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共4页)26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12289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共4页)26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共4页)26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共4页)26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共4页)26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共4页)2600字.docx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共4页)2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共4页)26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共4页)2600字.docx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xxx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全市面积XXXX年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乡3个),5个街道办事处。

居住着34个少数民族。

XX##市总人口XXXX年18人,少数民族人口XXXX年60人,占总人口的70.6%。

其中,苗族人口XXXX年9人,占总人口数的15.5%;布依族人口XXXX年17人,占总人口数的42.4%;水族人口XXXX年1人,占总人口数的7.4%。

  ##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域和交通闭塞等原因,这些民族文化一直处在相对封闭状态。

目前,这些具有鲜明的民间性、地域性、民俗性、娱乐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节日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歌谣文化、舞蹈文化、祭祀文化、语言文化、戏曲文化、体育文化、建筑文化、医药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文学、工艺美术以及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民间文化生态系统仍保存得比较完整。

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多元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市民族民俗文化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外来文化冲击,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在激烈地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空间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为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市委、市政府除了抓好民族民俗文化遗产的申报、举办一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以外,积极主张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以保证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

  为支持和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市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编印了一批教学教材,如XX年编印的《苗文课本》、《水书教材》等。

XX年,为丰富教学内容和满足教学的需要,并结合自身教学特点,重新组织人员编印了一批新教材,如《苗族双语教学课本》《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等。

纳入教学内容的主要有:

苗族、水族两种民族语言文字,苗族大歌、古歌、酒歌、飞歌等民族民间歌谣和戏曲;芦笙制作,古法造纸,蜡染,挑花,刺绣,剪纸,绘画,泥哨等民族民间工艺美术;芦笙,芒筒,铜鼓,木鼓,琵琶,唢呐,木叶等民族民间乐器演奏;苗族芦笙舞、木鼓舞、铜鼓舞,板凳舞,瑶族长鼓舞,竹杆舞等民族民间舞蹈;苗族踢毽子,斗陀螺,荡秋千,以及龙舟表演等民族民间体育;此外,各民族的历史、地理、医药、服饰、饮食、习俗、礼仪、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民族风情等也是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建立了民族文化歌舞表演队,##市级、州级乃至全国性的大型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开展,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众多新闻媒体对此工作的关注。

XX年9月下旬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新闻联播”栏目记者到奉合民族小学、阳和中心学校进行采访拍摄民族文化进校园相关工作情况,并于XX年10月2日在央视新闻联播“祖国经典”栏目专题播放水书进课堂实况。

同时《贵州日报》、《##市报》对奉合、阳和学校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做了详细报道。

##市民族中学XX年118名学@@省艺术、体育高考学科考试,术科进线率高达95%;XX##市选送的少数民族合唱《踩鼓舞》、舞蹈《芦苼场上》,芦苼独奏《**乡》分@@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表演类一、二、三等奖,XX年3月该校学生李豪又获“金芦苼”首届国际民族吹管乐大赛芦苼组优秀奖。

XX年11月3日“全州中小学少数民族原生态歌曲大赛”##市会展中心举行,##市坝固中学代表队荣获一等奖,如此等等的事例,不胜枚举,这##市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后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市小学、中学、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等多所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学工作,##市学校总数的20%,##市级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8所,其中:

中学4所,小学4所,通过逐级建立重点示范校,以##市全面铺开的目的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经费不足。

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有教学器材、服饰道具,要购买这些教材道具,则需要大量资金,##市经济占黔南州经济总量比重小、经费困难。

@@省、州每年下拨的民族教育专项资金有限,且有一半是用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虽然很多学校的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热情高涨,但是苦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许多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只能小打小闹,无法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实现大范围、大规模的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二是师资力量缺乏。

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学校没有专门从事民族民间文化教学活动的教师,少部分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由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爱好和专长的老师进行兼职教学,绝大部分的学校都是聘请民间艺人进行教学,这不仅给学校带来经费上的负担,而且教育活动也不够规范,效果不够理想。

  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无疑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因此建议:

  1、增加经费投入。

省人民政府要切实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XX〕2号)提出的“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尽快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探索符**区实际的发展模式。

把‘三州’**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旅游休闲度假、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区”的精神落到实处,在省级财政预算中单列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专项经费并逐年递增,切实解决各学校教学所需的经费问题,保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2、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有一支高素质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是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的保证。

要大力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和贵州民族大学开办民族文化进修班,专门招**区学校和民族学校中有一定爱好和专长的老师进行培养,毕业或结业后回到原学校担任民族文化教育专职教师;二是出台对肯学习、肯钻研并具有民族文化专业知识大专以上毕业生的招录优惠政策,使这类人才能进到学校从事民族文化教育工作,使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取得最大化的效果。

  3、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

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往往保存在民族民间艺人的脑海中,而这些艺人年龄都已偏大,一旦他们离世后,民族民间文化将不复存在。

因此建议,在未来的五年时间内,各级财政每年列出专项资金,组织人员对民族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并建立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库,使之不至于消失,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开展教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