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1630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docx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福建省泉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两张,八页共四大题;答题卷一张。

3.请同学们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地誊写到答题卷上。

4.请不要使用涂改液等修改工具。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一、古代诗文阅读(5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句1分,共8分)

(1)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

(2),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3)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5),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李密《陈情表》)

(7)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杜牧《阿房宫赋》)

(8)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文言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2分)

书杭检讨遗事

【清】洪亮吉

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

少举于乡。

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

先生性伉爽①,能面责人过,同官皆严惮之。

乾隆中叶,上思得直言及通达治体者,特设阳城马周科②试翰林等官,先生预焉。

日未中,已得数千言,语过戆直,末又言:

“满洲人官督抚者过多。

”触上怒,抵其卷于地者再,已,复取视之。

时先生试毕,意得甚,方趋同官寓邸食,忽内传片纸出,言罪且不测。

同官恐,促先生急归。

先生笑曰:

“即罪当伏法,有都市在,必不污君一片地也,何恐?

”寻得旨放归。

先生家故不丰,以授徒自给。

主扬州安定书院者几十年,以实学课士子,暇即闭户著书,不预外事。

又疏懒甚,或频月不衣冠。

性顾嗜钱,每馆俸所入,必选官板之大者,以索贯之,积床下,或至尺许。

其幺么③破碎及私铸者,方以市物,两手非墨污即铜绿。

然先生虽若有钱癖,尝见一商人获罪鹾使④,非先生莫能解,夜半走先生所乞救,并置重金案上,先生掷出之,不顾。

最不喜读邸报⑤,里居二十年,同岁或积官至大学士、尚书、总督,先生不知也。

岁戊子,刘文定纶适服阕,特旨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内召,过扬州访先生。

先生见其服冠,诧曰:

“汝今何官?

”曰:

“不敢欺,参预阁务者已数年矣。

”先生谑之曰:

“汝吴下少年耳,亦入阁办事耶?

”哄堂笑,乃别。

先生一岁必两归钱塘,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左近望仙桥下。

时钱文敏维城视学浙中,词馆后进也。

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头⑥踏过桥下,文敏已从舆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与诸少年博正酣。

文敏即出舆揖曰:

“前辈在此乎?

”时先生以扇自障,业知不可掩,即回面语曰:

“汝已见我耶?

”文敏曰:

“正诣宅谒前辈耳。

”曰:

“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

”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始寻道反。

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惊问曰:

“汝何人?

学使见敬若此。

”曰:

“我衙门中后辈耳。

”遂不告姓名去。

(选自《虞初续新志》)

【注】①伉爽:

刚直豪爽。

②阳城马周科:

选取直言御史的考试(马周,唐代监察御史,以直言名)。

③幺么:

微小。

④鹾(cuó)使:

盐运使。

⑤邸报:

朝廷官报。

⑥头:

临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罪当伏法,有都市在都:

B性顾嗜钱,每馆俸所入顾:

仅、只是

C夜半走先生所乞救,并置重金案上案:

桌子

D始寻道反寻:

沿着、顺着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先生性伉爽,能面责人过

B满洲人官督抚者过多

C又疏懒甚,或频月不衣冠

D文敏已从舆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

4.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汝吴下少年耳

A必选官板之大者

B与里中少年博左近望仙桥下

C时钱文敏维城视学浙中,词馆后进也

D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杭世骏参加了皇帝举办的阳城马周科考试,他才思敏捷,言语憨直,直刺朝廷重满轻汉的弊病,触怒了皇帝,但最终只是被放归乡里。

B杭世骏家境原本就不富裕,因此对钱有特殊的癖好,在教学、著书之余就喜欢把玩铜钱,买东西时手上总是沾满了铜绿。

C杭世骏不喜欢读朝廷官报,又长期住在家乡,同年登科的人升官了,他也不知道。

刘纶服丧期满回京,路过扬州拜访他,他才知道刘纶已经入阁了。

D杭世骏每年都会回钱塘两次,回去后无所事事,就跟同乡的年轻人赌博,有一次他赌得正高兴时,正好遇到了来访的钱维城,杭世骏尴尬不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5分)

报刘一丈①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

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即门者持刺②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

“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

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

门者怒曰:

“为谁?

”则曰:

“昨日之客来。

”则又怒曰:

“何客之勤也!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

“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主者曰:

“进。

”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

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

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出揖门者曰:

“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勿阻我也。

”门者答揖。

大喜,奔出。

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且虚言状。

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相公又稍稍语人曰:

“某也贤,某也贤。

”闻者亦心计交赞之。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

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③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

斯则仆之褊④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

仆则愈益不顾也。

每大言曰:

“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

”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

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

幸宁心哉!

