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皮肤病.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15137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感染性皮肤病.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染性皮肤病.ppt

《感染性皮肤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皮肤病.ppt(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染性皮肤病.ppt

,感染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包括各种病原菌细菌真菌病毒,病毒性皮肤病,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粘膜病变多具有传染性,根据病毒的结构分类,引起皮肤的病毒以DNA病毒为主,且病变以皮肤、黏膜为主,这些病毒侵入人体后,对各种组织有特殊的亲嗜性嗜神经、表皮者引起带状疱疹嗜表皮者引起各种疣对全身器官和皮肤都有影响者引起天花、麻疹、水痘等,这些病毒呈泛嗜性部分病毒还可以引起恶性肿瘤,根据病毒的疹型分类,疱疹型:

皮损以疱疹为主,由疱疹病毒,痘病毒及小RNA病毒所致。

常见疾病为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牛痘样湿疹及手足口病。

红斑发疹型:

皮损以红斑及斑丘疹为主,多由RNA病毒所致。

常见疾病有风疹,麻疹。

新生物型:

皮损呈疣状增生,由乳头多瘤空泡病毒或痘病毒所致。

常见疾病为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

疣(verruca,wart),定义:

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染。

临床上常见有寻常疣、跖疣、扁平疣等。

HPV-2型病毒引起的常为寻常疣HPV-1引起的则为主要发生于足底的趾疣HPV-11,16,6引起的则为尖锐湿疣,病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皮肤粘膜的破损是造成直接和间接感染的诱因。

HPV存在于角朊细胞核内,并可游离到角蛋白。

人是唯一的宿主。

HPV基因型目前已分离出100余种,常见致病的为6,11,16,18等。

直接接触传染和自我接种为主。

传染源是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免疫功能低下及外伤者易感染。

HPV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细胞内并复制、增殖,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引起上皮良性赘生物。

潜伏期6周-2年。

疣:

寻常疣跖疣扁平疣丝状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寻常疣(最常见),儿童中发病较多,俗称“刺瘊”典型皮损:

丘疹;针头至豌豆大;半圆形或多角形;质硬;表面粗糙,角化明显;呈灰褐色或正常肤色;顶端可呈乳头瘤样增生皮损数目:

皮疹单个或多发自觉症状:

无好发部位:

手背、手指、甲缘或足,特殊部位寻常疣,生长在甲缘者称为甲周疣;发生于颈、眼睑的单个细软突起者称为丝状疣;发生于头皮和指间的,疣体表面参差不齐的指状突起称为指状疣。

寻常疣病例图片1:

指状疣,寻常疣病例图片2,寻常疣病例图片3:

甲周疣,寻常疣病例图片4,寻常疣与脂溢性角化鉴别,寻常疣传染性,任何年龄易外伤部位肤色或灰褐色易出血角化明显或刺状,脂溢性角化无传染性,40岁以上头面、胸背、手背深棕色或黑色表面有油腻性易剥除痂斑块或斑丘疹,脂溢性角化,跖疣,皮损由于压迫形成淡黄色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表面粗糙不平,中心可见紫黑色出血点。

好发于足跟、跖骨头或趾间受压迫处。

皮疹压迫痛。

在一个较大疣体周围出现数个小的卫星疣,亦可多个跖疣融合。

用刀刮去角质斑块,可见数个角质软芯,特称镶嵌疣。

跖疣病例图片1,跖疣病例图片2,跖疣与胼胝,鸡眼鉴别,跖疣胼胝鸡眼病因病毒摩擦摩擦角质栓无无有,锥形出血点有无无压痛侧压痛无垂直压痛传染性有无无,胼胝,鸡眼,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的好发于外阴及肛门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由HPV6、11等型引起。

由于引起尖锐湿疣的某些HPV亚型与生殖器癌如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因此格外需要重视。

扁平疣(verrucaplana),扁平疣又称青年扁平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的扁平丘疹损害。

扁平疣病因,本病是由乳头状瘤病毒HPV-3,14,15等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属小DNA病毒人是其唯一宿主,临床表现,好发年龄:

青少年好发部位:

面部和手背典型皮损:

针头至黄豆大小扁平圆形或类圆形光滑丘疹,肤色或淡褐色,散在或密集搔抓后有自体接种现象:

局部被搔抓时沿抓痕可呈串珠状排列或密集成片分布等特点自觉症状:

一般无症状,偶轻痒愈后一般不留瘢痕,扁平疣示例1,扁平疣示例2,扁平疣示例3,诊断,根据青少年多发,皮损部位多发于颜面、手背等处皮损特点为正常皮色或浅褐色的扁平丘疹局部被搔抓时沿抓痕可呈串珠状排列或密集成片分布等特点(自体接种现象),鉴别诊断,好发面部与手背传染性淡褐色可自行消退,汗管瘤好发女性上、下眼睑无传染性,可能和内分泌和遗传因素相关淡黄色不能自行消退,扁平疣,汗管瘤,治疗,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

(1)内服药物:

左旋咪唑分次口服

(2)局部治疗:

3%甲醛溶液、2.5%氟尿嘧啶3、美容治疗:

激光、冷冻等4、中药:

养血平肝,活血软坚为原则,丝状疣(filifonnwarts),丝状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外形如丝的小赘生物,俗称线瘊。

病因,由HPV-2感染造成的皮肤赘生物为寻常疣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好发年龄、部位:

多见于女性,好发于眼睑、颈项、颏部和头皮等部位。

皮损特点:

皮损表现为褐色或淡褐色,细长、柔软带蒂的赘生物,数目从数个到数百个不等,有传染性且影响美观。

皮疹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呈皮色或淡褐色,似小钉倒立在皮面上。

一般无自觉症状。

丝状疣示例1,丝状疣示例2,诊断,根据好发于颈部、眼睑、额部皮损呈细丝状,顶端角化,长度一般不超过1cm正常皮色或棕灰色的赘生物,治疗,电灼激光,传染性软疣,定义:

是由痘病毒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MCV)引起的良性皮肤赘生物。

病因:

直接接触病毒发病,也可自体接种而致播散,潜伏期1周-6个月。

皮肤破溃及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是诱因,尤其HIV感染者。

临床表现,1、好发于儿童和妇女。

潜伏期2-5周。

2、皮损为粟粒至黄豆大半球状,中心有脐凹的皮色或珍珠色有蜡样光泽的丘疹,刮破丘疹可见乳白色干酪样软疣小体,一般无自觉症状,损害孤立散在,数目不等。

3、好发部位:

躯干、四肢,也可见于面部及外阴。

病程6-9个月,也可持续数年。

4、成人注意HIV感染。

传染性软疣示例1,传染性软疣示例2,传染性软疣示例3,治疗,1、局部治疗为主,无菌条件下去除软疣小体。

皮损无感染者:

用消毒的小镊子将疣体夹破将内容物挑出,然后外涂2.5%的碘酊若皮损已感染:

可先外用新霉素软膏,待炎症消退后再用上述方法2、广泛者应用免疫调节剂及中药等整体治疗3、液氮冷冻,思考:

A、B、C各属于哪种疣?

A寻常疣;B丝状疣;C甲旁疣,单纯疱疹(HerpesSimplex),定义,单纯疱疹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

临床上以皮肤、黏膜发生局限性群集性水疱为特征。

本病具自限性,但有复发倾向。

病因,本病是由DNA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所致。

发病机制:

人是HSV唯一宿主,幼年时对此病毒普遍易感;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中疱液、唾液和粪便中可排出病毒,故可成为传染源;,HSV进入人体后首先产生原发感染,随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痊愈,但病毒常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在一定因素作用下活化而形成复发性感染。

HSV形成潜伏感染的机制可能与潜伏相关转录体LAT有关,潜伏病毒处于一种低复制的动力状态,可维持数年乃至终生。

单纯疱疹分型,分型:

HSV-型:

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如口周)和器官的感染;HSV-型:

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和新生儿的感染;传染源:

无症状的带菌者;传播方式:

直接接触传播;HSV-I通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传播或空气飞沫传播;HSV-则通过性接触及新生儿围产期在宫内或产道受染。

