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13180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共23页)15100字.docx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3篇

  本文目录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公益设施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一、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迅速启动的良好局面

  第一,思想发动比较充分。

XX年4@@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后,区委、区政府把思想发动工作放在首位,**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

区新农村办编发简报14期,各乡镇积极组织试点村召开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一些村还利用有线广播、板报、墙等形式扩大宣传面。

通过各种会议和各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全区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舆论氛围已初步形成。

  第二,规划设计科学合理。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乡镇及村屯进行调研,**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制定了《**区XX—XXXX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乡的总体战略和由易到难分层推进的工作思路,**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小城镇建设、环境治理诸多因素,依据实际**区82个村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推进设计:

第一个层次是近郊13个村,**区服务带动,力争5年建成;第二个层次是靠近油田、大企业和**区的31个村,突出企业促动,力争XX年建成,第三个层次是以农业为主,条件相对较差的38个村,突出产业拉动,力争XX年建成。

与《规划》实施相配套,还制定下发了《**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方案》、《**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门负责分工意见》等一系列相关规定,进一步**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工作措施和领导责任。

  第三,试点工作启动迅速。

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阶段,重点抓了试点示范工作。

结合实际确定了大@@省级试点镇,民乐村和农@@省级试点村;##市级试点村;向阳村、十家子村、井发村和刘家**区级试点村。

为使试点镇、村加快建设速度,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省、市对试点镇、村的支持,**区直相关部门进行重点帮建。

通过相关部门支持和试点单位的自身努力,全区试点镇、村现已修筑水泥、柏油路10.5公里、砖路63.2公里,更新改造自来水管道XXXX年延长米,5个村XXXX年多户居民完成有线电视入户。

省广电局投资37万元为民乐村安装了闭路电视:

市政协协调资金100多万元,为井发村安装电话、闭路电视和宽带。

市公用##市民政局分别为田家村购进一台保洁车,修建10个垃圾台和解决两个贫困户住房。

国家财政部准备投资300万元为农林村兴建100栋大棚。

省广电局承诺包保大洼镇有线电视全部入户,并改造两个学校的微机室。

农林村自筹资金600多万元修建了占地XXXX年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村内街路两侧栽植了花草树木,安装了路灯,修建了4个垃圾台,并购置了两台垃圾清运车。

民乐村自筹资金新建2个文化活动广场。

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良好开局。

  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增收空间狭窄,从根本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还是经济发展问题。

全区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时期,更多地表现出传统农业的特征。

一是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调查的几个村,呈现出种植业一花独放,养殖总量呈下降趋势,加工业几乎空白,二、三产业严重滞后。

二是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仍然延续着以户为单位,各自为战、自产自销的粗放式的生产经营,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益低。

三是增收空间狭窄,除劳务经济具有一定活力外,在没有养殖业发展和加工龙头企业牵动的情况下,传统农业不会有更广阔的增收空间。

  第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主体投入没有启动,资金短缺严重阻碍着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使用清洁能源、公路巷路、广电通讯网络、垃圾储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硬指标,全区82个行政村,每年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全区向上争取资金是有限的,加之各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绝大多数村每年基本没有集体收入,甚至有的已债台高筑,使得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投入与现实投入能力形成巨大的反差。

  第三,薄弱村问题突出,如不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腿。

地处偏远、和油田、修路占地没有直接联系、没有机动地和集体林地,且水、电、路、通讯等基础条件较差及组织不健全的村,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内力不足,外援无望,**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它们的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XXXX**区全面完成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将很难实现。

  第四,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各级党政部门提供多方面、高质量的服务。

然而,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科技、信息、资金等项服务要求迫切,另一方面一些承担服务职能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却无事可做,这其中既有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职能部门工作不够深入的问题。

  三、又好又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进一步解决好干部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问题。

据调查,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上还有一定差距,应尽快克服“不着忙”、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等思想倾向。