(选自《宗子相集》卷十四)

【注】①刘一丈:

即刘玠,字国珍,号墀石,扬州兴化人,是宗臣父亲宗周的好朋友。

少负隽才,屡试不第,遂无意仕进,以布衣殁于乡里。

②刺:

名帖,名片。

③岁时:

一年四季。

伏腊:

本指古代两种祭祀名,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后来泛指节日。

④褊:

狭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中情意甚殷殷:

深厚

B且虚言状状:

样子,状态

C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间:

有时

D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亡:

无,不要

7.下列句子直接陈述了“世所谓上下相孚”的一组是(3分)

①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②起则上所上寿金。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

③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

④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勿阻我也

⑤相公又稍稍语人曰:

“某也贤,某也贤。

⑥闻者亦心计交赞之

A①④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⑥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一丈勉励宗臣要“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而宗臣认为世风日下,难以践行。

B权贵家的守门人总是趁机敲诈甚至恶意侮辱那些巴结权贵的无耻小人。

C巴结权贵的人见到权贵时惶恐不已,行贿成功离开后又夸夸其谈,向人炫耀。

D全文以回信的形式,重点描绘了官场谄媚无耻、贪污受贿等污秽、丑恶的现象。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译文:

(3分)

(2)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

译文:

(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9分)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明】李贽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

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

其曰:

“圣则吾不能”,是居谦也。

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曚聋而听之。

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

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

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

亦从众耳。

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选自《续焚书》)

10.请翻译加点的词。

(每词1分,共3分)

(1)儒先亿度而言之亿度:

(2)不曰“徒诵其言”徒:

(3)既从众而圣之圣:

11.世人为什么把孔子看作大圣人?

(3分)

12.文末作者说自己“从众事孔子”有什么深刻意味?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寄李儋元锡①

【唐】韦应物②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①李儋、元锡:

都是韦应物的友人。

②韦应物:

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颇有政绩。

本诗写于其滁州刺史任上,当时长安发生朱泚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

13.诗人为什么“黯黯独眠”?

 

14.颈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3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20分)

15.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1)遇害后,刘备决意伐吴,张飞令军中,范疆、张达请求宽限时日,张飞令人鞭打他们,限明日完备甲旗。

当夜张飞,范疆、张达夜入帐中刺死张飞,割了张飞首级投东吴。

刘备率军伐吴,沿江下四十余屯,纵横七百余里。

令周泰等火烧蜀营,蜀军死伤无数,刘备在赵云的护卫下退入。

(2)刘姥姥进城,送了些粮食果蔬给贾府尝鲜,留她住下,请她在里游玩。

王熙凤、鸳鸯捉弄刘姥姥,刘姥姥说笑给众人逗趣取乐。

席间,刘姥姥出厕迷路,误入,幸好发现了,帮她掩盖过去。

刘姥姥向王熙凤辞行,给王熙凤的女儿取名。

贾府送给刘姥姥点心瓜果、纱绸衣物及一百多两银子。

16.简答题。

(任选一小题,100字左右)(5分)

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

“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

先生真神医也!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1)“公”指谁?

他为什么“大笑”?

请简述这一情节。

 

只见几个老婆子走来,忙说道:

“你们小心,传齐了伺候着.此刻太太亲自来园里,在那里查人呢.只怕还查到这里来呢.又吩咐快叫怡红院的晴雯姑娘的哥嫂来,在这里等着领出他妹妹去。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2)晴雯为什么会被赶出去?

请简述这一情节。

 

17.简答题。

(5分)

至晚席散时,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

细看时,亦发可怜见,因问年纪。

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

大家叹息一回。

贾母令人另拿些肉果与他两个,又另外赏钱两串。

(甲)笑道:

“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乙)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

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

(丙)接着笑道:

“到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贾府给薛宝钗过生日,置办家宴,听戏取乐,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三人察觉唱戏的小旦长得像林黛玉后表现不一。

请从(甲)(乙)(丙)中任选一人,根据她的反应指出人物姓名,并据此分析人物性格,并从小说中举出其他情节,旁证其性格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刘文典:

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刘文典(1889-1958),字叔雅,安徽合肥人,民国大学者。

①近来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②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

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

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

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

“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

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

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

”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③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④教室内,刘文典时有妙语。

他教学生写文章,仅授以“观世音菩萨”五字。

诸生不明所指,他解释说:

“观”乃多多观察生活,“世”乃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乃讲究音韵,“菩萨”,则是要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

诸生恍然大悟。

⑤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

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

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

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

有学生追忆:

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⑥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

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

“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

”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

“高见甚是。

高见甚是。

”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⑦清华校史研究专家黄延复认为,不论是在抗战前的北大和清华,还是在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校园里,刘文典都是最有学术威望、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

由于他性格耿率,形象生动,学生们易于和他接近,有时还敢跟他开点儿善意的玩笑,因而留下了许多逸闻或趣话。

尽管学生们大多是道听途说而无法举出实证,但这些“段子”却令人信服地广泛流传着。

⑧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

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

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

“保存国粹要紧!