50100的成人血清中都含有HSV抗体,但不能完全防止复发和重复感染,故HSV感染后不产生永久性免疫。

临床表现,局部皮肤发痒、灼热或刺痛针头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疱群,基底微红,水疱不融合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疱壁薄,疱液清亮,短期自行溃破、糜烂、干燥结痂,脱痂后不留瘢痕整个病程约23周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一、原发性感染,疱疹性齿龈口腔炎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新生儿单纯疱疹接种性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Kaposi水痘样疹)疱疹性结膜炎,1.口腔单纯疱疹:

幼儿初次感染最常见为急性疱疹性口龈炎,好发于口唇、颊粘膜、口腔、舌、硬腭、软腭、咽、牙龈等部位。

皮损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或浅表溃疡,周绕红晕。

可伴有发热、头痛、颈淋巴结肿大。

病程710天,愈后易再发,但再发病变通常不累及口腔。

2.生殖器疱疹(genitaIherpes),90%由HSV-II所致,且HSV-II型感染复发率显著高于HSV-I。

多由性交感染,属性传播疾病,男性在生殖器发生小水疱迅速变为糜烂面。

女性于外阴阴道发生同样损害,在生殖器附近的皮肤可有散在性水疱。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

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感染部位常见于脑干和颞叶,死亡率高。

皮肤常无疱疹损害,但多有鼻炎及咽炎病史。

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增高,脑脊液检查早期粒细胞升高,后期单核细胞升高,红细胞和蛋白阳性。

脑脊液中不能分离出病毒,脑组织中发现病毒,4.播散性单纯疱疹,好发于新生儿或营养不良等机体抵抗力低下者。

起病时表现为皮肤、口腔黏膜或眼部发生疱疹,可播散至脑、肝、肺等脏器。

本病凶险,愈后较差。

孕妇HSV感染,母亲播散性感染:

孕妇病死率50%,胎儿病死率50%首发或复发性母亲生殖器感染:

妊娠期前20周的首次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病毒被激活,可导致自然流产、死胎、和胎儿先天畸形;中晚期首次感染主要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5.疱疹样湿疹(Kaposi水痘样疹),常由HSV-1感染所致。

常发生于患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多见于躯干上部、颈部、和头部。

皮损表现为原皮损处红肿并出现散在密集水疱或脓疱,融合成片,水疱中央有脐凹,周围有红晕,疱疹成批出现,严重者可在1周内泛发全身。

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6.接种性单纯疱疹,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的群体性水疱。

发生于手指者表现为位置较深的疼痛性水泡,伴有明显跳痛。

7.疱疹性角结膜炎,结膜弥漫充血,可发生水疱、溃疡、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溢出。

约30%病例有角膜受累,出现角膜浑浊、浅表溃疡。

可伴眼睑水肿、水疱、结痂,耳前淋巴结肿大、疼痛。

病程为自限性,预后一般良好。

二、复发型单纯疱疹,与原发型单纯疱疹相比,复发型单纯疱疹部位多局限,以口唇、生殖器和眼为重;皮损与原发型相同但持续时间较短;全身和局部表现相对较轻或无;有反复发作倾向。

单纯疱疹示例,诊断,皮肤黏膜交界处的簇集性水疱群皮损局部有灼热感,病程短、反复再发等特点实验诊断用于疑难患者的确诊,包括:

细胞学检查:

病毒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鉴别诊断,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基底炎症明显,病程2周,一般不复发,脓疱疮,散在性脓疱,其周围红晕明显,表面有黄色结痂,固定型药疹,病前有服药史,皮损为水肿性紫红色斑,表面可出现大疱,复发多出现在固定部位,治疗,单纯疱疹治疗原则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复发,内用药物,原发型:

阿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疗程5天左右。

复发型:

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疗程5天;频繁发作者(1年复发6次以上):

阿昔洛韦、伐昔洛韦,一般需连续口服6-12个月。

原发症状严重或皮损广泛者:

阿昔洛韦静脉点滴,疗程5天。

局部治疗,以干燥、收敛和预防感染为主可选用3%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乳膏。

继发感染时可用0.5%新霉素霜、莫匹罗星软膏。

对疱疹性龈口炎:

用1:

1000苯扎溴铵溶液含漱。

研究进展,目前随着对HSV进行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正研制更有效的疫苗抵抗HSV感染。

大多数疫苗都可以诱导产生有效的HSV特异性抗体,但并不能防止HSV感染。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定义: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性疱疹及神经痛为主要症状。

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具有亲神经和皮肤的特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被其感染后,VZV经呼吸道粘膜侵入体内,通过血行传播发生呈隐性感染或水痘。

初次感染水痘时,病毒可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或脑神经的神经节细胞中,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再度激活,病毒从一个或数个神经节沿相应的周围神经到达皮肤,引起复发感染,即带状疱疹,水痘临床表现,好发年龄:

儿童多见潜伏期:

2周左右前驱症状:

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

典型皮损:

初起为红色的丘疹、斑疹,后变为圆形紧张性水疱,周围红晕,破溃结痂,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

皮损分布:

向心性分布,先自颜面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口腔等。

病程:

23周。

并发症:

水痘性肺炎、水痘性脑炎、水痘性肝炎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临床异型表现有:

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

水痘示例1,水痘示例2,带状疱疹临床表现,好发年龄:

成年人发病诱因:

机体抵抗力下降前驱症状:

局部皮肤感觉过敏和神经痛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分布区,单侧发病典型皮损:

集簇性水疱,沿神经呈带状分布神经痛:

本病的特征之一,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程:

2-4周愈后一般不复发,带状疱疹几型特殊类型,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骶带状疱疹泛发型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他,A.三叉神经皮肤支配B.眼带状疱疹C.上颌带状疱疹D.下颌带状疱疹,眼带状疱疹,除头顶、额、上睑和鼻部皮肤出现皮损外,约2/3病例发生眼病变。

特别是水疱位于鼻尖一侧时,(为鼻睫神经受累的标志),几乎可累及眼的各部,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穿孔、葡萄膜炎、全眼炎、眼外肌麻痹、视网膜血管炎、视神经病变等,严重可导致失明。

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

耳带状疱疹,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

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症,称为Ramsey-Hunt综合征(拉姆齐亨特综合征、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约30-50%的中老年患者在愈后遗留顽固的神经痛。

特别是三叉神经受累者。

其他,顿挫型(无皮损皮疹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泛发型(同时累及2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其他:

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诊断,根据患者皮损为单侧神经分布的红斑,上有簇集成群水疱,不超过躯体中线,神经痛明显可诊断。

实验室检查,带状疱疹:

临床典型,不依赖实验室检查水痘:

病毒分离电镜检查补体结合试验出疹后1-4天血清中出现补体结合抗体PCR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的VZV-DNA,此方法为敏感而快速的早期诊断手段。

组织病理,水痘:

疱液涂片中可见单核或多核气球状细胞;水疱处基层细胞有气球状变性,内含嗜酸性包涵体,形成网状变性的顷向较小。

带状疱疹:

皮损病理变化与水痘相似,皮肤深部毛囊的表皮细胞也有气球状变性,水痘无毛囊变化。

鉴别诊断,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显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过程中,易在同一部位多次复发。

接触性皮炎,常有接触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与神经走行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治疗(水痘的治疗),原则:

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发症主要是加强护理,预防继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儿童剂量为20mg/kg,每日4-5次,连续5天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可用水痘疫苗预防水痘发生合并症的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抗病毒治疗:

可全身应用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年轻人可以静点500mg)或伐昔洛韦、干扰素等。

镇静止痛:

如阿米替林、卡马西平等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最多30mg,57天)西咪替丁:

推测与促进T细胞活性有关神经营养剂:

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内服或注射局部治疗:

以消炎、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物理治疗:

用音频、电疗、紫外线照射、半导体激光照射,最新进展,美国FDA批准了一种称为Zostavax的新疫苗,用于预防60岁以上老年人的带状疱疹及其引发的疱疹性神经痛,此疫苗为一种新的获得减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增强人体抵抗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的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