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139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docx

日本经济FTA浅谈及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章序文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FTA的理论基础与全球FTA发展现状

2.1FTA的理论基础

1FTA的概念与内涵

FTA即自由贸易协定指两个或更多国家地区之间就互相给与优惠的市场准入所做的契约安排。

由缔结协定的国家,地区,形成的区域被称为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或FreeTradeZone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组织形态。

以往的FTA一般是指缔约国家.地区.之间相互取消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自由贸易.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双边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FTA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

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FTA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涉及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人员流动等更多领域的相互承诺.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就对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这种广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可称为“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次.除了国家.地区.以外.许多经济合作组织也积极地参与到FTA的谈判中.例如欧盟与海湾合作组织.GCC.谈判的FTA等。

换言之.FTA的主体已不仅局限于国家.地区.包括众多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也可以作为平等谈判的一方..以统一的立场、整体的名义行事.与其它各方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再次.以往的FTA大多缔结于地域相邻的国家.地区.间.WTO的官方文件常用来概括表述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CustomsUnion..CU.的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TradeAgreement.RTA.更凸显了区域性特征。

然而实际情况表明.FTA正不断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如美国与以色列、约旦的FTA.新加坡与澳大利亚、日本的FTA等..都是地域不相邻甚至相距遥远的国家之间的协定。

可见.FTA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上述传统意义.尤其在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名称各异、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情况下.处于相同或不同区域的国家、地区或经济合作组织为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促进货物、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经济一体化所进行的契约安排.都可以算作广义上的FTA。

2FTA的经济效应理论

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关税同盟理论为分析自由贸易区的成本和收益提供了框架.在此基础上.自由贸易区不同于关税同盟的基本特征也被纳入FTA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与关税同盟相似.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产生静态和动态的经济效应.而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对从世界其余地区的进口.成员国各自有权决定关税税率.二是“贸易区使用原产地原则.只有原产于区域内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

静态效应主要指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贸易创造是指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成员国取消了相互之间的各种贸易壁垒.原本由本国生产的某些商品可能被其他成员国生产成本更低的商品所替代..导致贸易规模扩大..消费者福利水平也因此而提高。

具体而言..贸易创造包含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前者指区内实现贸易自由化后..各成员国的生产专业化水平提高、资源配置合理化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后者指低成本的商品进口所导致的本国市场同类商品价格降低、消费者支出减少和消费者剩余相应增大。

贸易转移是指当一国的进口从原来某个低成本的非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被现在的某个高成本的成员国所取代时..区内各成员国的福利水平均有所下降..同时..这种背离了比较优势原则的生产也不利于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

动态效应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和投资效应。

规模经济效应是指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扩大了市场规模..生产者可以通过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组织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竞争效应包括市场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是指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连接了两个或多个单一市场..改变了某些成员国内垄断性的市场结构..促进了竞争..推动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使整个区内福利水平有所提高。

投资效应是指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促使投资的增加。

一方面..市场扩大将促使区内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增加投资..另一方面..区外企业为了绕开贸易壁垒..纷纷到区内进行直接投资..在当地设厂直接生产和销售。

3FTA的法律依据

作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FTA是多边贸易体制最惠国待遇的重要例外。

早在GATT创建时各方就已认识到..这类协议在对区外国家经济贸易利益并不构成必然威胁的情况下..有可能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成为多边贸易体制职能作用的有益补充。

因此.GATT缔约方..后来称WTO成员..缔结FTA时..在满足GATT..WTO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免除最惠国待遇义务。

FTA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被纳入WTO框架之内的GATT1947..1994第24条、乌拉圭回合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第5条以及所谓的“授权条款”。

根据GATT第24条..在不能从总体上.onthewhole..提高对非成员的限制、消除区内实质上所有的冒易.substantiallyallthetrade..的关税和其它限制性商业管理措施、及时通知缔约方全体的条件下.FTA可以作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成立。

GATS第5条对服务贸易领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进行了规范..主要涉及服务行业范围、实质上取消所有歧视、不提高服务贸易壁垒的总体水平、通知义务和定期报告以及无意中获得好处的第三国无义务提供补偿等方面。

“授权条款”针对发达国家在免除最惠国待遇义务的情况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优惠的差别待遇和普惠制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并赋予了发展中国家同样的权利..允许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或者全球性的消除关税、非关税壁垒的优惠安排..可免除最惠国待遇义务。

据此..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FTA中..成员国之间的关税水平低于对非成员国进口所征收的关税..就是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的合法行为。

