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5835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docx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

化学九年级中考复习海水中的化学专题

1.海洋是重要的资源,利用海水可以得到许多产品.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全部B.①②④C.只有②D.只有②④

2.(2015•济南)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

NaCl溶液(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N2(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aCO3(CaCl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Cl溶液(K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3.(2015•济南)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燃着的木条

B

氯化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酚酞试液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A.

A

B.

B

C.

C

D.

D

4.(2015•济南)按要求从氧气、硫酸钡、碳酸、氨气、氢氧化镁、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一种难溶于水的碱  

(3)一种能供给呼吸的单质  (4)一种易分解的酸  .

5(2015•聊城)“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

 

C.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6(2015•聊城)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NaCl溶液(Na2CO3)

Ca(OH)2溶液

过滤

B

KNO3(NaCl)

H2O

蒸发、过滤

C

N2(O2)

足量铜粉

加热

D

稀硫酸(稀盐酸)

适量氯化钡溶液

过滤

 

A.

A

B.

B

C.

C

D.

D

7(2015•潍坊)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AgNO3溶液与NaNO3溶液

分别滴加稀盐酸,振荡,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鉴别纯铝和硬铝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D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

 

A.

A

B.

B

C.

C

D.

D

8(2015•莱芜)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氧时,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输氧时,该装置也能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C.实验室中将该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D.实验室中将该装置盛浓硫酸干燥氧气时,气体从a导管进入

9.(2015•莱芜)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定量研究.下列有关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若烧杯内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B.

粗盐提纯实验中,若蒸发过程中晶体飞溅会导致测得的氯化钠纯度偏低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铜粉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D.

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白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

10(2015•莱芜)实验中除杂的思路有两种:

一是将杂质除去,二是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以下除杂方法与后者的思路一致的是(  )

 

A.

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

 

B.

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C.

加热蒸发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D.

用适量石灰石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

11(2015•莱芜)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a段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B.室温下,b点溶液的pH>7

C.c点溶液中溶质至少有两种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A

FeCl2

CuCl2

铁粉

B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C

NaCl

Na2CO3

稀硫酸

D

CuO粉

Cu

稀盐酸

2.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以及除去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B

氧化钙

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C

氧化铜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铜

加过量的铁粉,过滤

3(2015•烟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

 

B.

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

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D.

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4.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

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D.①③

5.下列是分析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测定纯度

取a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固体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2015•淄博)请分析、比较以下几组化学反应,得出结论。

组别

化学方程式

结论

6CO2+6H2O

C6H12O6+6O2

CO2+H2O==H2CO3

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同,

原因。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同,

原因。

C+O2(充足)点燃CO2

2C+O2(不充足)点燃2CO

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同,

原因。

2KClO3△2KCl+3O2↑(反应缓慢)

2KClO3

2KCl+3O2↑(反应迅速)

反应物相同,反应速率不同,

原因。

实践与应用

科学探究正努力实现对化学反应的控制,很多化学家致力于研究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把过多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

若让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O2+6H2

X+4H2O,推断X的化学式是。

 

1.(2015•莱芜)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

钠(Na)

钠的氧化物

氢氧化钠溶液

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产物有哪些?

【查阅资料】:

钠的氧化物,除氧化钠(Na2O)外还有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都能与水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作出猜想】: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

猜想1:

Na2O,猜想2:

Na2O2,猜想3:

  

【实验探究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钠的氧化物加入足量蒸馏水

  

猜想1正确

【继续探究】:

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得到白色固体的成分

【作出猜想】

猜想一:

Na2CO3猜想二:

Na2CO3和NaOH

【实验探究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固体成分为Na2CO3和NaOH

2.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 

  

【实验反思】

(1)类比氧化铜与盐酸的反应,写出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  .

(2)过氧化钠也能与盐酸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4HCl=4NaCl+2H2O+X,X的化学式为 .

(3)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请判断Na2O2  碱性氧化物(填“是”或“不是”).

2(2015•青岛)在实验复习课上,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溶液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三种溶液各少量,然后再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A中 

 

B中 

C中无明显现象

A中的原溶液是氯化钡溶液

B中的原溶液是稀硫酸

C中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将A、B、C三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然后过滤得到滤液①.为确定滤液①的成分,同学们进一步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2)

取少量滤液①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沉淀和滤液②,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部分消失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①中含有

  (填写溶质的化学式)

(3)

取少量滤液②于试管中,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②中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4)同学们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滤液①中共含有 种溶质.

【实验反思】(5)向滤液①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3.“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和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  ,不含Fe2O3

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样品中含有 

【实验质疑】

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试验.

