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1790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docx

整理治安管理处罚法题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题库

第二部分: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一、单选题

1、违反国家规定,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的,或者对正常运行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B),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A、拒不接受批评的B、拒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

C、及时改正的D、不再从事同类行为的

2、能够灼伤皮肤引起表层红肿、腐烂,误食则会迅速破坏肠胃等组织器官,严重的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死亡的物质是(D)。

A、爆炸性物质B、有机剧毒物品

C、放射性物质D、腐蚀性物质

3、移动、损毁国家边境标志、设施或者领土、领海标志设施行为侵犯的客体是(A)。

A、国家边境的正常秩序B、国家安全

C、国家边境标志设施D、国家领土、领海标志设施

4、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或者火车来临时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强越铁路,影响行车安全的,处警告或者(B)以下罚款。

A、一百元B、二百元C、五百元D、一千元

5、根据《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

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参加人数在(C)以上的,由地(市)级公安机关许可。

A、一千人B、两千人C、三千人D、五千人

6、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B)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A、单处B、并处C、可以单处D、可以并处

7、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A)执行,不受逮捕。

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机关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

8、以强迫接受的方式卖花、卖唱、开车门、拎包等行为属于(D)。

A、威胁乞讨行为B、诱骗乞讨行为C、强迫乞讨行为D、冒犯性乞讨行为

9、构成盗窃罪的条件之一多次盗窃中的“多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即(A)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

A、1B、2C、3D、4

10、根据《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C)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巨大”的犯罪行为。

A、2千元B、1万元C、3万元D、10万元

11、2002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B)以上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抢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抢夺罪。

A、500元B、500元至2000元

C、1000元至2000元D、2000元

12、在真实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上,采取涂改、拼接等手段,改变其真实内容的,属于(D)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行为。

A、伪造B、制造C、改造D、变造

13、伪造、变造船舶户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船舶户牌,涂改船舶发动机号码行为中的船舶,不含长度小于(C)米的艇筏。

A、3B、4C、5D、6

14、涂改船舶发动机号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D)一千元以下罚款。

A、单处B、并处C、可以单处D、可以并处

15、社会团体的主管部门是(B)。

A、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B、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C、人民法院D、人民检察院

16、设立保安培训机构,必须经过(C)审批。

A、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B、地(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D、国务院公安部门

17、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行为的处罚对象是(B)。

A、积极参加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

B、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组织者或者发起人

C、所有参加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

D、围观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公安机关劝阻离去的人员

18、旅馆业的工作人员明知住宿的旅客是犯罪嫌疑人员或者被公安机关通缉的人员,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A)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A、五B、十C、十五D、二十

19、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处(B)罚款。

A、二百元以下B、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

C、五百元以下D、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20、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C)。

A、警告B、二百元以下罚款

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D、五百元以下罚款

21、明知是赃物而窝藏、转移或者代为销售行为侵犯的客体是(C)。

A、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B、行政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C、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D、公安机关的管理活动

22、无证驾驶航空器发生事故的,处(D)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A、五日以下B、五日以上十以下

C、十日以下D、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23、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B)。

A、以卖淫、嫖娼行为从重处罚B、以传播性病罪追究刑事责任

C、劳动教养D、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并收容教育

24、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B)元以下罚款。

A、二百元B、五百元C、二千元D、五千元

25、拉客招嫖行为与介绍卖淫行为的本质区别在于(D)。

A、行为的主体不同B、行为的结果不同

C、行为发生的场所不同D、处罚适用的法律不同

26、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以及其他通讯工具传播淫秽信息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C)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A、一千元B、二千元C、三千元D、五千元

27、行为人参与聚众淫乱活动的次数超过(B)次,则构成犯罪行为。

A、2B、3C、4D、5

28、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没有达到(C)场次以上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五至十B、十至十五C、十五至三十D、二十至三十

29、非法种植罂粟不满(D)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A、一百B、二百C、三百D、五百

30、对从事饮食业的单位或个人,为了吸引顾客,在食品里添加罂粟壳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C)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A、一千B、二千C、三千D、五千

31、非法持有鸦片不满(B)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A、一百B、二百C、三百D、五百

32、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赌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D)拘留。

A、五日以下B、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C、十日以下D、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33、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A)。

A、警告B、二百元以下罚款

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D、五百元以下罚款

34、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D)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可以强行带离现场。

