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5446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docx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

外科学——接触性皮炎、药毒

1.接触性皮炎的皮损严重程度与下列哪项无关

A. 接触物质种类

B. 接触时间

C. 接触面积大小

D. 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

E. 以上都不正确

2.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是

A. 清热祛湿

B. 清热祛湿止痒

C. 养血润燥

D. 清热祛湿解毒

E. 清热凉血解毒

3.接触性皮炎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瘙痒剧烈;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证属

A. 风热蕴肤证

B. 湿热毒蕴证

C. 血虚风燥证

D. 气阴两虚证

E. 湿毒蕴肤证

4.下列不属于药毒的临床表现的是

A. 皮损形态多样

B. 皮损主要表现为肥厚粗糙

C. 全身性分布

D. 可泛发或仅限于局部

E. 皮损颜色鲜艳

5.严重药疹后期大片脱屑;伴低热,神疲乏力,气短,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宜用

A. 增液汤合益胃汤

B. 清营汤

C. 麦门冬汤

D. 月华丸

E. 六味地黄丸

答案解析

1. E

【答案解析】皮损的形态、范围、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种类、性质、浓度、接触时间的久暂、接触部位和面积大小及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

2. B

【答案解析】接触性皮炎以清热祛湿止痒为主要治法。

首先应避免接触过敏物质,否则治疗无效。

3. C

【答案解析】血虚风燥证的证候有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弦细等特点。

4. B

【答案解析】药毒的皮损特点是形态多样,颜色鲜艳,分布为全身性、对称性,可泛发或仅限于局部。

5. A

【答案解析】药毒之气阴两虚证的证候有严重药疹后期大片脱屑;伴低热,神疲乏力,气短,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代表方药为增液汤合益胃汤加减。

 

细目十二  接触性皮炎

要点一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1.发病前有明显的接触史,均有一定的潜伏期。

2.一般急性发病,常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颈、四肢。

3.皮损的形态、范围、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种类、性质、浓度、接触时间的久暂、接触部位和面积大小及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

皮损边界清楚,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形态与接触物大抵一致。

皮疹一般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出等,一个时期内以某一种皮损为主。

4.病因去除和恰当处理后可在1~2周内痊愈。

但反复接触或处理不当,可转变为亚急性或慢性,皮损表现为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

5.皮肤斑贴试验:

将可疑致敏物用适当溶剂配成一定比例的浓度作斑贴试验,若示阳性则提示患者对被试物过敏。

要点二  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颜面丹毒的鉴别

1. 急性湿疮

病因常不明确,无明显接触史,皮损为多形性,对称性分布,部位不定,边界不清楚,有趋向于慢性或再发的倾向。

2. 颜面丹毒

无异物接触史;全身症状严重,常有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等症状;皮疹以水肿性红斑为主,形如云片,色若涂丹;自感灼热,疼痛而无瘙痒。

要点三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

本病以清热祛湿止痒为主要治法。

首先应避免接触过敏物质,否则治疗无效。

急性者以清热祛湿为主;慢性者以养血润燥为主。

(一)内治

1. 风热蕴肤证

证候:

起病较急,好发于头面部,皮损色红,肿胀轻,其上为红斑或丘疹,自觉瘙痒,灼热;心烦,口干,小便微黄;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止痒。

方药:

消风散加紫荆皮(花)、僵蚕。

2. 湿热毒蕴证

证候:

起病急骤,皮损面积较广泛,其色鲜红肿胀,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伴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方药:

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加减。

3. 血虚风燥证

证候:

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

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

当归饮子合消风散加减。

(二)外治

用药宜简单、温和、无刺激性。

找出致病原因,去除刺激物质,避免再接触。

细目十三  药毒

要点一  药毒的病因病机

总由禀赋不耐,邪毒侵犯所致。

风热之邪侵袭腠理,入里化热,热入营血,血热妄行,溢于肌肤;或禀血热之体,受药毒侵扰,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外发皮肤,内攻脏腑;或禀湿热之体,受药毒侵扰,体内湿热蕴蒸,郁于肌肤;病久药毒灼伤津液,气阴两伤,肌肤失养。

