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5345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docx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编制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

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

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

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

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

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划重点考点(框架图)请直接下载

  一、小学新课程改革(这我也没咋看,题很少出)

  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P40】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的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小学综合;中学分科;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小学新课程体系的性质: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简答、填空。

多选)

  4、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

  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

  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填空、多选)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划重点考点(框架图)请直接下载

  专题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a.教育心理学绝的研究内容: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系统(给你个案例,分析是哪一项,看看“教学媒体”的定义书上有)

  b.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

表现手段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c.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性原则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实验法、测量法】

  质的研究【观察法、调查法】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我国有哪几个直辖市,哪几个特别行政区?

  4个直辖市分别是(括弧中为简称):

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或申)、重庆市(渝)。

  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括弧中为简称):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2、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

“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请你谈谈对这一提法的理解和看法。

  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本色,又要做到扎实有效,真正体现高效低耗。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请你谈谈对这基本性质的理解,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这一性质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其具体的范畴。

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

“人文性”,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4、我国一位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说过: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请你结合语文新课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与看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等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首先就肯定了“教”的功能性和必要性,即“教”是手段,是途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是,教师决不是机械呆板地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本领,即“不需要教”是目的。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指什么?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指什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7、语文课程的五大领域指什么?

  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唐宋八大家为都有谁。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9.填写古诗文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

  

(2)落霞与孤鹜齐飞,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生我材必有用,

  (5)长风破浪会有时,

  不亦乐乎

  秋水共长天一色

  心有灵犀一点通

  千金散尽还复来

  直挂云帆济沧海

  10、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

(10分)

  黄继光哈尔威船长钱学森桑娜董存瑞

  诸葛亮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廉颇居里夫人

  

  获奖人:

袁隆平(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获奖人:

  颁奖词:

  概括出人物的生平的事迹和人生价值,要求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语言准确、生动优美、意蕴丰富、评价中肯。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

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

(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

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练习法;②实验法:

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

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

(4)方法恰当。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

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