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忠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5668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大学生的忠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的忠告.docx

《大学生的忠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的忠告.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的忠告.docx

大学生的忠告

清华大学校长给大学生的忠告

清华大学校长曾给毕业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未来的世界是,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

方向比努力重要。

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早地作出正确的方向选择,那么谁就将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头羊、专家或者权威;方向比努力重要,现在是讲究绩效的时代,公司、企业、政府,需要的是有能力且能与企业方向共同发展的人,而不是一味努力但却南辕北辙的人。

自己适合哪些行业,哪些职业,有很多东西是先天决定的,只有充分地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是总与自己的弱点对抗,一个人才能出人头地,就像现在很多企业,他们相信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让火鸡学会爬树。

方向不对,再努力、再辛苦,你也很难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能力比知识重要。

知识在一个人的构架里只是表象的东西,就相当于有些人可以在答卷上回答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解决棘手的问题、如何当好市长等等,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却显得毫无头绪、不知所措,他们总是在问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应该是哪种情况等等。

他们的知识只是知识,而不能演化为能力,更不能通过能力来发掘他们的潜力。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究能力模型,从能力的角度来观察应聘者能否胜任岗位。

当然,高能力不能和高绩效直接挂钩,能力的发挥也是在一定的机构、环境、工作内容与职责之内的,没有这些平台和环境,再高的能力也只能被尘封。

健康比成绩重要。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是很多人已经认同的一句话。

对于毕业后走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学生阶段的成绩将成为永久的奖状贴在墙上,进入一个工作单位,就预示着新的竞赛,新的起跑线。

没有健康的身心,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人生变革,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个人成就欲得矛盾?

而且在现代社会,拥有强健的身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心理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挫折与痛苦、缓解压力与抑郁,这些都将成为工薪族乃至学生们常常面对的问题。

生活比文凭重要。

当这个社会看重文凭的时候,假文凭就成为一种产业,即使是很有能力的人,也不得不弄个文凭,给自己脸上贴点金。

比起生活,文凭还重要吗?

很多人找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把学历当做指标之一,既希望对方能给他(她)伴侣的温暖与浪漫,又希望他(她)知识丰富、学历相当或更高,在事业上能蒸蒸日上;我想说,你找的是伴侣,不是合作伙伴,更不是同事,生活就是生活,这个人适合你,即使你是博士,他(她)斗大字不识一个,那也无所谓,适合就会和谐融洽,人比文凭更重要。

很多成功的人在回头的时候都说自己太关注工作和事业了,最遗憾的是没有好好陪陪父母、爱人、孩子,往往还伤心落泪,何必呢,早意识到这些,多给生活一些时间就可以了。

我们没有必要活得那么累。

情商比智商重要。

曾经有个记者刁难一位企业家:

听说您大学时某门课重考了很多次还没有通过。

这位企业家很平静地回答:

我羡慕聪明的人,那些聪明的人可以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律师等等,而我们这些愚笨的可怜虫只能管理他们。

要成为卓越的成功者,不一定智商高才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情商高,懂得如何去发掘自己身边的资源,甚至利用有限的资源拓展新的天地,滚雪球似地积累自己的资源,那你也将走向卓越。

萧伯纳曾这样说过:

在世界上出人头地的人,都能够主动寻找他们要的时势,若找不到,他们就自己创造出来。

忠告1:

就业压力大是必然的,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就业机会。

“危机”是危难也是机会,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把握。

无论有没有危机,你自己必须努力,什么时候都有扶不起的阿斗。

 

忠告2:

心态要好,这个世界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完美,随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有志者,事竟成。

危机中最忌讳的是浮躁和颓废。

浮躁会让你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而颓废则让你丧失机会争取的斗志。

 

阅读后请留下你的感谢和启示,谢谢,祝大家新年快乐~!

忠告3:

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是水源,所以,要修水库;一个企业资金就是企业的水库,美国的危机告诉我们,再大的企业如果资金链断流,企业就只能破产;一个人呢?