久病阴液耗竭,阳无所附,浮越于外,病重而危殆。

要点二  药毒的诊断

1.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基本具有以下特征:

(1)发病前有用药史。

(2)有一定的潜伏期,第一次发病多在用药后5~20天内,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短者甚至在用药后瞬间或数分钟内发生。

(3)突然发病,自觉灼热瘙痒,重者伴有发热、倦怠、纳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全身症状。

(4)皮损形态多样,颜色鲜艳,分布为全身性、对称性,可泛发或仅限于局部。

2. 常见类型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患者用同一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的皮疹和症状,常见的临床类型有以下几种:

(1)固定红斑型 

典型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斑,边界清楚,重者红斑中央形成水疱或大疱。

如再服此药,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先感原发疹部位瘙痒,随之局部发生同样皮损,但损害可扩大。

(2)荨麻疹样型  

症状为大小不等的风团,颜色较一般荨麻疹红,持续时间较长。

(3)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 

 

皮损为密集、红色、帽针头至米粒大的斑疹或斑丘疹,常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为多,类似麻疹。

猩红热样发疹型开始为小片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快者24小时,慢者3~4天可遍及全身,为水肿性鲜红色斑疹,弥漫对称分布,互相融合,很似猩红热。

若不及时停药,可发展为重症药疹。

(4)湿疹皮炎样型 

大都先由外用药物引起局部接触过敏,发生湿疹样皮炎后,再服用或注射同样的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即可发生泛发的湿疹样皮损。

(5)多形红斑型 

临床表现与多形红斑相似,皮损为豌豆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丘疹,红斑中心呈紫红色或有水疱,有虹膜样或靶样损害,境界清楚。

(6)紫癜型  

轻者双小腿出现针头至豆大或更大的紫红色瘀点或瘀斑,散在或密集分布,皮疹平或稍隆起。

重者可累及四肢、躯干,有时可有风团,甚至中央有小血疱。

(7)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是最严重的一型药疹。

发病急。

初起皮损发生于面、颈、胸部,为紫红或暗红色略带铁灰色斑,很快扩大、增多、融合,红斑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水疱极易破,形成大片糜烂面,或外观无水疱,该处表皮极松,一推即形成糜烂面,似浅II°烫伤。

严重者可因感染、重要脏器病变、水电解质失衡等造成死亡。

(8)剥脱性皮炎型

  

属重症药疹,可开始即有全身皮肤潮红肿胀,或从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发展而来。

面部及手足皮损尤为重。

2周左右全身皮肤大量脱屑,呈落叶状或鳞片状,手足呈手套袜套样剥脱。

严重者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要点三  药毒的治疗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临床以辨证论治为主。

重症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1. 辨证论治

(1)湿毒蕴肤证

证候:

皮疹为红斑、丘疹、风团、水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伴灼热剧痒,口干,大便燥结,小便黄赤,或有发热;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方药:

萆薢渗湿汤加减。

(2)热毒入营证

证候:

皮疹鲜红或紫红,甚则为紫斑、血疱,灼热痒痛;伴高热,神志不清,口唇焦燥,口渴不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少或镜面舌,脉洪数。

治法:

清热凉血,解毒护阴。

方药:

清营汤加减。

(3)气阴两虚证

证候:

严重药疹后期大片脱屑;伴低热,神疲乏力,气短,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益气养阴清热。

方药:

增液汤合益胃汤加减。

2. 外治疗法

根据皮损表现可选用中药溻渍、中药熏洗、中药涂擦等剂型和药物。

3. 西医治疗

(1) 一般药疹,使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和钙剂。

(2) 重症药疹,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除运用上述内治、外治方法外,宜早期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氢化可的松300~400mg或地塞米松10~15mg,维生素C2~3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1000~2000mL中,静脉滴注。

至病情缓解后,改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口服。

必要时配合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

要点四  药毒的预防与调护

1.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是合理用药。

用药前必须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应用青霉素及抗毒血清制剂,用药前要作过敏试验。

2.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遇到全身出疹、瘙痒,要考虑药疹的可能,及时诊断,及时处理。

3.多饮开水,忌食辛辣发物。

4.皮损忌用热水烫洗或搔抓。

5.重症药疹应按危重患者进行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