【实验探究2】取3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  ;

(2)固体Ⅰ的成分是  (填物质化学式,下同);

(3)烧杯A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

(4)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  .

【实验反思】

下列对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

B.实验探究2烧杯C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

C.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

D.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

4.(2015•滨州)现有七种物质:

①硝酸钾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聚乙烯⑤生石灰⑥氯化钙⑦碳酸钙.

试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

(1)常用作干燥剂得到是;

(2)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

(3)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4)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5(2015•福建)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6(2015•烟台)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

的是(填字母序号).

A.滤纸过滤B.吸附C.沉降D.蒸馏

(2)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D2O)可作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热传热介质.重水中重氢原子(D)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则重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Ⅴ中所加试剂是.

②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了物质,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下列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填字序号).

a.适量的盐酸b.稍过量的Na2CO3溶液c.稍过量的Ba(OH)2溶液

③第Ⅲ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在海边用贝壳作原料制生石灰,比用石灰石作原料的优点是(写一条).

7.(2015•烟台)现有一包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硝酸铵、硫酸钾、硝酸铜、氯化钠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现按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请你依据实验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做出分析与判断:

(1)气体B的化学式是.

(2)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上述现象判断,该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如果要证明混合物A中确实含有该物质,可用滤液F继续实验.请简要说出继续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现象

.

8(2015•烟台)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制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它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取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放入烧杯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讨论与分析】

(1)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0.2g滤渣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久置的生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填写化学式).

(3)②中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

(4)将混合物C、D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g滤渣E和红色滤液F.向滤液F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F的溶质中一定含有,还可能含有.

【解释与结论】依据实验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判断,0.94g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

9.(2015•烟台)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1)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0.(2015•烟台)某品牌洁厕灵的成分是硫酸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某课外活动小组想测定20g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2SO4和HCl的质量.取20g该品牌的洁厕灵溶液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质量和烧杯中溶液pH变化的部分数据如下所示:

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

5

10

25

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g

1.165

2.33

4.66

(已知BaCl2溶液的pH=7;Ba的相对原子质量137)

求:

20g该品牌洁厕灵溶液中H2SO4的质量和HCl的质量.

11.(2015•东营)在实验室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们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

称取试剂19.8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2g的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g盐酸充分反应.测得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25

2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75

100

a

150

172.8

197.8

(1)a的数值为  ,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图象做出你的分析)

.

(2)b的数值为  .

计算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2.(6分)某化学小组Ⅰ探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

下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⑴a仪器的名称为;

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那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填写甲或乙)。

⑵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⑶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

13.实验室中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来简便快速的制备氧气,化学小组进一步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氧气的性质实验。

[查阅资料]有些水果、蔬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1]探究苹果和土豆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催化效果:

各量取6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1、2、3号三志试管中,取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苹果块和土豆块,分别放入2、3号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同时伸入三支试管口内,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1

2

3

材料名称

苹果

土豆

实验现象

反应速率

很慢

稍快

较快

产生气泡

很少

比1中多

较多

复燃情况

不复燃

复燃

很快复燃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2]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取10ml30%的过氧化氢三份,将其中两份分别稀释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同时测定收集到100ml

氧气所用的时间,(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5%

15%

30%

所用时间(秒)

205

25

3

实验结论

[实验条件3]用上述收集的仪器与不同位置进行反应,其中有一固体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2015•济宁)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1)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  ;

(2)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  ;

(3)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  ;

(4)含有两种原子的两种不同离子  .

15(2015•济南)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幅员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的前景十分远大.

(1)我国海盐年产量3千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从海水中提取实验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生产流程如下:

在蒸发池中促进水分蒸发,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各项中的  (填选项序号)

①潮汐能②生物能③电能④太阳能⑤化学能

(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①处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中和”“复分解”“氧化”“化合”“分解”之一)

(3)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80℃时,KNO3的溶解度为169g,在20℃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80gKNO3,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时KNO3的  (填“饱和”“不饱和”之一)溶液,若使烧杯内物质缓慢升温至80℃,在该温度下,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1(2015•济南)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设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探究实验.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提示:

挥发出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②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酚酞试液中,试液显 色

(2)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水蒸气)测定某铁的氧化物(Fe2O3)的元素组成比例,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按A1→E→C→A2顺序连接按(A1、A2为浓硫酸洗气瓶),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

①反应前大玻璃管中加入铁的粉末状氧化物(FexOy)试样的质量为ag,实验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至大玻璃管冷却.这时测量到E处大玻璃管中粉末状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