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16019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ppt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文言翻译歌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句子翻译的原则:

1.信、达、雅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3.落实翻译的得分点特别提醒:

注意联系全文,注意语境,信,达,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

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没有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雅,要求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神韵。

信、达、雅,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从“言”的角度来看,要重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色。

、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来准确理解词意、句意,依境断意,1.从“言”的角度,要重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色。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例1: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

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色彩变化),例2:

璧有瑕,请指示王。

译:

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例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

(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词义变化),()注意词类活用现象,例1: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译:

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名作状),例2:

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译:

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为动用法),例3: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译:

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使动用法),()注意发语词、某些助词、某些重复成分、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例:

夫战,勇气也。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注意有修辞的语句,例1: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

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比喻),例2: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译:

奉皇上命令讨伐有罪之人,大军南下,刘琮投降。

(借代),例3: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译:

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互文),()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例1:

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

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例2: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

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注意用典的语句,例1: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例2: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遇到典故,大家较熟的可以直译,生僻的就要译出本意。

译:

(人民的灾难)使我和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译: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次建立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来准确理解词意、句意,依境断意。

通过语境分析,顺利攻下代词指代义、一字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主要得分点。

例: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解释:

文中“华捉而掷去之”,如果译成“华歆抓住金子然后丢掉了”,就错了。

对“捉”字就宜结合语境,对在地上的金子应是先“捡起”再“丢掉”,“捉”只能作“拾、捡”理解。

同样,可推及“废”不能解释为“毁掉”,应作“丢开、放下”理解。

例:

“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

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解释:

这句话的难点是这样几个词:

“说”,应译为“话”或“教诲”;“达”在句中是“切中”、“切合”或“理解明白”的意思;“微”在句中是谦词,指“微小的”、“卑微的”。

“趣”在句中应解为“志趣”、“情趣”、“志向”等;“规”,在句中的意思是“规划”、“考虑”、“打算”等。

译文:

“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

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

(二)如何做到“达”的要求,古文翻译除了要忠实原文,准确翻译外,还在语言表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做到明白易懂,不含糊不费解;语句通顺流利,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这就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例1: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译:

一个厨师丁替文惠君分解牛(应改为“一个叫丁的厨师”),例2:

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译:

牺牲的惨重,首推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2、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等),例1: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省略句),例2: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介词结构后置),例3: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

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译:

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

例4:

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

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定语后置、省略),例5:

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译:

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拾。

(无标志的被动句),例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

老师,是靠(他)来传播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判断句),3、注意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例1: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与,译为“跟比较,哪一个”译文:

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呢?

例2:

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译文:

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

直译,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式对等的翻译,做到字字落实。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拔剑切而啖之。

直译:

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将猪腿放在上面,拔出剑切来吃。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直译: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计谋,才招致祸患。

3、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直译:

视察事情三年之后,就给朝廷写信乞求赐还自己的身体。

不恰当!

意译,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内容的大意来翻译,不局限于原文的每一个字句,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

意译: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例1: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官员到职工作,,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回乡的一种谦辞,例2:

衡下车,治威严。

直译:

张衡走下车子,就树立威信。

下车:

到任,意译:

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

落实翻译的得分点,翻译文句时,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

应着重关照句中的关键词语。

它们往往是文句翻译的得分点。

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要掌握重点实词、重点虚词、文言句式、固定句式,句子翻译六个步骤:

1.读: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2审:

看清语法现象,如省略、倒装、活用等。

3切:

以词为单位把句子切开,一一解释。

4连:

再把解释好的词连缀成句。

5在情感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尽可能与原文一致。

6.誊:

翻译完毕,带回原文,仔细检查,誊上卷子。

翻译“六字法”,对、换、留、删、补、调,对对译。

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对应扩展译成以该词为中心的双音词。

例:

1.天下事有难易乎?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2.是谁之过与?

这是谁的过错呢?

3.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如果要)探求它的深度,那么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4.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5.弊在赂秦“弊”扩为“弊端”、“弊病”,“赂”扩为“贿赂”,换替换。

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先帝不因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

1.“岁征民间”“岁”应换成“年”2.“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而翁”、“汝”应换成“你爹”、“你”。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换成“擅长”,“者”换成“的人”。

例题,留保留。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卢陵”籍贯、“文天祥”人名,均照抄下来,不翻译。

删删略。

古文里有些虚词,现代汉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或者现代汉语在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删略。

这些词包括:

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

(夫,句首发语词),1.“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以”字相当于“而”,译出来,反而不通顺,也可删去不译。

3.昼夜勤作息(偏义复词,这里偏“作”)4.兵者,凶器也(提顿语气)5.媪之送燕后也(取消句子独立性),补补充。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包括:

a.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b.数词后面增加量词c.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d.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数词后面增加量词,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例1:

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

“不若与人。

”译文:

(孟子)问:

“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齐宣王)回答说:

“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例2: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译文:

(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例: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译文:

然而体力足以达到(却没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悔恨的。

调调整。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包括: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例1: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

例2: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译文: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这是定语后置句,译时要调为“定宾”。

补充说明,出现修辞手法,翻译原则如下:

1.一看就懂的加以保留。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译:

我的心像磁针石一样永指一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换成现代汉语中同值的修辞。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译:

铜墙铁壁绵延千里。

3.有时无法翻译或改换,就干脆去掉修辞,还其本体本义。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

在北边修筑长城守卫边防。

4.本体和喻体都译出。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文:

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5.借代则译出所代之物。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借代)译:

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6.同义反复以加强语势的,合为一句话,互文改为不互文。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译:

四周种植了松柏树和梧桐树。

7.拟人则译出原物。

例:

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促织(拟人)译文: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仍然)直挺挺地躺着,长时间地愁苦不堪。

8.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译:

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愿。

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需分开翻译或扩充。

例: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论积贮疏)译文:

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为了增强语势而用繁笔、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译时要凝缩。

例: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译文:

(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随堂练习,胡质

(1),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质之为荆洲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

“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

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胡质

(2),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谴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

其父子清慎如此。

胡质(3),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帝叹其父清,谓威曰:

“卿清与父清?

”威对曰:

“臣不如也。

”帝曰:

“何以为不如?

”对曰:

“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

”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不审于何得此绢故以为汝粮耳,临行的时候,胡质送一匹绢给他,作为路上的盘缠。

不知道您从哪得到的这个绢?

所以作为你的盘缠。

何以为不如是臣不如者远,凭什么认为不如他呢?

在这一点上我远远的不如他。

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具以白质,暗地里资助行装,在百里之外等候他。

把事情详细的告诉了胡质。

一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扑之,往往反为所噬。

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

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

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

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返。

【答案】县官经常派猎人捕捉老虎,(猎人却)常常被猛虎吃掉。

(重点:

“邑宰”“扑”、被动句式)。

(他)每天步行到山中,遇见老虎就赤手将它杀死,扛着老虎回家。

(重点:

“辄”“负”)。

二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

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复兴。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计,当死社稷。

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朱棣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成祖颔之。

【答案】即使事情不能成功,也应当为国家而死!

攻克京城的那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但希望您不要杀害他。

星坠木鸣,国人皆恐。

曰:

是何也?

曰:

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傥见,是无世而不尝有之。

译文:

流星坠落地上,树木作响,国都里的人都很恐慌。

说:

这是什么?

说:

没什么。

这是天地、自然界发生的变化,是自然界出现的特殊现象。

国都的人认为它奇怪,以为灾难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害怕就不对了。

太阳、月亮出现亏缺,刮风下雨不合时节,偶然出现流星坠落,这种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经出现过。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