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1574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docx

人民日报精华摘抄

既要解放思想也要实事求是

——一论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06日01版)

  纵观我国现代化进程,未来的十年具有关键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

以什么样的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什么样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决定未来这十年能不能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五大关系”。

这是我们平稳走过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战略思考,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的工作原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那么解放思想就是这一革命的先声。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

经历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变革,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同样需要新的思想引领。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思想观念无疑是先导之策;清除市场壁垒,有活跃的思想、开放的思维就有更好的办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取决于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与时俱进的把握。

不进行思想的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行,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行,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行,吃以往改革老本、躺在前人功劳簿上睡大觉更不行。

  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国情的异想天开,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毫无章法的莽撞蛮干。

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

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正视了不同利益主体博弈频繁的现实,才会加紧建立利益协调平衡机制;把握了改革深水区矛盾问题的特点,才能确定深化改革哪些需要大刀阔斧、哪些需要循序渐进;看清了我国发展阶段的实际,民生改善措施才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深刻认知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实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的统一。

要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既大胆探索又脚踏实地。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保持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全面深入调研是重要方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不了解实际情况,怎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思路,如何确立务实的改革举措?

深入了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之难,懂得它们在解决就业、释放微观经济活力等方面的优势,就会在思想解放中找到破解之策。

真切感知民生之艰,看到贫富差距拉大的隐患,就会在制度安排上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

只有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才有厚实的实践基础,也才能形成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方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开放走过了35年极不平凡的历程。

事实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等“五大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轮驶向胜利彼岸。

民间投资占比升至63.7%

上半年,非金属矿采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民间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06日01版)

  本报北京8月5日电(记者朱剑红)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信息,近年来,我国民间投资发展呈现出总量比重稳步提高、投资结构逐步优化的特点。

从总量来看,2010年至2012年,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5.9%、60.3%、61.4%,增速为32.5%、34.3%、24.8%,分别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7个、10.5个、4.2个百分点,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完成115584亿元,同比增长23.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63.7%。

从结构来看,民间投资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的增速明显加快。

今年上半年,非金属矿采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民间投资占比分别达到94.5%、89.6%、87.1%。

扬帆破浪再远航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06日02版)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了今后3年船舶工业的七项任务,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为船舶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经过本世纪头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造船业迅速跻身世界前列,但一直存在“大而不强”的隐忧。

特别是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的滞后影响,国际船市一片低迷,我国船舶业“大而不强”的结构性矛盾也充分暴露,企业普遍面临交船难、接单难、盈利难的窘境。

  船舶业出现问题的原因,与中国制造业遇到的问题一样,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需求萎缩,也有自身结构的不合理。

例如,我国船企的产品集中在矿砂船、散货船、中型集装箱船等附加值较低的船型上。

船企创新能力不足,船舶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仍有较大差距,一些船企甚至仍在延续“沙滩造船”的落后生产方式。

  船舶工业素有“综合工业之冠”称号。

一艘现代化船舶,几乎就是一座航行在海洋上的城市,由数以万计的零部件和数以千计的配套设备构成,集聚应用了许多不同领域的高新技术。

据测算,船舶工业与我国国民经济135个产业部门中的113个部门直接相关,对电子、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探采等重要产业均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涉及大量的就业。

牵住了船舶工业这个“牛鼻子”,将直接带动上百个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无限活力。

  同时,船舶工业已具备转型升级的基础和条件。

在技术水平方面,我国已具备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的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部分产品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形成了品牌;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储备,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打破了国外在高端产品领域的垄断。

在生产方式方面,已实现了从分包商到总包商的重大跨越。

如今的船舶工业,完全有能力成为工业行业转型升级的“领头雁”。

  船舶工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水平和整体工业实力。

这次公布的《实施方案》,是提升中国船舶工业优胜劣汰、由大变强的积极信号,更是新一届政府以调结构、促改革推进经济增长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之船一定会在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上奋力前行,在国际竞争的海洋中扬帆破浪再远航!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系列谈)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06日07版)

  近日,“我的中国梦”——第八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报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图为荣获“第八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的陈晨在报告会上作报告。

北京高校的师生代表和专家学者等参加报告研讨会。

  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以中国梦想感染世界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宏志

  中国梦,这一概念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洗练的语言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高度概括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凝聚了海内外各阶层、各方面民众的最大共识,承载着亿万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百年祈盼。

  中国梦的提出,对于增强我们国家的民族凝聚力有着重大意义,为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如何向世界说清、讲好中国梦,以中国梦想感染世界,成为我国理论界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必须讲清中国梦的特性。

  中国梦具有历史进步性。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即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可以说,中国梦是一个古老民族的觉醒、自强之梦,是一个广土众民之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梦;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国土上,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的梦想,具有无可争议的历史进步性。

  中国梦具有人民大众性。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既是国家、民族的强盛梦,又是人民的幸福梦;既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梦,又是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梦。

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前提,后者是推进前者的动力。

二者相辅相成,代表了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人民大众性。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人民的力量,动员亿万中国人为之奋斗。

这就必然要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具有时代包容性。

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中华文明一直以繁荣、昌盛、和平、理性著称。

自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到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社会的没落,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一直有学习世界先进文化成果、重新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

所以说,中国梦绝不是复古梦、排外梦,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梦,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性和包容性的伟大梦想。

