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122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docx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

教学博苑

2010-12-171224

5d56b7b40100n5z3

                  高考文言文复习常用文言文虚词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一而

 

《说文》“而,须也。

”本义为胡须,在先秦时期已经不常用,秦汉以后完全消失。

虚词“而”是假借字。

可作代词、连词、语气词。

作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逐渐少用乃至消失了;作连词的“而”从古到今一直沿用,变化不大。

 

代词

 

“而”既可作人称代词,也可作指示代词。

一、人称代词

“而”指代第二人称,既可指单数,也可指复数。

可以作主语或定语,一般不作宾语。

(一)“而”作主语。

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你们”等。

例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勾践灭吴》)

(二)“而”作定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例旦暮吏来而呼曰“……蚤繰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种树郭橐驼传》)

二、指示代词

“而”作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样”“这”。

例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连词

 

“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一、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

(一)连接词与词。

主要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较少连接名词。

可译为“且”“和”“与”。

例①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②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二)连接词组与词组。

可译为“和”“与”“并且”。

例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三)连接分句与分句。

可译为“和”“而且”。

例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种树郭橐驼传》)

二、连接单句中的词或词组,表示顺承关系。

(一)“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相承。

可译为“就”“便”“然后”。

例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勾践灭吴》)

(二)“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事理上前后相承,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原因,后一个动作行为是前一个动作行为的结果。

可译为“就”“因而”。

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三、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修饰关系。

用作状语的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时间名词或介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或时间等。

根据实际情况,可译为“地”“着”“就”。

例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四、连接词组,表示转折关系。

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对或相反。

可译为“可是”“但是”“却”。

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五、连接分句,表示转折关系。

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反。

可译为“可是”“但是”“然而”“却”“可是却”。

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六、连接分句,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衬托,后一分句常有表示层进的连词“况”“而况”“又何况”等与之呼应。

可译为“尚且”。

七、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层进关系。

可译为“而且”“并且”。

例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触龙说赵太后》)

八、“而”用在主语、谓语之间,表示强调或转折语气,它所在的句子常用作表条件或假设的分句。

根据文义可译为“就”或“如果”“如果都”“却”。

例①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九、连接分句,表示假设。

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的条件或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

可译为“如果”“假如”。

用例较少见。

十、“而”与“上”“下”“来”“往”等词连用,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起限。

可译为“以”,或不译。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孟子•尽心下》)

语气词

“而”用于陈述句或感叹句、祈使句之后,表示终结或感叹语气。

可根据文义译为“吧”“呀”“啊”。

例①唐棣之花,偏其反而。

岂不尔思?

室是远而。

(译文唐棣树的花,随风翻动摇摆。

难道不思念你?

只是居住得太远。

)(《论语•子罕》)

②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停下来吧,停下来吧!

如今从政的人都很危险啊!

)(《论语•微子》)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二何

 

《说文》“何,儋也。

”本义为“担负”,后假借为“谁何”之“何”。

可用作代词、副词。

先秦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代词

 

用作疑问代词。

一、“何”代事物。

可译为“什么”。

(一)“何”作主语。

例公曰“何谓忠贞?

”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送往事居,耦俱无猜。

贞也。

”(《左传•僖公九年》)

(二)“何”作谓语,一般在动词后,也可提至谓语前,构成倒装句。

例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寡人之于国也》)

②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在“何+所+动词”的句式中,“所+动词”这个名词性短语为主语,“何”可理解为提至主语前的谓语。

例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何+所”与动词之间有否定副词“不”,构成“何+所+不+动词”的句式,表示“无所不……”的意思。

例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

——译如果我自己是个非常好的人,那么没有什么人不能包容的,(《论语•子张》)

“何”作谓语,它的前面有表示否定的词语“非”,共同构成紧缩复句,表示一种强烈的肯定语气。

例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三)“何”作动词宾语,先秦时期大都在动词前,偶有在动词后的;作“云”“言”“谓”和系词性动词“为”的宾语时,多在后。

例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

(四)“何”作间接宾语,主要出现在“何谓X”的句式中,可译为“称什么(为)什么”“管什么(叫)什么”。

这种“何谓X”的句式与“何”作主语的“何谓……”句式在形式上相同,实则不同,因为其答语中与“何”相对应的词语在句中充当间接宾语。

例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

”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

——译曾参问“请问什么是七教呢?

