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665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沪教版112课教案

一、本册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414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

会运用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分析字形,会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查字法自学生字,初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掌握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达到比较教练地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

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3、学过的词语会读,大致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

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29个词语。

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

5、能听清楚几句话和简单的故事,能听懂教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听人讲话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并有提出问题的习惯。

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看图说话时学习展开想象,口语交际中能根据语境说几句连贯的话。

会按要求讲一个简短的故事。

继续学习礼貌用语。

继续学习句号、问号、感叹号,继续认识逗号、冒号、顿号、引号,初步认识分号、省略号和破折号。

7、学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比较流利、能读出感情。

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

8、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222个各种结构的字,要求认真书写,比较匀称。

9、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

二、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

读课文识字36课时

读课文趣味识字12课时

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部首)20课时

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音序)22课时

古诗诵读8课时

听说活动6课时

语文快乐宫8课时

机动32课时

总计144课时

三、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42人,男生数24人,女生数18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的学习环境,能遵循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能及时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已基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总体不错。

只是,还有个别学生会经常少做作业,甚至不做作业,学习态度较差。

从语文课堂来讲,我班的学生思维广度不够,思维积极性缺乏,语言组织能力差,语句贫乏,能发言,善发言的人少,因此,整个课堂显得不活泼,不生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课堂35分钟,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堂课,注重课堂实效性。

2、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如:

读书读报,讲故事,诗歌朗诵,写字比赛等等,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出好各类试卷,周练卷,单元卷,复习卷等,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4、语文学习贵在积累,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5、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给学困生补缺补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部首“竖心旁”、“提土旁”、“口字旁”、“衣字旁”等;在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55个。

在识字活动中认识与植物名称有关的字若干个。

描写24个生字,重点写好左窄右宽的字。

2、积累词语45个。

3、能正确朗读本单元的6篇课文。

背诵课文2篇,古诗1篇。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兴趣

1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哪、枝、柳、脸、醒、换、新、豆”8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了解“桃、换”的笔顺,理解“探”在文中的意思,积累带有“木字旁”和“提手旁”的字。

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枝、豆、脸、换”四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特别是轻声)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一些植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能读准8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春天里风、雾、雨、阳光,以及一些植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谈话揭题。

(播放乐曲《春天在哪里》)小朋友们,春姑娘已经迈着轻快的步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了,可你知道她在哪里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春天在哪里!

(揭示课题:

春天在哪里)读题。

学生字:

“哪”

交流:

你认为春天会在哪里呢?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出示填空:

春天在(),在(),在(),在()。

听课文录音,交流完成填空:

春天在(枝头上),在(草地上),在(竹林里),在(田野里)。

(1)学习生字“枝”(提醒字音:

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2)指导读句(“上”和“里”读轻声)。

三、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我们一起找到了春天,仔细看,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和田野跟以前可大不一样啦!

他们都有哪些变化呢?

2.交流并出示句子:

(1)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2)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3)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4)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3.交流:

(1)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a.学习生字:

柳(巧记字形:

中间的一撇和一竖多像柳条儿在跳舞呀)

b.学生字:

“脸”,“醒”。

c.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

看,在微风的吹拂下,嫩绿的柳条儿翩翩起舞,粉红的桃花开得正艳,真是“桃红柳绿”,美丽极了!

(板书:

微风桃红柳绿)

d.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一小节。

(2)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a.学习生字:

换(提醒字音:

三拼音;交流笔顺并闭上眼睛自己书空),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

学习“新”:

b.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

看,春天的雾轻轻的,细细的,在它的滋润下,草儿由黄变绿,仿佛换上了一件新衣裳!

(板书:

轻雾草儿换衣)

c.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二小节。

(3)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a.指名读句子

b.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

春天的雨像细丝,像牛毛,飘洒向大地,在它的阵阵呼唤声中,竹笋宝宝就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板书:

细雨竹笋探头)

c.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三小节。

(4)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a.学习生字:

b.结合插图(媒体),激发情感:

春天的太阳照得大地暖洋洋的,在它的照耀下,麦子变青了,菜花变黄了,粉紫的蚕豆花儿也开了,还很香呢!

