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5610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4页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4页
亲,该文档总共1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docx

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235号疏散口施工方案终715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⑴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丰台北路站附属结构施工图;

⑵《地下工程穿越交通设施安全监管暂行办法》京路法发[2008]64号

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⑷《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政府令第72号);

⑸《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⑹《北京市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京建施〔2009〕841号);

⑺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⑻设计文件提供的地形图、地质报告;

⑼现场实际踏勘和调查获得的资料;

⑽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1.2编制目的

根据北京市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为保证3号风道、4号出入口及2、3、5号疏散口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方案。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北京地铁14号线丰台北路站3号风道、4号出入口及2、3、5号疏散口暗挖施工。

1.4编制原则

重点分析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考虑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严格遵循现行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行业及地方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有关施工、安全、质量、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要求,确保本工程安全、顺利的完成。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地铁9号线03合同段丰台北路站14号线部分附属结构3#风道、4#出入口原323公交车场用地内,暗挖通道长19.5m;2#疏散口位于车站西端主体外侧,暗挖通道长14m;3号疏散口设置在冠京大厦南侧,暗挖通道长5m;5号疏散口位于万丰桥南海航招待所院内,暗挖通道长75m。

在3#风道、4#出入口中部设置一处施工竖井,竖井与主体结构之间19.5m范围内采用暗挖法施工,施工竖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其中暗挖3#风道宽14.2m,高10.02m,采用中洞法施工,4#出入口宽6.9m高5.97m,采用CD法施工,2#、3#、5#疏散口宽3.6m,高4.45m均采用台阶法施工。

 

图1地铁14号线丰台北路站总平面图

 

2.2工程设计

2.2.1初支结构

设计断面

小导管

网片

连接筋

格栅

喷混

锁脚锚管

施工断面

暗挖通道2m长

φ32.×3.25mm普通钢管,环向间距300mm,纵向每榀打设一环。

竖井部位4m长

φ25.×3.25mm普通钢管,环向间距300mm,纵向每榀打设一环

预制φ6钢筋网片,网格大小150×150mm,外侧单层层全环设置(1号竖井、3号风道为内外外侧双层)

Φ22连接筋,间距1000mm内外层交错布置

Φ25、Φ22主筋钢格栅,纵向间距500mm

C20早强砼,厚度350mm、300mm、250mm

DN25X3.25,L=2000mm

2.2.2二衬结构

设计断面

结构防水层

结构砼

设计断面

施工断面

400g/m2无纺布

1.5mm厚ECB防水板

C1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C40,P10

设计断面单拱断面,仰拱厚度800mm、600mm、400mm,侧墙及拱顶厚度700mm、500mm、400mm、300mm

3号风道与4号出入口关系横断面图

2.3工程现况

2.3.1地质水文

1、地质情况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9地铁详勘14-12)揭示,本工程场地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第四纪沉积层、第三纪沉积岩层四大类。

人工堆积层主要是粉土填土和杂填土层,该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度1.30-3.80m;

新近沉积层主要为粉砂、细砂②3层,圆砾、卵石②5层,该层标高约38.5-44.1m;第四纪沉积层主要为卵石⑤层和卵石⑦层,该层标高约11-38.5m;

第三季沉积岩层主要为砾岩(13)1层,局部含有粘土岩(13)层,该层层顶标高约10.29-13.39m。

2、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工程沿线地面下约48.0m深度范围内的松散沉积层中主要分布一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潜水主要赋存于标高28.08~28.85m以下的砂、卵石层中。

根据勘察单位对区域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的分析拟合,工程场区潜水当前水位标高为21.89m。

暗挖风道及出入口通道最深处底标高24.28m,地下水在暗挖通道底板下3.6m,对暗挖施工无影响。

2.3.2地下管线

3#风道、4#出入口施工竖井邻近新改移的1600x1900电力沟,新改移1600x1900电力沟为钢混结构,沟内底埋深约2.5m,紧邻施工竖井东侧,风险等级为二级,垂直下穿D1100雨水管、D400上水管。

新改移D1100雨水管为混凝土管,管内底埋深约4.2m,距4号出入口拱顶净距约0.5m;新改移的D400上水管为钢管,管顶埋深约1.5m,距出入口拱顶约2.3m。

D1100雨水管和D400上水管风险等级均为二级。

2.3.3施工环境

3#风道、4#出入口、2#疏散口位于车站西端主体外侧原323公交车场用地内,3#疏散口设置在冠京大厦东南侧,5#疏散口位于万丰桥南海航招待所院内。

2.4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3号风道4号出入口竖井明暗挖结合部位施工组织筹划是本工程的重点及难点。

