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1504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表是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

读下表,回答1—2题。

地点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一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七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1.四地气候相比,大陆性最明显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发展灌溉农业,建立商品粮基地B.②造林种草,治理水土流失

C.③扎草方格,建沙障,防治荒漠化D.④挖雨塘,筑台田,改造低湿地

读下面地形剖面图,回答3—6题

3.图中山脉是()

A.太行山B.秦岭C.天山D.喜马拉雅山

4.图中山脚甲地气温为26℃,则山顶约为()

A.9℃B.17.5℃C.15.8℃D.0℃

5.山脉以南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

6.山南的河流a的北岸沉积现象明显,说明该河流的流向是()

A.由东向西B.由西向东C.由北向南D.由南向北

某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A.B.C.D四地,根据图6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7—10题:

7.AB间铁路线的名称为()

A.陇海线B.贵昆线

C.包兰线D.京包线

8.学生们发现A城与B城主要的工业部门不同,A、B两城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

A.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C.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钢铁工业

9.他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的要素

是()

A.热量B.降水C.地方性风D.人类活动

10.D地区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应当注重发展()

A.绿洲农业B.河谷农业C.节水农业D.高效农业

11.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注:

咸水湖一般无明显的湖水流出现象)

1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第13-15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河流

含沙量

粮食平均亩产

粮食总产

1995年

19%

333km2

520mm

38℃

10%

205㎏

1.025亿㎏

2005年

10%

478km2

450mm

42℃

35%

135㎏

0.975亿㎏

13.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长过快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退耕还牧”面积过大D.气候异常,水旱频繁

14.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A.风沙危害B.水土流失严重C.物种减少D.土壤盐碱化加剧

15.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环境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退耕还牧B.退耕还林C.退耕还湖D.修建水库

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回答16—17题。

16.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

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

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

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

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

17.图中两岛的盐场多分布在()

A.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B.西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C.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D.北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

米),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10mm,降水集中在7、8两月,回答18—20题。

18.该地区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D.环境恶化

19.该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

④环境遭破坏后恢复困难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20.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工程措施有()

A.植树造林B.轮作套种

C.修建水库D.深耕改土

读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21—23题。

 

21.图中地形剖面图的走向是()

A.西南一东北走向B.东南一西北走向C.东西走向D.南北走向

22.下列各组为图中a地形区主要农作物的是()

A.水稻、玉米、毛竹B.水稻、棉花、油菜

C.小麦、甘蔗、毛竹D.甘蔗、小麦、油菜

23.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

A.可缓解图示a地区的洪涝灾害

B.将导致图示地区河湖水位上升,淹没良田

C.可缓解图示地区夏季炎热的天气

D.使图示地区水资源总量大增,有利于农业生产

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A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A.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B.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C.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较好,肥力高

D.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

25.图中B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A.甘蔗、柑橘B.甜菜、柑橘C.花生、苹果D.棉花、茶树

26.下列四幅图显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下面左图是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右图是该地区气候资料图。

据图回答27—28题。

 

27.该地区可能位于()

A.山东丘陵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

28.该地区农业类型是()

A.绿洲农业B.混合农业C.立体农业D.灌溉农业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回答29—30题。

29.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

30.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目前我国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5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扩大.据遥感资料,贵州喀斯特地区目前石漠化面积已达5万平方公里,广西石漠化面积已达4.7万平方公里。

专家警告,石漠化已成为西南地区头号生态灾难,治理石漠化刻不容缓。

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和材料,回答:

(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二个省区是____、____。

(2分)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分)

(3)该区域少数民族集聚,经济落后,如何利用区域优势加快经济发展?

(3分)

32.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

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

灾害种类

粮食损失(亿千克)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人民币)

干旱

200—250

150—200

洪涝

100

150—200

风暴潮

2.5—5

50—60

冰雹与低温

15—25

20—30

森林火灾

/

50—100

崩塌、滑坡、泥石流

2.5—5

20—30

风沙和沙漠化

2.5—5

20—30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简述其形成原因。

(3分)

(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

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

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5分)

C

33.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分)

(2)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2分)

(3)左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

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

(3分)

(4)左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3分)

34、读图A和图B,回答下列问题:

(8分)

A图B图

(1)图A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4分)

(2)图A中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4分)

(3)图B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图A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1分)

 

35.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问题。

(6分)

材料一: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表格)

材料二:

黄土高原某地影像(右图)。

 

(1)黄土高原位于乌鞘岭以东,以西,以南,秦岭以北,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植被可以(1分)()

A.使地表水下渗减少B.使侵蚀增加

C.使含沙量减少D.使径流量增加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4(8分)

(1)水土流失

原因:

①丙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区)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量和产值比甲地区(黄土高原)高,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较大;

②丙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区)多为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层被蚀去,石质裸露,难以恢复;

③丙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

(2)旱涝、盐碱、风沙酸性土壤的改良

(3)①模式适合丙地区;②模式适合乙地区。

35(6分

(1)太行山长城

(2)C(3)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