保存国粹要紧!

”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

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

“你跑什么跑?

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

你替谁跑?

⑨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

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

“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

⑩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⑾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

后来,蒋虽如愿以偿。

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领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

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

“大学不是衙门。

⑿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

之前刘氏曾有豪言:

“我刘叔雅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

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

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

“你就是军阀!

”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

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⒀后人赞曰:

“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

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原载《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钩沉》2005年12月21日)

1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文典对《红楼梦》研究颇有心得,个人见解独到,讲课时从容自得,很受学生欢迎。

B同为守旧人物的吴宓极为推崇刘文典,可刘文典恃才傲物,把他当做上课的笑谈。

C刘文典学有所长,性格耿率,易于接近,因此在学生中流传这许多与他相关的逸闻趣事。

D刘文典面对当权的蒋介石,坚守学者的尊严,不卑不亢,直言不屈,因此惹上牢狱之灾。

19.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刘文典其人其事?

(4分)

 

20.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请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鉴赏。

(3分)

 

四、写作(7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70分)

2019年10月21日零时32分,遭两车碾压的广东佛山女孩小悦悦离开人世。

一个年幼生命的不幸遭遇,将两个肇事逃逸的司机以及十八个见危不助的冷漠路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进而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社会大讨论。

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有人建议加大对肇事逃逸者的惩处力度,也有人建议将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等行为入罪;更有人认为,社会冷漠是“彭宇案”“许云鹤案”“殷红彬案”的余波,主张立法保障和鼓励见义勇为者,反对舆论刻意误导民众;甚至有人指出这一切都源自社会深刻的信任危机。

对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

请据此写作。

要求:

(1)立意自定;

(2)角度自选;(3)题目自拟;(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注]彭宇案:

2006年,南京的徐老太在等公共汽车时被撞倒,彭宇将她送到医院,还替她垫付了医药费。

不料,等老太太的家属赶到医院时,徐老太却说是彭宇撞倒了她,随后将彭宇告上法庭。

在没法真正弄清楚事实的情况下,法院一审根据所谓常理裁定彭宇赔偿徐老太四万余元。

之后舆论则一边倒,声援彭宇。

许云鹤案:

2009年,天津近70岁的王老太称自己被许云鹤驾车撞倒在地;许云鹤则坚称自己是主动停车搀扶老人。

之后法院判许云鹤赔偿王老太十万余元。

在无法弄清事实的情况下,法院再度支持了赔偿请求,而舆论再次倒向了许云鹤。

殷红彬案:

2019年,江苏一老人报警称一辆大巴将骑三轮车的她撞倒后逃逸,而大巴驾驶员殷红彬则说自己是好心停车搀扶老人。

最后,大巴车上安装的监控录像还了殷师傅清白。

 

泉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1)忍尤而攘诟

(2)连峰去天不盈尺(3)幽咽泉流冰下难(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5)羽扇纶巾(6)不矜名节(7)渭流涨腻(8)风烟望五津

2A都:

都城,京城

3A名词做状语,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做动词

4C判断句A定语后置句B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D定语后置句

5B“因此”之意在原文中没有体现;“两手非墨污即铜绿”

【参考译文】

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

年轻时乡试中举。

乾隆元年,他考中了鸿博科,在翰林院任检讨之职。

先生性格刚直豪爽,能当面责备他人过错,同僚都敬畏他。

乾隆中期,皇上想得到能说正直话和通晓治国之道的人,特设阳城马周科来选拔翰林等官员,先生参加了考试。

还没到正午,先生已经写好了几千字,言语过于刚直,最后又写道:

“满洲人做督抚的过多。

”因此触怒了皇上,皇上两次把他的卷子扔到地上,随后又拿来看。

当时先生考完后,很得意,刚要到同僚寓所吃饭,突然宫内传出纸片,说他获罪将有不测。

同僚很害怕,催促先生马上回家。

先生笑着说,“就算是犯了罪应当伏法,都城中有集市在,一定不会弄脏你们的一片地,你们怕什么呢?

