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6739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docx

最新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含答案

2019中考语文综合性练习提取信息题例析与练习

主要考点

  1.分析所提供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2.提取主要信息(包括主要内容,拟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等)。

  3.写出分析、探究后得出的结论。

  4.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根据材料给事物下定义。

  5.针对材料发表看法,提出建议。

 二、 方法点拨:

(一)材料的分析与探究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准确捕捉材料主要信息。

  2.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

  3.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从而得出结论。

  4.如果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关系,探究时可从因果关系等角度入手。

即如果材料是揭示结果的,就应找到得出这个结果的原因。

  5.规范表达出探究结果。

 

(二)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1、记叙性语段的信息提取

  记叙性语段:

被陈述对象+陈述事实(记人记事类,具体就是:

人物+事件)。

  

(1)拟写标题:

消息的标题要求高度概括,以醒目的形式直接揭示消息的内容。

一般消息的标题为:

人物+事件(记叙的两个要素)。

  

(2)拟写导语(一句话新闻)。

  形式上:

一句话新闻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

  内容上:

严格而完全地反映新闻事实。

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

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对象),④事件(过程结果),⑤原因(目的),⑥方法(措施,手段,途径)。

  一般要求交代清楚"何人、何时、何地、何事"。

消息一般把重要的信息放开头部分来说,所以我们主要从语段开头部分了解所发生的事件。

 2、说明性语段的信息提取

  首先要明确所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其次再看所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哪些。

然后,用下定义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一般形式是:

"××是××"或者"××叫做××"的形式,具体就是:

被定义的事物"是"+所具有的特点+"的"所从属的类别。

或者,所具有的特点"的"+所从属的类别+"叫做"被定义的事物。

 3、议论性语段的信息提取

  议论性语段是作者就某一事件或某种现象发表看法、观点、态度、主张。

首先要明确作者对什么事件或现象发表意见。

其次,了解作者对此持什么样的看法,注意这一看法是如何提出来的,如果观点不只一处,还需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等),最后表述时可以运用适当的关联词语表达这一关系。

据此总结为:

议论对象+作者观点(结论)。

  4、描写性语段的信息提取

  描写性语段是对于某种景或物进行比较详尽的描绘,使读者对其有比较鲜明的印象。

首先仍然要抓住描写的对象,然后看作者从什么角度,怀有什么样的情感对这一对象做了怎样的描绘,突出刻画了对象的哪些特点。

  三、试题探究:

(一)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限18字以内)

【襄阳汉江传媒网消息】记者获悉,19岁的襄阳姑娘张丽婷已经入选中国女子篮球国家队备战伦敦奥运会的16人大名单,并于昨日抵达美国,准备即将开始的热身赛。

张丽婷的父亲张庆林告诉记者,目前张丽婷的状态很好,她的实力也得到了教练的认可。

原计划张丽婷要随国奥队来我市参加“奥星粮油杯”国际青年女篮四国挑战赛,但因备战奥运,此行只能作罢。

张庆林说,张丽婷对此次不能回家乡比赛感到十分遗憾,她表示将努力训练,争取代表国家队参加伦敦奥运,在世界赛场上为襄阳增光添彩。

(二)读下面的消息,完成文后两小题。

(4分)

2019年秋天,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中华在哈佛大学等美国知名学府演讲中国书法“笔尖

下的万种创造”后,所在的演讲大学纷纷成立了书法协会,美国书法家发起成立“美国国际

硬笔书法家联盟”,并推举庞中华担任联盟主席

……一股“书法旋风”在美国掀起。

12月9日,挟着美国之行热腾腾的人气,庞中华受邀走进联合国总部,作题为“书法传播大爱”的主题演讲。

当天,他特意带去了一份报纸一一上面登载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9年春节前以汉字书写的对中国人民的新年祝福。

(1)给上面的消息拟一个标题。

(2分)

(2)推想一下,庞中华在作题为“书法传播大爱”的主题演讲时为何要带去那份报纸?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

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

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

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

实验结束了。

教授问:

“水去了哪里?

”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

”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

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观点。

(不超过15个字)(3分)

(2)教授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分)

(四)阅读下面一则短讯,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25字以内)。

(3分)

为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日前,省教育厅召开“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全省70万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

活动要求,我省中小学教师,通过说课、讲课展示最基本的教学技能。

此外,教师们要全员定期家访,覆盖全部学生家庭,主要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要根据每个学生情况,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五)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介绍苏州概况(不超过30字)。

(3分)

材料一:

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

城之一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至7000年前。

材料二: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经过全境。

材料三:

苏州行政级别为地级市.其经济总量江苏省内最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中国城市前列。

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和太仓五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五位。

(六)探究性学习。

(4分)

被誉为“语林啄木鸟”的《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语文错误,故宫的“撼字门”名列榜首。

原来,故宫为感谢北京市公安局破获故宫盗窃案而送了一面锦旗,将“撼祖国强盛”中的“捍”误写成了“撼”。

一字之差,引起了舆论一片哗然:

有人批评故宫做事草率,有人称人才济济的故宫真不应该犯此低级错误……故宫“撼”事真成了一大“憾”事。

请你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探究一下引起舆论哗然的原因。

(七)阅读下面文字,接要求回答问题。

(5分)

最新出炉的《中田动漫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动画片年产量突破26万分钟,远

远超过日本和美国。

但这个漂亮的数字并没有带给我们任何惊喜。

因为5前中回动漫界的现

实情况是,除了一个“喜羊羊”,我们几乎拿不出其他有影响力的动漫形象和品牌。

在2019年5月14日落幕的中国国际动漫节上,专家学者强烈呼吁地,完善动漫产业扶持政策,动漫扶特资金要扶“质”不扶“量”。

据介绍,现在全国各地的动漫扶持政策大致相同,基本按照制作动画的分钟数对动画企业进行扶持地。

“‘做一分钟奖励一分钟’的模式让许多公司埋头炮制分钟数,做出大量毫无思想性、艺术性的动画废品,创新动力却被遏止了。

(选自2019年5月15日《中国青年报》)

(1)给以上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2分)

(2)请你依据以上信息,向中国动漫企业或者动漫管理机构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分)

(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4分)

材料一:

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

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

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

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

——CCTV新闻

材料三:

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分)

(2)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

(2分)

试题探究答案

(一)襄阳姑娘张丽婷赴美备战奥运或:

襄阳张丽婷入选国家女篮大名单备战奥运(2分)(如果答:

襄阳张丽婷入选国家女子篮球队大名单或:

襄阳张丽婷入选国家女篮备战奥运大名单仅得1分)

(二)

(1)美国掀起“书法旋风”(2分)

(2)他要以那份报纸作开场白(或做道具,意思对即可得分),拉近跟听众的心理距离;那份报纸的内容是对他演讲主题的诠释。

(2分)

(三)

(1)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2)对生活有热情的人,他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四)(3分)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参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

(“对象”、“全员”、“内容”各1分)

(五)例:

苏州是一个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城市。

(六)(4分)“捍”与“撼”是同音异义词,两字并不通用;(1分)“捍”字是保卫、守护的意思,而“撼”是动、摇动的意思;(1分)一字之差,句义大变,将赞扬“护卫祖国强盛”之功,变成了“动摇祖国强盛”之过了,所以,引起了舆论哗然。

(2分)

(七)(5分)

(1)参考示例:

1)中国动画量多质差;2)动漫扶持资金应扶“质”不扶“量”;3)中国动漫产业模式需要改变;4)中国动漫创新动力被遏止。

(2分;内容正确但超过字数或者语言不简练扣1分)

(2)泛泛而谈的给1分,紧扣内容且有创新性和操作性的给3分。

(八)(4分)

(1)中国烟民队伍庞大;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很多;吸烟减短人的寿命。

(写出两点,意对即可)

(2)示例:

吸烟导致致命肺部疾病;吸烟致癌;孕期吸烟危害胎儿健康;吸烟会要你的命。

(意对即可)

练习检测题

一、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2分)

中广网2019年9月29日晚9时1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准确入轨。

“天宫一号”重量为8.5吨,而美国1973年发射的“天空实验室”重达80吨,苏联1986年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也有20吨重,更不用说眼下450多吨重的国际空间站。

然而,这个“小个头”含义丰富,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继续延伸,与美、俄等国家相比,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天宫一号”发射,只是中国努力缩小差距的开始。

“天宫一号”发射意味着中国与空间大国美国、俄罗斯又拉近了距离。

二、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据《张家界日报》讯站在100多层楼高的玻璃上往下看是什么感觉?

明年上半年,一座长365米,距地面高达近400米的世界最高最长玻璃桥将飞架张家界大峡谷。

届时,你就可以去体验那种让人心跳的感觉,还可以在上面体验“世界第一”蹦极呢!

这个旅游项目将在张家界第七届中博会旅游投融资合作洽谈会上签约。

三、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答题。

(4分)

四川日报讯:

4月28日,我省目前里程最长、投资最大、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的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至此京昆高速公路在我省境内的1045公里全线贯通,打通了我省高速公路的南北进出川大通道。

这是一条连接成都经济区与樊西经济区的希望之路,它打开了辐射雅安及樊西地区加强我省与云南及东盟开放合作的快车道,对于加快樊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扩大区域开放与合作、加快川西南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8字)(2分)

(2)请你根据上则新闻内容将下面的句子加以扩写。

(要求:

说清楚“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的原因)(2分)

美丽凉山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扩写:

四、从下面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还有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

【材料二】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禳灾等有关的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材料三】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人华侨在过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示例:

我选择材料一,探究的结论是: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

我选择材料____________,探究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在,雾霾的阴影依然笼罩在人们心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依然让人触目惊心。

下面请你参加以“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

霾是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千米但小于10千米的普遍空气混浊现象。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硫酸盐、硝酸盐、有机颗粒、飞灰、矿物颗粒、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种有机气体化合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复循环,会诱发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免疫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二】造成空气严重污染的源头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生产、市区扬尘的大量排放、农村露天焚烧秸秆、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等等。

