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木培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1744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1 大小:14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81页
园林苗木培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81页
亲,该文档总共1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苗木培育.docx

《园林苗木培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苗木培育.docx(1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苗木培育.docx

园林苗木培育

▪《园林苗木培育》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种实生产

▪第四章苗木的播种繁殖

▪第五章苗木的营养繁殖

▪第六章园林树木的大苗培育

▪第七章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

▪第八章设施育苗

▪第九章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

▪第十章常见园林树木的繁殖与培育(自阅)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 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空气、清水…

▪苗圃业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北美,苗圃业被列为第六大产业。

▪  我国的苗圃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有人把苗圃形容为绿色银行,认为苗木定植后,随着苗木的生长而苗木的价值不断升高。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动了绿化苗木生产的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对居住环境的重视以及西部大开发,绿化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国内不少大型企业也开始投资“绿色银行”的苗圃生产,许多地区把苗木作为农业产业化调整的主要方向,苗木业在我国已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

▪园林苗圃是什么?

▪园林苗圃  是为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繁殖和培育各种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的基地。

▪具体 即以园林树木繁育为主,包括城市景观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的生产,并从传统的露地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向设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园林植物的工厂。

同时又是园林植物新品种引进、选育、繁殖的重要场所。

▪第一节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美化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城市绿化的作用 

1、绿化、美化和防护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向城市,城市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

▪  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居民生活环境,日益显得重要。

▪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已成为评价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对用爬山虎垂直绿化的普通砖混结构的四层楼房的降温效果进行调查

▪二楼西墙外侧爬山虎叶层厚度10一20cm

▪三楼末绿化西外墙为对照

▪在夏季高温期间测定墙内外的温度变化:

▪三楼外墙--未绿化 

▪最低温度为26.3℃,最高温度为44.7℃,昼夜温差为18.4℃;

▪二楼外墙--绿化

▪最低温度为27.6℃,最高温度35.1℃,昼夜温差为7.5℃。

▪   垂直绿化的降温效果十分显著

▪二楼内墙温度比三楼  低0.8-1.7℃

▪室内温度二楼也比三楼 低1—1.3℃

▪由于外墙温度低,减少了热能向内墙的传递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公用事业、环境建设和国土绿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优美、清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离不开绿化。

▪园林绿化  运用城市绿化手段,借助绿色植物向城市输入自然因素,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治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居民身心健康,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   绿化、美化和防护--三大作用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大效益 

▪  2、园林绿化需要各种园林苗木

▪园林树木、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

▪是城镇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是园林绿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不仅要有相当的数量,而且要有丰富的种类,以及较高的质量和对城镇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才能满足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

▪园林绿化的主体--园林植物

▪城市公园、动物园、街道广场绿地等

▪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各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各类城市绿地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其中,园林苗圃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一部分,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园林绿化的体现--各种绿地

▪  3、培育园林苗木的场所就是园林苗圃 

▪园林苗圃是园林绿化苗木的生产基地。

▪它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大量的园林绿化苗木,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保障。

▪如何科学合理地建设和经营管理园林苗圃,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源源不断地为城市绿化提供多样性的优质种苗,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非常迫切的一项重要内容。

▪园林绿化的保障--园林苗圃

▪  城市

▪   城市环境 污染

▪        改善

▪    园林绿化

▪     园林植物

▪      园林苗木

▪       园林苗圃

▪二、城市绿化的主要指标

▪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有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指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城市非农业人口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取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

▪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和园林城镇达标值均为≥9平方米/人

▪生态市达标值为≥11平方米/人

▪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镇公园绿地面积的人均占有量,以平方米/人表示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

▪城市绿地分五大类

▪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公园绿地又可分为五类

▪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

▪绿化覆盖率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地率是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总建成面积的百分比。

▪  资料  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的区别

▪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

相关技术规范规定,并不是所有长草的地方都能算做绿地率。

在计算时,要求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

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属不能计入绿地率的绿化面积,如地下车库、化粪池,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达不到3米的深度,也就是说在上面种植的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不管它们上面是否有绿化,计算绿地率时不能计入.

