承

泵安装不良

重新安装

输送液结晶

清除结晶

轴承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