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影响叠加,又加重了污染程度。

【材料三】针对大气污染问题,东营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其中包括:

在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尤其是重点企业因乱排滥放造成的污染;开展环保部门综合督查试点工作,建立环保监管长效机制;自2018年5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远离雾霾世界,还我蓝天白云,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道光皇帝流放到伊犁。

他为国事而烦恼,可是天高皇帝远,又是罪臣之身,难以解脱。

于是,他将烦恼抛开,去干实事。

他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支持修建了不少工程。

等到完工时,皇帝又下诏重新起用他。

【材料二】世界顶级富豪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中途辍学后,遭到别人“自以为聪明”“他不可能成功”等冷嘲热讽。

但他顶住了压力,凭借自己必胜的信心、超人的胆识、敏锐的洞察力,最终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示例,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示例:

烦恼是前进路上的羁绊,消除它,就能阔步前行。

仿写:

烦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除它,____________________;烦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除它,__________________。

七、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光明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以“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仁’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解读“仁”字】

(1)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形”来推知“义”。

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和文字,推知“仁”字的本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仁,亲也,从人,从二。

”“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仁”德】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说“仁”的美德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一】重庆市荣昌县村妇龙再平细心照顾瘫痪养母9年,为母亲洗尿布,喂饭。

为了照顾老人的饮食,她精心烹制一道道家常菜;为了照顾老人的口味,她9年不沾辣味。

近日她被评为街道“孝道之星”,获得了“重庆好人”的候选资格。

【材料二】家住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的陈冠华老人,无儿无女,孑然一身。

解放碑交巡警大队的巡警们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便开始了持续4年的悉心照料。

每晚“煲电话粥”,医院探望,送饭送奶……这份情谊温暖了陈婆婆的生活,直至陈婆婆去世。

【材料三】1969年袁隆平种植的杂交水稻试验田,正接受有关专家的验收。

由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还处在开始阶段,试验田的产量还不理想。

一位植物遗传学老教授用拐杖指着试验田不屑地说:

“水稻是自花传粉,杂交无优势。

袁隆平搞杂交水稻试验,是对植物遗传学的无知。

袁隆平矢志不渝,杂交水稻试验终于成功。

后来,这位老教授因事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仍然热情地接待了他,并真诚地对他说: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您都是我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7分)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好评如潮,节目中的歌曲刷屏了各个社交媒体,在多个音乐平台上高居榜首。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希望经典更多走进校园,让青少年更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的提案。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及《经典咏流传》时解读了“咏”字,在中国古代,“咏”是朗诵和歌唱结合在一起,“咏”又是双关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一种期盼,让经典能够永远流传。

看完节目后,陈宝生力赞节目是央视打造的一个品牌,教育部能为《经典咏流传》一炮打响提供一点支持,参与到里面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感到特别高兴,希望节目里的诸多经典诗歌能够进入校园,成为大课间啦啦操的配乐,成为学生们平时随口道来、张口就唱的作品。

①依据以上新闻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2分)

②为有力的推动学校文化传承的教育,学校举办了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请你为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2分)

③你作为中学生代表,对《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走进校园的提案,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3分)

练习检测答案

1、天宫一号发射,飞天梦想继续延伸(2分)

二、张家界将建世界最高最长玻璃桥

三、

(1)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1分),意义重大(1分)。

(2)2分,答案示例:

a.因为雅安高速公路的通车,美丽凉山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b.美丽凉山因为雅西高速公路的通车将迎来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

(1)示例1:

“春节”民俗活动:

守岁、分发“压岁钱”、贴春联、贴年画等。

“春节”饮食文化:

吃饺子。

示例2:

“中秋节”民俗活动:

赏月。

“中秋节”饮食文化:

吃月饼。

(2)二(三)中国传统节日内涵丰富,历史悠久(中国传统节日影响广泛深远)。

五、

(1)示例:

①雾霾会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②燃煤、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等因素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③东营市针对大气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措施。

(2)示例:

①绿色出行,提倡坐公交、骑车或步行。

②节假日不燃放烟花爆竹。

③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六、成长中烦恼不可避免,也并不可怕,关键看我们怎样对待它。

某校九

(2)班正在开展“成长的烦恼”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七、

(1)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

面对烦恼,我们如果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一定能摆脱烦恼,有所作为。

(2)示例:

晴朗天空中突然出现的阴霾就能重见美好的阳光平静湖面上的浮萍就能让湖面明净如镜七.

(1)人与人相互亲爱(或“仁爱”)

(2)①爱亲人,孝敬父母;②无私地关爱他人;③热情地帮助人;④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宽容)。

八、

(1)《经典咏流传》成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教育部长希望经典进校园(2分)

(2)示例:

走进诗词乐园书写诗意人生(2分)

(3)示例:

《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进校园,能让青少年受到各种美的熏陶,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传承中华文化。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