▪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

树的影子、露天停车场可以中间种草的方砖都可算入绿化覆盖率。

也就是说,计算绿化覆盖率时,有块草皮就可以计入,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60%以上

▪开发商当然喜欢引用绿化覆盖率的概念。

▪对于城市规划部门来说,在对小区进行绿化评价时,采用的都是绿地率指标。

▪但购房者要注意部分开发商在销售楼盘时用绿化覆盖率来代替绿地率。

▪购房人要注意房地产商在销售楼盘时宣传的绿化率实际不少是绿化覆盖率。

▪林学研究认为,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至少应在30%以上,才能起到改善气候的作用。

▪由于城市中工业和人口高度集中,从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问题考虑,城市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起码应达到30~40m2,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存环境。

▪联合国生物圈生态环境组织要求城市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60m2。

国外不少城市已达到或接近这一要求,如华沙和堪培拉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70m2,绿地率在50%以上。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0.3m2,美国规划的人均公共绿地指标为40m2,英国为25m2。

▪我国许多城市的绿化条例中规定,要求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8m2,城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0%,对于一些具体的地段或建设项目区的绿化覆盖率则有更高的要求。

▪2000年建设部制定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规定,

              项目及标准

▪城市等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 绿化覆盖率

▪大城市6~6.5m2     30%    33%~35%

▪中等城市6.5~7m2        30-32% 35%~37%

▪小城市7.5~8m2        32-34% 37%~39%

▪据1996年全国园林城市工作会议资料,深圳、威海、珠海等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6%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6.8m2。

北京、合肥、中山、马鞍山等城市绿化覆盖率在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为6.4m2~9m2。

▪2003年,南昌市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新增绿地面积24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6.6%,人均绿地面积达到7.1平方米。

▪最新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3.11日发布的《2005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1.6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96.3万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9平方米。

▪ 但我国其它许多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距园林城市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还有巨大潜力,对园林绿化材料的需求量很大。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中明确指出,城市苗圃、花圃和草圃等城市生产绿地应当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其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实现城市绿化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

▪由此可见,在当今的城市建设及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园林绿化不断需要大量的种苗,园林苗圃将对城市园林绿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的潜力很大

▪三、城市绿化的地域性对园林苗木的要求

▪城市园林绿化既带有地域特征,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不同地域的气候相差悬殊,适生植物种类存在很大差别。

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多是城市所在地的特色树种,城市绿化的地方特征十分明显,因而,与城市所在地环境条件相对应的园林苗圃建设极为重要。

  当地苗木为主--特色

▪此外,由于城市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可以使一些外来植物种生存下来,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中可以适当引进外来植物种,与当地植物种科学和艺术地进行配置。

▪外来引种为辅--艺术

▪四、城市绿地的多样性对园林苗木的要求

▪城市绿地多种多样,各绿地常具有独特的小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同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对各类绿地的绿化要求又有很大差别。

▪这些独特性和差别,对园林绿化材料提出更高要求,也使园林苗圃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要起到丰富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给人以美的感受、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的作用,还要起到净化空气、减轻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199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将城市绿地大致分为六类。

▪1、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和动物园、植物园、陵园、小游园及街道广场绿地;

▪2、居住区绿地(除公园以外)居民居住区的绿地;

▪3、单位附属绿地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管界内的绿地;

▪4、防护绿地用于城市环境、卫生、安全、防火等目的绿地;

▪5、风景林地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在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中起作用,但尚未完善游览、休息和娱乐等设施的绿地;

▪6、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和草圃等。

▪第二节园林苗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家的重视

▪园林苗木是园林绿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园林苗木的生产能力和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进程和发展方向。

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优质苗木才能保证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早在1958年,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市绿化会议上提出:

“苗圃育苗是城市绿化的首要条件和基础,必须加强苗圃建设,大力育苗保证供应。

”要求全国城市发展绿化用苗圃,普遍植树,给城市增添绿色。

▪1979年6月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城市建设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

“苗圃是园林绿化建设的基础,绿化城市必须苗木先行。

苗圃是苗木的生产基地,每个城市都应有足够的苗圃。

▪1985年以前,要基本实现苗木自给。

各城市要根据绿化规划的要求,制定育苗计划,做到有计划和按比例的产生和供应苗木。

”该意见还明确指出:

“苗圃要逐渐走向专业化、工厂化,实行科学育苗,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较短的时间多育苗、育好苗。

城市绿化树种,要考虑多方面功能,注意选用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常绿树与落叶树,观赏树与经济树,一般树与名贵树,要兼顾搭配,合理育苗。

