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5838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10第10章极地地区优质教案10

第十章极地地区(第2课时)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内容分析

本章内容包括“冰雪覆盖的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二个部分。

通过这二个部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哪些特殊性以及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材同样介绍了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树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不是初次学习国家地理,在此前的教学中已基本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图表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故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并能说出由此而造成的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综合分析气候、水、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形成的区域自然环境特殊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两极的气温比较图比较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极地地区,初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以及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保护两极地区环境重要性的教学,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使学生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难点

1.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名称和位置。

3.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

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了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个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运用

设计意图

第一站:

科学考察的宝地

读课本P96-98页,探究科学考察的宝地。

1.找出南北极地区各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2.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南极地区又被称为什么?

3.科学考察的宝地仅仅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吗?

还有什么原因?

4.你知道中国的南极科考始于何时吗?

中国第一位徒步横穿南极的科考队员是谁呢?

5.找出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

我国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

6.讨论极地的科考价值。

自主学习、讨论

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展示课本P96-98页的内容以及图片。

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第二站:

极地的保护

与和平利用

读书本98到99页的内容,探究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了解极地地区的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2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签订了什么条约?

3.讨论:

“面对着最后一块净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4.比较南北两极的纬度位置和范围、海陆状况、气候状况、资源状况、代表动物?

学生看图讨论得出结论

展示书本上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构建体系

小结课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绘制知识树

利用展台展示部分小组的成果

通过绘制知识树,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达标检测

1.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主要有()

A.储存在地下的大量淡水B.埋藏在地下的丰富的矿产资源

C.沿岸栖息着无数食草动物D.大陆内部有大片地衣、苔藓

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全部是陆地,北极地区全部是海洋

B.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暖季也非常寒冷

C.北极地区虽然气温比南极高,但降水却比南极少很多,风速也比南极大

D.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而且出现的日期相同

3.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

A.3~11月B.11月~次年3月C.2~10月D.6~8月

4.在“爱护和保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的主题班会中,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去南极大量捕杀企鹅B.大规模开采南极矿产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