面对人生,你需要自己的人生水库。

毕业生只是文凭或学历的毕业,而对于自己的“知识”而已,要知道学无止境。

今后的日子代表着,你需要边工作边修自己的水库。

 

忠告4:

危机实际上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要想不被淘掉,你需要让你变成金子。

就我所知,参加一些职业培训,可能是你必要的选择。

 

忠告5:

人生来就不是平等的,在危机面前更是如此,有些人拥有“啃老”的资本,而有些人可能需要的就是一份“工作”,仅此而已。

所以,你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

而对于多数人而言,毕业意味着从前是父母养你,今后你该负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忠告6:

现实一些,并不代表理想的丧失。

Remembers,You have a great Ideal。

(记住,你有一个伟大的理想!

)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

思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没有思想就是行尸走肉。

当然有理想之外,也需要知道实现这个理想的具体方法。

要知道你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无人可替代的。

要有勇气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比如少小离家,比如甘心忍受寂寞,比如不随波逐流……。

 

忠告7:

社会好像一根竹竿,分成若干节。

一个人的事业,就是爬上比他自己的阶层更高的阶层去。

当然,因为你要向上爬,而必然会有自上而下的阻力。

克服它,你就成功了。

当然,危机中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将会更大,但也许更加值得。

 

忠告8:

一个人贫穷,不是口袋没钱叫贫穷,而是脑袋的贫穷;人要有富有的想法,然后才会有富有的生活。

头脑致富是未来趋势;翟鸿燊教授说:

“如果要投资最好投资脖子以上”。

不要做“三等人”:

等下班、等薪水、等退休。

 

忠告9:

“不是学习没有用,而是因为我没用,因为我没用,所以我没用”如果你学会了应用,你就会变得很有用,你的学习也才变得有用。

精通的目的都是为了应用。

知识不是力量,学会使用知识才是力量;用知识创造财富,有财富才有自由;真正的财富不是口袋里有多少钱,而是脑袋里有些什么东西。

要想有财富先要让自己的脑袋富有起来。

所以,你要想成功,你首先要让自己变得有用起来。

 

忠告10:

一位牧师在为第二天讲道煞费苦心,他的妻子外出了,年小的儿子无所事事烦躁不安。

牧师随手抓过一本旧杂志,看见其中有一张色彩艳丽的世界地图,于是他用剪刀剪成小纸片。

递给地板上的儿子:

“儿子,你把这幅地图拼起来,我就给你买一盒巧克力”。

牧师想,这样的地图,儿子怎么也会拼上半天。

谁知不到十分钟,儿子就来敲门,他已经拼好了。

牧师很惊讶,问儿子是怎么拼好的。

孩子说:

“这张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图画。

我想如果我把人拼对了,地图也该不会错吧。

”牧师猛然醒悟:

“假如一个人对了,他的世界也就肯定对了”。

如果你发现你眼中的世界错了,你该反省一下,看看是不是自己活反了呢?

 

忠告11:

障碍是你看不到目标。

《论语》说: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你的目标如果定的过低,则你的收效也许就更低。

300多头鲸鱼因为追逐沙丁鱼被困死在一个海湾里。

鲸鱼因为追逐小利而暴死,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耗掉了自己的生命。

你追求的目标一定是值得追求的才对。

 

忠告12:

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去苛责别人。

多花时间学会改变自己。

 

忠告13:

有个北大硕士写了一本《北大毕业等于零》的书,他发现通过互联网,他在北大所学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这让他很沮丧,所以写了这本书。

同时告诉青年人:

知识只需要检索,根本不需要储备。

毕业了,你需要找机会将你的储备释放出来,危机中与其等待徘徊,不如尽快进入角色。

 

忠告14:

态度决定结果。

消极的“墨菲定律”认为:

任何事情都不会像它看上去那么容易;办任何事情所要花的时间比你想象的都长;问题往往出在你认为最不会出问题的地方。

 

而积极的“艾利斯情绪理论”:

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

真正决定事物结果的根源并非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于该事物的信念和行动。

 

忠告15: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美国的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认为成功决定于五个要素,取决于信念、态度、目标、潜意识和习惯。

他有三个成功法则:

 

成功法则1:

成功(V)=自信(S)+意志力(W)+积极心(P) 

成功法则2:

目标(O)=希望(H)+热情(E) 

成功法则3:

成功(V)=想象(J)+潜能(L)+努力(M) 

