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5034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x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高三

2012-03-2111:

52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父益,都官员外部。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

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

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通判舒州。

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寻招馆职,不就。

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

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

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以为: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

久之以。

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1)对下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起堤堰,决陂塘                  决:

疏浚

         B.后安石当国                      当:

掌管

         C.众不能诎                        诎:

通“屈”,使屈服

         D.人言不足恤                      恤:

体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货谷与民,出息以偿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              苏子与客泛游于赤壁之下

         C.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安石提倡变法的一组是 (   )

         ①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②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

         ③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④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⑤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

         ⑥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A.②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非常敏捷,写的文章非常精妙,而且口才非常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4分)

         

(2)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3分)

         (3)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3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因善书,令给事尚书,精力於职,休沐未尝出,行幸河东,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後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才,擢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

会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皆与燕王、盖主谋反诛,光以朝无旧臣,白用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自副焉。

久之,天子下诏曰:

“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

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明年,昭帝崩,未葬,大将军光白太后,徙安世为车骑将军,与共征立昌邑王。

王行淫乱,光复与安世谋,废王、尊立宣帝。

帝初即位,褒赏大臣,下诏曰:

“夫褒有德,赏有功,古今之通义也。

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勤劳国家,守职秉义,以安宗庙,其益封万六百户,功次大将军光。

”安世子千秋、延寿、彭祖,皆中郎将侍中。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

“圣王褒有德以怀万方,显有功以劝百寮,是以朝廷尊荣,天下乡风。

国家承祖宗之业,制诸侯之重,新失大将军,宜宣章盛德以示天下,显明功臣以填籓国。

毋空大位,以塞争权,所以安社稷绝未萌也。

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大将军定策,天下受其福,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毋令领光禄勋事,使专精神,忧念天下,思惟得失。

安世子延寿重厚,可以为光禄勋,领宿卫臣。

”上亦欲用之。

安世闻指,惧不敢当。

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

“老臣耳妄闻,言之为先事,不言情不达,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财哀,以全老臣之命。

”上笑曰:

“君言泰谦。

君而不可,尚谁可者!

”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

绝井复为通。

有郎功高不调,自言,安世应曰:

“君之功高,明主所知。

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绝不许。

已而郎果迁。

莫府长史迁,辞去之官,安世问以过失。

长史曰:

“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

”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

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

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

天子报曰:

“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

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薄朕忘故,非所望也!

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

”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

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

子延寿嗣。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识:

通“志”,记住

         B.绝勿复为通              通:

通报,举荐

         C.其人来谢,安世大恨     恨:

遗憾

         D.是以能殖其货            殖:

增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君而不可,尚准可者    ②秦人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来源:

学*科*网Z*X*X*K]

         B.①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①为子延寿求出补吏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D.①选以轻车介士          ②以其无札于晋,且贰于楚也

      (3)以下万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安世“满而不溢”的一组是(   )

         ①君之功奇,明主所知

         ②食邑万户,然身衣弋

         ③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扑吏[来源:

学科网]

         ④然内视安世,心密于光焉

         ⑤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

         ⑥上蔬归侯,乞骸骨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皇上巡视河东,曾经丢失三箱书,张安世把书中的内容详备地写出来,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做了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来源:

Z_xx_k.Com]

   B.霍光死后,有人奏请皇上让张安世接任大将军之职:

张安世得知此事,不喜反忧,向皇帝极力推辞。

   C.张安世身兼选贤拨能的大权,这本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肥差,可他却从从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荐举的结果,

   D.张安世对家人的要求尤其严格:

儿子为光禄勋,他认为父子俱为显贵,不宜同朝为官,便请求将儿子稠离京城做北地太守。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3分)

 

         

(2)特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3分)

 

         (3)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4分)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吊之。

   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

须陀曰:

“贼见兵却,必悉众迫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

”众莫对。

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

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

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

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

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

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

与程咬金计曰:

“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

”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

“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

“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进封翼国公。

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上书称疾,尝曰:

“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

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

向死者赠衣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      遁:

撤军

         B.即斩关纳外兵                  纳:

容纳

         C.策其马谢世充                  谢:

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                走:

使……走,击退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3分)(     )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濒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

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

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

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

后来秦琼上书称病,要求隐退,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5分)

 

         

(2)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

(5分)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

祖愍祖,宋广州刺史。

父景仁,中散大夫。

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

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人问其故,季直曰:

“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

”愍祖益奇之。

五岁丧母,哀若成人。

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注】;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

   及长,好学,淡于荣利。

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

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

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

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

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

俄而秉等伏诛。

     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

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

“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

”俭从之。

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

   迁太尉记室参军。

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

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

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

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

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

   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

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

高祖曰:

“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

”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

   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注释】染衣:

僧衣。

意思是出家为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应度及诸孙    度:

担心

         B.与季直素善     善:

友好

         C.还除散骑侍郎    除:

(被)任命

         D.政尚清静     尚:

崇尚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是(   )

         ①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②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哒殡敛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季直自幼聪慧,颇得祖父赏识,在他五岁母亲去世时,家人将其从寺院中赎回,陶季直抱着母亲,痛哭不止,他悲哀的表情犹如成人,令在场者无不倍感辛酸。

   B.陶季直“及长”为官,无论是担任京城官员,还是出任地方官员,施政都非常推崇“清净”,当地的百姓不仅认为他的施政之举“便民”,而且称誉他任职之处清净和平。

 C.陶季直认为刘秉、袁粲二人都是儒生,他们推翻齐高帝的图谋必败,因此坚决不参与他们的谋反,而日后刘秉、袁粲二人服罪处死的结局也充分验证了陶季直预见的正确性。

   D.陶季直为官能急流勇退,常说官做到两千石,最初的愿望就全实现了。

听闻他事迹的人无不为他的志向感到悲伤,就连梁高祖都慨叹:

“梁拥有了天下,竞见不到这个人。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

(3分)

 

         

(2)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

(3分)

 

         (3)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

(4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后面各题。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

绍圣四年进士。

不乐驰骛,每调官,未尝择便利。

为成都郫县丞,守委受成都租。

前受输者率以食色玩好蛊訹而败,伸请绝宿弊。

民争先输,至沿途假寐以达旦,常平使者孙俟早行,怪问之,皆应曰:

“今年马县丞受纳,不病我也。

”俟荐于朝。

   靖康初,孙傅以卓行荐召,御史中丞秦桧迎辟之,擢监察御史。

及汴京陷,金人立张邦昌,集百官,环以兵胁之,俾推戴。

众唯唯,伸独奋曰:

“吾职谏争,忍坐视乎!

”乃与御史吴给约秦桧共为议状,乞存赵氏,复嗣君位。

会统制官吴革起义,募兵图复二帝,伸预其谋。

邦昌既僣立,贼臣多从臾之,伸首具书请邦昌速迎奉元帅康王。

同院无肯连名者,伸独持以往,而银台司视书不称臣,辞不受。

伸投袂叱之曰:

“吾今日不爱一死,正为此耳,尔欲吾称臣邪?

”即缴申尚书省,以示邦昌。

邦昌得书,气沮谋丧。

   高宗即位,伸拜章以城陷不能救,主迁不能死,请就窜削。

上知其有忠力于国,擢殿中侍御史,抚谕荆湖、广南,以诛邦昌及其党王时雍等。

所过州县,诹察吏之贤否与民利疚,以次列上于朝。

伸自湖、广将入奏黄潜善、汪伯彦不法凡十有七事,草疏已具。

不报。

伸又进疏:

“潜善、伯彦别置亲兵一千人,请给居处,优于众兵。

其务收军情如此。

广市私恩,陛下隐忍不肯斥逐,涂炭遗民固已绝望,二圣还期在何时邪?