(板书:

暖阳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c.指导朗读句子和第三小节。

四、总结课文,熟读成诵。

1多种形式朗读全文。

(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赛一赛读——做动作读等)

2交流:

我们一起找到了春天枝头上、草地上、竹林里和田野里的变化,你们喜欢春天为我们带来的这些变化吗?

为什么?

(结合板书)

3尝试背诵。

五、学写小诗、复习巩固。

1.你们把春天的美读出来了,再请你做做小诗人,仿照课文,把春天的美说出来!

春天在那里?

春天在():

(),()。

2.趣味识字——“花儿朵朵开”。

(1)瞧,春天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河边、果园、草地都开满了鲜花,只要你读出花儿上的字词,花儿就会开得更鲜艳美丽。

(2)学生自由读花儿上的字词:

树枝、柳条、跳舞、桃花、轻轻细细、飘飘洒洒、换、探、暖、桃红柳绿。

(3)交流字词。

3.指导写字。

(1)观察“枝、脸、豆、换”的字体——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

(3)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

枝头上微风桃红柳绿

草地上轻雾草儿换衣

1.春天在哪里竹林里细雨竹笋探头

原野里暖阳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

 

2闹花灯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能借助拼音认识本课“流、潮、通、金、光、情、禁、片”等8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情、流、金、片”。

2、能认读并积累“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等词语,

3、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4、了解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读并积累“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等词语。

2、按正确的笔顺描摹四个生字。

3、了解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

出示句子: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学生齐读句子。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2、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

你知道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吗?

闹花灯是最常见的一种习俗了,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

3、出示课题:

2闹花灯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部分生字。

1、认真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

出示:

元宵节的夜晚,马路上(),()。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

集体交流。

2、出示:

元宵节的夜晚,马路上人流如潮,灯火通明。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

3、读准词语:

人流如潮、灯火通明、响彻夜空

注意读准“人、灯、明”三个字的前、后鼻音。

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对三个词语的理解。

(如南京路、城隍庙春节等节日时的盛况。

4、学习生字“流、潮、通”。

学生自主识字。

老师随机重点指导:

潮:

读准翘舌音。

通:

半包围结构。

笔顺从里到外。

第三笔的点不要漏。

提醒“流”字第七笔的点不要漏。

书空“潮、通”。

再说几个带“氵”的字。

三、学习课文第二节。

1、大街上这么热闹,花灯可真多!

指名读第二节,完成填空:

大街上的花灯可真多,有,还有。

2、轻声读第二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灯,把有关句子多读几遍。

随机学习:

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

出示其他花灯的图片,进行模仿说话练习。

最有趣的是龙灯……龙活啦!

a.出示龙灯的图片(录像),帮助学生感受龙灯的有趣之处。

b.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第一句,读出语气,读中体会龙灯的有趣以及舞龙的热闹场面。

c.理解词语“情不自禁”。

难怪孩子们激动得忍不住自己的感情,喊了起来……(引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

这就是“情不自禁”。

说一说:

在什么情况下你也会“情不自禁”做什么(怎么做)?

d.学习生字:

“金、光、情、禁”

老师随机重点指导:

情、禁、片:

读准前、后鼻音。

尤其是“禁”字读第一声,不是第四声。

四、复习巩固

一字开花。

用“流”作花心扩词。

用“情”作花心扩词。

出示两排小金鱼,每条小金鱼身上写有一个字,分别为:

流通元夜潮龙追

情赶宵交水感

下面一排每条小金鱼至少可以在上面一排小金鱼中交两个朋友,请帮助小金鱼找朋友,再连起来读一读。

五、描描写写

1、书空“情、流、金、片”。

2、指导描写。

板书设计

2、闹花灯

兔子灯地上跑

鸽子灯天上飞

龙灯上下翻腾金光闪闪不停摆动

 

3.春雨沙沙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

“像、图、岸、座、坡、种、民、植”8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4个字:

“坡、种、图、植”。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迷人的图画”的内容,积累描写春雨的句子。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春天的迷人景象。

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多种方法识机记本课生字新字。

2.积累描写春雨的句子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春景,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媒体演示春雨绵绵的情景:

春雨沙沙地下着,桃红柳绿,小燕子在雨中穿梭。

引导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出示课题:

3.春雨沙沙

指名朗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听课文录音,听一听春雨是怎么样的?

