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129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位素取样方法Word文档格式.docx

对测定地下水温度来说,研究者可根据温度可能的变化范围和特点,选择适当的同位素温度计,鉴于测温不是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这里不推荐具体方法,研究者请参考有关文献。

研究地下水运动,可选择水的氢氧同位素,而研究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形成〔包括地下水污染调查〕,需要选择水的氢氧同位素和相关溶解盐元素的同位素。

例如,对水中硫酸盐的形成进行研究,即可匹配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等。

研究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可选择氢氧稳定同位素及其相关元素的同位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国内外的研究经验说明,处于同一水体系中的共生同位素往往可提供水体系演化的统一具有内在联系的规律性信息,可明显提高应用研究效果。

因此,对于复杂问题,在方法选择时,经常联合运用。

常用的同位素组合有:

D和18O组合、13C和14C组合、3H和14C组合等。

已有的研究工作说明,同位素与水化学配套平行取样,往往可以提供互补信息。

表21可用于地下水测定年龄的环境同位素

同位素

半衰期(a)

或过程

起源

测年域

(a)

质量

限制

3H

宇宙射线

热核试验

反应堆

1952年以来

性能理想

通常适用

不同来源、模型选择、时间域短、

资料系列

3H-3He

直接测定

转换周期

方法理想

高灵敏质谱计3He的地壳成因

14C

5730

地壳

104

普遍适用

复杂的化学和同位素系统,水动力混合

36Cl

×

105

106

亲水的,适用于古老地下水,受化学作用影响小,适用.

A0确实定

不同来源

加速质谱计

234/238U

铀系元素链衰变

适用非常古老地下水

化学作用解释

18O

稳定的

自然

105

一般适用

非平衡分馏

32Si

≈1000

衔接3H,39Ar和14C,存有问题.

A0值确定

样量达10m3

计数时间长

39Ar

269

≈2000

不受化学作用影响可与14C作比照,适用

别离过程复杂样品达10m3

81Kr

适用古老水

待研究

4He

聚积速度

≈105

待完善

非持恒

2.3采样点线的布置与时间安排

在理论分析可能的前提下,根据具体问题要求,设计经济上可行且可操作的取样方案。

1〕取样点的代表性直接影响成果质量。

例如,雨水样的分析结果往往随机变化和季节变化特点较明显,其数值有时相差1~2个数量级。

为了分析地下水的补给问题,仅收集一次降水或少量几次降水,代表性就较差。

一般应收集全月降水,月末取混合样,也就是降雨量的加权值对地下水研究更有用。

为对地区性“雨水线”进行统计研究,取样点要尽可能考虑对关键高程点的控制。

在初期或资料较少的情况下,可用浅层地下水化验结果统计分析,亦可采用一些小泉水样的分析结果进行统计。

地下水样品的代表性问题更重要。

一般来说:

沿地下水流向的水样、同一点不同深度的水样及同一点不同时间所采的水样都具有较好的可比照性。

结合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设计水样有利于解决地下水样的代表性问题。

2〕取样点的密度,它不仅决定于区域同位素地球化学条件,而且决定于研究问题的尺度、程度和阶段,同时还受到同位素分析方法,以及同位素分布统计规律及经济条件的制约。

对于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来说,世界降水同位素资料和全国大气降水同位素分析资料都是确定取样点密度可参考的依据。

而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出的高程效应、纬度效应、大陆效应、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等可作为设计取样点空间分布密度和时间间隔的依据。

将具体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其同位素分布的统计规律有机结合,可使取样密度接近最正确。