臣每念此,不如无生。

岁月如流,时几易失,望速罢潜善、伯彦政柄,别选贤者,共图大事。

疏入,留中。

   伸天资纯确,学问有原委,勇于为义,而所韫深厚,耻以自名。

建炎初,右正言邓肃尝论朝士臣邦昌者,例贬二秩,伸不辨也。

凡有建明,辄削其稿,人罕知之。

居官,晨兴必整衣端坐,读《中庸》一遍,然后出涖事。

每曰:

“吾志在行道。

以富贵为心,则为富贵所累;以妻子为念,则为妻子所夺,道不可行也。

”故在广陵,行箧一担,图书半之。

山东已扰,家尚留于郓。

常称:

“孔子言: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今日何日,沟壑乃吾死所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四》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中丞秦桧迎辟之        辟:

征召[来源:

Zxxk.Com]

         B.环以兵胁之,俾推戴        俾:

使,让

         C.邦昌既僣立                僣:

超越本分

         D.广市私恩                  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马伸“勇于为义”的一组是(   )

         

(1)每调官,未尝择便利            

(2)吾职谏争,忍坐视乎

         (3)同院无肯连名者,伸独持以往    (4)例贬二秩,伸不辨也

         (5)伸又进疏                      (6)行箧一担,图书半之

         A.

(1)(3)(5)  B.

(2)(4)(6) C.

(2)(3)(5) D.

(1)(4)(6)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伸不喜欢投机钻营,他负责收取成都的赋税时,请求革除官场钟积久的弊端,顺应了民意,百姓争先输纳赋税。

   B.金人立张邦昌为皇帝,众人唯唯诺诺,唯独马伸挺身而出,在和伪皇帝张邦昌的斗争中,马伸义正词严,毫不妥协。

   C.马伸担任殿中侍御史,在附谕荆湖、广南时,考察官吏,问民疾苦,揭露黄潜善、汪伯彦不法行为,奏疏中所提的建议被皇帝采纳。

   D.马伸天资淳朴刚强,勇于做忠义的事情,志向在于行道,常用孔子“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的话来砥砺自己的节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皆应曰:

“今年马县丞受纳,不病我也。

”俟荐于朝。

 

 

         

(2)以妻子为念,则为妻子所夺,道不可行也。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后面各题。

暴方子传

俞 樾

   暴方子,名式昭,河南滑县人。

祖名犬儒,字超亭,官江西知县。

方子以巡检指省①江苏,补平望司巡检。

刻苦自厉,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

虽其母不能具甘旨,妻子无论也。

时谭叙初中丞以苏藩护理巡抚,禁博禁妓禁食鸦片烟。

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诸弊竟绝。

谭公嘉之,举荐贤守令数人,方子与焉,诏军机处存记。

会以母忧去官。

免丧复至江苏,补吴县甪头②司巡检。

清操愈厉,曰:

“吾母在尚尔,今岂为妻孥计温饱哉!

   甪头司驻太湖西山。

方子布衣芒履,徜徉山水间。

遇先贤祠墓,每刻石表识之。

又访求山中遗老诗文集,刻以行世。

公事之暇,好读史,《史记》、两《汉》、《三国志》、《晋书》皆卒业。

然性傲岸,喜凌上,坐是失上官意,竟劾去之。

官罢后,饔飧不继,山中人争以米馈,未匝月,得来百馀石,柴薪膎菜称是。

山中有秦散之者,为作《林屋山民馈米图》。

   及归滑,贫益甚。

   光绪二十年,倭事起,湘抚吴清卿中丞自请督师。

方子喜曰:

“伟哉此举,吾愿从之。

   谒中丞于津门。

中丞吴人也,见之大喜,拜疏言:

“臣前丁忧家居,即闻头巡检暴式昭坚持节操,灰不善事上官被劾,深以为惜。

请开复其官,交臣差遣。

”得旨:

准留营差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