忠告16:

流行是短暂的,趋势才是长久的,掌握趋势就能领导流行。

危机就是一个负面的流行,不会长久存在,在我从事工作的这10年中,这次的危机算了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是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对于IT企业的冲击;第二次是2003年北京的“非典”的影响。

都过来了。

这一次,或大或小,总之,依然会过去。

如果你能够掌握趋势,你依然能够成功。

 

【摘要】一直觉得这只是一个北大毕业生的牢骚,但是从第3条开始讲得都是大实话,是很多过来人的深刻体会。

不只是北大的,其实每个上大学的都应如此。

请你静下来耐心读一下吧~~~~也许会从里面找出一些启示的吧!

  【正文】

  1,我刚工作的时候,在一家小公司,很小很小的。

和我一起进去的另外2个都是普通一点的学校的。

我们刚去的时候,基本上有了电话都是我站起来跑过去接,其它人根本就不动身。

  以至于到了后来,电话一响,如果我不起身,大家就会一直等着,一直等到我终于忍不了了起身去接。

每天下班以后,我要检查办公室的垃圾袋,看看是不是需要把垃圾袋提走。

而其他人,比如老员工和另外的实习生,他们根本不会去提垃圾袋。

我是北大人。

我不狂。

  2,工作形势非常严峻。

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

如果是大公司,它们可能有能力支付生手的培训时间和金钱,也有能力承受生手因不熟悉业务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小公司,它们根本就不愿意或者说无法承受这些。

所以在一个大专毕业的熟手和一个北大毕业的生手中间,他们宁可选择前者。

  3,中关村乃至海淀乃至北京,是一个廉价高等教育人才市场。

这个大环境决定了我们在用人单位眼里,都是金属,而不是金子。

在这里,大学生就是廉价劳动力,商人看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感觉,和建筑工地上包工头看民工的眼光没有任何区别。

尤其在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大部分小公司。

所以,刚毕业的同学最需要做的,就是赶紧让自己成为一个熟工。

  4,在学校的时候,多交几个真心的朋友。

因为工作以后,你可能就永远丧失了交朋友的权力和勇气。

特别是同事,你可能一直到离开某个单位的时候,你都恋恋不舍,觉得这个单位的同事很不错。

但是没准在后来的某一天,你突然因为偶然的机会发现,每天对你温柔微笑的同事曾经在你背后捅了一刀或n刀,而这些刀的直接后果就是你滚蛋。

  5,在学校的时候,好好享受自尊的感觉。

有人说,他读大学的时候,以为他毕业后要变成一条狗只需要3年的时间,但是工作后,他发现对自己真是太不自信了,其实要变成一条狗根本不用3年,半年就足够了。

这话是我大4时看见的,过了2年后,我发现这条伟大真理完全可以和牛顿定律媲美。

我们在北大里,享受的是中国最大的自由和民主,这是个可怕的甜蜜。

因为当你第一次受到指着鼻子的责骂时你一下子无法接受。

  6,你在北大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某人很俗。

离开北大的时候,你可能会立志你绝对不要俗。

但是过了几年后,你会发现只有那些完成了由不俗到俗的成功转变的同学才能衣着不俗地参加聚会,而那些尚未完成转变的同学则可能潦倒落魄地出现在你面前。

所以,当你在学校的时候,千万不要讥笑(哪怕是在心里)身边那些俗又俗的同学,因为他们很可能就是将来同学聚会上的主角,也是你mm对你进行再教育的榜样。

  7,当你在北大的时候,千万不要看不起那些在西门外那排小平房租房准备以考研方式杀进北大的年轻人,他们中的某些人在你看来可能很功利、没有道德观、为了目的不达手段。

但是你工作后你会发现这3点恰恰是北大没有教给我们的生存技能。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3点,再加上我们的学历背景,北大人一定会战无不克。

事实上,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离开学校后都会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他们其实是很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比我们成熟得要早。

他们可能在更年轻得时候就受过挫折,所以他们懂得从此以后拼命。

而我们一直是幸福宝宝,等到毕业的时候才开始接受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挫折,所以我们拼命得比他们要晚了很多。