当今世界,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实现中国梦必须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紧随时代进步潮流,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统一起来,使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的机遇,并在世界的发展中寻求中国发展的新空间。

  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中国梦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杨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梦想的形成和实现,植根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实践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只是到了清代后期才由盛转衰。

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形成的历史发展规律使然。

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在封建制的落日辉煌中变得骄傲自大、不思变革的时候,西方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接踵而来的产业革命,使西方迅速崛起。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变革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历史的任务。

这个历史任务体现在先进中国人的自觉意识中,就是改变贫穷和落后,实现民族复兴。

它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开篇的主题,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一切社会政治力量和政党派别,其社会作用的进步与否,都要在实践民族复兴的问题上接受检验。

所以说,民族复兴体现了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一个历史过程,应该包括三个相互连接、有机统一的历史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准备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奠定基础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时期。

这三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改革开放规律一以贯之的认识和运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民族复兴第一阶段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是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第二阶段任务的开始,这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同志指出:

“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

“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

这八个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根本原则和根本价值的高度概括,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基本经验和实践根据。

  中国梦让软实力更强大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

  中国梦与软实力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分析一下就会一目了然。

中国梦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强大的精神激励。

软实力是无形的、难以量化的,表现为精神文化力量。

因此,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基础。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大国,在大力发展物质硬实力的同时,无不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

软实力之所以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强弱、政党存亡、人民贫富,主要取决于其中的文化因素。

  我们党之所以能在物质条件绝对劣势的条件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战胜强大敌人,成为执政党,主要是因为我们党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有远大的理想目标,有赤诚的爱民真情,有高明的战略战术,有英勇的战斗精神,有浩然的崇高气节,有清廉的公仆意识,这些精神文化因素便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软实力,从而赢得人心、赢得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主要是因为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敢于冲破旧的体制机制的束缚,使全党全国人民不断释放出敢闯、敢冒、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添了充满勃勃生机的新源泉。

  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以使国家走向衰亡;搞得好,可以使民族走向振兴。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化解各种矛盾,应对各种挑战,解决各种问题。

只有掌握科学正确的理论、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树立清廉爱民的形象、具备凝聚人心的魅力、拥有系统科学的智慧、践行求真务实的作风、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一言以蔽之,只有做大做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才能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尽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

实现中国梦是艰巨而浩繁的历史使命,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奉献精神,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

因此,广大理论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加强对软实力的深研细讨,拿出真知灼见,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梦蕴含的辩证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韩震

  中国梦一词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中所内涵的辩证法激发着人们的思考。

  历史与现实的辩证法。

中国梦既是历代中国人追求国富民强和美好生活的梦,更是当代中国人鲜活的梦。

这个梦曾经在一代代中国人头脑中反复出现,后人不断地延续且拓展着前人的梦想。

这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辩证法。

中国梦在不同时代,其内容侧重和表现形态是有差异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伟大梦想,也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集体与个人的辩证法。

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想,也是萦绕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梦。

这个梦是亿万个梦想编织在一起的梦,是许多梦想色彩相互映照的梦。

这是集体与个人的辩证法。

让人人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整个社会才更加多姿多彩。

民族的梦想、国家的梦想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人的梦想体现出来的。

中国梦就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梦想和价值追求的总和。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也才能把众人的梦汇聚成民族复兴之梦。

  “我们”与“他者”的辩证法。

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自主自觉的梦,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国家相互参照的梦。

这是“我们”与“他者”之间的辩证法。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在曲折徘徊中摸索、寻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当然,中国梦不能成为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梦。

要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梦是与其他民族的梦相互映照的梦。

其他民族的梦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激发了我们民族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然,我们的梦也会给世界带来崭新的色彩。

  理想与行动的辩证法。

中国梦既是内在理想之梦,也是有行动能力的梦。

这是理想与行动的辩证法,也是现实与可能的辩证法。

梦想的价值在于激发行动。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我们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蓝图和前景,它是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是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梦。

我们的先辈给我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已经站在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

我们必须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甩开膀子埋头苦干,用我们的双手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打牢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石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唐立军

  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梦想。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青年最富朝气、最富梦想,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高等院校在引领和凝聚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征程中,需要抓好大力弘扬中国精神这一关键环节,打牢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石。

  中国精神铸就中国梦想。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也就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中国精神作支撑。

世世代代以来,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纽带,坚强地团结在一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依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我们国家和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当前,国际局势处于深刻复杂的变革之中,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对我国影响很大;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内一些深层次矛盾凸显,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难度明显加大。

大力弘扬中国精神,能激发人民意志,凝聚智慧力量,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中国梦实现的强大力量。

  中国精神引领青年成长。

习近平同志指出: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事关其成长成才,事关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一是有利于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价值多元化程度不断加深。

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将使他们更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把个人理想与人民追求紧紧相连、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想紧紧相连。

二是有利于青年学生保持昂扬状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支撑我们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深沉力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葆青春的重要法宝,是推动我们与时俱进、挺立潮头的不竭动力。

弘扬中国精神,能使青年学生在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坚定意志品质,始终保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良好精神状态。

三是有利于青年学生立志建功立业。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青年奋发拼搏、建功立业。

弘扬中国精神,能进一步促进青年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的协调发展,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更大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