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5655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docx

保护地番茄高效益栽培技术丰中等专业学校

设施蔬菜栽培技术

一、土壤连作障碍的预防

二、设施蔬菜栽培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三、春早熟西瓜—秋延迟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四、小麦—西瓜—玉米间套轮作栽培技术

五、温室、大棚高温闷棚与土壤培肥技术

六、温室、大棚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七、温室、大棚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连作障碍的预防

连作障碍是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着设施农业的发展。

造成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病原菌积累,土壤环境恶化,使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二是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使作物抗病能力降低;三是自害物质的增多。

据统计,连作造成的减产,其中病害占75%以上,缺素占5%,自毒物质占9%。

一、连作障碍的基本概念

1、连作障碍:

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连作以后,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病害加重、生育状况变差、甚至无法生长的现象。

2、土传病虫害

生活在土壤中病原细菌、真菌,在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染作物引起的病害。

常见的土传病害有十字花科的软腐病;茄果类、瓜类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黄)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及疫病等,此外还有线虫等。

二、连作障碍的类型

(一)生物障碍:

由病原微生物和植物自毒作用引起的连作障碍

1、土传病原菌大量繁殖

连作提供了根系及土传病害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的场所,导致土壤中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加重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

连茬种植土传病害发生的微生物机理:

在旺盛生长时期,作物根系不断向土壤中分泌各种代谢产物,在根系周围形成一个特殊的区域(根际,根圈等)。

不同作物根系的分泌物不同,在根系周围的“特殊区域”中,土壤积累的由根系分泌的化学物质不同。

不同作物根系周围的“特殊区域”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而言,就是一个“天然的选择性培养基”。

凡营养需求与“天然选择培养基”成分吻合的微生物,则在根际土壤中大量繁殖,成为该特殊区域微生物区系中的优势类群;其他微生物数量相对减少。

如果上述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是有益菌,则促进作物生长;如产生的是病原菌,就会侵染作物根系,导致作物发病。

土壤中有少量病菌时,作物并不发病;当病原菌的累积数量超过发病的“阈值”时,则作物就会发病。

连茬种植,导致病原菌数量连年累积,根区土壤微生物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终引起连茬种植土传病害发生。

2、植物自毒作用存在

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对同茬或下茬同种或同科植物生长产生的抑制现象被称为自毒作用。

毒素来源:

作物根系分沁有毒物质;作物地上茎叶分泌的有毒物质淋溶;植株残茬腐解产生累积有毒物质;病原微生物、特定微生物分泌有毒物质。

作用机理:

自毒物质通过影响细胞膜透性、酶活性、离子吸收和光合作用等多种途径影响植物生长。

(二)化学物理障碍:

由土壤理化性状劣化引起的连作障碍。

1、某些元素缺乏:

连续种植特定作物,造成对肥料的选择性吸收,引起特定缺乏;

2、盐化:

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加上设施内土壤缺乏雨水淋溶,引起土壤盐分累积;

3、土壤物理性质恶化:

过量施用肥料或偏施化学肥料易引起土壤物理结构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

同时,在设施栽培中,农户易出现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土壤板结,透水透气性变差。

三、连作障碍解决办法

1、土传病害防治

与地上部病虫害不同,根系的病虫害一旦发生,一般很难得到控制,这与根系的生长环境有关,同时根部病害发生前期是看不到的,等到症状表现在叶茎上时,已经进入病害后期,已错过了最好的防治时期。

所以根系病害以预防为主,当前减少栽培时的病原菌数量和提高植株抗病性是最好的防治策略。

主要措施:

①采用轮作减少病原菌

轮作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最为简单和有效的方法,通过与病原菌非寄主植物的轮作,土壤中的病原菌数显著减少。

②采用土壤化学、物理消毒法消灭病原菌

化学药剂消毒:

首先将田间杂草、茎、叶清除,然后翻耕结合施入有机肥后,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或用菌核净1500倍,每亩喷洒药液200公斤,进行土壤杀菌。

也可利用恶霉灵、杀毒矾等杀菌剂进行处理土壤,用量为每亩2-3kg翻入土壤中。

物理方法:

