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526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docx

杨嗣美计划总结得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语言的运用

——2014—2015学年度暑假培训心得

高官屯小学杨嗣美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小语教学的任务首先是: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以上可见,虽然小语教学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其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熟读中悟其情。

课文中的语言都是最规范的语言,让学生多读课文中的语言,对丰富儿童内部语言以及对儿童内部语言的规范化都是很有好处的。

通过读,学生能获得对课文的直接感受,达到对文章的情和境的整体把握。

因此,要十分重视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诵读,学生在读中思考、理解、品赏,从而使情得到陶冶,语感得以增强,语言也得到积累。

比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我是这样教学的。

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1、师:

“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经的知识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语

2、师:

在本课中,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

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3、师:

对于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

(世纪:

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

呼风唤雨:

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支配自然”。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人类能利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的20世纪,即1900年到2000年)

二、整体感知,引发兴趣。

1、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读思考。

读课文的时候既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的普通话读得是否准确?

三、细读品悟,情境入趣。

1、自读自悟

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文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的?

默读课文,请同学们结合你课前搜集的资料和文中的重点词句细细体会,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做上标记。

2、导读赏悟

谁能说一说:

你读过文章后有什么体会?

(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体会2—4自然段)

第2自然段: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引导:

从两个设问句中得到的体会。

这里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呼风唤雨的重要性。

齐读本节最后一句,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从“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其改观程度大大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年的总和”,体会“呼风唤雨”,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之大。

第3自然段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交流:

“二十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请同学们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⑴.谈谈“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类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指名读。

神话里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猜想古代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人们为什么要有这些幻想。

再结合课前自己查阅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现实。

⑵.祖先的愿望是什么?

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

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

20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

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

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引用在本文中的作用。

(这是一过渡句,说明现代科技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变化之快。

⑶.通过20世纪前与后进行对比,学生体会“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⑷.了解说明方法。

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段话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学成就,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呀?

(举事例和作比较:

祖先的幻想就是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

课文中还有哪里有对比?

跟王公贵族比,说明现在生活的美好。

对比两段话,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简洁。

①.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没有电灯只能生活在黑暗里,没有电视就没有娱乐,没有收音机就不知道外面的信息,十分闭塞。

没有汽车就没办法走远,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②.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第4自然段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中例子,再选择自己了解到的例子,和同学之间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从中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

(在学生理解每自然段的课文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兴趣内容”进行体会,并且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赏识课文,品析词句,积累佳句

1、把你最赏识的词句有感情地讲给同学听。

2、将你最欣赏的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且品析。

3、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说一说。

五、激情感悟,有效练笔,拓展延伸

1、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

请学生讨论,做简要交流。

2、交流上节课“小练笔”。

①、小组成员共同合作交流评析。

②、全班欣赏各组代表作。

3、继续搜集有关科技发展的资料,畅想未来。

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

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21世纪的科技辉煌》

  《人类能完全改变自然吗?

    《我心目中的未来地球》

语文教学要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言训练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只有这样,才真正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掌握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杨嗣美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

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85%的学生综合测试达到优秀水平。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

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

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五、单元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

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第二单元: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第三单元:

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第四单元:

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第五单元: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第六单元:

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第七单元:

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八单元:

走进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六、教学措施

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对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未达到的目标,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中补充、强化。

1、引导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

3.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

4、安排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5、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七、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组课文10——14课时

第二组课文11——14课时

第三组课文11——14课时

第四组课文10——13课时

第五组课文12——14课时

第六组课文11——13课时

第七组课文10——13课时

第八组课文14——15课时

总计89——110课时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任课教师杨嗣美

期末考试已临近,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将画上句号。

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回顾总结:

一、班级、学生说明。

本学期担任的是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

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比较熟悉(本人为该班语文教师),管理较容易。

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中等生居多。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单独辅导。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制定教学计划。

开学前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全面系统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按照学校的统一时间安排,合理设定了教学进度;根据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规定了总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形成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会从内容提要中体会思想,分清文章主次。

会听、会说、会写、会阅读。

(二)、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安排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用最简单、最恰当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三)、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

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每天放学时都为学习布置具体预习任务,并适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新课授完,必要求复习。

用小组长检查,教师抽捡的方法进行督促。

通过一段时间,学生知道该如何预习了,也能自觉复习啦。

2、正确的上课方法。

“该说时就说,该听时就听,该写时就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

3、写工整字,做规范作业。

强调文字书写的重要性,并适时进行写字训练与指导。

统一规范作业格式。

长时间的督促训练,使学生的字越来越漂亮,作业越来越规范、美观。

(四)、针对本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文方面的弱点重点突破。

1、汉语拼音。

利用早读,教学生字时等一切可用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字词记忆。

从开学起,坚持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进行读写、听写。

3、课文朗读。

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与指导。

并多次组织朗读课文、诗词的比赛。

4、阅读。

从平时上课到考试,刻意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多思考,多解决问题,提高阅读水平。

为进一步攻破这一难点,也为了增加课外阅读量,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专门进行阅读训练。

三、所取成绩。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圆满完成了开学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2、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3、学生的语言积累有所增加。

4、学生朗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改变了“唱读”的坏毛病,并且朗读时能把握感情,有节奏,有停顿。

四、存在问题。

1、培优补差工作由于时间,人数,任务多等主客观原因,开展较少,成效不大。

2、没有能全面,多层次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3、作文水平整体偏低,指导训练力度不够。

4、教师没能充分“备懂”学生,所教内容、所运用方法不能广泛引起学生共鸣。

总之有成绩也有不足。

本人将从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汲取营养(优点)、吸取教训。

加倍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养,以便做出更大的成绩,更好的完成工作。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杨嗣美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教学计划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特点: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

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策略

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

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

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

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

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

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

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

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

“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

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

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三、教学进度表

课序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准备课(1课时)

 

2

 

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第1课 请你相信我(2课时)

 

3

 

第2课   诚信是金(2课时)

 

4

 

第3课   社会呼唤诚信(3课时)

 

5

 

二单元 我们的民主生活           第1课  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2课时)

 

7

 

第2课   集体的事谁说了算(2课时)

 

8

 

第3课   我是参与者(2课时)

 

9

 

第4课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3课时)

 

 

10

 

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山和水

第1课   我的祖国多辽阔(2课时)

 

11

 

第2课   江山多娇(2课时)

 

12

 

第3课  祖国的宝岛台湾(2课时)

 

13

 

第4课  祖国江山的保卫者(2课时)

 

14

 

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第1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3课时)

 

15

 

第2课  各民族儿女手拉手(2课时)

 

16

 

第3课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2课时)

 

17

 

复习

 

18

 

考查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任课教师杨嗣美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克服缺点。

现将本学期教学总结如下:

一、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

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

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

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搞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奖励,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三化”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3、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

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新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2)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3)教师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把课上“乐”。

大多数教师都不同程度的可以做到以上几点。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老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