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406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docx

高考一轮鲁教版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本讲复习脉络:

考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环境污染问题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1.水污染及其防治

(1)主要水体污染类型的比较

项目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对人畜造成伤害的现象

大量石油流入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源

含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生产和生活污水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

陆地水体:

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

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着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畜的健康

海洋生物大量死亡;阻碍海藻光合作用;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

(2)水污染防治

2.大气污染及防治

(1)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

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污染物

来源

自然渠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人为渠道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对人类的影响

有利影响

少量吸入可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不利影响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

(2)酸雨

形成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2SO4、HNO3和HCl,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主要污染物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污染物来源

自然

污染源

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

人为

污染源

固定

污染

生活污染源:

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工业污染源: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移动污染源

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酸雨

类别

硫酸型

酸雨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的

硝酸型

酸雨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的

对环境的影响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毁坏森林;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

(3)大气污染的防治

①调整能源战略

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而解决大气污染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调整能源战略。

主要途径有:

②防治措施

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防治

(1)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

①城市垃圾的构成和危害

城市垃圾是指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各种废弃物。

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②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

a.垃圾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比较如下:

处理方法

优势

缺点

填埋法

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

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潜力大

堆肥法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杀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

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

焚烧法(热处理)

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菌体

耗资巨大,设备投资大;焚烧后所剩10%的灰烬是难以处理的部分;大气污染严重

b.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原则

Ⅰ.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

Ⅱ.避开城市上风向和水源上游。

Ⅲ.自然地理条件要不适宜污染物飘浮、扩散。

Ⅳ.填埋场必须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

(2)工业污染的防治

工业污染主要是“三废”的排放,因此,防治工业污染的关键是减少“三废”排放量和对废弃物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措施是:

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①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②循环经济

③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

其含义及具体解释如下所示:

利用手段

实施过程

结果

目的

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

一个企业产出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

实现园区内污染“零排放”,以及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物质与能量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3)农业污染的防治

①农业污染的类型及污染源

a.农作物及土壤污染:

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b.水体污染:

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

c.白色污染:

温室农业中的废旧塑料。

d.大气污染:

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焚烧农作物秸秆产生的烟尘。

②农业污染特点:

发生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

③农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给农作物施用化肥,要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防治农业病虫害应采取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综合防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b.发展有机农业:

利用“自然的技术”培育“更健康”的土壤,以生长出“更洁净的食品”。

c.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各种土壤污染源;其次是采取措施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1.(2016·全国乙卷)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

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

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

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 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殖过程中会造成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层土壤盐碱化,进而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居民生活;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可造成海域污染和海水富营养化,危及海洋生物生存。

【答案】 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2.(2016·全国甲卷)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

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 本题结合电子商务热点考查固体废弃物的类型、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快递外包装的主要材料及其特点,其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包括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加强废弃物的再利用两方面。

【答案】 环境污染问题:

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措施:

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

3.(2017·河北邢台模拟)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均匀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专家分析“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城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建设的扬尘,以及其他多个因素导致了大规模雾霾天气的产生”。

下图示意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

(1)除专家已列出的因素外,甲地霾日数多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请你为甲地提出合理的治霾建议。

【解析】 第

(1)题,雾霾产生的自然原因应主要从大气稳定度、地形条件等方面分析。

(2)题,可从减少污染物排放、采取生物措施吸附污染物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由于太行山脉的阻挡,甲地静风天气多,大气扩散条件差;西部地区过来的冷空气将污染物带至此地,使甲地成为重污染区。

(2)改善能源结构,转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要逐渐进行技术改造和搬迁,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废气;进一步提高燃油质量;减少机动车的出行数量,尽量绿色出行,全民参与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建筑工地要采取封闭措施,避免风吹起沙。

(任答3点即可)

4.(2013·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解析】 水污染造成的危害要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分析。

生活方面:

危害人体健康,生产方面:

污染土壤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治理难度方面,一般更新速度快的水体,治理见效快,而泉水属于地下水,更新速度慢,人类施加的治理措施见效慢,效果差。

【答案】 危害:

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原因:

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考点二|生态环境问题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1.世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不合理开发活动的日益加剧,导致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世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问题

现状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生物物种减少

大约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已经灭绝,海洋和淡水生物严重退化,岛屿上很多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捕猎和非法贸易、环境污染、物种入侵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牧、休渔期制度,严禁走私,严防物种入侵

森林资源破坏

全球森林资源迅速减少,尤以热带雨林破坏最为严重

乱砍滥伐、滥垦、滥牧、开矿、大气污染、森林火灾

封山育林、有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防治大气污染和森林火灾

湿地

减少

全球湿地破坏严重,面积大量减少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引水灌溉、河流改道、环境污染、泥沙淤积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防治污染,植树造林

2.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森林火灾等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沉积物充满湖沼

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引水灌溉、河流改道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人口稠密,过度开垦严重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降水少、气候干旱