▪1982年2月,国务院按照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的要求,制定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提出园林部门对城市绿地要严加保护,要努力搞好规划设计和苗木培育等各项具体工作。

▪1992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以及随后诸多省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有关城市绿化条例和办法等,均指出园林苗圃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并强调城市园林苗圃要适应城市绿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城市绿化苗木自给。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

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情况

▪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大力支持苗木种植行业的发展,如

▪《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林业产业政策要点》

▪《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

▪《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等。

▪二、新技术的应用

▪  近年来园林苗圃的数量与日俱增,园林苗圃的快速发展,园林苗木的大量繁殖和培育,促进了城市园林绿化的持续发展。

▪  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基地的建设,

▪  组培繁育技术及先进的生物技术在苗木快速繁育中的应用,

▪  人工种子和种子大粒化技术,

▪  保护地育苗、

▪  全自控的育苗温室、

▪  容器育苗、

▪  无土育苗等现代育苗技术的应用,

▪  新型轻质育苗基质的应用

▪  全自动装播扦插生产线的应用等,大大提高了园林苗木培育水平,丰富了苗木种类,提高了苗木质量。

▪三、目前园林苗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而且要求形成丰富多彩的园林绿化景色和城市景观。

对苗木数量、种类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一方面,现有的园林苗圃及其园林苗木的生产还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城市绿化的要求,城市绿化的苗木自给率还很低,不得不大量调运外来苗木。

结果,往往由于外来苗木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以及长途运输对苗木的不良影响,导致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绿化成本增高,绿化效果降低。

--数量不足

▪  另一方面,不少园林苗圃的苗木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生产的苗木规格、苗木种类和苗木造型等不能满足当地城市绿化的需求。

--类型较少

▪具  体

▪一、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依赖进口苗木,民族种业基础脆弱

▪2、无序生产产品结构不合理

▪二、园林绿化苗木市场上存在的问题

▪1、园林绿化苗木市场无序竞争

▪2、销售网络不健全

▪3、园林绿化苗木国际竞争能力差

▪四、绿化资源潜力巨大

▪全世界观赏植物有数万种,目前在园林绿地中常用的约6000种。

▪中国的观赏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常用的观赏植物达3000~4000种。

但从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情况看,绝大多数观赏植物只栽培在植物园中,而在其它绿地中应用的观赏植物不过数百种。

▪进一步开发利用园林绿化资源的潜力极大。

特别是通过园林苗圃的定向培育,积极进行多样性苗木生产,挖掘潜在的绿化资源,将极大地丰富城市园林绿化色彩,发挥多样性的绿化功能,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

▪五、园林苗圃发展趋势

▪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相适应,靠市场求发展,向市场要效益。

▪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需求,实现高新技术和实用手段相结合,增加园林苗圃的竞争实力。

▪将当地优势与外地及国外经验相结合,大力开发和利用当地植物种资源,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苗木种类,又要加强新品种和新类型苗木的培育和推广,大力繁育市场紧俏的珍贵苗木,积极开展多样性的苗木生产。

▪做到苗木种类多样性、地域性与苗木生产的特色性有机结合,实现低成本、多品种类型、多样化的可持续的园林苗木生产。

▪苗木产品分类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苗木产品可分为:

▪植物新品种、濒危珍稀植物和普通植物。

▪珍稀濒危植物

▪中国地域辽阔,植物资源丰富,但近30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破坏严重,植被萎缩等压力,中国现有野生植物物种中约有6000种植物处于濒危或濒临绝灭的状况,并且已有100多种植物面临极危或濒危,有相当大一部分的种质资源在野外已经不存在。

▪例如

▪珙桐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

▪银杉是于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中国特产稀有树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被誉为植物界的“熊猫”。

▪具 体

▪一、社会分工明确化

▪  1产销分离

▪  2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资材产业的兴起

▪二、苗圃经营特色化

▪  1从盲目跟风种植向培育特色园林绿化苗木转变

▪  2旅游休闲苗圃兴起

▪三、苗木生产标准化

▪  1行业标准制定渐趋完善

▪  2容器育苗逐步推广

▪行业的竞争格局分布

▪我国苗木、花卉种植行业为充分竞争性行业。

▪目前,我国绿化苗木种植行业的生产经营存在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区域所经营的优势品种存在差异,苗木的跨区域销售以“新、特、奇、优”特色品种为主。