根据节点工期计划及现场实际情况,3号风道及4号出入口明挖段与暗挖段同期施工,为了满足明、暗挖同期施工要求,需对明暗挖结合部位采取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根据设计意图及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如下解决措施:

1、明挖段围护桩冠梁封闭成环,冠梁与竖井锁口圈梁间600mm高空隙使用C20素砼填充。

2、随着土方开挖,竖井西侧初衬外侧竖直方向设置两根双拼工25加强型钢,并在加强型钢西侧设置钢围檩,使其与明挖段钢围檩封闭成环。

3、将第二、三道钢支撑东侧第一根直撑改为角撑。

4、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增加竖井横向位移测点,加强明暗挖结合部位竖井监控量测,切实做到信息化施工。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3.1总体部署

3.1.1总体施工指导思想

本工程以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总体规划,工期以业主要求进行控制,施工技术以现场动态管理为基础,质量以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面控制,安全以事故树和生物钟进行预测分析并进行控制。

以“精心组织、创优守约、统筹安排、文明施工、安全高效、确保工期”为施工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创优质工程、追求卓越”为质量方针,以“创优质名牌、保合同工期、树企业信誉”的战略目标思想组织施工。

3.1.2施工目标

工程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工期目标:

2013年3月30日—2013年9月30日。

环境管理目标:

达到北京市绿色施工要求。

安全目标:

杜绝死亡事故,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严格控制轻伤频率在千分之三以内。

3.1.3施工顺序

竖井锁口圈梁→搭设提升操作平台→竖井开挖→开马头门→隧道开挖→分段拆除下端临时中隔壁→施作底板防水层→施作底板结构→分段拆除临时中隔壁→施工侧墙及拱顶防水层→施作侧墙及拱顶结构→初支二衬间回填注浆

3.1.4施工总体方案

格栅现场加工制作,网片筋外加工;初喷混凝土现场拌制,隧道内水平运输采用手推车;垂直提升3#风道及4#出入口采用龙门架,其它疏散口运输工程量较小采用汽车吊或竖井架。

3.2施工布置

3.2.1临时用电

1)主要电气设备

 

主要电气设备统计表

序号

设备名称

额定功率

(KW)

数量

总计(KW)

1

喷射机

5.6

3

16.8

2

电焊机

22

8

176

3

电葫芦

7.5

4

30

4

潜水泵

5.5

4

22

5

灰浆泵

3

2

3

6

振捣器

1.1

4

4.4

7

搅拌机

7.5

3

22.5

8

弯曲机

2.8

2

2.8

9

切断机

5.5

2

5.5

11

照明

10

12

注浆机

3

4

12

2)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

P计=1.24×K1×ΣPC

P变=1.05P计/COSφ

P计:

用电设备的有功计算负荷(KW)

K1:

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取0.5

ΣPC:

用电设备的总计负荷(KW)

COSφ:

根据变压器安装要求取0.8

经计算得:

P变=245KW

3)变压器选择

根据设备总负荷计算结果现场的800KV变压器可满足施工要求。

3.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3.1工期总体保证措施

本工程工期短、任务重,为确保按期完成本工程,特制定以下工期保证措施:

3.3.1.1组织保证

⑴、配备数量充足、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⑵、缩短施工准备期,尽早进入工程施工。

⑶、搞好标准化施工,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与正确的施工方法来提高施工进度,要稳产高产,防止大起大落。

⑷、实行工期目标责任制。

根据工程项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月、周、日施工计划,将工期目标横向分解到部门,纵向分解到班组个人,同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计划交底,使全员自觉实施进度计划,做到以工序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最终保证总工期的实施。

⑸、搞好后勤服务工作,促进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3.3.1.2劳动力保证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逐月作出劳动力使用计划,保证劳动力充足。

组织多个不同施工班组同时施工。

3.3.1.3物资保证

保证料源充足。

对于结构工程,开工前做出一次性备料计划,提前考察各种材料的货源、储量、运距等,详细制定出进料计划,保证各种物资的供应。

3.3.1.4机械保证

本工程涉及施工机械种类较多,因此必须按照计划配足开挖、运输、砼生产浇注、电动葫芦、注浆设备等,同时做好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工作,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提高其完好率、利用率,对常用易损的机械配件有足够的库存量。

3.3.1.5技术保证

⑴、搞好工程的统筹、网络计划工作,制定阶段目标,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通过分析各施工工序的时间,采取特殊措施尽可能减少影响进度的薄弱环节,科学合理地缩短各施工工序的循环时间来提高施工进度。

同时牢牢抓住关键工序的管理与施工,确保关键工序施工的工期与质量。

⑵、提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图纸中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避免影响施工。