A、三B、六C、九D、十二

二、多选题

1、有下列(ABCD)行为之一的,属于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行为。

A、强行进入场内

B、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

C、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

D、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

2、下列(CD)选项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A、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

B、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

C、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D、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3、结伙斗殴行为和聚众斗殴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BD)。

A、构成的主体不同B、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

C、在主观方面的表现不同D、造成的后果不同

4、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行为侵犯的客体是(BD)。

A、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B、公共安全

C、社会的公共秩序D、国家财产所有权

5、举办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申请时提交以下(ABCD)文件。

A、活动方案和说明,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

B、场地管理者出具的同意使用证明

C、申请人身份证明及无违法犯罪记录等

D、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活动,应当同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6、构成公众活动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ABD)条件。

A、违反安全规定

B、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

C、发生了安全事故

D、经公安机关责令改正,但拒不改正的

7、以下不属于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选项有(BCD)。

A、为索取合法债务而将他人扣押在单位的

B、为防止精神病患者行凶伤人而将其暂时隔离的

C、人民群众对正在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犯罪嫌疑人、通缉在案的犯罪嫌疑人、越狱逃跑的罪犯或者正在被追捕的犯罪嫌疑人依法扭送到司法机关的

D、实行正当防卫而将犯罪嫌疑人暂时捆绑并押送司法机关的

8、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ACD)情形之一的,构成非法拘禁罪,应当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A、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

B、2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2人以上的

C、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

D、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9、打击报复证人及其近亲属行为侵犯的客体是(ABCD)。

A、证人及其近亲属的民主权利

B、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权利

C、证人及其近亲属的财产权利

D、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10、有下列(CD)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虐待家庭成员的

B、遗弃被抚养人的

C、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

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抚养人的

11、盗窃公私财物行为侵犯的对象公私财物,应当具备以下(ABCD)特征。

A、能够被人们所控制和占有

B、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C、能够被移动

D、他人占有、使用,在他人控制之下的财物

12、构成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必须具备以下(ABC)条件。

A、破坏的选举活动必须是依法进行的选举活动

B、破坏选举秩序在客观上表现为以各种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对选举活动造成的影响不大

D、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对选举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13、下列(BCD)选项属于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

A、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

B、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C、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

D、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

14、阻碍执行公务行为和妨害公务罪的主要区别是(BC)。

A、行为的主体不同

B、行为的客体和对象不同

C、行为的客观方面不同

D、行为的主观方面不同

15、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下列(BD)情形之一的,构成非法搜查罪。

A、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的

B、非法搜查引起被搜查人精神失常的

C、司法工作人员对与涉嫌犯罪无关的人身、场所非法搜查的

D、3次以上或者3人(户)以上非法搜查的

16、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以下(ABCD)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B、全部退赃、退赔的

C、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D、主动投案的

17、具有以下(ACD)特征的,属于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行为中的“紧急状态”。

A、必须是现实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

B、可能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

C、阻止了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

D、影响了人们的合法活动

18、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下列(ABCD)车辆通行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A、消防车B、救护车C、工程抢险车D、警车

19、有下列(ABD)情形的,公安机关应当设置警戒区域。

A、刑事案件的发案现场

B、交通事故的现场

C、自然灾害、火灾、责任事故和突发治安事件现场

D、需要进行隔离的传染病发生、流行地

20、招摇撞骗行为与诈骗行为的区别是(BCD)。

A、行为的主体不同B、侵犯的客体不同

C、主观方面不同D、客观方面不同

21、以下(ABCD)行业需要公安机关进行许可。

A、旅馆业B、典当业

C、公章刻字业D、保安培训机构

22、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下列(ABC)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B、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C、煽动民族分裂的

D、人数众多的

23、旅馆业的工作人员有以下(ABC)情形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对住宿的旅客不按规定登记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

B、明知住宿的旅客将危险物质带入旅馆,不予制止的

C、明知住宿的旅客是犯罪嫌疑人员的,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

D、明知住宿的旅客是被公安机关通缉的人员

24、房屋出租人有以下(BC)情形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将房屋出租给外来流动人员的

B、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

C、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

D、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纳税的

25、对有下列(CD)情形之一的卖淫、嫖娼人员,可以不予收容教育。

A、年龄不满十六周岁的

B、患有严重性病的

C、被拐骗、强迫卖淫的

D、怀孕或者哺乳本人所生一周岁以内婴儿的

26、下列(ABCD)行为,属于为赌博提供条件的行为。

A、提供赌具B、提供赌博场所

C、提供赌资D、提供交通工具

27、有以下(BCD)行为之一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持有鸦片、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或者其他毒品的