”孔子说“位居上位的人尊敬年长的人,那么百姓就会讲孝道;位居上位的人严格遵从长幼之别,那么百姓就会做到弟弟更加顺从兄长;位居上位的人乐善好施,那么百姓就会更加仁慈宽厚;位居上位的人亲近贤良的人,那么百姓就会择良友而交;位居上位的人注重德行,那么百姓就不会隐瞒情况;位居上位的人憎恶贪婪的行为,那么百姓就会以争利为耻;位居上位的人讲究廉洁谦让,那么百姓就会以不讲礼节为耻,这就是所谓的七种教化。

(《孔子家语•王言解第三》)

(五)“何”作介词宾语,先秦时期大多在介词前。

以“何”为宾语的介词短语,或在动词前作状语,或在动词后作补语。

汉代以后,“何”在介词后的情况逐渐增多。

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二、“何”代人。

可译为“谁”。

(一)“何”作主语。

例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

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

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

(《汉书•韩信传》)

(二)“何”作谓语。

例祭伯者何?

天子之大夫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

(三)“何”作宾语。

例公不如谓周君曰“何欲置?

令人微告悍,悍请令王进之以地。

”(《战国策•西周策》)

(四)“何”作介词宾语。

可在介词前,或在介词后。

可译为“谁那儿”“谁那里”“什么人那里”。

例然则义何从出?

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

”(《墨子•天志中》)

三、“何”表抉择,指人、事物、处所等。

可译为“谁”“什么(东西)”“哪个国家”“哪里”。

(一)“何”作小句主语,前面有表示抉择范围的词语,作全句主语。

有时,全句主语承前而省。

例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大?

”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

此为大矣。

’”(《国语•鲁语下》)

(二)“何”作动词宾语,在动词前。

表示抉择范围的词语在前或承前而省。

可译作“哪一”“谁”。

例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三)“何”作介词宾语,或在介词前,或在介词后。

例堂谿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

君渴,将何以饮?

”君曰“以瓦卮。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四)“何”在名词前做修饰语。

可译为“什么”。

例菜食何味最胜?

(《南史•周朗传》)

四、“何”指原因。

作谓语,一般在主语后,偶有在主语前构成倒装句式。

可译为“为什么”。

例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五、“何”指处所。

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

(一)“何”作主语。

例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大?

”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

此为大矣。

’”(《国语•鲁语下》)

(二)“何”作动词宾语,先秦时期多在动词前,汉以后在动词后者渐多。

例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

请为子约车。

”对曰“臣愿之楚。

”(《战国策•秦策一》)

(三)“何”作介词宾语,先秦时期多在动词前,有个别在后,汉以后在介词后者渐多。

例是犹百门而闭一门焉,曰盗何从入?

(《墨子•鲁问》)

六、“何”指情状,用于名词前作修饰语。

可译为“什么……”“什么样的”。

例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

”(《荀子•宥坐》)

副词

一、用在谓语前,用来询问原因。

有时在“何”后的动词及其宾语之间加“乎”字,构成“何+动词+乎+宾语”的句式。

可译为“为什么”“干吗”。

例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用在谓语前,表示反诘。

后面常跟助动词“能”“敢”“足”“可”等。

可译为“怎”“怎么”。

例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何”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可译为“怎么那么”“何等地”。

(一)用于形容词、短语或小句前。

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惊曰“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多也。

”(《汉书•相籍传》)

(二)“何”后的成分是小句,小句的主语多为动词或动词短语,谓语多是形容词。

例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

使人召而问之曰“子何击磬之悲也!

”(《吕氏春秋•精通》)

(三)“何”用在句首,句子的主语(常为小句)和谓语(形容词)之间加“之”。

例扬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扬子之竖追之。

扬子曰“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列子•说符》)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三乎

 

《说文》“乎,语之余也。

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

”“乎”的语气词用法是其本义,最早约产生于西周时期,在古汉语中,“乎”可以表一般疑问语气、选择疑问语气、测度疑问语气、反诘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和祈使语气等各种语气。

唐宋以后,随着“吗”“呢”“吧”“罢”“啊”等新的语气词的出现和大量使用,“乎”逐渐在口语中少用,而只用于仿古的书面语中。

到了现代,则除了一些凝固格式(如“不亦乐乎”)外,基本消失了。

“乎”还可用作助词和介词,现代汉语中这些用法也已基本消失。

语气词

一、“乎”用于是非问句的句末,助是非疑问语气。

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可译为“吗”。

例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

”(《论语•微子》)

二、“乎”用于特指问句的句末,助特指疑问语气。

句中一般有表示全句疑问点的疑问代词“谁”“何”“安”“胡”“孰”“奚”“盍”等与之相配合,要求对方就这个疑问点作出回答。

可译为“呢”。

例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冯谖署曰“能。

”(《战国策•齐策四》)

三、“乎”表示选择语气。

用于并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问句的句末,让人选择其中一个作答。

可译为“呢”。

例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

事楚乎?