对大、中比例尺的调查或研究点上的工作,应尽可能采用定深取样技术。

例如,在矿区地下水的调查中,可在不同开采水平、不同出水点取样,实践证明,可收到良好效果。

3〕点、线的布置形式。

采样点往往呈线状〔剖面线〕布置,一般平行于地下水流向或垂直于地表水体走向布置。

通常沿地下水流线或同一含水层的样品或同一剖面线相同深度的样品利于比较。

解决小比例尺区域水文地质问题,往往采用网状布控取样点。

4〕取样的时间间隔取决于待解决问题的要求。

一般说来,松散孔隙地下水和坚硬岩石裂隙水〔不包括岩溶水〕一年取一次样即可。

系列样有利于排除抽水干扰及其误差。

对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的取样点,可有选择地取丰、枯比照样。

对季节变化较大的岩溶水取样点,建议每月采一次样或每个季度采一次样,且一直坚持1-3年。

对大型岩溶水盆地,通常需要3~5年的采样分析,才能得出较可靠的结论。

根据我国条件,对有明显动态变化的岩溶水,至少应取丰、枯季比照样。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北方岩溶水具有明显的动态滞后特点,相应地应按涨落情况安排采样时间。

某些小河流、小水库、小湖泊、小泉点以及浅层地下水等,采样要考虑季节变化特点。

5〕样点的布置应注重系统性,包括不同水的样品的对应,不同同位素的匹配,同位素与水化学以及与现场易变物理化学指标测定平行进行。

同时还应注重与将来资料的解释方法相配套。

和项目总体要求相适应。

3常用环境同位素分析水样采集

3.1野外取样准备

根据设计及技术要求采集同位素分析样品。

为了确保样品质量,在野外样品采集时应确保代表性水样同位素成分不产生分馏。

大多数同位素分馏是在水样采集、运输、保存过程中,经由蒸发或扩散引起的。

可通过科学的采样方法和质量可靠的水样瓶来减小这种影响。

通常情况下,野外采样应建立在相应的室内研究基础之上。

包括对降水样品,应研究气象及变化图、气团运移方向等气象数据;

对于地表水样品,应研究更新速率及其变化;

对于各类地下水品样,应研究其地质条件及钻孔资料等。

3.1.1野外作业准备

〔1〕野外记录本记录数据要完整,还可通过采样前尽可能全的填写采样单作为补充或准备〔详细记录见取样表和相关野外调查卡片要求〕。

〔2〕利用GPS系统、地图、航片等确定取样点的地理坐标。

〔3〕测定潜水位(地下水)埋深、采样深度(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水下深度)、采样井泉条件、雨量计条件、地表水排泄水位条件、气象条件等。

〔4〕记录相关物理化学指标(水温、pH值、导水系数、Eh值、碱度、现场化学特征等)有助于同位素分析资料的解译。

〔5〕对于需长距离运输的样品,为了防止空运时水样结冰造成样瓶破裂,水样装瓶至2/3为宜。

不需要长途运输的样品一般要装满瓶。

〔6〕所有的水样必须贴上防水标签(项目代号/样品编号/日期/样号/取样人/分析项目等)。

并要求与野外记录相一致。

〔7〕取样瓶〔桶〕,根据取样量和取样种类准备;

〔8〕相关药品〔要按具体要求采购质量可靠的药品〕,在国内建议用上海、天津等大型国企制药厂的产品,且应注意供货渠道要可靠性。

〔9〕现场分析用小型玻璃器皿等;

〔10〕照相机〔记录取样点和取样过程〕;

3.1.2取样瓶要求

水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水样瓶(桶)很关键。

水样瓶和它的封口必须选用适当的材料并设计成能阻止水分蒸发和扩散的样式,以防止蒸发和扩散损失。

〔1〕玻璃瓶是最好的保存器皿,只要它的瓶塞不影响其安全性能,至少可保存10年。

〔2〕用高密度聚乙烯瓶采集δ2H和(δ18O)测定水样,可保存数月时间。

〔3〕小口瓶最为理想。

〔4〕要求利用带密封装置(塑料瓶塞,橡胶塞等)的取样瓶。

〔5〕新样瓶需要通过注水和称量的方法进行长达数月的水量损失测试,质量可靠,才可利用。

〔6〕需要长时间保存的水样〔超过数月〕,应采取相应密封保护措施。

3.2不同水样采集技术要求

3.2.1降水(雨和雪)样品的采集

降雨和降雪的取样方法通常遵照科学的取样程序来进行。

例如,取样时间间隔可能按天、星期、月来进行。

在所有情况下,都需要记录下降水量以便于计算同位素成分的月、年加权平均值。

日常的降雨采样是能否获得最多信息和最少蒸发的关键。

各样品可保存在不同的样瓶中。

当仅仅需要每月的平均成分时,每天的样品可以集中装在一个5升或更大的存贮瓶〔或桶〕中。

按周或月采集的水样,所取的标准体积的水有蒸发的可能;