高温闷棚,在7、8月份的温室大棚闲置期,每亩撒5000斤碎草或稻壳,施入土杂肥和200斤碳铵,然后深翻、浇足水,最后用地膜和大棚膜双层覆盖,连续闷30-40天,土壤中的温度可达到50℃以上,能杀死大部分病菌,既增肥土壤又能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

③采用拮抗性微生物抑制病原菌

利用特定有益菌产生的抗性物质、重寄生等作用抑制土壤中的特定病原菌,利用营养和空间竞争等途径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利用微生态调整改变作物根区的微生态环境,防止病原菌对根系的感染。

筛选有益菌:

人工大量繁殖有益菌,将有益菌接种到作物根区,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调整失衡的微生物生态,将病害降低到不影响生产的程度。

如激抗菌968的施用等。

生物法:

应用生物技术防治土传病害,是解决连作障碍最理想的方法,是发展方向。

目前正在试验推广的生物技术有许多种:

一是抗生菌蘸根法;二是生鸡粪加微生物活化剂闷棚法。

亩施鸡粪8000斤,地面喷施土壤活化剂800-1200毫升,翻耕覆盖,浇水覆膜,利用鸡粪发酵产生的热,温度可达60℃-78℃高温,杀死病菌;时间要视天气情况20-30天。

三是生物肥+鸡粪或优质有机肥+生物菌剂。

做法如下:

定植前10-15天整地,亩施鸡粪(腐熟好的)8000斤或优质有机肥10000斤,生物菌或酵素菌生物肥,氮、磷、钾复合肥若干,微量元素适当,均匀撒在地面;再用土壤活化剂300-600毫升稀释200-300倍地表喷雾,翻耕耙盖,如墒情不足要浇水,10-15天后植。

定植时用抗生菌蘸根,定植后用活化剂稀释液,逐棵浇水压苗。

每亩用活化剂原液450-800毫升稀释300倍。

机理是针对连作障碍的成因,调整土壤中的微生态区系,用有益菌和有针对性的抗生菌,抑制病原菌。

增施微量元素,使土壤各种元素达到平衡。

增放有机肥改善土壤状况,保扩作物免受侵害。

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增施有机肥:

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

降低盐分浓度:

减少土壤返盐,灌水压盐,轮作禾本科植物吸收多余盐分,利用雨水洗盐,休棚期大水漫灌。

换土:

温室耕作层换土,但费时费工。

3、利用抗病品种和嫁接技术

选择抗病品种:

目前番茄等抗线虫品种,菜椒的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应用较多。

利用嫁接的方法来防治根系病害,黄瓜、茄子、西瓜都可以用嫁接换根的方法来解决连作障碍的问题。

 

设施蔬菜栽培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温度、光照调控不当

据观察,我地温室、大棚通风时的温度是普遍偏低的,低于棚室内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

温度对于冬季及早春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生产来说极为重要,有这样一个说法:

有收无收在于温度,多收少收在于肥水,也就是说温度是决定能不能良好生长、能不能存活,肥水决定产量的高低、收入的多少,所以温度的调控是冬季及早春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管理措施。

一天中棚、室内的温度变化情况:

正常晴天情况下,白天日光温室、大棚是吸收太阳光能,给棚室内增温,夜间温室、大棚往四周散热,到了凌晨5—6点的时候,棚、室内的温度降到一天中的最低。

一天中的温度最高时段是12点到3点,如果不放风,温室内最高温度可达到50度以上,白天的上午要适当的通风,晚上要通过多层覆盖或盖草苫来尽可能的保温。

1、棚室内温度控制不准

棚室内温度变化规律一般是从高向低,温度是越来越低;从后墙到前墙温度基本上也是越来越低;温室或大棚两头温度道理上应该是一样的,但由于通风口,温度实际上又是低的。

所以,我们要在棚室内不同的位置都要放上温度计,且温度计挂的高度应该是棚室内正在生长蔬菜植株高度的一半。

棚室内的温度应该是这几个温度计上的平均值。

我们县农户在通风时的温度是普遍偏低于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就是因为他们的温度计挂的位置不正确,通常他们是挂在棚室内的最明显的一根柱子上,而且离地面很高,那个位置通常是温室或大棚内温度最高的位置,所以他们就误为棚室内很高了该放风了,其实有些位置的温度还很低。