”不久就得到圣旨,被放回家。

先生家本来不富有,依靠教授弟子养活自己。

他主持扬州安定书院几十年,用实学教授学生,闲暇时就关门写书,不参预外面的事务。

他还很疏懒,有时连续好几个月衣冠不整。

他生性只喜欢积藏铜钱,每次领到馆俸的钱,一定要选出大的铜钱,拿绳子穿起来,积攒在床下,有时有一尺来高,那些细小的、破碎的和私家铸造的铜钱,他才拿去买东西,两只手不是墨污就是铜绿。

然而先生虽然好像有积钱的癖好,(却很有操守。

)曾经有个商人得罪了盐运使,只有先生能帮忙。

商人半夜跑到先生那里求救,把重金放在桌上,先生将银钱扔了出去,看也不看。

杭世骏最不喜欢读朝廷官报。

在家乡住了二十年,与他同榜登科的有的官做到了大学士、尚书、总督,先生都不知道。

戊子年,刘纶服丧期满还朝,皇上特下圣旨,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身份进宫受召,路过扬州拜访先生。

先生看他的衣帽,诧异地说:

“你现在是什么官?

”刘纶说:

“不敢骗你,我参与内阁事务已经几年了。

”先生开玩笑说:

“你不过是吴郡的一个年轻人罢了,也进了内阁办事吗?

”众人哄堂大笑,这才分别。

先生每年一定要回钱塘两次,回去后没事,有时带上几百枚铜钱,与家乡年轻人在附近的望仙桥下赌博。

那时钱维城到浙中任视学,他是先生翰林院中的后辈。

一个酷暑天,钱维城张起车盖正式去拜访先生,快走过望仙桥下时,他已经从车中看见先生穿着短葛衣,拿着芭蕉扇,与几个年轻人赌得正高兴。

钱维城马上走出车,拱手作揖说:

“前辈在这里吗?

”当时先生用扇子遮住自己,已经知道遮掩不了,就回过脸说:

“你已经看见我了吗?

”钱维城说:

“我正准备登门拜访您呢。

”先生说:

“我的屋子太狭窄,不够容纳你的随从。

”钱维城执意想前往,先生执意阻止他,钱维城这才原路回去了。

钱维城走后,那些一起赌博的年轻人这才从桥下走出,惊讶地问道:

“您是什么人?

学使大人竟然如此尊敬您。

”先生说:

“他是我衙门中的后辈罢了。

”于是他没有告诉这些年轻人自己的姓名就离开了。

6B状:

情况

7C①访客向门人行贿④访客请求门人⑥听到的人的反应

8B没有“恶意侮辱”

9

(1)守门人又得到他给的银子,就起身放他进去了,他又站在先前待过的马棚里。

评分标准:

“入”翻译为“让……进入”“放……进去”1分,“向”翻译为“从前”“先前”“上次”1分,句子通顺1分。

(2)主人故意坚决不收,他就又坚决请求收下,这以后主人才叫小吏收下他的银子。

评分标准:

“固”翻译为“坚持”“坚决”1分,“内”翻译为“让……收下”“叫……收下”,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我在数千里之外,时常收到您给我的信,借以宽慰我对您长久的思念之情,这已经非常幸运了,何至于又劳您赠给我礼品呢,我更加不知道拿什么来报答您了。

您信中流露的情意很深厚,从您不忘记我父亲这点来看,就知道我父亲对您的思念也一定是很深的。

至于您用“上司和下属互相信任,才德跟自己的地位相称”这句话勉励我,我对此就有很深的感慨了。

我的才德跟自己的地位不相称,本来我自己是清楚的;至于不能取信于上司的毛病,那我就更为严重了。

况且当今社会上所谓受到上司信任是什么情况呢?

有人从早到晚都骑着马到权贵门前恭候。

守门人故意不让他进去,他就像女人一样献媚说好话,袖子里藏着银子偷偷地送给守门人。

守门人拿着他的名片进去通报,可是主人又不马上出来接见他,他就站在马棚里,呆在仆人和马匹中间,臭气熏着他的衣襟,即使饥饿、寒冷或酷热难于忍受,他也不离开。

到天快黑了,那个收了银子的守门人才出来,对他说:

“宰相太累了,谢绝会客,您请明天再来吧。

”第二天,他又不敢不来。

头天晚上他就披衣服坐着,听见鸡叫,就起身梳洗,骑马快跑到权贵门前。

守门人生气地问:

“你是谁?

”他就说:

“我是昨天来过的客人。

”守门人又生气地说:

“您这位客人怎么这么勤快呢!

难道宰相会在这个时候见客吗?

”他感到很羞耻,强忍着气跟守门人说:

“没办法呀,您姑且让我进去吧。

”守门人又得到他给的银子,就起身放他进去了,他又站在先前待过的马棚里。

幸好主人出来,面朝南坐着召见他,于是他赶紧跑过去,趴在台阶下。

主人说:

“进来吧!

”他就又拜了两拜,故意迟迟不站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