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稳步实施,又要有紧迫感;既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又要有克难制胜的雄心壮志;既要体现重点突破,又要实行整体推进;既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又要坚决克服单纯依赖的思想。

应引导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把思想**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上来,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第二,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突出解决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

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业增收的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问题。

首先,应当夯实种植业发展这个根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玉米、水稻的单产,探索规模化的生产经营,通过农业机械化的牵动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引动,逐步实现粮食生产向大户集中,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降低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益。

其次,狠抓养殖业的发展。

**区专业化养殖的方向,搞**区的全面规划设计;出台优惠政策,通过立项,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区建设的支持;搞好品种改良和畜禽防疫工作。

不但要实现养殖总量的扩张,更要注重养殖质量的提高。

其三,突出抓好加工业,立足资源,扩大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建设一批能够强劲拉动种养业、##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其四,围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突出抓好专业化生产经营。

**区专业化生产经营具备一定的基础,城郊棚菜、善友地膜香瓜、大洼富硒大米和民乐小米等都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水平,应该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加强品质监管,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占领##市场。

  第三,采取综合措施,着力解决资金短缺这个障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受益的也是广大农民。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应当扩大宣传,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唤醒广大农民的主体投入意识;围绕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项目建设搞好以劳代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农村的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可以通过社会集资、部门帮资、市场融资和抓住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资金。

银信部门应当主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活资金的吸储和投放。

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国家惠农政策走向,通过强化项目立项工作,搞好与国家惠农政策的对接,争取更多的国家、省、市的资金支持。

  第四,深化改革,明确责任,转变作风,迅速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

进**乡镇党委和政府的服务功能,真正转变作风,工作到村屯和农户,搞好调查研究,帮助各村搞好规划设计,培育主导产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进**乡镇政府对所属站所的管理力度,农、林、水、畜牧、文化等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的站所,应经常深入到农户中去搞好服务。

建议组织、人**乡镇站所的现状特别是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切实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

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化服务的新体制和新方法。

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春放秋收与产业化生产经营脱轨的问题。

用市场开发的新视角引导通讯、网络、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向农村延伸。

**区直部门的服务职能,增强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把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区委、**区直部门特别是各个涉农部门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表现,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并以此作为部门评先选优和干部奖惩与使用的重要依据。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2)|返回目录

  ⅹⅹ镇地处ⅹⅹⅹ三县交界处,幅员面积ⅹⅹ平方公里。

耕地ⅹⅹ余亩,森林面积ⅹⅹ亩。

共有ⅹⅹ个行政ⅹⅹ个村民小组,ⅹⅹ户,ⅹⅹ人。

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xx年达到ⅹⅹⅹ元,比xx年增加ⅹⅹ元。

ⅹⅹ个省级扶贫村。

  二、发展现状

  “十五”期间,全镇农村经济出现四大变化: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二三产业、养殖业、林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二是农作物品种结构逐步优化。

优质粮油、蔬菜、三元杂交猪、肉羊新品种改良率逐年增加,林果业高接换优等新技术全面推广;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

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ⅹⅹ元,比xx年增加ⅹⅹ元;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从李桥镇的镇情出发“夯基础,增后劲”围绕“修路、治水、改网、建集镇、兴旅游”的思路,完成了ⅹⅹ余万元的公路硬化和ⅹⅹ万元的渠系配套设施和投资近ⅹⅹ万元的光纤电视工程,农网改造ⅹⅹ个村,新增变压器ⅹⅹ台,改井打井ⅹⅹ多口,ⅹⅹ**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ⅹⅹ镇新农村建设,总的形势较好,部分农民比较富裕,房子比较漂亮,农村也比较稳定。

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而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1、村级经济实力薄弱,牵引力不大。

近年来,由于镇村两级加大对重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及文教卫生等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使镇村两级债务沉重,全镇负债总额ⅹⅹ万元,仅村级债务就多达ⅹⅹ万元,大部分村少则数万元,多则上十万、几十万。