2、连续阴雨天气不揭草苫

日光温室生产常会遇到连续阴雨天气。

遇到这种情况菜农由于担心低温灾害,往往采取揭花苫或纯粹不揭苫的办法,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为作物在黑暗的条件下是消耗养分的,如果不揭的话就会加大养分的消耗,而导致植株瘦弱。

正确的方法是:

连续阴雨天气,只要雨停有散弱光,就一定要揭开草苫,让作物见见光,以减少养的分消耗。

二、喷药时间及喷药量不当

据观察,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大棚、温室内打药时间是在下午封闭棚室之前,也就是下午的4点左右,而且药液量很大,喷得叶片上的水珠往下滴。

1、喷药时间:

农户普遍认为这段时间叶片经一天蒸发比较干燥比较容易吸收药液,这个说法,但是此时喷药后,温度以经降低了,无法通风,叶片上形成水膜、水珠时间太长,真茵或细茵孢子易在水膜、水珠存在的情况下,进入叶片内叶肉细胞中,造成危害,据专家分析,叶片上存在水膜、水珠时间超过两个小时,药效降低将近40%。

正确的方法是睛天9—15点时喷药,喷药后能放风两个小时,保证封闭棚室前叶片上没有水膜、或水珠存在,通俗说水气已晒干。

2、喷药量:

打药时喷雾器的压力一定要足,让喷头喷出的水形成雾状,药液在叶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膜,但不形成水珠往下滴,此时用药量少,没有造成药液浪费,且毫无意义的增加棚室内的湿度。

三、浇水时机及时间不当

一般农户在冬季、早春大棚温室栽培蔬菜时,浇水时间很随意,如露地栽培蔬菜一样,想什么时间浇水就什么时间浇水,其实冬季、早春栽培浇水对时间要求是很严格的。

1、浇水时间:

应选冷尾暖头晴天上午进行。

冷尾暖头就是这次寒流刚过,下一次寒流还得几天后才能到来的这段时间,选这段时间的目的,是浇水后能遇到几个连续晴天,这样浇水后地温能逐渐回升;如果浇水后遇到连阴天,地温会更低,会导致植株沤根或变黄、变褐,植株不长、发黄。

最好在晴天上午9—12点,这段时间棚室内气温、地温都在上升,此时浇水后地温变化不大对作物生长不会带来影响。

2、浇水量:

浇水量的大小要根据三个条件决定:

一是土壤墒情,二是植株大小,三是天气情况。

冬季为防地温下降、根系受凉,建议小水勤浇。

四、施肥种类、数量、时间及方式不当

蔬菜土壤要求疏松、肥沃、透气。

要想达到这一点,必须要重施土杂肥,一亩达到10方至12方。

绝大多数农户达不到,也不愿做到。

这也是一个误区。

1、施肥种类、数量

肥料种类:

鸡、猪、羊厩肥最好,混合的也行。

肥料数量:

一亩地要想达到2—3万斤的产量,必须施到10—12方的优质土杂肥,否则是达不到产量的,土杂肥营养全,肥效长,肥力稳;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综合肥力都有好处。

土壤综合肥力包括蓄肥、蓄热、蓄水、蓄有益微生物的能力等几个方面,良好的土壤结构应该是土壤内大小团粒结构比例协调,团粒与团粒之间大小孔隙都有,大孔隙贮气、贮水、小孔隙贮肥、贮热。

据专家测算,每亩施土杂肥8方以上,土杂肥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热量能使土表土壤温度提高2度左右,同时还可以释放出一定的二氧化碳供作物吸收利用,所以一定要多施土杂肥,多多益善良。

2、施肥时间、方式

施肥时间:

定植前一个月施下去,施肥方式:

三分之二沟施,三分之一普施,施后灌大水,盖棚提温,让肥料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充分分解成便于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春早熟西瓜——秋延迟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利用大棚三膜覆盖栽培早春西瓜与秋延迟辣椒轮作栽培模式,每亩西瓜产量3000公斤以上,收入9000元左右;辣椒2500公斤,收入7500元,每亩可收入16500元。