  8,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里,师长一直告诉我们要诚实、对人真诚。

还有,中国的老话叫“买卖不成仁义在”。

这在企业竞争已经到人性化程度的西方世界可能还是真理,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商场上那是……胡说。

举个例子吧,我的诚实让公司失去了一个客户,让我个人赢得了一个朋友;当这个朋友因我的诚实而给我带来一个大买卖时,我已经被公司老板因那次业务失败而炒了鱿鱼;所以最后我把这宗大买卖带到了新服务的公司。

  这件事的结果最后是好的;但是这只是一个幸运的偶然。

我想大部分人不会这么幸运。

工作以后,如果你每天统计一下,你会惊讶于自己现在从早晨走进办公室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说假话,这假话对同事说、对老板说、对客户说、一直说到家里,如果你的女友or男友还没有工作,而是留在学校上研上博(就像我的情况),你会让他们大为震惊,他们很可能悲痛欲绝地对你说“你怎么能这么说?

”然后,你可能更加愤慨地对她or他说:

“这只是交际的手段/业务的需要/如果你能给我提供一个饭碗我肯定不这么说……”最后的最后,你们很可能对彼此失望,比如,对方觉得你变了;你觉得对方toonaive,toosimple,不理解你,在你每天承受压力的同时还要给你放一把火;然后最后的最后,你们很可能分道扬镳。

  9,北大太自由了,这是身为北大人的幸运,也是不幸。

在北大了你可能学会了直言不讳,而这可能正是你的老板最忌讳的。

中国人都是有劣根性的;中国的富人和西方的富人区别很大,中国的老板和西方的老板也很不同。

我们看过很多例子,里面讲到某人因为直言而被认为是被炒鱿鱼,最后却升职了:

这种故事在现实世界中简直就像是……相信灰姑娘当上皇后一样又美丽又白痴。

在北大人眼里,人生来平等,即使你是老板;北大的人不少是完美主义者,他们看见陈规陋习会直接指出来;这下完蛋了,因为当老板发现你在某些方面比他还高明的时候,他会郁闷todeath。

即使最终他终于采用了你的建议,你也离滚蛋不远了。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外界评论北大人狂的原因之一。

对此我的理解是,呸,有种的你就说我们狂,也别用我们的建议,别吃了我的葡萄长了肉还要说葡萄是酸的!

  10,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平时有空多看几部白痴一点幼稚一点的片子,比如《流星花园》那种。

当年我对此嗤之以鼻,现在我一想起一个宿舍的女生围着一台破电脑看它的情景我就鼻子发酸!

现在我们已经没什么心思能沉在一部片子里耐心地看下去了,偶尔看看电视,就是拿着遥控器拼命跳台,然后骂:

“tmd!

这帮编电视的都狗屎!

什么玩意,我要是老板非统统开除了不可,饿死他丫的!

”(ps:

这些话我上大学时听着都脸红,现在越说越溜)

  11,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多去上上课,少在宿舍打游戏睡觉。

多看看那些底高望重的老教授,没问题也找几个出来问问吧,就当小时候听奶奶讲故事。

因为,工作以后就不要指望谁这么耐心给你讲东西了,老板要是让你做啥,不懂的话千万别问!

自己想办法查!

不要以为像在学校一样,好问是美德!

你多问几句,脾气好的老板会不理你,晾着你知道你自己讪讪地走开,脾气稍微不好地老板会对你阴阴地说:

“你们北大的就这素质?

这都不会?

”你可能会心里喊冤:

“拜托!

我接触这项业务才2天,我不问我怎么知道?

”你这么想就错了。

老板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

他管你怎么做到的,总之你做到了才算完。

我现在每想到大学时候不少次我都在课堂上睡觉,我就觉得特别对不起讲堂上的老师。

  12,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能谈恋爱就谈场恋爱,那时候谈恋爱才叫谈恋爱!

你的她很可能只是因为喜欢你而跟你谈恋爱;你们可能大夏天一起挤公交去动物园,在臭气烘烘的车厢里晃来晃去都是一种甜蜜一种幸福;工作以后你就别指望了!

如果她跟你谈了3年你还没有能买房能加薪的迹象,你就完蛋了!

