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5253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x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二十二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单元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整合】

1.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1)相同点:

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2)不同点:

民主主义:

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

民权主义:

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立宪政体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等空洞的口号;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民生主义:

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也赢得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

(1)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有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或完善的方法和手段,纲领和目标就无法实现;反之,只有方法和手段,而无纲领和目标,再好的方法也是空的。

(2)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

3.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1)对历史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思想还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2)毛泽东思想是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成的。

①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它们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和根本方法。

③它们都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④它们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许多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

5.近现代中国的四大理论成果 

思想

理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标志性事件

同盟国会成立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核心或精髓

民权主义

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决的问题

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发展

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

地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认识

这四个理论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都与时俱进,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都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的道路。

 

【单元质量评估】

一、选择题:

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解析】:

选A。

考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情怀。

但本题主要定位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题尽管是老教材反复考的一个老题,但此题真的有思维力度,材料中“政治革命”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革命”是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是避免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象欧美社会资产阶级革命后存在的那种贫富不均的现象,贫富不均又会引起均贫富的革命,所以要“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一步完成。

我们知道:

民生主义是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补充,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错误地认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都已经实现,只有民生主义没有实现,因为社会上普遍地存在着贫富不均的现象,所以他办实业的愿望非常强烈,想通过实业救国,当不当总统无所谓。

难题。

2.(2010·江苏省徐淮宿连高三模拟)“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

”孙中山这里

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解析】:

选B。

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有相同的“目的”和“相同的目标”,这“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

3.2009年lO月1日10点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盛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人民英雄纪念

碑前树立孙中山先生彩色画像。

主要因为孙中山先生

①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②是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③促成了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④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选D。

再现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即可。

4.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

“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

共事而能完成者乎?

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

”这段话的意思是

A.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C.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D.必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解析】:

选C。

在材料中找到关键词,读懂材料的意思,“暴民”显然是贬义词,所以材料对革命持有否定态度。

5.孙中山先生于1919年总结民国以来经验时说:

“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步,实因单

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

这地底的陈土,就是官僚、武人、政客。

要建筑灿烂庄严的民国,须先搬去这三种陈土,才能立起坚固的基础来。

这便是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此后孙中山为“搬去这三种陈土”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改组国民党②提出新三民主义③确立三大政策④发动“二次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选B。

④在1919年之前。

6.孙中山先生说: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

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

“‘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

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先生为促进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包括

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②同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A.①②都正确         B.①正确②不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②都不正确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和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故答案为A。

7.下图是1925年孙中山去世30万人为之送灵的情景,从中可以反映出(   )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深得民心②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③孙中山一生从事革命为时人所敬仰④孙中山解决了土地问题民心振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选B.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土地纲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在当时不能也没有实现,排除④。

8.(2010·河南省郑州市高三模拟)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

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中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换过程

B.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C.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点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解析】:

选B。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七大上。

9.伴随一百一十五响礼炮,一百一十五台自驾车从湘潭市东方红广场出发,驶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的

家乡韶山,体验“伟人成长之路”。

下列著作体现了伟人的思想成长,正确的排序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论人民民主专政》③《新民主主义沦》④《论十大关系》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

【解析】:

选C。

①发表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③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②发表于解放战争时期;④发表于建国后,故选C。

10.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中最“年轻”的一员——刚刚组建6天的“毛泽东思想”标语方阵齐步走

过天安门前。

3000多名清华大学学生和武警战士举着“毛泽东思想万岁”、“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从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思想

①从初步形成到走向完整②从走向完整到继续发展③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④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A.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解析】:

选A。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③是在1957年提出的。

11.2008年是毛泽东逝世32周年。

伟人永垂不朽,伟人的精神永存,让我们找寻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

成长历程,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解析】:

选C。

①是在土地革命时期;②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③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④是在1957年。

12.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解析】:

选D。

本题主要考察对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精髓的认识。

解题的关键词是“最根本”,因此

找出两者的精髓——毛泽东思想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都是“实事求是”,而且都是建立在深刻理解中国国情的“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

故答案为D。

13.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

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

”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解析】:

选C。

从毛泽东的讲话可看出毛泽东在强调:

毛泽东思想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

14.1985年,邓小平说: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解析】:

选A。

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5.下列图片中所显示报告出现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大革命时期

【解析】:

选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

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国庆的群众游行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

革开放史。

群众游行的主题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其中“思想篇”的标题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A.《改革开放》《奋斗创业》《世纪跨越》《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奋斗创业》《科学发展》《世纪跨越》

C.《奋斗创业》《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世纪跨越》

D.《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科学发展》

【解析】:

选D。

再现基础知识即可回答。

17.叶永烈的《邓小平改变中国》一书的封面上写着:

“固步自封,两个凡是,思想解放竟何其艰难;力

挽狂澜,实事求是,大智大勇显英雄本色”。

导致“思想解放竟何其艰难”的主要原因是

A.“文革”刚结束,人们的思想还未解放B.左的思想依然顽固

C.拨乱反正工作还没有开始进行D.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坚持阶级斗争的方针

【解析】:

选B。

主要考查改革开放的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两个凡是”占据主导,其实质是继续毛泽东同志晚年的“左倾错误”,“两个凡是”的思想严重束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18.下图是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巨幅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耸立在深圳深南大道旁的邓小平画像,

近年来已成为海内外游客缅怀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最佳去处。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①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地,深圳一下子活了起来②小平同志的“改革要快一些、步子要大一些”为这座年轻的城市辟出一条康庄大道,深圳开始以三级跳的速度发展③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后,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④十几年过去了,不仅特区走出了试验田,而且沿海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选B.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讲话对深圳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B。

19.下图反映的是1992年10月19日,邓小平与中共十四大的代表亲切见面的情景,这次会议的突出贡

献是

A.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B.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D.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选D.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下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许多问题

②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④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解析】:

选C.①指的是毛泽东思想;②指的是邓小平理论。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材料一所谓民国政府,已为军阀所控制,军阀即利用之结欢于列强,以求自固。

而列强亦即利用之,资以大借款,充其军费,使中国内乱纠缠[纷]不已,以攫取利权,各占势力范围。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民族解放之斗争,……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一一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

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三大报告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

(1分)并据材料概括孙中山、毛泽东所创立的革命理论。

(2)材料三中邓小平是怎样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特征的?

(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三大在这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1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又有了哪些发展?

(2分)

(4)综合以上二材料,三位伟人的理论创新有何相同特点?

(2分)

答案:

(1)特征: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军阀独裁专制、列强加紧侵华)。

理论: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特征: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贡献: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发展: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4)特点:

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具进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大会

一致认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

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

……而我们要建立起来的,则是与此相反的东西,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

……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

在中国从事革命的一切党派,一切人们,谁不懂得这个历史特点,谁就不能指导这个革命和进行这个革命到胜利,谁就会被人民抛弃,变为向隅而泣的可怜虫。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三沈浩把群众的点滴难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到实处,一片真心,使他与群众水乳交融、生死相依。

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职责所系。

只有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才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中国青年报《沈浩精神照亮基层之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所创立的革命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又有哪些发展?

(3)材料三中沈浩的行为突出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哪一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中学生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请你就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展重大理论成果提一条建议。

答案:

(1)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的进程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