2.2全球FTA的发展状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建立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诞生..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掀起了新的高潮并一直延至今..其主要标志就是RTA..尤其是FTA..的大量涌现。

根据WTO的统计..截止2008年5月..已向WTO通报的RTA共394个..其中根据GATT1947/1994第24条成立的为307个..根据GATS第5条成立的为62个..根权条款”成立的为25个..同时..运行中的RTA共205个。

WTO的绝大多数成员都至少缔结了一个以上的FTA或其他形式的RTA。

现有RTA大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缔结的。

根据表2-1的统计.1989年以前..全球新生效的RTA共86个.1990年至2008年5月共308个。

在1990年后新生

效的RTA中.90年代前期生效的为56个..占18.2%..90年代后期生效的为93个..占30.2%..2000年以后生效的为159个..占51.6%.

表2-1全球RTA数量的变化情况

年度

新生效

失效

净增数

运作数

年度

新生效

失效

净增数

运作数

1990

0

0

0

46

2000

16

2

14

169

1991

3

2

1

47

2001

20

0

20

189

1992

17

1

16

63

2002

19

1

18

207

1993

23

4

19

82

2003

18

3

15

222

1994

13

4

9

91

2004

30

67

-37

185

1995

23

14

9

100

2005

18

1

17

202

1996

15

7

8

108

2006

20

0

20

222

1997

21

4

17

125

2007

12

35

-23

199

1998

23

1

22

147

2008

6

0

6

205

1999

11

3

8

155

合计

308149

15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建立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诞生..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掀起了新的高潮并一直延至今..其主要标志就是RTA..尤其是FTA..的大量涌现。

根据WTO的统计..截止2008年5月..已向WTO通报的RTA共394个..其中根据GATT1947/1994第24条成立的为307个..根据GATS第5条成立的为62个..根权条款”成立的为25个..同时..运行中的RTA共205个。

WTO的绝大多数成员都至少缔结了一个以上的FTA或其他形式的RTA。

现有RTA大都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21世纪以来缔结的。

根据表2-1的统计.1989年以前..全球新生效的RTA共86个.1990年至2008年5月共308个。

在1990年后新生

效的RTA中.90年代前期生效的为56个..占18.2%..90年代后期生效的为93个..占30.2%..2000年以后生效的为159个..占51.6%.

在已向WTO通报的运行中的RTA中.FTA占84%..关税同盟占9%..局部的自由贸易协定.PartialScopeAgreements..PS..占7%。

除此以外..若考虑到已经运行而尚未通报的、已签署协定而尚未生效的以及处于谈判或提案阶段的各种协定..到2010年..全球就将有近400个RTA..其中FTA和局部的自由贸易协定仍将占90%以上

上述事实表明..在可选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中.FTA更受青睐。

与关税同盟相比..无论从协议涉及的领域还是谈判对象的选择来看.FTA都显示了更多的灵活性。

更为重要的是.FTA允许成员国在实施优惠安排的同时保留制定关税政策的自主权。

相形之下..由于需要制定共同的关税政策..关税同盟的建立就意味着各成员还须进行更为彻底的政策协调。

至于局部的自由贸易协定..由于其贸易自由化涵盖的商品范围有限..运行情况不甚理想..谈判对象的选择也大大受制于WTO规则..因而对致力于推进广泛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就缺少吸引力。

当前..缔结局部的自由贸易协定往往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自由化的起步阶段.而其发展方向则是进一步缔结更高层次的FTA。

第三章日本FTA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3.1日本制定FTA战略的背景

1FTA战略的形成

战后..日本一直将多边主义作为其对外经济政策的基础..力求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由化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以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因此..日本一直极力回避包括自由贸易区在内的双边及少数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对区域集团化采取了反对和批判的态度。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世界经济出现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情况下..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统一大市场相继形成..日本却一直没有采取经济集团化的战略。

到2001年年末为止..日本仍未参加任何经合组织和自由贸易区。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世界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在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下..日本贸易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其重要标志..是日本自1998年和1999年先后接受韩国和新加坡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后..在新世纪之初又主动提出了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还正式提出了“共同行动、共同前进”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即“小泉构想”。

1999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通商白皮书》..首次提出了要在坚持多边主义立场的同时..通过与邻近国家之间的地区或双边FTA..加强亚洲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

此后..经济产业省在每年发布的《通商白皮书》中..都对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反复强调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