这种瓜菜轮作模式投资少,效益高,现将主要生产技术要点如下:

 一、 茬口安排

1、早春西瓜:

12下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5月初采收第一茬西瓜,6月中旬二茬瓜上市。

2、秋延后辣椒:

7月上中旬辣椒育苗,8月上旬辣椒定植,10月初鲜椒上市,遇到行情不好可在棵上保果,一直到12月下旬采摘。

二、栽培技术

1、大棚早春西瓜栽培技术

1.1  品种:

西瓜选用早熟、抗病、易坐瓜、品质好的品种,如京欣二号、8424、抗病苏蜜等。

1.2  育苗

    播种:

适宜播期为元旦前后,播种前3-4天进行浸种催芽有50%以上露白时分批播种。

    苗床营养土配制:

现在多用基质及育苗穴盘育苗为主。

如果自配营养土的话,比例应为6份熟土中、4份腐熟过筛的土杂肥,另加复合肥1.5公斤,50%多菌灵80克。

      1.3  定植

整地施肥:

一般每(亩)施腐熟土杂肥或鸡粪4000-5000公斤,复合肥100公斤,硫酸钾20公斤,进行深耕、整畦。

提前扣棚覆膜:

将大棚提前10-15天覆盖密闭以提高地温,利于西瓜栽进去以后返苗。

定植:

2月上西瓜苗龄在50天左右即可定植,一般行距2米,株距35-40厘米,每亩可栽培800棵左右,栽后覆盖地膜。

  

1.4  栽培管理

  温度管理:

返苗前棚内温度保持在38℃以上,温度达不到的话甚至中午可以不放风。

等返苗晴天的中午温度达到40℃左右再进行放风,温度保持在36℃以上最好。

切记放风只放一边风,放风向相反的那侧风(即刮东风就放西侧,刮西风就放东侧)。

   

整枝留瓜:

采用双蔓整枝法,即保留主蔓和一条健壮侧蔓,其余均及时剪除。

选择主蔓第二朵雌花进行授粉瓜,瓜坐住以后将长出5片叶时进行摘心。

授粉要在每天的7-9时进行,授粉后插牌标记授粉日期,以便后期确定采摘。

肥水管理:

西瓜一般底肥施足的情况下后期不追肥,以浇水为主。

返苗时要浇一遍返苗水,膜下暗灌;伸蔓后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原则酌情进行浇水;到3月下旬气温迅速回升,也正值西瓜长势旺期,要加大浇水量;直到坐瓜后期再减少浇水量,特别是采摘前一星期都不要浇水。

2、秋延迟辣椒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秋延迟辣椒栽培应选择耐热、早熟的优良品种,目前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洛椒4号、苏椒等。

2.2  育苗:

播种:

7月中下旬开始育苗,此时温度过高要在棚膜上覆盖遮阳网进行育苗。

播种前3-4天进行浸种催芽有50%以上露白时分批播种。

苗床准备:

同西瓜。

2.3  定植:

一般在8月上中旬进行定植,苗龄大约35-40天。

整地施肥:

一般每(亩)施腐熟土杂肥或鸡粪4000-5000公斤,复合肥100公斤,进行深耕、整畦。

定植:

8月上旬进行定植,行距45-5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亩可栽培4000-4500棵左右,栽后覆盖地膜。

  

2.4  栽培管理

温度管理:

由于8月份温度还很高,大棚不需要关闭,每天都把棚四周及两头都放大风,除非有冷空气,棚内保持在35℃左右;到9月下旬以后随着气温降低就要陆续封棚保温了。

 

肥水管理:

前期一般不需追肥,以浇水为主,到后期座果,一般每采摘完两茬就要追一次肥,以防植株早衰。

前期温度高蒸发量较大,要加大浇水量,但千万不能积水;到后期随着气温降低,以土壤见干见湿为原则。

 

小麦—西瓜—玉米间套轮作模式栽培技术

一、效益分析

此种间套作高效种植模式,每亩可栽西瓜800棵,亩产3000公斤,按1.0元/公斤计算,产值3000元;小麦平均亩产300kg,按2.4元/公斤计算,产值720元;玉米平均亩产350公斤,按2.5元/公斤计算,产值875元;一瓜两粮三熟栽培,每亩产值可达4595元,较稻麦二熟制可至少增加收入1800元/亩。