因此,同位素成分将被改变。

可用一定的预防措施来减小这种影响。

包括雨量计的物理修正和在采样瓶底部加少许矿物油(最少2mm)加以保护,这些油将浮在所采降水样的上部以减小蒸发。

并要求对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定期检验。

用雨量计采取雪样应特别注意。

雪样应在降雪后最短时间内采集,升华、重结晶、部分融化、降雨落在降雪上以及由风吹使降雪扰动都会改变降雪最初的同位素含量。

通常雪样是通过水浴加热采样器或加入一定数量的热水来融化的。

这会导致水样的蒸发或加热时水蒸气凝结到雪水中,从而改变同位素成分。

在这种情况下该样品不能用于同位素比值测试。

可用的方法是把密封的采样器放在环境温度下让雪样慢慢融化。

将融化样装瓶密封用于分析。

3.2.2地表水样品的采集

一般来说,采集地表水样分析稳定同位素时,除去要注意蒸发和污染外,假设取样设备和经费允许,湖水样应在近水面位置和深部同时采取,根据水体垂向上的结构结合其它的物理和化学资料,便可解释其测试结果。

河、溪水样应在河流中间或其流动部分中采集。

没有与流动河水充分混合的水样就可能受蒸发、污染等,而影响样品的代表性。

因此应防止靠近岸边采滞留水样。

水库水样要尽可能在水库中心取样,有条件时要采集剖面样,分析随深度变化的同位素组成。

在河流交汇处取样应特别注意:

两条河流的不完全混合将导致在交汇处下游一定距离内河水样品的同位素比值是一个变值。

可用经验关系式计算河、溪交汇处下游的水混合长度,以确定取样位置,对于大型河流其混合长度可达数十公里。

3.2.3非饱和带水样品的采集

土壤水分的δ2H和δ18O剖面分布资料记录了地下水的补给信息。

土壤样品不能用取样盒和岩心管来保存和运输,必须用高密度的塑料瓶〔袋〕密封以防止蒸发。

水样可通过下述方法来提取:

真空蒸馏、微蒸馏、沸腾蒸馏、压榨法和离心法采集。

也可利用测渗计和土壤水取样器采样。

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含水量和颗粒大小,注意通过离心、压榨、测渗计和土壤水取样器方法提取的水样可以用于化学和同位素分析,而真空蒸馏提取的是纯水,只能用于同位素分析。

3.2.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

对所有的地下水采样来说,应尽可能地描述钻孔水文地质条件,充分利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及钻井记录资料。

这些信息可用来确定含水层的主要补给特征。

天然泉由于常年流动,是采集地下水样品的理想场所,采样应注意靠近排泄点以保证减小大气污染和气体逸出。

对于抽水井和生产井较容易在地表采样,观测井和侧压管取样则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

钻孔中的静水会产生蒸发引起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取样前应对钻孔抽水清洗直至抽出的水量近似等于井筒内水体积的两倍,或者其Eh、溶解氧、pH等到达稳定状态。

然而这种常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由于抽水形成的降落漏斗会接受其它水源的补给,使取得的同位素资料复杂化。

总之,从井中采集样品应该考虑:

〔1〕收集成井资料〔测井、试井和成井〕,确认井泵类型和放置深度。

〔2〕确定进水带、尽可能排除其它层水的混入。

〔3〕静态井〔观测井〕在取样前应清洗,在取样过程中,泵或水斗应该尽可能接近花管带。

〔4〕正在使用的供水井不需要清洗,可在井口采集,如果在供水系统的某处水龙头采样,必须查明水处理类型以及储水装置。

3.2.5地热样品的采集

应从地热田中同时采取蒸汽和液相样品,以便于计算蒸汽/水比值。

这在已开发的地热田中相对容易,因为已采用了旋风别离器别离气相和液相,但是在未开发的地热田则较困难。

对于热汽田的热汽需经凝结取样,必须确认所有的汽体都已凝结。

此外,对热水特别要注意识别泉源,尽可能在泉附近取样。

4样品采集和保存时间

不同试验室对样品的数量要求有很大不同,下表仅供参考,采样之前应调查待送样试验室对样品的具体要求,一般实验室要求列表如下:

表41样品采集数量、保存时间

分析方法

分析精度

样品数量

现场测试与保存

样品有效时间

水样

IRMS(CO2平衡)

±

10mL

b-pl

>1年

2H

IRMS(Zn复原成H2)

1‰

直接LSC

8TU

20mL

衰减,t1/2=12.31年

浓缩LSC

0.8TU

250mL

丙烷合成

0.1TU

1000mL

b-gl

氦-内增长,IRMS

50mL

溶解无机碳(DIC:

H2CO3,HCO3-,CO32-)

13C

IRMS(酸化成CO2)

10mgHCO3

pH,过滤,b-gl,NaN2,4℃

几个月

25mgBaCO3

pH,过滤,fp-(NaOH,BaCl2),b-pl

~1年

LSC(浓缩成C6H6)

0.5-3gC

fp-(NaOH,BaCl2),b-pl

碳吸收LSC

5pmC

1-3gC

汽提碳吸收溶液

~无限期

GPC(酸化成CO2)

<±

0.3pmC

3-5gC

fp-(NaOH,BaCl2),b-pl

溶解有机碳(DOC)

氧化成CO2-IRMS

20mgC

pH,过滤,b-gl,NaN2或HCl

无限期

AMS(化合成CO2)

0.5pmC

5mgC

离子交换树脂

树脂内小于一个月

溶解硫(SO42-)

34S

IRMS(化合成SO2)

20mgBaSO4

过滤,fp-(BaCl2)

IRMS(转换成CO2)

0.1gSO4

溶解硫(H2S,HS-)

化合成SO2-IRMS

25mgCdS

过滤,fp-(ZnAc或CdAc)

溶解氮(NO3-)与氨(NH4)

15N

转化成N2-IRMS

4mgN

用HCl酸化成pH=2

~3个月

转化成CO2-IRMS

2.5mgNO3

卤化物

37Cl

IRMS(转化成CH3Cl)

1-10mgCl-

AMS(转化成AgCL)

10-15

溶解铀

234U/238U

α光谱测量

1-5μgU

过滤,用HCl酸化

TIMS(涂U铁)

<1μgU

溶解气体

He

IRMS(3He/4He)

10-8

50mLH2O

铜管采样设备

GPC

3dpmcm-3

15m3H2O

汽缸

85Kr

3dpmcm-3

100LH2O

衰减,t1/2年

CH4

IRMS(13C,2H)

10mmolCH4

玻璃注射器,隔膜瓶

扩散,1个月

H2

IRMS(3H)

10mmolH2

扩散,几天

碳酸盐矿物

〈10mg

13C和18O单独提取测量

10mg

----

硫化物硫酸盐矿物

25mgCaSO4或FeS2

IRMS(转化成CO2)

25mgCaSO4

说明:

IRMS:

同位素比值质谱〔样品转化成气体〕

AMS:

加速器质谱

LSC:

液体闪烁仪计数

GPC:

气体均衡计数〔主要用于内部气体〕

TIMS:

热离子化质谱

b-pl:

塑料瓶,最好是密封瓶盖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者聚丙烯〔PP〕

b-gl:

密封瓶盖〔塑料,不是橡胶衬垫或锥体盖〕的玻璃瓶

pH:

对于13C和14C数据的解释是必要的

Filt:

过滤到0.45μg,适宜野外。

对于开采井和泉通常不需要过滤。

由于存在大气CO2和O2污染的可能,对于取样量大的14C以及硫化物应防止过滤。

fp-〔试剂〕:

在野外现场利用特殊沉淀剂从水中沉淀样品。

NaN2:

叠氮化钠,抗菌剂

4℃:

冷藏到测试为止,建议减少生物活动、通过塑料保护容器防止气体扩散。

5取样方法、程序与步骤

5.114C水样采集

14C分析〔我国的大多数实验室要求3-5克碳〕。

因此,对于含有250ppm重碳酸盐的水溶液,一般采集60L的水样就够了。

如果碳含量少于250ppm,则需要更多的与其含量成比例的水样。

为了防止运输大量的水样,推荐已被采用的碳酸盐沉淀方法取样。

取样做碳年龄鉴定所需水的体积取决于水中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的含量。

分析需要2.5克碳,对应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则大约是12.5克,所需要的最少水量可参照以下关系式计算:

取样体积(L)=12500(mg)/(重碳酸盐浓度)〔mg/L〕

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量使用pH值为8.3的碳酸盐和pH值为4.3的重碳酸盐碱度滴定来确定,由于任何硅酸盐、硼酸盐、氢氧化物或其它强碱阴离子也在滴定范围之内,这将会得出一个偏大的碱度值,导致所计算的水样体积偏小,因此,一般取样量要多于计算所需值的25%。

水样可以采集在任何干净的气密容器中,应该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在14C取样时尽量防止暴露在空气中,因为空气中的C02会污染14C分析沉淀物,将会导致鉴定的年龄偏小。

干净桶、玻璃或聚乙烯瓶及其容器可用于取样,装过酸的瓶子在使用之前应认真清洗,因为微量的残余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样品中的碳酸盐减少。

现场沉淀可以在沉淀器中直接采样并在野外进行现场沉淀,在这种情况下,只需把一个一升的包含沉淀物的水样瓶从野外取样点送到实验室。

碳-14分析的取样步骤之一是用一个容积约为60升的桶状容器从水样中沉淀碳酸盐,这个过程非常简单,但应注意有关细节,尤其要注意与空气隔绝,调整pH值使重碳酸盐转变成碳酸盐后,加入氯化锶或氯化钡使水溶液中形成硫酸锶与碳酸锶或硫酸钡与碳酸钡的混合沉淀物。

正常情况下,这是一种细颗粒沉淀物,需要几小时才能完全沉淀。

铁盐和聚丙烯酰胺是良好的絮凝剂,加入后能促使粗颗粒聚合体的形成,从而缩短沉淀时间,一些水能产生絮状聚合体,必须使用虹吸管转移到几个样瓶中。

下面是由IAEA提供的使用锥型沉淀器取样的步骤:

〔1〕具有坚固、水平的底座上安装沉淀器(见图5-1)。

〔2〕用所取水样的水冲洗沉淀器。

图51锥形沉淀器示意图

〔3〕在圆锥体的底部拧紧一个一升的聚乙烯广口瓶。

〔4〕把水样注入沉淀器至其颈部,确保没有来自软管、水桶外部物质的混入。

〔5〕加入5克硫酸亚铁〔FeS04·

7H20〕,搅动使其溶解并分布均匀。

注意:

如果水样中含有溶解H2S(气味!

),不要加硫酸亚铁,否则易生成黑色FeS沉淀,在处理过程中将引起一些问题。

〔6〕加入50mL不含碳酸盐的饱和NaOH溶液,充分搅动,用pH计或pH试纸测定水样碱度,如需要请加入更多的NaOH直至pH值>12为准。

应防止把NaOH溶液暴露在空气中。

〔7〕把200克BaCl2或170克SrCl2完全溶解在约800毫升水样中(如有必要再多一点),留30mL备查是否完全沉淀,其它加入取样容器中,盖严容器并搅动5分钟,将逐渐有大量沉淀形成。

〔8〕加40mL聚丙烯酰胺溶液,盖严容器,每几分钟慢慢搅动一分钟,共搅动3分钟,如果沉淀是粒状的,它将快速沉入样品瓶,用搅拌棒使沉淀物沿漏斗壁滑入瓶中。

〔9〕在不搅动的情况下,通过在沉淀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