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550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x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

学分:

4

总学时:

72学时

理论学时:

42学时

实验学时:

30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

动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

适应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

教材:

微生物学,袁生主编,第1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国家规划教材)

参考教材:

1、《微生物学》,沈萍陈向东主编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国家规划教材)

2、《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5月。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和育种、生态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熟悉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了解国外微生物学最新进展及应用,为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以细菌、真菌、病毒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主要特征;

掌握微生物遗传变异的一般规律及传染与免疫的知识;

(2)熟悉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的特点;

熟悉微生物育种的一般方法和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应用,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微生物生态及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系统发育与分类。

2、基本技能

(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特别是利用油镜观察细菌的方法;

掌握微生物的制片染色技术;

(2)熟悉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测定及数量测定技术;

熟悉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技术。

(3)通过综合实验(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及未知菌革兰氏染色鉴定)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微生物的四大操作技术,并初步了解微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三、学时安排

授课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备注

绪论

2

2

原核微生物

13

5

8

真核微生物

9

5

4

病毒

4

4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

13

8

5

讨论

微生物代谢

17

7

10

微生物遗传

5

5

微生物的生态

6

3

3

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3

3

总计

72

42

30

 

四、考核

1.考核方式:

理论考核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

理论考试65%,实验和平时成绩35%。

五、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了解它的主要成员。

2.了解微生物的观察方法的发展及常用仪器。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和为人类进步所做的贡献。

4.了解微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5.了解微生物的分类及命名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微生物及其特点

2.微生物的观察方法

3.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

4.学习微生物学的重要意义

5.微生物学的研究范围

6.微生物的分类及微生物在生命世界的地位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目的要求]

1.掌握

(1)原核微生物的概念;细菌形态和大小;

(2)一般结构与特殊结构;革兰氏阴性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结构特点及比较;革兰氏染色原理、方法与步骤;几种细胞壁缺损细胞的概念;芽孢的概念、功能及应用;伴孢晶体的概念和应用;

(3)菌落的概念

(4)放线菌的概念、形态特征;支原体的概念和形态特征;立克次氏体的特点;衣原体的特点;

2.熟悉

(1)细胞质膜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细胞质与内含物的概念;糖被的结构及功能应用;鞭毛的结构及功能;菌毛和性毛的概念、结构;

(2)细菌繁殖方式

(3)原核微生物常用的几种鉴定特征与方法

(4)放线菌的繁殖方式;蓝细菌和螺旋体;古生菌的概念

3.了解

(1)芽孢的构造、形成与萌发、耐热机制;

(2)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

[讲课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一、细菌的形态和大小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三、细菌的繁殖与培养特征

第二节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

一、原核微生物的鉴定特征与方法

二、原核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第三节某些特殊原核微生物介绍

一、放线菌

二、蓝细菌

三、支原体

四、立克次氏体

五、衣原体

六、螺旋菌

七、古生菌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目的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

(1)真核微生物的概念;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2)真核微生物细胞壁成分;鞭毛结构特点;

(3)真菌的概念;酵母菌的概念、形态大小与菌落;霉菌的概念、形态结构与菌落;蕈菌的概念、类别、菌落形态特点。

(4)真菌繁殖模式:

孢子生殖;子实体的概念;真菌无性繁殖方式的种类及特点;有性繁殖方式及特点;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生活史;锁状联合过程。

2.熟悉

(1)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化学组成特点(与原核相比较);

(2)真菌的特征及应用;酵母菌的类群及应用;霉菌的类群与应用;几种无性孢子的特点;

3.了解

(1)真菌多样性与分类

(2)黏菌的概念、类群、生活史;卵菌的概念及生活史;藻类的概念、形态特点及繁殖方式;原生动物的概念及与人类的关系。

[讲课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与特征

一、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与主要类群

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

第二节真菌

一、真菌的特征与重要性

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三、真菌的繁殖

四、真菌的多样性与分类

第三节其他真核细菌

一、黏菌

二、卵菌

三、藻类

四、原生动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四章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

(1)病毒的概念、特点;病毒的主要类群;

(2)病毒的效价、噬菌斑测定的概念

(3)病毒的形态与大小;病毒的结构组成;三种基本形态与结构类型(衣壳类型)及其特点、典型代表;病毒的基本化学组成、病毒的核酸、蛋白质组成;

(4)细菌病毒的概念;烈性噬菌体的概念、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和特点;一步生长曲线、三个时期及其概念和特点;潜伏期和裂解量;温和噬菌体的概念;温和噬菌体的繁殖方式特点;溶原性细菌的概念;

(5)亚病毒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熟悉

(1)病毒的基本研究方法:

培养、纯化、测定、鉴定方法;

(2)病毒的脂质与糖类及其他化学成分;

(3)溶原性细菌的特点;

3.了解

(1)病毒的研究方法;病毒的主要类群与分类系统;

(2)脊椎动物病毒概念、分类特点;动物病毒的持续性;病毒与肿瘤的发生;新生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真核微生物病毒的概念

[讲课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病毒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病毒的培养