过度放牧严重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1.(2016·全国丙卷)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支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解析】 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首先要考虑过度捕捞,其次考虑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如河湖湿地的减少及水污染等;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要从原因入手分析,即解决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要从人工繁殖促进鱼类资源的增长角度考虑。

【答案】 原因:

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措施:

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2.(2015·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对比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可以看出,三者变化存在如下因果关系:

人口增加——开垦湿地——湿地减少、耕地增加。

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包括退耕还湿、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规建设和宣传教育等。

【答案】 

(1)特点:

湿地面积减少。

原因:

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度开垦湿地。

(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2014·全国卷Ⅰ)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

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 材料中指出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说明切沟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减少;图示切沟景观显示了切沟不断分割耕地,因此其不但破坏耕地,还会妨碍耕作。

切沟的防治要从耕作方式调整、工程措施填埋等方面考虑,切沟一旦形成,如果不采取治理措施会导致切沟不断加宽加深,修建排水沟和拦水坝等能有效防治切沟的形成。

【答案】 危害:

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

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4.(2014·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000只左右。

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

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

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解析】 中华秋沙鸭属于候鸟,繁殖地主要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区,而越冬地则位于我国南方的赣东北,每年的长途迁徙导致中华秋沙鸭的数量减少。

中华秋沙鸭数量在迁徙途中不断减少的具体原因可从其栖息地(即湿地)减少、误食受到农药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三方面分析回答。

保护中华秋沙鸭的措施要针对其减少原因制定,如在中华秋沙鸭迁徙路线上恢复湿地数量,尽可能多地增加栖息地;治理水污染,避免中华秋沙鸭误食中毒的鱼虾;健全法规,严禁捕杀中华秋沙鸭等。

【答案】 可能原因:

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

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考点三|区域资源开发问题

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

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

(1)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①原因

分类

具体表现

自然

原因

地球淡水资源总量有限,且可直接利用的比重较小;淡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

人为

原因

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与管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水体污染;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世界总需水量增长很快

②解决对策

a.开源。

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

b.节流。

Ⅰ.农业:

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Ⅱ.工业:

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

(2)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①原因

分类

具体表现

自然原因

时间上:

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空间上: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协调

人为原因

人口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工业、农业和生活需水量急剧增长;污染、浪费严重

②解决对策

a.开发水源:

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b.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c.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推行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遵守《水法》,节约生活用水。

2.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不足问题,成因如下:

(2)我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①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现状

耕地不足,中国依靠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措施

实行耕地

总量不减少措施

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提高土地

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地

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②土地退化的防治(以土壤侵蚀为例)

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等,均为土地退化现象。

其中,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当前世界土壤侵蚀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1/6。

耕地的土壤侵蚀现象更为严重,受不同程度侵蚀的耕地占1/4以上。

我国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侵蚀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

主要原因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

防治的原则 

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使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防治措施

生物

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栽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

措施

水利工程有修建水库、灌渠等;水土保持工程有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

3.能源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方面

危害

对土地造成的直接破坏

露天采矿,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地下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会导致岩层断裂、塌陷、下沉

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

占用大面积的土地,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

发生自燃或扬尘,污染大气环境,会由于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水源。

石油:

污染海洋,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使整个海洋环境退化

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排出大量洗煤水,产生大量的灰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烃类、氨气和废渣。

石油加工会排出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利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变暖;酸雨的形成;水体富营养化

 

(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3)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

①适度开发,均衡生产。

②节约使用,提高效率。

③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

④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1.(2015·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

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

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解析】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水丰富,加之地形起伏较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土壤容易流失。

因此,在修建公路,开挖石料之前,要先收集宝贵的厚度较薄的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或者施加表面覆盖物以防止水土流失。

在工程结束后,再将收集的土壤回放到石料场和弃料堆放场表面,并采取水土保持的相应措施,恢复土壤的生产功能。

【答案】 措施:

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

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

2.(2015·全国卷Ⅱ)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

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

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解析】 喀斯特地貌区的治理措施涉及多个方面,可从恢复自然植被、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等方面回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措施主要从经济补贴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

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

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

经济补贴措施:

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

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

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3.(2017·河南郑州二模)北京全年水资源总量仅23.1亿m3,人均占有量不足200m3,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

读1979~2010年北京市用水结构变化图,说出近30年来北京市用水结构的变化,并提出进一步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的合理措施。

【解析】 注意阅读图例对比不同年份的各种类型用水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工农业用水量下降,生活用水、环境用水呈上升趋势。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跨流域调水等是解决水资源紧张的有效措施。

【答案】 变化:

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的比重增加,工农业用水比重下降。

措施:

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跨流域调水。

4.(2017·吉林长春三模)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稀土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未来发展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

我国曾占世界稀土储量的85%,由于大量出口和盲目开采,目前储量只有全世界的30%,但出口量却占到全球贸易量的90%以上。

从1973年开始出口稀土初级产品,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仅0.42万美元。

同时由于稀土企业开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