村级经济实力薄弱,发展经济包袱沉重,使经济发展难以形成牵引力、向心力。

  2、传统农业难以拓展,支撑力不强。

ⅹⅹ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林业大镇,农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产品是其三大经济支柱。

但是,现在由于受气候、品种、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除了进一步调优、调精、提高单产外,发展的潜力似乎不大。

同时,传统农业还受自然灾害、市场供求等因素影响,处在一种靠天吃饭的极不稳定的状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十分有限。

  3、加工产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足。

近年来,各村都相继建设了一批为民服务的小型加工房。

但由于资金有限、投资规模小、市场风险大、经济效益差,这些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还十分困难,更不用说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4、农民增收门路狭窄,增长点不多。

在深入基层调研中,我深深地感到:

农民增收门路狭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

大部分农民把增收的希望寄托在外出打工上。

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受群众观念、农民素质、就业门路所限,盲目性大,流动性强,难以稳定就业,也不是长远之计。

 

  四、对策和建议

  1、要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尽管“十五”期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ⅹⅹ元,个别村初步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但农民收入渠道不宽,增收基础并不稳固,靠天吃饭、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未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徘徊。

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全镇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采取“内外抓、综合抓、重点抓”,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具体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巩固和发展增收基础。

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一是优化品种结构,加大示范带动。

结合本镇实际,在稳定种植业的基础上,巩固发展好笋材两用竹、黑山羊、生猪生产。

二是要依靠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区为重点,认真做好中药材ⅹⅹ亩、姜黄ⅹⅹ亩、香樟ⅹⅹ亩的栽植。

**区村为重点的蔬菜基地ⅹⅹ亩、青蒿种植ⅹⅹ亩,撑绿竹种植ⅹⅹ亩,着力推进种植业从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向粮、油、饲、林、果、蔬多元结构转变。

  3、要创新机制,加##市场主体。

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

积极发挥ⅹⅹ种猪场,ⅹⅹ养场的带动优势,通##市场意识强、科技素质高的种养大户,采取政府扶持支部引导、农户投资的办法,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使他们不仅是科学种养致富的典型,而且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二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科教、流通、农资服务的主体。

要引导农村大户、运销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干部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创办领办农村专业服务组织和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4、要以点示范,凸现新农村建设新亮点。

要紧紧借助中央、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以ⅹⅹ村、ⅹⅹ村两个示范村建设为主体,全力提升示范村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

一是要超前规划。

二是要高起点建设,进而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5、要转移农民,拓宽增收领域。

近几年,ⅹⅹ镇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呈加快趋势,务工经商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调查情况看,xx**县内外转移输出已达一万人,**县内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ⅹⅹ元左右,县外务工特别是在沿**区务工的年收入一般在ⅹⅹ元以上,文化层次较高又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年收入超过万元。

因此,围绕新农村建设,今后几年要继续重视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

一是加强外出务工的组织引导。

我镇农村劳动力外出主要依靠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就业的盲目性较大。

要注重加强##市场和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为农民工提供及时的劳务信息和维权保障服务,让农民出得去、能就业.。

二是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为农民务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三是大力提高农民工素质。

通过“阳光培训”和扶贫培训工程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竞争能力。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消化一部分,发展非农产业吸纳一部分,发展外出打工输转一部分,大力提高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

  根据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3-5月,市人大农经委、农经工作室会同研究室和政府有关部##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期间,调##市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局、劳动局、畜牧办、统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先后到长清、平阴、商河等5**区听取政府部门工作汇报,并通过实地察看、调查问卷、走访交谈等形式,深入6个乡镇、14个村、30余户农户开展调查,广泛了解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县(市)区##市的统一安排,实行上下联动,**区域内开展了调研活动,并提出调查报告。

4月中旬,常委会领导和部分驻会委员也专##**县进行了调研察看,提出了加##市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现综合调研情况,提出如下报告:

  一、工作基本情况

  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乡发展,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1、领导高度重视,各方面齐抓共管,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各级都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营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环境氛围。

