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5589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docx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考核材料

 

陕工局集团测量总队第四测量队

二○○五年六月

 

测量工作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考核材料

1职能管理

1.1质量检验人员

1.2质量技术负责人职责

1.3质量检验人员职责

2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2.1生产过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2.2两级检查制度

2.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3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

3.1职能执行情况

3.2生产过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3.3两级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3.4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1职能管理

1.1质量检验人员

专职质量检验人员:

刘万江印锡平李峰峰陈卫安谢对平王文静王永

罗海鹏杜党会寇伟平候辉张峰王占祥

兼职质量检验人员:

张西武白向荣梁斌康玲

1.2质量技术负责人职责

1.2.1对本测量队的技术工作进行控制和监督;

1.2.2负责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1.2.3负责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配合上级制定年度职工培训计划;

1.2.4负责指导测量产品及生产过程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工作,并监督实施;

1.2.5负责落实总队的各项举措;

1.2.6参与管理评审。

1.3质量检验人员职责

1.3.1对产品进行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负责;

1.3.2执行检查规定,控制不合格品;

1.3.3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客观公正地进行质量评定;

1.3.4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指导,跟踪并进行收集与整理,应用数据分析方法,查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1.3.5对过程、最终产品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2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2.1生产过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有效规范的规定,并按照贯标程序操作。

2.2两级检查制度

见附件1:

《产品质量检查规定》

2.3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见附件2:

《仪器设备管理规定》

2.4质量管理制度与本单位实际结合情况

2.4.1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按照改进策划的安排,实施持续的改进活动,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为促进持续改进活动的开展,我们将:

⑴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使全队处于一个激励改进的氛围与环境;

⑵依据总队质量目标建立本队质量目标,各分队根据本队的质量目标分解确定分目标,明确改进方向;

⑶通过审核和数据分析,不断寻求改进机会,并做出改进活动的安排;

⑷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他适用的措施,实施改进。

2.4.2纠正措施

队长负责指导本队制定质量管理的纠正措施;技术负责人负责指导制定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纠正措施。

其他严格依据总队的相关规定进行。

2.4.3预防措施

队长负责指导制定本队的质量管理体系预防措施;质量技术负责人负责指导制定产品和生产过程的预防措施。

其他依据总队的《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

3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

3.1职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本队职能可以有效执行。

结合本测量队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用于确保本测量队职能得到有效的执行。

3.2设计审批制度是否有效执行

设计审批制度可以有效执行。

结合本队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质量管理岗位职责和权限》用以确保本队设计审批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

3.3生产过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

本队生产过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执行。

测量队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技术质量,接受放线任务后,100%的熟悉图纸、图上的几何尺寸、坐标、方位、桩号数据校验准确,放线采用的方法、起始点的坐标方位、桩号画成示意图,计算好方位角;用另外的方向进行检查校核准确无误才能交给施工队施工。

结合本队实际情况,我们还制定了相关项目测量作业指导书用以确保本队生产过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运行。

3.4两级检查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本队两级检查制度可以得到有效执行。

在实测工作中现场作业组初验记录员100%检查,观测员再100%检查,确实无误后进行放样或定位。

质量检验人员作100%的检查或作重点抽查,并采取其他方法或方向对所放点位作校核,准确无误后才可交施工单位施工。

结合本队实际情况,我们还制定了《产品质量检查规定》并严格加以落实,因此可以确保本队两级检查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

3.5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

本队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执行。

结合本队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仪器设备管理规定》,并在实际运作中注重检查落实,因此可以完全确保本队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附件1:

产品质量检查规定

1.测量产品检查规定与质量评定标准

2.产品检查后的处理

 

1测量产品检查规定与质量评定标准

1.1产品质量的过程检查

1.1.1检查比例

⑴各项产品内业(室内)检查比例为100%;

⑵外业检查以抽查为主,其中测图占5%,控制占80%,建筑物放样占20%。

1.1.2过程检查质量评定

检查只评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1.1.3检查后签名

检查合格的产品经检查人员签名后,方可转序或交终查。

1.2产品质量的最终检查

1.2.1检查比例

⑴各项产品内业(室内)检查比例为100%;