2002年5月..以小泉首相为议长的日本“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审议通过了《日本经济活性化六大战略》明确指出要以缔结FTA来适应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同年6月的《通商白皮书》也提出了加强东亚经济联合的自由贸易方案。

在此基础上.2002年10月..日本外务省制定了《日本的FTA战略》..详细分析和阐述了签订FTA/EPA的意义以及谈判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标准和战略措施..决定以韩国和东盟为中心..在东亚和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并以此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以及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2FTA战略出台的背景和原因

(1)FTA战略出台的背景

1WTO多边谈判困难重重

2全球性双边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

3中国积极姿态的冲击和挑战

4美国态度的转变

5东亚经济合作的实际开始成熟

(2)FTA战略出台的内在动因

1应对东亚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

2克服非缔约国的不利地位

3推进国内经济结构改革的需要

3.2日本FTA战略的实施现状及动向

1已经生效或签署协定的FTA/EPA

(1)与东亚各国的FTA/EPA

1日本与新加坡EPA正式生效,该协定2002年1月正式签署,童年11月30日正式生效

2日本与马来西亚EPA正式生效,日马EPA从2004年1月开始谈判,2005年5月达成协议,同年12月13日签署协定,2006年7月13日正式生效。

3日本与泰国EPA正式生效。

2007年4月3日

4日本与印度尼西亚EPA正式生效。

2007年8月20日

5日本与文莱EPA正式生效。

2008年7月31日。

6日本与EPA正式生效。

2008年4月。

7日本与东盟EPA正式生效

2正在研究或意向中的FTA/EPA

(1)日本与美国FTA。

日本政府在2002年制定FTA战略时,并没有把美国作为首要的缔结对象来考虑,一是因为与北美和欧洲的工业化国家相比,和东亚国家缔结FTA能够1更好的促进贸易自由化,产生更大的经济利益。

二是日本认为农业问题的处理在日美FTA中会相当棘手,另一方面,日本对农产品的顽固保护和其竞争力极强的工业产品都是双方贸易自由化的焦点。

然后随着韩美FTA实质性的进展,日本政府对日美FTA的态度很快的变得积极起来2007年4月16日,日本经济产业省产业结构审议会贸易政策部会讨论了今后推进EPA的方略,提出以向前看的积极姿态,通盘考虑与美国和欧盟的EPA。

(2)日本与欧盟FTA

同对待日美FTA的态度一样..日本起初将与欧盟的FTA放在了长期的视角考察。

然而..随着欧盟与世界各国缔结FTA的增加..特别是欧盟在美韩FTA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也准备与韩国缔结FTA..日本的态度也不得不积极起来了。

如前所述..日本政府在2007年6月8日起草《经济财政运营的基本指针》中..也明确地把日欧FTA谈判列为了“将来的课题”。

2008年4月23日..在日本-欧盟第十七届峰会上..双方表示要在高层协商会议等机制的全面协调下开展各种双边对话..加强消费者安全、公众健康、知识产权保护、海关治理、金融服务、航天服务、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合作。

(3)当前日本不仅对与美国、欧盟的FTA/EPA持越来越积极的态度..也将目光投向了加拿大、巴西、秘鲁、南非、冰岛等国..研究与这些国家缔结双边FTA的可行性。

第四章日本FTA战略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4.1日本FTA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1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新世纪以来..伴随中国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中日贸易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2001..2007年..中日贸易额由832亿美元增加到2360亿美元..增加1.84倍..其中..中国向日本出口由417亿美元增加到1021亿美元..从日本进口从415亿美元增加到1340亿美元..分别增加1.45倍和2.23倍。

2008年1..6月..中日贸易额为1296亿美元..仅次于中欧、中美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5%..其中中国向日本出口552亿美元..从日本进口744亿美元。

当前..日本是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来源地。

与此同时.2007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国。

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日本对待中日双边自由贸易的态度必然会影响两国的经贸关系..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2使中国参与区域内贸易自由化趋于被动

如前所述..日本政府自21世纪初提出FTA战略以来..其对外谈判和签署的FTA/EPA迅速增加..日本双边自由贸易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新局面。

然而..由于日本政府惟独对中日FTA采取回避的态度..致使中日双边自由贸易迟迟没有提上日程..中日韩和10+3的多边经济合作也迟迟未能迈出实质性步伐。

这样一来..在东亚各国普遍开展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只有中日自由贸易空白..这是日本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行牵制、试图以日益广泛而密集的FTA/EPA之网对中国进行战略包围的结果。