**县(市)区相继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研究制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逐级明确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会议精神,从各自职能出发,深入农村开展调研,针对群众所思所想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工作责任制,狠抓措施落实,积极支持和保障新农村建设。

##市把推进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书记、市长亲自抓,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政策文件,按照“十化”阶段性目标,实施“五大建设”,建立完善领导、指导督察和包村工作等保障体系,并确定投资2亿元,选择10个示范村和100个建设村开展样板试点,通过典型引路,实现整体推进。

目前看,各县(市)区都在集中力量进行摸底调查、制定政策、研究规划、开展试点,各项建设正在有序展开,推进工作开局良好。

  2、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

今年,我市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效种养业,蔬菜、畜牧、林果等主导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力度,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龙**县域经济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继续实施“XXXX年”工程,采取多措并举,促进了农民增收。

**区依托科技进步,主攻蔬菜、林果、花卉、奶牛“四大优势产业”,**县坚持以工促农,实施骨干企业带动,加快食品、纺织、机械、电子、化工产业聚集,**县立足实际,号召农民突出发展集约规模养殖业,今年一季度,**县区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度增加,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4.5%、15.0%、15.3%。

截止3月末,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31.5亿元,增长17.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49亿元,增长25.6%,**县区财政收入完成16.76亿元,增长34.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XXXX年元,增长14.1%。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明显改善。

近年来,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我市各级政府按照“以工促农、**乡”的发展方略,大幅度增加了对“三农”方面的财政投入,先后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对“路水电医学”和社会保障等项目,实施倾斜政策,尽力保障资金支持,积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xx年市财政支农投入总额达到6.1亿元,全市村村通“路、水、客车、广播电视”率分别达到95.8%、62.6%、99.3%、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提高,农民参合率达到86%,乡镇敬老院完成阶段建设任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

##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方面的投入5.6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5.11%,其中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29亿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资金3.56亿元,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0.75亿元,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4、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新农村建设的治理机制日趋完善。

近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培育典型,推广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积极组织“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等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激发农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

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建设“**乡村”,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观念,努力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坚持民主议事,认真落实“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调查认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推进工作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矛盾和问题。

一是有些地方动员教育还不够广泛深入,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认识上存有偏差,一些条**乡镇、村庄存在等靠要思想和畏难发愁情绪,致使推进工作起步慢、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建设资金不足,缺乏长效投入机制,是基层干部普遍反映的主要问题。

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上的项目较多,**乡政府财力有限,多数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薄弱、运转困难,因此办事缺钱的难题亟待破解;三是传统农业仍是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生产成本持续攀高,市场风险逐步加大,农民依靠种养业实现增收面临着途径少、空间小,缺乏可靠的保障机制等困难;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群众关注的热点。

调查问卷中,农民认为当前“上学贵、看病难、社会保障差”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五是多数村镇发展缺乏规划,农民住宅布局散乱、建设无序,村容村貌和群众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十分突出等。

对这些问题应当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解决步伐。

  二、主要建议

  1、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的大局,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推进保障体系,建立目标责任制,定期检查考核,逐级抓好落实。

各有关部门要把推进和保障新农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按照职能分工,选准切入点,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办法。

当前要处理好试点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既要注意抓好典型,探索经验,树立样板,同时也要重视面上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对贫困村镇要加大帮扶力度,实现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平衡发展。

新农村建设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扎扎实实地搞好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各行各业积极支持三农,动员全社会踊跃参与建设,大力营造齐抓共管的环境氛围,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健康发展。

  2、全面发展农村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发展水平。

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在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把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放在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知名品牌,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效种养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加快开发与旅游、观光、休闲相##市农业,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要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业,积极探索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措施,扶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农村中介组织建设,鼓励企业与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要广辟渠道,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在这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发挥好引导和保障作用。

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更多地吸纳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乡一体的就业服务网络,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取消一切限制性规定,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待遇和政策环境。

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农民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创造方便条件。

  3、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