⑵外业检查随机抽样或有选择性地抽检,具体由测量队检查人员自定。

1.2.2最终检查结果按相关规范评定。

1.2.3最终检查合格的产品,检查人员必须签名认可。

2产品检查后的处理

2.1检查中发现有不符合技术标准的产品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2.2检查意见应及时交作业人员处理,修改者应签名。

检查者应及时复查并签署意见。

2.3当检查人员与作业人员在质量处理上有分歧时,交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裁定,直至工程公司总工程师终裁。

2.4当检查结束后,由检查人员写出检查报告,并将测量结果等交顾客验收。

 

附件2

仪器设备管理规定

1.范围

2.职责

3.工作要求

4.记录表格

 

1范围

为确定、提供并维护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监视和测量装置,使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在生产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特制定本规定。

适用于对仪器设备,包括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和控制。

2职责

负责人确定、提供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

测量分队负责仪器设备在使用中的管理与维护,并保持记录。

3工作要求

3.1管理原则

3.1.1仪器设备管理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管好、用好仪器设备是每个相关人员的责任。

3.1.2仪器设备由专人管理,应建立仪器设备台帐。

3.2仪器设备

3.2.1测量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有:

日本拓普康GTS602全站仪、瑞士徕卡TC402全站仪、ET—02电子经纬仪、DS2800水准仪、测距仪等。

3.2.2监视和测量装置有:

⑴TC402全站仪、GTS602全站仪;

⑵皮尺;

⑶温度湿度计。

3.3测量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

3.3.1仪器设备交接手续

3.3.1.1仪器设备发放、回收的手续必须齐全。

3.3.1.2仪器设备交付生产使用后,使用部门应对照发放清单进行查验。

3.3.1.3投入生产的测量仪器,必须有校准状态标识并附有证明仪器合格的检定书复印件。

3.3.1.4软件、数据系统设备主管部门应予以备份。

3.3.2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

3.3.2.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3.3.2.2单人使用的仪器设备,由使用人负责;倒班合用的设备,由倒班人员共同负责。

3.3.3测量仪器设备的维护

3.3.3.1使用人员每月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保养,填写“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3.3.3.2使用人员应记录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填写“仪器设备运行状况记录”。

3.3.3.3设备维修由专职维修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拆卸和更改零配件。

维修人员职责按有关规定执行。

3.3.3.4使用中应防尘、防潮、防挤压。

3.3.3.5软件、硬件应由专人保管负责。

3.3.3.6仪器设备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

3.4设备修理

修理是排除设备故障,保持设备过程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

如确需对设备进行修理,可聘请相关维修人员修理或送专业修理单位进行。

仪器设备经修理故障排除后,使用单位应对仪器设备的修理结果进行验收。

检查其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生产的产品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3.5监视和测量装置校验

3.5.1监视和测量装置分为:

⑴应定期送国家批准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的,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温度湿度计等;

⑵在使用前应进行检定,受到损坏时需进行立即重新检定的,如皮尺等。

3.5.2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

3.5.2.1仪器设备检定后,对该设备要进行有效性标识,要标明该设备的名称、编号、检校日期、检校周期和设备状态(合格或不合格)。

3.5.2.2仪器设备只有在检校合格的有效期内才可使用,未经检校或已超出检校周期的设备不得使用。

3.5.3在生产中如发现测量设备出现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重新进行校准。

对用该仪器设备生产的产品进行标识和隔离,并要重新进行验证,发现不合格品要做出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3.6仪器设备的报废

3.6.1报废原则

⑴设备老化,服务年限过长,磨损严重,修理后精度难以达到要求;

⑵设备属淘汰产品,零部件难以购买,维修费用昂贵,无维修价值;

⑶工艺落后,性能差,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属换代产品。

符合以上三条的设备可以申请报废。

3.6.2由第四测量队队长按规定填写“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及审批表”,报总经理审批后处置。

4记录表格

4.1仪器设备台帐

4.2仪器设备卡片

4.3仪器设备运行情况记录

4.4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4.5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及审批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