(《孟子•梁惠王上》)

四、“乎”用于反诘问句的句末,助反问语气。

句中一般须有表示反诘的疑问代词或语气副词“何”“孰”“谁”“独”“不亦”“岂”“其”“其庸”“宁”等与之配合。

有时“乎”还可和句中表进层的连词“而况”“况”“又况”等相呼应构成反诘问句。

可译为“吗”“呢”。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五、“乎”用于测度问句的句末,助测度疑问语气,句中一般有表示测度的副词“得无”“得微”“得非”“得毋”“无乃”“其”“其唯”“殆”等与之呼应。

可译为“吧”。

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六、“乎”用于祈使句的句末,表示命令、祈请、劝戒、禁止语气。

常与句中“愿”“请”“唯(惟)”“其”等语气副词相呼应。

可译为“吧”。

例默默乎,河伯!

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庄子•秋水》)

七、“乎”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悲愤、赞颂等语气。

可译为“啊”“呀”。

例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论语•里仁》)

八、“乎”用于分句末,表示停顿语气。

可译为“么”,或不译出。

例故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

(《墨子•鲁问》)

助词

一“乎”用于句中某些词语后面,表示语气在该处稍作停顿,以着重突出它前面的词语。

不能译出。

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二、“乎”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可加在单音或叠音形式后面。

可不译出。

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介词

“乎”作介词,与一般介词不同。

“乎”和它的宾语所组成的介宾结构在句中只能置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用作补语。

一、介绍行为动作发生、出现的时间。

可译为“在”“从”。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二、介绍行为动作发生、出现的处所、范围。

可译为“在”“从”。

例①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三、介绍出行为动作的趋向。

可译为“到”“至”。

例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齐有其民矣。

(《孟子•公孙丑上》)

四、介绍出行为动作发生、出现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

”此之谓也。

(《荀子•王制》)

五、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可译为“对”“对于”。

例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六、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可疑为“给”“向”。

例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论语•里仁》)

七“乎”表示比较,一般多用于形容词或动词后。

可译为“比”“跟……相比”。

例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八、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可译为“被”。

例王痍者何?

伤乎矢也。

(《公羊传•成公十六年》)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四乃

 

《说文》“乃,曳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

”意谓“乃”在句中起加重语气的作用。

“乃”可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

有些用法从古到今变化不大,有些用法后来逐渐少用或者已经消失了。

代词

一、用作第二人称,通常用于名词前,也有用作主语的。

(一)用于名词前,作定语。

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陆游《示儿》)

(二)用作主语。

可译为“你”“你们”

例今欲发之,乃能从我乎?

(《汉书•翟义传》)

二、用作第三人称。

用于名词前,相当于“其”。

可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

(《吕氏春秋•上农》)

三、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此”“这”。

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乃是也。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副词

一、用于名词性谓语前,作状语。

(一)表示对主语的辨明或申明,起加强肯定的作用。

可译为“就是”“便是”“原来是”“只是”等。

例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战国策•齐策四》)

(二)表示所述事实仅限于某一范围。

可译为“仅”“仅仅”“只”“才”等。

例匈奴大入上谷、渔阳,安国壁乃有七百余人。

(《汉书•韩安国传》)

二、用于动词性谓语前,作状语。

(一)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前后相承的关系。

有的是时间上的前后相承,有的是事理上的相承。

可译为“便”“就”“于是”等。

例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勾践灭吴》)

(二)表示动作行为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发生、出现。

可译为“才”“才能”“就”“这才”等。

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出现比预想或希望的来得晚。

可译为“才”。

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四)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发生、出现不久。

可译为“刚”“刚刚”“始”“才”等。

例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礼记•月令》)

(五)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发生、出现是出乎意料的。

可译为“竟”“竟然”“居然”等。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六)用于反问句中,起加强反诘的作用。