B、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C、吸食、注射毒品的

D、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三、判断题

1、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其侵入的信息系统是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领域的计算机系统。

(错)

2、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后果是否严重。

(对)

3、违反危险物质管理规定行为中的运输,是指将少量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和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从一地带到另外一地或进入公共场所。

(错)

4、单位能构成违反危险物质管理规定行为的主体。

(对)

5、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故意隐瞒不报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错)

6、我国目前已经有了关于管制器具的统一的法律规范。

(错)

7、在民族自治以外地区携带少数民族用刀的,不能认定为非法携带管制刀具。

(错)

8、行为人经常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质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交通工具,屡教不改的,属于情节严重,可以认定为构成犯罪。

(对)

9、在正在起飞的飞机上使用手机,经乘务人员劝阻后又再次使用,造成通讯受到干扰,使航空器处于危险的状态,此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错)

10、过失损毁、移动覆盖物、防围和警示标志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错)

11、公众活动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定行为的主体限定为社会公众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

(对)

12、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行为侵犯的对象是享有人身权利的任何自然人,包括无辜公民、犯错误的人、一般违法人员和犯罪嫌疑人。

(对)

13、非法侵入尚未分配、出售或出租、无人居住的住房的行为,也属于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行为。

(错)

14、为了逃避犯罪分子的追杀、伤害、强奸等,在没有得到住宅主人同意的情况下,进入他人住宅的,不应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行为论处。

(对)

15、在认定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时,要区别行为人所用的威胁手段,还要看是否有危害结果发生,综合考察才能认定此行为的成立。

(错)

16、构成侮辱他人行为,要求被侵害人一定在场。

(错)

17、过于频繁地或者在休息时间发送提供服务、商品的信息或者其他信息,可能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也可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对)

18、通过安装********头等设备来偷窥他人隐私,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对)

19、猥亵他人行为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女性。

(错)

20、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才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对)

21、对殴打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管被侵害人是否受伤,都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对)

22、盗用他人长途电话帐号、号码造成损失的,不按盗窃行为处理。

(错)

23、房屋被盗卖,非所有人处理所有权,按盗窃行为予以处罚。

(错)

24、秘密窃取是针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人没有发觉,即使被其他人发觉的,也是秘密窃取。

(对)

25、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包括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两个方面。

(对)

26、不动产上的附着物可以分离出来的部分不能成为哄抢公私财物行为侵犯的对象。

(错)

27、行为人在聚众哄抢时,使用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致使当事人不敢、不能反抗的,属于哄抢财物行为。

(错)

28、行为人借贷款物后,因客观原因长期拖欠,确实不能偿还的,只要借款原因正当真实,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随意挥霍的,属于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行为。

(对)

29、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冒充法官进行招摇撞骗的,不构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错)

31、行为人冒充人民警察实施抢劫,使被侵害人不敢反抗,此行为亦构成招摇撞骗行为,应当从重处罚。

(错)

32、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行为侵犯的客体只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信誉。

(错)

33、伪造、变造、倒卖有价票证、凭证行为中的倒卖,是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伪造、变造或者真实的有价票证、凭证的行为。

(对)

34、行为人使用假的大学毕业证骗取用人单位信任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对)

35、伪造、变造、倒卖有价票证、凭证行为的主体,可以是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对)

36、变造、买卖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公文、证件、证明文件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错)

37、倒卖体育比赛入场劵的行为,无论情节轻重,都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对)

38、因避险及其他不可抗力的原因而进入或者停靠禁止、限制进入的水域或者岛屿,在原因消除后立即离开,抵港后虽及时向公安边防部门报告的,不构成船舶擅自进入、停靠国家禁止、限制进入的水域或者岛屿的行为。

(对)

39、船舶擅自进入、停靠国家禁止、限制进入的水域或者岛屿行为的情节严重,是指擅自进入、停靠国家禁止、限制进入的水域或者岛屿,经管理人员要求驶离后,仍拒不驶离或者多次进入、停靠国家禁止、限制进入的水域或者岛屿等情形。

(对)

40、未取得营业执照的娱乐场所擅自经营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