交流。

出示句子:

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沙沙的春雨,像千万条丝线飘下……

指导读句。

(读准“沙、下”的字音)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议。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一幅怎样的迷人图画,写了春雨下的哪些景物?

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提土旁”.指导书空:

坡、种、图、植

4、老师范读第三节,学生看课文插图,老师读到哪,学生手指到哪。

5、这些景物迷人在哪里?

选择一个说说。

①柳叶绿,桃花红——颜色美。

积累“桃红柳绿”

②小河清凌凌,鱼儿欢快。

读好“清凌凌”,说说如果你是河里的鱼儿会说些什么?

③农民娃娃春种植树忙。

如果你是农民和娃娃会说些什么?

你有什么问题吗?

运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朗读:

“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织出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

绿的,是柳叶;红的,是桃花。

”读准句中的“画”、“花”的读音。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练习说话。

春天的景色多么迷人啊!

你还知道春天有哪些迷人的景色向同学介绍一下。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打气球”游戏:

认读生字、词语

2.指导写字。

板书设计3、春雨沙沙

柳树绿桃花红

小溪清凌凌鱼儿摇尾巴

河对岸一座山

山坡下农民播种

山坡上娃娃植树

古诗、春哓

教学目标

1.学习“晓、眠、唐、然、”4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结合诗句讲解其意思。

2.能理解各句诗的基本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

3.能朗读、背诵课文。

4.体会诗的意境,产生“春天真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1.板书课题。

   2.认识诗人——孟浩然学习生字:

然、唐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检查读的效果

3.教师范读,并布置学生边听边看书中的插图,边想:

这首诗可能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候的景色?

4.组织学生围绕上述问题讨论,注意追问学生: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5.解题:

春晓—晓,天明,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春天早晨情景的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

三、读讲诗句,结合理解生字词。

1、读前二句诗,理解词、句的意思。

(1)边读、边看文中插图(有条件的可以出示挂图)、边想:

这两句诗大致写的是什么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

(提示学生根据预习时所查字意来分析,后同。

 

(2)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春:

春天;眠:

睡的同义词;春眠:

在春天的夜晚里睡觉。

晓:

天亮;不觉晓:

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处处:

到处;闻:

听到;啼:

鸟叫。

闻啼鸟:

听到鸟的啼叫声。

(3)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二句诗的意思。

(春天的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早晨醒来,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

 2、仿照上面二句的学习方法读讲后二句。

(1)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边想:

这两句诗大致写的是什么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来?

(2)结合讨论,具体理解字词。

夜来:

一夜,诗中指昨天一夜。

知多少:

不知道多少的意思,本诗指花不知被风雨打落了多少。

 (3)边读边看文中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二句诗的意思。

(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

  四、作业:

朗读、背诵古诗。

              

4、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觉、得、和、就、点、喝、轻、舒、服”9个生个字。

认识“口字旁”,会描写“和、点、得、喝”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读好课文的8、9小节。

3、了解种子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帮助下钻出泥土见到了光明的世界。

4、知道种子通常在春天发芽长大,初步了解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初步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识9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练习中的长句。

3、展开想象,根据自己的感受演一演种子钻出地面后怎么说,怎么做。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所有的一切事物都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后,渐渐地苏醒过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粒刚刚从冬季里苏醒过来的种子,看看它会在春天开始的时候在做什么。

揭示课题:

一粒种子

学习生字:

粒。

(认识部首“米”字旁)

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拼读生字,记住字形。

(3)朗读课文,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读词语。

(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3、分节朗读全文。

对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有什么不理解?

(其中“挺一挺”可以做动作或联系课文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

1、种子发芽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过程,读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种子发芽那一瞬间的动作?

出示:

挺一挺学习生字:

2、课文中四次提到了“挺一挺”,请大家轻声朗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

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渴了,喝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突然一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3、(自由读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了四句话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

4、结合大家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重点思考:

种子在什么情况下把身子挺一挺?

讨论后出示:

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种子醒过来,就把身子挺一挺。

春雨滋润着大地,种子喝了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蚯蚓帮种子松土,种子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突然一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指名读句)

5、我们可以知道种子发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那就是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流通的空气。

6、外面怎样热闹?