可译为“岂”“难道”“怎么”“怎么能”等。

例诚以为迁庙合祭,久长之策,高皇帝之意,迺(乃)敢不听(《汉书•韦贤传》)

(七)表示所述事实的前后两种情况恰好相反。

可译为“却”“反”“反倒”等。

例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史记•李斯列传》)

三、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以引起下文进一步的推论或反问等。

后一分句常有“矧”“况”等连词与之相呼应。

可译为“尚”“尚且”。

例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

(《书•大诰》)

连词

一、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或他转。

(一)表示假设的条件或情况,可译为“如果”“假如”“若”。

例思乃精,志之荣。

(《荀子•成相》)

(二)表示他转。

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

可译为“至于”“至于说到”。

例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

(《孟子•公孙丑下》)

二、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进层关系。

可译为“就是”“而”“而是”“又”等,或按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

(《战国策•韩策二》)

助词

用于句首或句末,使语句和谐、对称。

可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译(《尚书•大禹谟》)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五其

 

《说文》“箕,所以簸者也。

”虚词“其”与本义无关,而是假借字。

“其”可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

先秦已有用例;两汉以后,助词用例多见于仿古著作之中;代词、副词和连词用例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代词

一、用于名词或名词化的词语前,表示领属关系,通常表示第三人称,有时表示第一或第二人称。

可译为“他(它)的”“我的”“你的”等。

例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二、“其”作小句的主语,等于“名词+之”。

“之”,取消小句的独立性。

小句的谓语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其前面还可用“非”。

例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列子•汤问》)

三、表示“其中之”的意思。

例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叩之(《石钟山记》)

四、用于名词前起指代作用。

可译为“这”“那”等。

例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少卿书》)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或情况即将出现或发生。

可译为“将要”“就要”。

例今殷其沦丧(《尚书•微子》)

二、表示测度。

可译为“也许”“大概”。

例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三、表示反诘,同“岂”。

可译为“难道”。

例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四、表示希望、祈请语气。

可译为“还是”“要”“一定”等。

例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连词

一、用于假设复句、让步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或让步。

可译为“如果”“尚且”等。

例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劝学》)

二、用于抉择复句的后一分句前,或分别用于两个分句前,表示选择。

可译为“还是”。

例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马也(韩愈《马说》)

有时,前一分句用“宁”,后一分句用“其宁”。

例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吕氏春秋•贵信》)

三、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论断或承接。

可译为“就”。

例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韩非子•说林》)

助词

一、用于修饰语与名词之间,可译为“的”。

例朕其弟,小子封(《尚书•康诰》)

二、用于单音节形容词或象声词前,使该单音节词与其叠音词相当。

例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诗经•邶风•击鼓》)

三、用于状语与谓语主要成分之间。

可根据上下文义灵活译出,或可不译。

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四、用于句末,为语气词。

旧读jī。

可译为“呢”“了”。

例今尔无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

(《尚书•微子》)

五、用于代词前或代词后,构成“其谁”“其孰”“谁其”“此其”“彼其”“夫其”“是其”“何其”“曷其”“胡其”等。

“其”可不译出。

例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似我君也!

(《孟子•尽心上》)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六且

 

《说文》“且,所以荐也。

”“且”的本义为“草席”,这一意义早已消失。

“且”的虚词用法是假借字,先秦时便已使用。

可作副词、连词、语气词和代词。

副词“且”在唐宋时期产生了“仅”“只”“依然”等新义,但在现代汉语中又消失了。

连词“且”自古至今变化不大。

语气词和代词“且”中古以后便逐渐少用以至消失了。

副词

一、用于动词或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暂时的。

可译为“姑且”“暂且”等。

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二、用于动词或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将要发生或出现。

可译为“将”“将要”等。

例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

(《孟子•滕文公上》)

三、用于数词前,表示接近或将要达到某一数目。

可译为“近”“将近”等。

例北山愚公,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四、用于动词或谓语前,表示某种情况、现象继续存在,没有发生变化,或动作行为继续进行。

可译为“依然”“尚”“还”“仍”等。

例再败君师,死且有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五、用于动词或谓语前,表示限止。

可译为“仅仅”“只”“只是”等。

例且愁江郡何时到,敢望京都几岁还(《白氏长庆集•舟行阻风》)

连词

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并列、进层、选择、假设、转折等关系。

一、连接词与词,表示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