⑶、组织技术质量人员熟悉设计图纸、技术规范与施工监理程序,准确掌握地铁十四号线施工要求的标准与程序。

⑷、提前做好工程的施工方案与材料试验,及时申报开工。

⑸、加强技术管理和工序管理,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返工而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3.5资源设置

3.5.1劳动力计划

3.5.2.1为保证施工进度的落实,选派具有较强暗挖施工经验的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作业施工,从而确保工力充足。

3.5.2.2根据工程需要安排普工80人、电焊工20人、锚喷工10人、起重工8人、钢筋工30人、木工20人、混凝土工20人、机械工4人、架子工10人、测量工4人、试验工2人、电工4人。

3.5.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要求进场机械设备状况良好,开工前机械设备齐全、到位。

3.5.3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划

设专职材料员进行材料管理;严格按设计混凝土强度进行配比;模板采用钢模板、竹胶板;模架采用定型模架和钢管脚手架,确保材料供应和质量。

3.5.4试验、测量、质检仪器配置计划

1)建立标准养护室,确保满足标养条件。

2)混凝土试件的制取及养护,现场样品的制取及送检工作。

3)现场砂、石的含水量、含泥量检测及现场简易土工试验。

4)现场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及混凝土试块的制作。

5)试验检测报告的整理收集,并负责统计分析其结果。

 

第四章3号风道、4号出入口及2、3、5号疏散口暗挖施工

4.1工程测量

4.1.1前期准备

对设计交桩进行交接后复核作业,做好桩位标记并对所有控制点适当保护。

投入本工程的测量仪器:

1)全站仪两套及配套光学棱镜。

2)选用激光指向仪8台,作为辅助测量用。

4)选用50m钢卷尺1把,5m钢卷尺若干。

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

4.1.2控制测量

复核设计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合格后方可使用,以设计提供的高一级坐标点为依据,采用附合导线的方法,建立施工所需要的平面坐标控制点。

采用符合水准测量方法加密水准点以满足施工阶段使用。

4.1.3暗挖隧道施工测量

4.1.3.1导入测量

在隧道外合适的位置埋设导线点,进行导线测量。

每一测站作业时使用2″全站仪进行4测回观测,对测量结果进行平差处理合格后再使用,竖井内的导线点数目拟设2~3点。

导线测量作业完成后,根据导线成果,在隧道内放样设计中线,每条轴线上测设3点,使用全站仪复核轴线点并调直。

水准点导入时,采用悬挂钢尺法进行,作业时地面及隧道外分别架设水准仪同时观测,每次观测完成后变换钢尺位置,并独立进行3次,导入高程值间的互差小于3mm。

竖井内指导隧道掘进的水准点为两点,每次使用前相互校核。

4.1.3.2地下施工测量

根据从地面导入的水准点及坐标点,建立地下施工控制导线。

在隧道掘进时,根据控制导线及隧道内水准点数据,在设计隧道的两侧各架设一台激光指向仪,激光指向仪的光束在空间上与隧道设计轴线平行,根据激光束进行隧道掘进施工。

在日常测量工作中,定期对激光指向仪激光束高程及平面进行复核,确保隧道掘进准确。

1)中线测量

隧道中线的准确测量是确保隧道施工质量的前提。

在日常施工测量作业中,测量队及时在隧道内放样中心线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不定期复核。

根据规范要求和施工需要,本隧道施工导线的边长为30m,测距中误差在±10mm之内,测角中误差在±6″以内。

2)高程测量

隧道内高程使用S3水准仪测量。

隧道内水准测量的起始数据以从地面导入的水准点高程为依据,测设固定水准点,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控制施工测量。

4.1.4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4.2.4.1根据施工安排和要求及时安排施工测量任务。

4.2.4.2严格执行施工测量三级复核制。

4.2.4.3履行交接桩及验线手续,验线签字齐全,严格遵守先验线后施工的原则。

4.2.4.4施工放线、验线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测量方案及有关规定进行,关键部位严格验线。

4.2.4.5保证各种测量原始记录有计算、校核、图标,并且写明日期、签字齐全,随时备查。

4.2竖井施工

4.2.1施工简介

竖井施工前应对竖井施工场地范围内各种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调查,并落实地表沉降等措施的情况,使施工人员对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措施做到心中有数,责任落实到位,保证施工时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竖井施工前先将井口附近的防排水系统做好,防止雨水、污水等流入井中。

施工竖井采用倒挂壁法,竖井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

 

 

4.2.2竖井运输组织

竖井是隧道出土进料,施工所需风、水、电以及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的主要出入通道,因此必须对竖井的运输组织作统一布置,方可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竖井平面分为三个区布置:

人行楼道区、吊斗提升作业区及各种管道电缆区。

人行梯道区采用钢网分隔,以确保安全,各种管道电缆沿井壁四角布置。

①、竖井提升架安装:

竖井提升架的安装须在锁口圈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安装调试。

提升架采用螺旋管和工字钢拼装,材料尺寸及规格详见提升架专项方案。

②、“三管两线”的布置

“三管两线”在竖井内平面布置料管、高压风管、水管、照明线、动力线均紧靠竖井壁的角部直接引入隧道,各种管道在转角分叉处均采用钢管,并在分叉处设置闸阀,隧道施工中的地下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入设在竖井底的集水坑内,然后用高扬程抽水机排至地面主排水沟引至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③、施工作业人员通道

在竖井内设置人行楼梯一道,楼梯坡度为1∶1.5,供施工作业人员出入使用。

人行通道用隔离网分离.

④、竖井围护栏杆

在竖井口周围设置栏杆,栏杆横杆Φ32钢管,立杆采用Φ32钢管,间距150cm,栏杆高1.2m。

⑤、3号风道及4号出入口施工竖井出土方法及能力

出土方法:

采用1台10t电动葫芦提升1只3m3/只提升斗至地面,白天将土吊存于临时存土场,夜间用汽车外运到弃土场。

隧道内出土:

采用人工、三轮车装运土方至提升斗,然后垂直提升至地面存土场。

提升架出土能力:

电动葫芦正常工作每5min提升一斗土到地面,提升斗运行到临时弃土场弃土2min,提升斗返回井底3min,提升斗提升→弃土→返回井底共需10min,因此每台电动葫芦正常工作每小时可提升18m3,考虑到井底运输及会车等综合因素,每小时电动葫芦按提升及转运15m3土方计算,电动葫芦累计作业15小时,每天可出土225m3。

因此竖井提升架出土能力满足隧道施工要求。

疏散口土方量较小,使用3t电葫芦即可。

4.3马头门施工

竖井开挖至马头门处,沿马头门拱部外轮廓线先打入Ф25,L=4m超前小导管进行注浆,小导管环向间距300mm。

在导管内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在洞口联立三榀横通道格栅钢架,该钢架与被截断后的竖井格栅钢架焊牢。

考虑暗挖通道施工安全,竖井内各导洞马头门开挖采取分别施做,先施做一侧马头门待开挖10-15m后,再施做另一侧马头门。

4.4暗挖隧道施工

4.4.1施工原则

1)竖井垂直提升系统与地下出渣进料运输系统配套,开挖作业的机具设备及量测仪器配备齐全。

2)暗挖施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层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确保洞室施工安全。

控制地表沉降,最大限度减少对地表建筑物及地下构筑物的影响,做到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3)施工中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强施工量测信息的处理及反馈,指导施工顺利进行。

管超前---在工作面开挖前,沿隧道拱部周边外轮廓线按设计打入超前小导管,以架立的钢格栅为支点,施做超前支护的作业。

严注浆---在打设超前小导管后注浆加固地层,使松散、松软的土体胶结成整体。

增强土体的自稳能力,和超前小导管一起形成纵向超前支护体系,防止工作面失稳。

短开挖---每次开挖循环进尺要符合设计要求500mm,开挖和支护时间尽可能缩短。

强支护---采用钢格栅和喷射混凝土进行必要的早期支护。

早封闭---开挖后初期支护要尽早封闭成环,以改善受力条件。

勤量测---量测是对施工过程中围岩及结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的重要手段,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监测,根据监测数据绘制位移---时间曲线,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加密监视,加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严格控制地表的沉降变形和拱顶下沉。

确保地面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及隧道施工安全。

4)施工中做到先加固、后开挖,加固一段、开挖一段,封闭一段。

中洞法施工工序(3号风道)

序号

图例

说明

1

1.施做1部拱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台阶法开挖1部土体,施做初期支护。

2

2、台阶法开挖2部土体,施做初期支护。

3

3、首先施工底纵梁,拆除中柱位置中隔壁,然后施工中柱及顶纵梁,预留钢筋及防水板接头,恢复临时仰拱。

4

4、开挖3、4、5、6部土体,施做初期支护,上下洞室错开不小于10-15m,左右洞室错开不小于8m。

5

5、施工两侧二次结构及防水,利用二衬结构预留的钢板,架设临时支撑(I45C@3m),如图示意。

6

6、纵向分段(不超过6m)拆除上部竖撑,浇筑拱部二次衬砌。

CD法施工工序(4号出入口)

