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6550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docx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考点分析:

人物形象

形象

内容

意象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诗歌鉴赏

语言整体特色

语言特色

炼字型和炼句型

形式

修辞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

表现手法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四看一品,概括感情

评价思想感情,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要做到四看一品,即:

看标题、看、看序注、看诗眼、品意象。

1.看标题

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

《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

(喜)《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

(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

(怜)

2.看(知人论世)

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3.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

姜夔《扬州慢》序中说: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4.看关键词(诗眼)

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5.品意象

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内容和的感情

现场批阅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临江仙暮春

(南宋)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

一春憔悴有谁怜?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

别来此处最萦牵。

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全词看,在词中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正确答案】

表达了伤春更是伤己(感伤)之怀(2分。

只答伤春给1分),羁旅(飘零)之思(1分),思乡(怀念家乡)之愁(1分),惆怅(凄凉、失望)之意(1分),想离开却又牵挂(难舍)之情(1分)。

【增分提示】答此题,要立足全篇,对词句逐一理解,尤其要抓住情语,如故园一春憔悴怜萦牵,比较鲜明地表达了的情感。

当然,诗题暮春和南宋对理解感情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这样,乡愁、伤春、自怜、羁旅之愁、难舍之情都能领悟出来。

二.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

(1)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

(2)杪秋,即深秋。

(3)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4分)

落寞、孤愤,旷达而又无奈。

(2分)前六句借景抒情:

写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见景象,借一系列悲凉秋景传达出内心的落寞和孤愤之情(1分);后两句化用典故明情:

借庄子的机心之言,故作旷达,表达自己很久以来已不在意仕途得失,没有了机巧之心,其实却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的无奈之情。

(1分)(如果答后两句化用典故明情:

表达诗人沉浸在自然景物之中,忘却了仕途得失,没有了机巧之心的旷达之情,也可得1分)

南谷,在永州乡下。

此篇写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见景象,处处紧扣深秋景物所独具的特色。

句句有景,景亦有情,交织成为一幅秋晓南谷行吟图。

诗人清早起来,踏着霜露往幽深的南谷走去。

第一句点明时令。

杪,末也。

杪秋,即深秋。

霜露重,固然是深秋景色,同时也说明了是早晨,为秋晓二字点题。

中间四句写一路所见。

诗人来到小溪,踏上小桥,到处是黄叶满地;荒凉的山村,古树参天。

一个覆字,说明这里树木之多,以致落叶能覆盖溪桥;而一个唯字,更表明荒村之荒,除古木之外,余无所见。

不仅如此,南谷中连耐寒的山花,也长得疏疏落落;从深山谷里流出来的泉水,细微而时断时续,像是快枯竭了似的。

诗人触目所见,自然界的一切都呈现出荒芜的景象。

四句诗,处处围绕着一个荒字。

诗人身临凄凉荒寂之境,触动内心落寞孤愤之情。

这时又见一只受惊的麋鹿,忽然从身旁奔驰而去。

他由此联想起《庄子·天地》篇里说过的话: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诗人借用此话,意思是:

我柳宗元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之心了,何以野鹿见了我还要惊恐呢?

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其实却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此篇多写静景:

霜露,幽谷,黄叶,溪桥,荒村,古木,寒花,幽泉。

写荒寂之景是映衬诗人的心境。

末句麋鹿之惊,不仅把前面的景物带活了,而且,意味深长,含蓄蕴藉,是传神妙笔。

这虽然是一首五言古诗,但中间两联对偶工整,如黄叶对荒村,溪桥对古木,寒花对幽泉。

这种句式,可以看出它受律诗的影响。

古诗中对偶用得好,可以有助于形象的深化,也有助于激化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唐人写古诗,往往采用律诗句式,也可能与此有关

题型分析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套路:

这首诗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的情感(心情,心境)。

【例7·2010清华大学等五校联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请简要叙述,并对诗歌进行赏析。

[解析]译诗: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陆鸿渐虽然只是移居到城边一带,去那里也要穿过种植桑麻的小路。

看到他最近种植在篱边上的菊花,现在到了秋天还没有开花和着蕾。

敲门静静地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于是试着去向西边的邻居家询问。

邻居回答说这家主人又去山里了,每每要等到太阳西斜时才会回来。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访友不遇之作。

全诗描写了隐士闲适清净的生活情趣。

诗人选取了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细节事物,描绘了一幅隐士居所的画面:

靠近城边,桑麻环绕,小径相通;篱边种菊,尚未著蕾;篱门关闭,寂静无声;主人外出,邀游山林。

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

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自然,流畅洒脱。

答题示例1

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5分)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

词牌名,靖康之难后南渡,作此词。

【参考答案】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步骤一)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步骤二)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

(步骤三)(景物,秋色夕阳流水2分;特点,冷落萧条2分;感情1分。

共5分)

答题示例2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5分)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步骤一)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步骤二)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

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套路:

这首诗用了()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如(),从而突出了(强调了,更有效地表达了……)()的情感(心情,心境)。

答题示例:

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参考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答题示例2: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参考答案]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

答题示例3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

地名,今四川广元县。

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参考答案]

表现手法:

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或:

移情手法,拟人手法,2分)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

(2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

(2分)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参考答案]:

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1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2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套路:

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的情感。

答题示例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

请简述理由。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

闲居。

素秋:

秋天的代称。

思路分析:

这里如果用对字,虽说比较平稳而浑成,但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

而敌字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

【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步骤一)。

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步骤二),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传的凄怆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

春夜别友人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参考答案】隐字在诗中是隐没(于)之意,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在诗中是淹没(于)之意,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

1、该词对表达感情、突出主旨的作用(内容上)2、该词在结构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形式上)。

答题示例2首联的议字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山行即事

宋·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蘋:

一种水草。

酲:

Ch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鸥性:

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翔。

狎(xi):

戏耍,玩弄。

【参考答案】

(1)议字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两句是说,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法轻快,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2);在结构上,议字统领了颔连和颈联,颔联写阴,颈联写晴

小结:

语言分析法——解说表层含义:

字面意义表现景象

分析深层含义:

表达情感突出主旨评价形式作用:

表达效果答题时依序答出,避免遗漏;依据诗作具体情况适当减少项目,不牵强附会,强加于诗。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是怎样写思家的?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参考答案]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

(步骤三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

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

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

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1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作简要说明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思路分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

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个弯。

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

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

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

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步骤:

1、确认问题的角度或找出相关的比较点

2、结合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

答题示例1: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思路分析:

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

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一问:

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

(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步骤二)

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你喜欢哪一首?

第九种模式:

根据具体问题作答。

答题示例:

8.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

(5分)

9.词人为什么闲却传杯手?

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点绛唇(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注]乱鸦啼:

暗喻小人的飞短流长。

【参考答案】8、此人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由静到动(2分),描绘了一幅新月悬空、山悬北斗、夜静江寒、梅影横窗人不寐的景象。

(3分)

9、此人闲却传杯手是因为归兴浓于酒。

(2分)全词表达了词人面对蜚短流长的仕途心生厌倦,(2分)渴望归隐家乡,乐守田园的思想感情。

(2分)

高水平大学自考题目例析

(一)

二、古代诗歌阅读与写作

古代诗歌基础

考查内容:

1.旧体诗词写作入门;2.楹联对句写作入门。

【例1·2007北京大学】请随意默写一首五言绝句,再在每一句合适的地方增加两个字,使之成为七言绝句,诗歌意境不一定相同。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遥望白日依山尽,俯察黄河入海流。

诸君欲穷千里目,何妨更上一层楼?

考场实例:

半轮白日依山尽,万里黄河入海流。

我辈欲穷千里目,相邀更上一层楼。

打起黄莺紫雀儿,晓来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思君梦,不得跨海到辽西。

不畏危楼高百尺,擎云手可摘星辰。

莫言不敢高声语,谁道恐惊天上人?

【例3·2009中国人民大学】请根据所学古诗文的有关知识,从下列两句中选取一句作为对联的上联,不要求平仄。

金融风暴起北美,全球飘雪。

三十年改革结硕果,花香鸟语。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金融风暴起北美,全球飘雪;经济危机卷西欧,四海惊心。

三十年改革结硕果,花香鸟语;五千载文明兴盛世,虎跃龙腾。

【例4·2008北京大学】某地市为了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在其新闻网站上贴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征求下联。

上联内容为:

反腐廉政三秋雪。

请你根据所学古诗文有关知识为其对出下联。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反腐廉政三秋雪;安居乐业六阳春。

考场实例:

反腐廉政三秋雪;惩恶扬善二月风。

【例5·2009北京大学】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征求下联。

上联内容为:

博雅塔下人博雅。

请你根据所学古诗文有关知识为其对出下联。

[解析]参考答案示例:

博雅塔下人博雅,未名湖畔我未名。

考场实例:

博雅塔下人博雅,圆明园内月圆明。

博雅塔下人博雅,安西城外谁安西?

博雅塔下人博雅,玲珑塔上佛玲珑。

博雅塔下人博雅,惶恐滩头爹惶恐。

博雅塔下人博雅,零丁洋里娘零丁。

博雅塔下人博雅,慈悲庵内尼慈悲。

博雅塔下人博雅,大觉寺中僧大觉。

博雅塔下人博雅,烤鸭店内他烤鸭。

博雅塔下人博雅,洗衣房中我洗衣。

高水平大学自考题目例析

(二)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考查内容:

1.疏通古典诗词的文字;2.把握诗歌创造的形象;3.理解诗歌寄托的感情。

【例6·2010四川大学】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名为题沈君琴的诗,其内容如下:

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诗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请自由发挥,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看法。

[解析]译诗:

题沈君琴苏轼

如果说琴弦可以发出声音,

那为何把琴放在匣中时又听不到声音了呢?

如果说发声的奥妙在手指,

那为什么不到您的手指头上去倾听琴声呢?

参考答案:

表面看诗人是在做十万个为什么式的天真提问,实际是无疑而问,表达出较为深刻的辩证思考,形象地揭示出一个道理:

任何事情有声有色的成功,都是主观努力作用于适当的客观条件的结果。

【例8·2009清华大学】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是杜甫的传世佳作之一,请根据你对杜甫的了解并利用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对这首诗歌加以阐释。

[解析]译诗:

旅夜书怀杜甫

微风轻轻吹动大江岸边的细草,桅杆高高的小船月夜孤独停泊。

星斗晶莹,垂望原野平坦开阔,大江涌动,载着月光向东流淌。

我的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卓著,虚居官位原应年老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