如果你跟她谈了3年你还没有能买房能跟她结婚的迹象,你也完蛋了,你可能会开始怀疑你是不是在耽误她的青春她的时间。

那时候你们一起再坐公交车,你都会觉得心酸:

你堂堂一个北大男子汉,还要让lp挤公交车!

  13,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多原谅舍友的小过失,不要因为她or他不小心把一杯水泼在你的英语词典上就对她or他生气甚至要求赔偿;不要因为她or他的臭袜子忘记从你床上拿走你就对别人抱怨!

不要因为她or他借了你2块钱买水果一直忘记还就在意。

不要不要因为她or他的无意中的缺点或失误而对他生气。

当你工作以后,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原来并没有那么讨厌,你会惊讶当初你干吗总是为这种事情而生气,你会慢慢忘记他们的不好而只记得当初你们床头夜话时的温馨、买一包零食回来大家一起吃的开心。

当你刚上大学的时候,你可能感叹过真心朋友只有在高中才交得到;但当你工作以后你会发现,大学才最可能交到一辈子的能互相倾诉互相帮忙的朋友!

  14,如果你是女生,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多体谅那些你不喜欢甚至讨厌但是狂追你的男生!

因为无论你多讨厌他,毕竟他们是真心喜欢你的,在他们眼里,你很可能就是天使!

而在工作后,你在老板看来,很可能你只不过是狗屎!

人的一生中没有多少机会得到一些最真最纯的东西,很多年后那些看起来又矮又丑的男生可能结婚成家,你很可能已经被世事磨得没有知觉,而当你再和他们相遇,你很可能会突然发现他们原来这么好、这么好、这么这么好,原来他们一点都不丑……你会很想很想哭!

  15,当你在学校的时候,多读一点书,少上**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比如灌水比如聊qq!

因为你一旦离开校园,你就很可能顶多只有读读《瑞丽》《成都今夜将我遗忘》这样的垃圾杂志和快餐书,而不再有机会去想万圣和风入松!

更不会有机会有时间有气氛去看那里的书!

我在大2的时候,曾经惊觉我读的名著基本上停留在高中时代,而当我工作后我发现我读过的书完全停留在大学毕业以前!

  16,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不要总是抱怨北大的宿舍太烂太小(虽然这是事实,特别是对于那些住普通宿舍的同学)不要总是抱怨楼长阿姨太凶。

你不用考虑每个季度有一堆电话水费电费物业费上网费等等等等堆在你面前,不用考虑每个季度有房东来催你交房租!

不用担心万一你哪天被老板炒鱿鱼了就要露宿街头,不用每天下了班回到狭窄而空荡荡的房间痛苦地回想今天是否又挨了骂、明天要计划拜访哪个客户、这个case到底哪里让老板不满意……!

不用再想说话的时候突然发现竟然想不起谁可以现在说说话!

  17,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你可能为那些该死的偷车贼而痛不欲生咬牙切齿,你可能会在临上课前5分钟才起床,然后慢悠悠散步去4教上课;当工作以后,你最大的可能就是每天6点起床,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公交车里焦急地等待你的公交车在堵车长龙里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往前爬;当你因某天某段路发生交通事故而迟到了5分钟却因为老板还没来而庆幸时,很可能某个你的亲密同事已经在准备报告给老板了。

当你晚上再经历同样的堵车回到家想看点书时,你很可能发现时钟已经指到9了,而你这时候很可能还没吃饭!

  18,如果你是女生,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不要为了减肥而生饿自己把自己弄出胃病来!

因为你会发现一旦你有了胃病而后工作你会郁闷todeath!

而且很可能你的工作会导致你不得不得上胃病,因为你根本就没时间也没胃口吃任何东西!

你在学校的时候,很可能因为某天例假来了而轻易就选择不去上课,而当你工作后,哪怕你痛得浑身发凉你也可能强迫自己不请假!

因为你要把一年里有限的几个请假机会留给你最最需要的时候!

在学校的时候,你可能觉得在苗条和健康中你会选择前者,等到你工作了,你会发现,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因为你的病假越多,你的奖金扣得越多!

很可能最后还会导致你失业乃至完蛋!