二、茬口安排

每年10月1日前后在播种小麦时留好瓜趟,一般留1.5米宽左右的行距(可栽西瓜两行),播种小麦的宽度为4.2米(不超过4.5米,如太宽不利于收割机收割);翌年4月5日前后小拱棚装钵育西瓜苗,苗龄25-30天,可在5月1日前后将西瓜栽进麦田留好的瓜趟内;在6月10前后,小麦收获后,麦茬地播种玉米,4.2米的小麦趟可播种3行玉米。

三、栽培技术

1、小麦栽培

小麦尽量选早熟矮杆高产品种,如徐麦30、徐麦33、烟农19、淮麦20等,在10月上旬进行精量播种。

2、西瓜栽培

(1)、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耐运输的品种,如京欣系列、8424、梅亚系列、龙卷风系列等。

(2)、育苗:

4月5日清明节前后,选一向阳、土壤肥沃的地块挖一育苗池,配好营养土进行装钵育苗。

钵装好摆在育苗池内,然后一次性浇足底水,等水完全渗下后,再把催好芽的西瓜种子摆放在钵内,上覆一层营养土,然后覆一层地膜,最后再在育苗池上插上小拱棚、覆上薄膜。

等西瓜有50-60%出苗时,把地膜揭掉,防烫伤苗。

小拱棚前期可不放风以保温促苗生长,到后期移栽培前一星期可适当放风进行炼苗。

(3)移栽及管理:

幼苗2-3叶,5月上旬外界气温稳定以后,即可移栽,每1.5米宽栽两行,两行之间留1米行距,株距0.5米。

移栽前每百米长度(留好的瓜趟宽度是1.5米)撒15斤复合肥,旋耕整平后压实,然后栽瓜。

栽瓜时一定要浇足定植水,挖好穴把瓜钵放进去后,每穴浇足浇透水,等水完全渗下后,再覆上土盖严。

栽后即可喷除草剂(金都尔),一定不要喷到瓜苗上。

最后再用1.5米宽的地膜覆盖,盖上后立即掏出瓜苗,并且瓜苗四周用土把薄膜撕破处盖实封严。

3、玉米栽培技术

麦收后立即直播玉米,主要品种有郑单958、苏玉20、苏玉29等。

播后苗前的进行化学除草,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缺苗时可在同行或相邻行就近留双株,若缺苗太多则应及早补苗。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第11~12片叶)追施一次孕穗肥,每亩用量复合肥50公斤,以促穗大粒多。

该项模式简单易操作,农户接受快,投入少效益高,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适宜大面积推广。

 

温室、大棚高温闷棚与土壤培肥技术

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连年重茬种植,生产上普遍存在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病及其他地下害虫危害,不仅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已成为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采取高温闷棚消毒,不仅可以消除土传病菌、杀灭虫卵(蛹)、清除杂草,还可熟化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清洁棚室,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是一条简单、经济和行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之一。

高温闷棚,就是利用太阳的高温进行棚内杀菌消毒,一般在盛夏高温季节7中旬—8月中下旬进行。

这种方法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简单,有效防治了土传病虫害的危害。

具体方法如下:

一、清整棚室,清除残枝落叶

在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病虫残体,铲除田间杂草,带出棚外集中深埋或烧毁。

2、施入发酵物

高温发酵物有稻壳或玉米、小麦、水稻的碎秸杆等,将其切碎成3-5厘米小段,均匀铺于棚内(可铺5-10厘米厚),每亩用量5000斤以上;然后每亩再撒施200斤碳氨和鸡粪2000-3000斤,均匀撒在秸杆上,随即翻入土下30cm深。

三、浇水覆膜,高温闷棚

将翻好的地灌足水,以水不再往下渗为原则,最后整体覆上地膜,盖严压实,并将大棚密闭,进行高温闷棚一个月以上。

四、注意事项:

1、及时密闭大棚,快速升温。

要及时关闭棚室所有通风口,盖好大棚膜,防止雨水进入,以确保棚室迅速升温,使地表温度达到70℃以上,地表10厘米温度达到60℃以上。

2、适当延长闷棚时间。

绝大多数病菌不耐高温,经过10多天的热处理即可被杀死,如立枯病病菌、黄瓜菌核病病菌、黄瓜疫病病菌、茄子黄萎病病菌等都不耐高温。

但是也有的病菌特别耐高温,如根腐病病菌、根肿病病菌和枯萎病菌、根结线虫等一些深根性土传病菌,必须处理30天以上才有较好的效果。

   

3、配合做好闷棚的善后工作,提高闷棚效果。

闷棚结束后,要及时翻晾(不宜翻太深8-10厘米即可)土壤10天左右方可定植作物,以免地温过高影响作物生长。

   

 

温室、大棚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一、黄瓜病虫害的防治

近年来,冬季棚栽黄瓜病害的种类逐年增多,给黄瓜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现介绍几种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经验,供菜农参考。

1、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初期为鲜绿色水浸状斑,逐渐变为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液,干后具白痕,病部质脆易穿孔。

茎、叶柄和果实上病斑为水渍状圆斑,潮湿时有白色黏液,干枯后为白色。

防治:

可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30%DT杀菌剂500倍液,或5%百菌清粉尘剂1000倍液喷施,防效较高。

2、枯萎病:

枯萎病病菌生命力极强,能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

高温高湿是枯萎病发生的有利条件。

氮肥过多,酸性土壤发病较重。

根结线虫多的地块及大水漫灌的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

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可以采取与非瓜类蔬菜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也可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立枯净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隔7天灌1次,连续灌3次。

嫁接也是防治黄瓜枯萎病较理想的方法,用根系发达耐低温抗枯萎病的黑子南瓜做砧木,以黄瓜为接穗,靠接或插接,防病效果极好。

3、霜霉病:

发病初期,叶背或叶缘出现水浸状淡黄色不规则形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黄斑。

发病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的霉层。

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防治:

首先要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培养壮苗,膜下浇水,减少浇水次数。

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

其次是药剂防治,具体可选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普立克水剂600~1000倍液喷雾。

也可每亩每次用20~30克百菌清烟剂熏棚。

每7~10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3~5次。

二、辣椒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等。

灰霉病:

主要为害幼果及茎叶,大棚栽培易发病,遇低温多雨天气为害严重,应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湿度,及时摘除病叶、病果。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温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疫病:

成株期叶片发病,产生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色霉状物,叶片大部分软腐,易脱落。

茎部发病,有暗褐色条斑,病斑上部的枝条萎蔫,果实被害,引起腐烂。

见病迅速防治,可用瑞毒霉,乙磷锰锌,克露、杀毒矾、安克锰锌等,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

炭疽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老叶和成熟的果实易感病。

叶片产生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上面轮生小黑点,病叶易脱落。

果实表面初生水渍状黄褐色病斑,扩大长圆形、不规则形、凹形,边缘红褐色,中间灰色,病斑上 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其上轮生小黑点,干燥时易破裂,潮湿时病斑溢出淡红色粘稠状物质。

可用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防治。

三、番茄的病害主要有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

早疫病:

发病初期,每667m2每次喷施用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多霉灵、多霉清、冠菌克、灰霉净、万霉敌等)116-175克,加水75千克,稀释成600-8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三次。

还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72.2%普力克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灰霉病:

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还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250克熏治。

叶霉病:

在温室大棚中,每亩每次用6.5%甲硫.霉威粉剂800-1000克,采用直接喷粉,使超细的粉尘在棚室内悬浮、分散,叶片的正反面和茎枝前后均匀受药。

常用药还有50%多菌灵800倍液,50%速克灵1000-2000倍液等。

四、茄子病害主要有黄萎病、早疫病、绵疫病、灰霉病、白粉病等。

黄萎病:

 黄萎病一旦发现病株,立即用锹挖出,撒石灰粉,附近植株用甲霜灵加恶霉灵灌根2-3次。

早疫病:

 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具有同心轮纹,直径2-4厘米。

可采用金雷多米尔、杀毒矾、霜脲锰锌进行叶面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绵疫病:

 俗称掉蛋、水烂,对果实危害比较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