▪从全国范围来看,绿化苗木行业内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同一产销区域内的企业竞争为主。

我国绿化苗木种植业的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不同省份之间由于起步时间不同产业化发展水平、规模有较大差异,目前,我国形成了绿化苗木种植业的四大主要产销中心,分别为:

▪一是以浙江、江苏为主要生产区域

▪其主要市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是以河南、山东为主要生产区域

▪其主要市场为北京、天津地区;

▪三是以广东、福建为主要生产区域

▪其主要市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四是以四川、江西、云南为主要生产区域

▪其主要市场为西南地区。

▪四、产品类型多样化

▪ 1野生资源的选育开发工作将受到重视

▪ 2彩叶树种的应用前景广阔

▪ 3大规格苗木持续紧俏

▪ 4抗性树种供不应求

▪ 5地被和藤本植物需求增加

▪ 6水生植物市场紧缺

▪ 7造型苗木逐渐发展

▪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和新农村环境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园林苗木需求旺盛,许多省市将园林绿化苗木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园林绿化苗木面积不断增加产值持续上升。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全国各省市县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与生态园林县,以及十八大报告要求建设美好乡村与美丽中国梦,这为苗木种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苗木市场规范化

▪六、销售渠道多元化

▪ 1生产、设计、施工一体化

▪ 2网上销售

▪ 3花木经纪人

▪ 4苗木交易会和花木城

▪七、产地、市场异地化

▪市政绿化工程用苗木需求持续增长

▪绿化苗木作为城市自然景观的基本要素,对城市的市容市貌和微气候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

▪”要实现上述目标,全国城市公共绿地平均每年需增加约2万公顷。

虽然近年来各地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国城市绿地总量仍然不足、发展不平衡,较《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提出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

根据《园林行业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投资从2001年的16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01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52%。

“十二五”期间预计市政园林投资额将达5,600亿元。

▪虽然近年来各地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国城市绿地总量仍然不足、发展不平衡,较《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中提出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

▪根据《园林行业研究报告》的统计数据,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投资

▪从2001年的164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01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5.52%。

▪“十二五”期间预计市政园林投资额达5,600亿元。

▪庭院景观用苗木需求增长迅速

▪我国庭院景观园林市场发展迅速。

▪以其中的地产园林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和申银万国研究所统计数据,

▪2001年投资规模为100亿元

▪2011年增加到485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98%。

▪假设房地产平均容积率为1.8,景观面积占30.00%,景观绿化的投资成本为300元/平方米,得到2001年到2011年我国房地产景观绿化的市场容量。

▪据申万研究所预测,2012年至2016年,我国房地产景观绿化的市场容量将保持8.00%的年增长率稳定增长。

▪旅游及休闲度假产业对苗木花卉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观光旅游及休闲度假热迅速兴起。

▪旅游产业迅速崛起将刺激风景名胜区园林建设和旅游城市的绿化建设,从而加速绿化苗木种植产业的发展。

▪企、事业单位绿化对苗木、花卉的需求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生态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不断加大单位造林绿化和庭院绿化美化的投入,以营造整洁美观、花木茂盛的美化效果,不断提高单位的环境生态效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工作氛围。

▪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下游行业对苗木需求的增长,必然给苗木种植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三节园林苗圃学的内容和任务

▪1、园林苗圃学概念

▪园林苗圃学是研究论述园林苗木的培育理论和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园林苗圃学理论建立在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农业气象学、植物遗传育种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美学和市场营销学等众多学科的基础上。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园林苗圃学理论与技术,应当掌握相关的各门学科的知识。

▪2、园林苗圃学研究内容

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

②园林苗木的种实生产

③苗木的播种繁殖和营养繁殖

④园林苗木的大苗培育

⑤园林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

⑥设施育苗技术

⑦常见园林树木的繁殖与培育

⑧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

▪3、园林苗圃学主要任务

▪园林苗圃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园林苗木的培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先进技术,使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培育技术和经营管理相结合,以便持续地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绿化苗木。

▪具体地可将园林苗圃学的主要任务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①根据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需要和自然环境条件特点,研究

▪ 园林苗圃的特点及其合理布局,进行园林苗圃工程设计。

▪②论述园林树木的结实规律,了解园林树木结实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