3为中国制定与实施贸易自由化战略提供了经验、带来了挑战

日本根据全球FTA特别是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局面..不仅及时修改了WTO一边倒的贸易政策..提出了以WTO为中心..同时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区域自由贸易和全球自由贸易的新贸易政策..而且还制定了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中心..以东亚自由贸易为中心..以与韩国、东盟和东盟各国的自由贸易为中心的自由贸易战略。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为推动FTA/EPA的发展..不仅制定了FTA/EPA的基本原则和谈判方针..而且参与谈判的主要政府部门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并召开由总理大臣主持的专门会议..及时应对FTA/EPA的新局面..解决FTA/EPA的新问题。

尽管中国率先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东亚经济联合中抢得了先机..但这一提议主要是为了消除东盟国家当时对中国加入WTO的疑虑。

与日本相比..中国对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及意义的认识不够充分..全面开展双边自由贸易的进程也是相对滞后的。

“日本的FTA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表明..日本政府对双边、区域内自由贸易的重要性认识清醒..准确地把握了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发展规律.对此应当给与肯定..也是值得中国学习的。

4.2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1努力改进中日关系

近代中日之间长达五十多年的战争给两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两国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当前..中日间历史问题、中国台湾问题、领土问题、“周边事态”问题等方面的矛盾依然很突出。

不仅如此..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国内改革和转型的压力。

日本国内经济处在进退维谷的困难时期..人口结构老龄化..社会安全保障压力大..而中国深入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但是..如果只将目光集中于中日关系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地强调中日之间的问题..不仔细研究造成困难局面的原因和应对的方法..中日关系将很难取得进展。

只有真正消除猜疑和顾虑..解决两国间的矛盾..避免形成新的冲突..中日关系才能得以改善..只有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大局为重..以超乎寻常的政治勇气和战略目光对待中日关系..才能为中日FTA的早日缔结扫除障碍..进而推动中、日、韩的经济合作与东亚共同体的进程。

2在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内寻求突破

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框架下..中国应在继续倡导中日FTA的同时..巩固、提升与东盟、韩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要尽快启动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

中国构筑起自身的FTA网络..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自由贸易..将有助于改变日本对中日FTA犹豫、防范、矛盾的心态..加强日本政府对中日FTA的紧迫感..有利于中日FTA的尽早启动。

33构筑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战略

中国自加入WTO后..在积极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同时..积极稳妥地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自由贸易。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自由贸易谈判.2007年与各谈判对象国的贸易额已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

在已经开展的双边或区域内自由贸易的基础上..中国应立足国情..统筹兼顾..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自由化战略体系。

尽管中国已经提出了“自由贸易区战略”..第一次将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表明了对自由贸易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姿态..但至今尚未制定总体战略与具体的实施规划和相关措施。

为此..借鉴日本政府开展双边自由贸易和区域内自由贸易的经验..中国应该在提高认识、加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中国的FTA战略..以尽早明确自由贸易谈判的基本立场、谈判原则以及谈判对象的选择标准。

在此基础上..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不同的对象灵活选取谈判模式、确定谈判议题。

同时..统筹兼顾建立自由贸易区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及其它区域合作。

只有制定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才能应对东亚经济联合的竞争..巩固已经取得的贸易自由化成果..有效推动双边及区域内自由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进而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4明确自身的定位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

中国在新世纪初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宣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在推动国内发展方面..中国将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而真诚地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各国友好相处..实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奉行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继续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政府在“10+3”的框架内着力推动“10+1”的建设..实现了中国与东盟双边经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面对日本政府对中日FTA的顾虑和回避..中国政府以坦诚的胸襟和友好的态度..全力争取东亚两大核心国家的和谐与合作..中国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建设..维护“10+3”运行机制..并以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共同体为目标..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5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

中国政府提倡开放包容的原则..既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又有利于推动东亚合作持续、健康的发展。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说..中国和平崛起离不开东亚地区的繁荣与进步..更需要世界持久的和平与繁荣。

中国在广泛发展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同时..有选择、有重点地同一些经济互补性强、资源丰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经济体开展自由贸易。

与中国展开自由贸易谈判或正在进行共同研究的贸易伙伴中..既有周边国家或地区..如韩国、东盟等....也有远隔重洋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等..。

中国在东亚合作中所倡导的“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地区框架内的自然延伸。

从东亚合作的现状来看..由于东亚地区各国的国情各异..发展模式与发展阶段不同..文化传统各具特色..多样性突出..尤其是与欧盟和北美地区相比..东亚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只有坚持开放的思维..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才能推动东亚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