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课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166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0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610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610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610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610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610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610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610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610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610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10课时.docx

《610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0课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10课时.docx

610课时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总第6课时)

设计者:

曹秀梅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

36+21=  23+75  56+30  4+52

2.二

(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需要什么信息?

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6+35=,学生试算。

交流算法。

2.摆小棒:

小组说摆法。

问:

怎么多了一捆?

捆好的一捆放在哪?

单根还剩几根?

整捆的有几捆?

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

要注意什么?

从哪一位加起?

6+5超过了10怎么办?

师:

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学生回答,列出竖式:

 36  

+35 

 71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①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②列竖式计算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③都可以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

例3出现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

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

老师要注意巡视,帮助个别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2.数学医院:

   4 9    2 1    6 5

 +4 4    +3 9 +  3 5

   8 3    6   1 0 0

  说明理由。

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3.竖式计算。

    37+50=28+61=54+29=

 

66+28=43+19=72+28=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重点强调:

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教学反思:

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总第7课时)

设计者曹秀梅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5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对学生进行细心计算反复检查好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

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星期天,小花和妈妈要去游乐场,在游乐场的门口贴着一张海报:

如果哪一位小朋友过了下面的难关,可以免费进入游乐场。

小朋友你们愿意和小花一起闯关吗?

二、自主探究:

1.看谁算的正确?

57+12=  40+38=  16+52=  23+72=

36+47=  28+59=  8+75=   43+37=

24+68=  19+49=  85+9=   18+47=

2.竖式计算。

56+23=38+27=54+29=48+48=

3.那两个数相加得和是100?

请写出算式,写得越多越好。

 38  40 27 60 85 62 73 50 15

4.第6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三题的计算过程,对照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指出错在哪,并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5.第8题。

练习时可用竟赛的形式进行,看谁算得全对,老师注意检查对学过的竖式计算掌握情况,找出差错较多,计算速度较慢的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

6.第9题。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

订正时,要强调这是一道应用题,计算结果要写清单位名称和答案。

开放题:

7.第15页第10题。

本题老师要注意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练习。

(1)小题可以在学生理解题目的基础上直接列计算,进行全班交流。

(2)小题有多种答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第(3)小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得和最小。

使学生从小学会计划开支。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课后反思:

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细心计算反复检查好习惯的培养。

 

2、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一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总第8课时)

设计者:

曹秀梅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能力点: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点:

1.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图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

师:

我国北京在全世界申办2008奥运会的4个有名的城市中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全国亿万人民都为此欢呼。

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

1.出示票数统计图,观察图,问:

北京赢了?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

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得多少票?

北京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

北京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

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

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

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

巴黎比北京少得多少票?

….

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

学生计算。

问: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2.师:

56-22该怎样解决呢?

A、可以口算,50-20=30,6-2=4,30+4=34。

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该怎样列竖式呢?

小组合作完成。

互相交流算法。

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①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

②列竖式计算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③都可以从个位减起。

三、拓展运用:

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

2.完成19页“做一做”第1题。

小组内交流算法。

3.48-18=   35-31=

  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

“0”用不用写?

为什么?

  4、树上有35个桃子,被小猴摘了以后还剩12个,小猴摘了几个?

  5、猜一猜。

   9 4   6 5    8    9 0

  - 4-25  -1    -7 0

    0      07    0

开放题:

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

25元       30元       18元

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鼓励学生进行计算。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总第9课时)

设计者:

曹秀梅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1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

 能力点:

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会正确计算。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

43-23= 89-62= 59-5= 92-71=

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

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发言,选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

”让学解决。

二、自主探究:

1.学生列式。

该怎样计算呢?

从哪一位减起?

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

拿出小棒摆一摆。

学情预测:

(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

(2)先拿出1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8根。

(3)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2根。

(4)先拿1捆拆开与2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

你发现了什么?

(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6-28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

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

67-39=  35-8=  81-56= 50-24=

问:

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

十位再算几减几?

三、拓展运用:

1.你自己出两道今天学的这样的题。

自己解决,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4 7   8 0   6 4   9 0   

-2 8  -5 1  -2 3  -1 7  

       

2.做练习三第7题。

3.数学门诊:

 4 7   8 0   6 4   9 0   

-2 8  -5 1  -2 3  -1 7  

 2 9   3 9   3 1   8 3

 课后小结:

本节课学了什么?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

教学反思:

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

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练习课(总第10课时)

设计者:

曹秀梅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德育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鸡一起在吃米,他们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母鸡85   19   43

小鸡16+27 62-19 44+41 98-13 90-5 

64-45 36+49 91-72 30-11 90-47 19+24

二、自主探究:

1.小鸡和鸡妈妈要回家了,请你帮他们把路铺好。

45-9 ( )-9 ( ) -9 ( )

2.在圆圈里填上“<”、“>”和“=”。

 30+63  93  7+32 37  58  90-40

 75-36  39  57-30  27  17+28 44

 100-40  36+10   63+8  72-19

3.青蛙妈妈:

我吃了58只害虫。

小青蛙:

我才吃了24只害虫。

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4.小红拿50元买了一把雨伞,阿姨找了38元给他,一把伞多少钱?

5.火柴盒里有60根火柴,妈妈用去了15根,盒里还剩多少根?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第8-13题

出事题目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看哪一组同学做的又快又准确

1.第8题。

帮助小鸡找到妈妈,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小组内互相检查每一位同学的完成情况,然后进行评比

2.第9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计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计算方法。

3.第10题。

引导学生看清题目,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

然后让学生列式计算,计算后组

织同学进行集体订正。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