1)出示: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老师范读)

2)再出示一句:

春风、泉水、小鸟和小朋友都在唱歌。

3)比较一下,读一读,你觉得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书上的语言排列整齐,读来琅琅上口,体现出外面世界的热闹非凡。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出示句子:

春风送来了温暖,春雨滋润了泥土,可爱的小鸟呼唤着种子——赶快钻出来,看看这光明的世界!

练习朗读。

练习说话:

种子钻出地面以后,会怎么说呢?

五、写字指导:

1、交流“渴”的书写笔顺。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书写方法。

4、学生照样子描写。

(学生描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暖和温度

舒服水分挺一挺

4、一粒种子高兴空气

热闹

 

5小山泉的心愿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泉、愿、已、经、于、每、被、眼、幸”9个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认识“衣字旁”,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半包围结构的字“已、每、被、眼”。

3、积累本课8个词语,并能用“心愿”说一句话。

4、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按标点停顿,积累2句句子,尝试读出句子的语气。

5、知道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

教学重难点

1、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

2、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结合拼音,学习“心愿”。

(1)出示音节:

yuàn

指名拼读(注意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

齐拼。

板书:

给“愿”组词(心愿、愿望……)

(2)说说你的心愿是什么?

“心愿”就是心里希望实现的愿望,所以“愿”里有个心字,注意“愿”是半包围结构,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一个“愿”。

2、揭示课题。

补全课题。

学习: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听小山泉的心愿。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时间5分钟,争取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

(1)交流字词。

出示文中生字新词:

不幸碰上竟然需要迟迟(自由练读。

小老师领读,教师点拨

齐读词语。

(2)反馈读文。

开火车分小节朗读课文,仔细听清小伙伴有没有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1节,了解“泉眼”。

(1)出示小山泉的图片,说说你看到的小山泉是怎样的?

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是泉眼?

(2)齐读第1节

2、学习2、3节,了解小山泉的“心愿”。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

‘你真不幸啊,竟碰上这么多贪心的人!

(指导朗读-挑战读)

(3)小山泉自己有没有觉得不幸呢?

它是怎么想的?

,读读课文第3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小山泉心愿的句子。

3、个别读,小组读

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

师生配合读

(4)同桌分角色读2、3两节

4、说话训练

小山泉有自己的心愿,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爸爸妈妈有;身边的小伙伴有;甚至连大树花朵也有。

你知道他们的心愿是什么吗?

请你用“心愿”说一句话。

交流反馈

四、巩固字词,练习写字

1、抢读生字新词

2、我会填

(     )的野兔

(     )的山泉

(     )的春雨

(     )的心愿

3、学写部首“衣字旁”,指导写生字

板书设计

让人取用

5.小山泉的心愿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

为人解渴

 

6、绿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9个生字:

倒、处、找、浅、淡、发、所、静、交”,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处、找、浅、淡”。

2、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背诵课文。

了解作者所描绘的“绿”。

3、感受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课9个生字。

2、能联系学生已有经验,说说“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做到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达清楚。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手持春天图)这是一幅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知道画中画的是什么季节吗?

它给你们带来什么感觉?

2、师小结:

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欣悦目。

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

诗人艾青就写了一首诗《绿》,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

3、板书课题:

7、绿

4、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教学生字:

倒、处、找、浅、淡、发、所、静、交

(1)在小组中自学生字:

在组长的带领下先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再说说你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抽读生字字音。

(4)出示“淡、浅”

①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

②书空“浅”的右半部分。

③说说它们的的反义词?

(淡——浓浅——深)

(5)出示“处”

①它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相似?

(外)

②让学生自编顺口溜:

如“外”伸长手臂“处处处”。

三、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1、听着录音(最好配有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

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

出了哪些绿色?

2、板:

黑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出色卡)

3、感受绿的多:

是不是只有这些“绿”?

你还知道有哪些绿?

(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出示第一小节:

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一段),自己轻声读读。

指名读。

全班齐读。

5、感受绿的美:

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亮,绿得出奇?

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

6、齐读第一、二小节。

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读读课文三、四、五小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