  19,当你还在北大的时候,好好念书,享受自己作为北大人的光荣和梦想。

因为很可能你工作以后你会发现北大人这个牌子不但不是你的盾牌,还很可能成为你收到暗箭的主因。

  20,当你还在北大的时候,好好享受人生中最纯洁最快乐的时光!

好好享受自己作为一个**能够享受的权利和感觉。

因为在你工作满5年之前,你很可能要一直像一条狗一样听人训斥:

“你toonaive!

toosimple!

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21,当你还在北大的时候,把英语学好,多学几个软件,修一个经济双学位,多培养自己的忍耐功夫,多学点拍mp……少把时间花在理别人攻击北大的言论上,少和他们争论,因为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

有本事就好好学东西,在你养活自己之前,北大无论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都和你没有太大关系。

  22,最后一点:

不要再讥笑拜金主义者。

不要再相信什么穷人也有骨气。

再过几年,你很可能会悲哀地发现自己,原来3年前你讥笑的人恰恰正是3年后的自己!

人生最大的痛苦,除了穷,就是自己宣判自己……

  还在北大的师弟师妹或者师兄师姐,看了这些可能会很难过,但是有些事情,越早知道以后受的苦走过的弯路会越少……我一直相信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因为我从来不会因为我外界的原因而丧失希望,但是当我想在我的母校的bbs上写下这些东西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我的心里其实塞了很多很多令人难过的东西。

也许是因为我从来不会面对活着的东西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中的人抱怨,所以它们一直积累一直积累到成为一个角落里的球……

  我依然有梦想,我梦想将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可以在伤心的时候一个人泡在浴缸里泡上整整一天,不用在月底的时候心惊肉跳地等着房东上门收租我梦想将来有一天我不用挨骂,不用小心翼翼,不用忍着屈辱每天假笑面对冷冰冰的客户。

我梦想将来有一天我不用担心我会挨饿会露宿街头会万一我妈妈生病我还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

我梦想将来有一天我什么都可以不想地安然入睡……但是我已经没有了理想……我想这是我最大的悲哀,也是我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第一:

不要认为停留在心灵的舒适区域内是可以原谅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舒适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是很自我的,不愿意被打扰,不愿意被push,不愿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谈,不愿意被人指责,不愿意按照规定的时限做事,不愿意主动的去关心别人,不愿意去思考别人还有什么没有想到。

这在学生时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时候这样的同学还跟“冷酷”“个性”这些字眼沾边,算作是褒义。

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后,你要极力改变这一现状。

否则,你会很快变成鸡尾酒会上唯一没有人理睬的对象,或是很快因为压力而内分泌失调。

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学生期所处的舒适区域,比别人更快的处理好业务、人际、舆论之间的关系,那就能很快的脱颖而出。

  在会议上,一个停留在心灵舒适区域的人会消极的听取领导的话语,消极的待命,很死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事情,但从来不关心此事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会想到多做一步,让接下来的别人的工作更加容易上手。

而敢于打破这个舒适区域的人,敢于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理解,并在得到上级认可和指点之后把手头的工作尽快的完成,并随时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调整。

(注意:

永远不要等待别人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这是典型的前者)

  在工作上,当前者遇到一名新的同事,他会装作没有看见,继续自己的工作。

殊不知新来的同事不久就变成了自己的上司。

而后者则大方客气的自我介绍,并了解对方和自己的关系。

  在聚会上,前者总是等待别人发言,并喜欢私下里评论对方的言语;如果这个桌子上没有人发言,那直到用餐结束,也没有人认识你。

而后者是勇敢的和一同吃饭的开始介绍和闲谈,这看起来很困难,有时候会有失面子,但往往你会发现,对方是多么希望能和你说几句话。

  以上只是很小的几个例子,但是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在走出校园的同时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园中的“随意性”从身边赶走,尽早的冲出自己的舒适区域,开始做好和这个社会交流的准备。

  第二:

不要把“好像”;“有人会……”;“大概”;“晚些时候”;“或者”;“说不定”之类放在嘴边。

尤其是和上级谈论工作的时候。

  我十分痛恨听到的一句话是:

“我晚些时候会把这个文件发给所有的人”;因为这往往预示着我必须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

同样,以下这些言辞也会让人觉得厌恶至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