二、病毒的纯化

三、病毒的测定

四、病毒的鉴定

第二节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一、病毒的形状与大小

二、病毒的结构

三、病毒形态与结构类型

四、病毒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病毒的多样性与繁殖方式

一、病毒的主要类群与分类系统

二、细菌病毒

三、脊椎动物病毒

四、昆虫病毒

五、植物病毒

六、真核微生物病毒

第四节亚病毒

一、类病毒

二、卫星因子

三、朊病毒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

[目的要求]

1.掌握

(1)营养和营养物质的概念;

(2)碳源的概念、类型及特点;最佳碳源确定的意义;氮源的概念、类型、最佳氮源的确定;

(3)培养基的概念;培养基配制原则;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的概念;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补充培养基的概念;固体、液体培养基的概念;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的概念及区别、应用。

(4)纯培养的概念、混合培养的概念;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营养物质透过细胞的主要运输方式;掌握微生物生长的各种测定方法以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培养基的种类、配制原则;

(5)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

(6)微生物生长的各种测定方法以及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2.熟悉

(1)无机盐(微量元素)、生长因子、能源的概念;微生物根据碳源和能源的分类;

(2)微生物培养方法:

好氧与厌氧培养方法;

(3)对微生物生长起到重大影响的几类环境因素;

(4)微生物生长控制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方法。

3.了解微生物的营养需要;纯培养的保藏方法;了解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讲课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营养及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微生物的营养因子

二、培养基

三、微生物培养

四、微生物对营养的吸收

第二节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一、温度

二、pH

三、氧

四、水活度

五、压力

六、营养物

第三节微生物生长

一、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二、微生物的个体生长

三、微生物的群体生长

四、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五、天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生长

第四节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一、物理控制方法

二、化学控制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PBL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六章微生物代谢

[目的要求]

1.掌握

(1)微生物代谢概念;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概念;微生物产能代谢的概念;

(2)什么是化能异养作用,有哪几种类型;中心产能代谢的定义;糖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每一种途径的过程及其相应特点;

(3)发酵作用的定义;几种常见的发酵及其它们各自的特点;

(4)生物固氮的概念;固氮微生物的3大类。

2.了解

(1)无氧呼吸的概念;无氧呼吸几种类型及其特点;

(2)无机化能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的定义;

(3)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

(4)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生产实践。

[讲课时数]7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代谢概论

第二节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一、化能异养作用

二、无机化能自养作用

三、光合作用

第三节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

一、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作用

二、固氮作用

三、肽聚糖的合成

第四节微生物代谢与生产实践

一、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利用

二、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利用

三、微生物代谢与代谢工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七章微生物遗传

[目的要求]

1.掌握

(1)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3个经典性实验;质粒的定义及其特点;几种常见质粒的特性;

(2)基因突变的概念;自发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体的几种主要类型;突变体筛选和鉴定的方法;艾姆氏实验的内容及其意义;接合、转化、转导的定义及其各自特点。

2.熟悉

(1)核酸的特性;诱导突变的概念。

3.了解

(1)基因组DNA和染色体;基因突变的影响;

(2)基因符号和突变基因的标记;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的过程;

(3)变异菌株的分离和筛选;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概念;基因工程的介绍。

[讲课时数]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特性

一、遗传物质的鉴定

二、核酸的特性

三、基因组DNA和染色体

四、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

第二节细胞中遗传信息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二、基因突变的影响

三、DNA损伤的修复

四、基因突变体及其筛选

五、基因重组

六、原核微生物细胞间的基因转移

七、真核微生物细胞间的基因交换

第三节微生物的遗传育种和遗传工程

一、自然选育

二、诱变育种

三、杂交育种

四、基因工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

[目的要求]

1.掌握

(1)互生的定义;动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互生关系;共生的定义;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寄生的定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寄生关系;拮抗关系的定义;

(2)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作用;赤潮和水华的概念。

2.熟悉

(1)土壤中微生物分布的特点;条件致病菌的定义;反硝化作用的概念;

(2)大肠菌群的定义;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的定义。

2.了解

(1)土壤、水体和空气微生物的分布;植物体微生物菌群;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碳素循环、氮素循环、硫素循环、碳素循环的定义;

(3)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讲课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二、水体中的微生物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四、生物体内外生存的微生物

五、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二节微生物间及与其他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一、中性关系

二、互生关系

三、共生关系

四、寄生关系

五、拮抗关系

六、捕食关系

第三节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一、碳素循环

二、氮素循环

三、硫素循环

四、磷素循环

五、铁素循环

第四节微生物与环境污染

一、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二、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

三、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修复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九章微生物感染与免疫

[目的要求]

1.掌握

(1)抗原的概念、性质及微生物抗原的结构和抗体的概念。

2.了解

(1)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性;

(2)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免疫细胞的定义;炎症反应的定义;补体的定义;

(3)特异性免疫的概念;超敏反应的定义;

(4)沉淀反应、凝集反应的定义。

[讲课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性

一、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

三、影响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因素

四、感染的类型和结果

第二节宿主非特异性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

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

三、非特异性分子免疫

第三节宿主特异性免疫

一、淋巴系统

二、抗原

三、特异性细胞免疫

四、特异性分子免疫

五、免疫应答的病理反应

第四节免疫学应用

一、免疫预防

二、免疫技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