序号

图例

说明

1

第一步:

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地层。

台阶法开挖1号洞室,上半断面开挖需保留核心土,采用锁脚锚管加固墙脚。

施作初期支护,及时进行初期支护背后注浆。

2

第二步:

1号洞室超前8~10m时,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地层。

台阶法开挖2号洞室,上半断面开挖需保留核心土,采用锁脚锚杆加固墙脚。

施作初期支护,及时进行初期支护背后注浆。

3

第三步:

根据施工监测情况,4~6m一段截断临时中隔壁。

分段敷设防水层,浇筑二衬结构,封闭成环。

及时进行二次衬砌背后注浆。

台阶法施工工序(疏散口)

序号

图例

说明

1

1、施做1部拱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台阶法开挖1部土体,施做初期支护。

2

2、台阶法开挖2部土体,施做初期支护。

3

3、分段敷设防水层,浇筑二衬结构,封闭成环。

及时进行二次衬砌背后注浆。

2#疏散口连通道直角拐弯处施工,采取初衬逐渐挑高,比开马头门部位多挖300mm,以确保直角拐弯处的洞门安全。

4.4.2超前小导管注浆方法及要点

①、注浆材料及配合比选择

浆液的配合比选择:

1.水泥水玻璃浆

普通水泥浆水灰比:

1:

1-1.5:

1在施工中依据现场情况调节;

水玻璃浆浓度:

30Be’;

水泥浆与水玻璃浆双液比在施工中依据现场情况配制。

2.改性水玻璃浆

水玻璃原浆浓度:

35Be’;

改性剂的浓度:

20%;

改性水玻璃浆液的酸碱度:

PH=3-4。

②、注浆的参数选取

注浆管尺寸:

直径32mm、长为2000mm;

注浆管间距:

300mm;

注浆压力:

0.5MPA,可视具体情况调节;

注浆速度:

10-30L/min,开始可以快一些,临近结束时慢一些;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凝胶时间:

40-90S;

改性水玻璃浆的固结时间:

30-50min。

③、注浆结束标准

每一个注浆段的结束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看注入量,二是看注浆压力,二者兼顾。

为此,要根据地层的孔隙率,估算每一个孔、每一段的吸浆量,作为施工时的参考标准,注浆过程中如果达到或接近预计值,并且压力也有所升高,即可以结束该段注浆。

如果进浆量虽没有达到预计值,检查压力已接近上限,可能因为该段已被上一段注浆时串浆或地层有变化注不进,也可以结束该段的注浆。

一个孔的每一段都注好了,就可以结束该孔的注浆。

④、小导管加工

Ф32钢管

小导管采用φ32mm,L=2.0m,壁厚3.25mm的普通焊接钢管,一端封闭并制成尖状,以便顺利插入已钻好的导管孔内,当围岩松软时,也可以直接打入,小导管尾端采用φ8钢筋焊一圈加强箍,防止施工时导管尾端变形。

为了便于注浆,在小导管中部钻φ6@100、梅花形布置的小孔。

小导管沿拱部环向布置,小导管形状见下图:

小导管加工形状图

小导管加工前,需要给加工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或岗前培训。

对加工好的成品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以保证注浆质量。

为了能与注浆协调进行,可提前安排加工。

⑤、注浆技术的工艺流程

超前预注浆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见超前预注浆工艺流程图。

⑥、超前预注浆的主要机具设备

1.注浆管加工设备:

金属材料切割机、电焊机、钻头、等;

2.钻孔设备:

T28风钻及配套工具等;

3.制浆机具:

搅拌机、储浆桶、滤网、波美比重计等;

4.注浆机具:

注浆泵及其管路、混合器、球阀、专用管接头等;

5.其他工具:

管路扳手、活动扳手、螺丝刀、钢丝钳等。

⑦、超前预注浆的劳动力组织

每个工班需要施工人员为:

工班长:

1人;拌浆工:

3人;注浆工:

2人;司泵:

1人;机电维修工:

1人。

 

超前预注浆工艺流程图

⑧、注浆效果分析与检查

超前预注浆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后续开挖工序的顺利与否,对工期和成本的影响很大。

只有这道工序做好了,开挖施工才容易。

计划从以下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注浆效果的分析与检查。

一是根据土层的孔隙率,分析各孔各段的注浆量(注浆时要严格记录),计算填充率。

一般情况下,孔隙的填充率不低于75%,填充率太低,说明浆液注进去的少,固结率就低.二是根据以上分析计算结果,寻找注浆薄弱部位,选取若干个点进行钻孔检验。

钻孔深度要大于开挖段长。

然后再次钻孔检查,直到不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