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1807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理工大学操作系统试题文档格式.docx

5、动态重定位的地址变换是在作业()时进行的。

A.执行B..装入C.编译.D.修改

6、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B.轮转C.最高响应比优先D.均衡调度

7、磁盘调度的SSTF(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的缺点是:

A.平均寻道距离较大.B.存在进程饥饿现象.C.实现复杂

8、以下哪项不属于SPOOLing系统:

A.输入/出井B..输入/出缓冲区C.输入/出进程D.输入/出设备

9、以下哪项不是进程的特征:

A.动态性B.并发性C并行性D独立性

10、外存分配方式不包括:

A.连续分配B.链接分配C.动态分配D.索引分配

产生死锁的原因:

1.互斥条件

2.请求和保持条件

3.不可剥夺条件

4.环路等待条件

同步机制的四大准则:

1.空闲让步

2.忙则等待

3.有限等待

4.让权等待

程序顺序执行的特征:

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虚拟存储器的三大主要特征:

多次、对换、虚拟和离散

设系统中有一类数量为M的独占型资源,系统中N个进程竞争该类资源,其中各进程对该类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为W。

当M、N、W分别取下列值时,试判断哪些情形可能会发生死锁?

为什么?

1、M=2,N=2,W=1

2、M=3,N=2,W=2

3、M=3,N=2,W=3

4、M=5,N=3,W=2

 

已分配的资源最大需求量剩余资源

ABCABCABC

P1010753332

P2200322

P3302902

P4211222

P5002433

问题:

此状态是否为安全状态,如果

是,则找出安全序列

在此基础上

P2申请(1,0,2)能否分配?

P5申请(3,3,0)能否分配?

P1申请(0,2,0)能否分配?

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是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最大段长是

A、28字节B、216C、224D、232

2、在分页系统中,地址结构长度为16位,页面大小为2K,作业地址空间为6K,该作业的各页依次存放在2,3,6号物理地址块中,相对地址2500处有一条指令Store1,4500,该指令的物理单元及数据存放的物理单元是

A、6596,12692B、4548,10644

C、8644,12692D、6596,10644

有三个进程P1,P2和P3并发工作。

进程P1需用资源S3和S1;

进程P2需用资源S1和S2;

进程P3需用资源S2和S3。

回答:

(1)若对资源分配不加限制,会发生什么情况?

为什么?

(2)为保证进程正确工作,应采用怎样的资源分配策略?

某程序在内存中分配三个页面,初始为空,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1,5,按FIFO、LRU、OPT算法分别计算缺页次数(假设开始时所有页均不在内存)

FIFO432143543215

页1444111555555

页233344444222

页32223333311

xxxxxxxxx

共缺页中断9次

LRU432143543215

页1444111555222

页233344444411

页32223333335

xxxxxxxxxx

共缺页中断10次

OPT432143543215

页1444444444221

页233333333312

页32111555555

xxxxxxx

共缺页中断7次

某文件占10个磁盘块,现要把该文件磁盘块逐个读入主存缓冲区,并送用户区进行分析,假设一个缓冲区与一个磁盘块大小相同,把一个磁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00us,将缓冲区的数据传送到用户区的时间是50us,CPU对一块数据进行分析的时间为50us。

在单缓冲和双缓冲结构下,读入并分析完该文件的时间分别是

A、1500us、1000usB、1550us、1100us

C、1550us、1550usD、2000us、2000us

本地用户通过键盘登录系统时,首先获得键盘输入信息的程序是()

A.命令解释程序

B.中断解释程序

C.系统调用程序

D.用户登陆程序

用户程序发出磁盘I/O请求后,系统的正确处理流程是

A、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

B、用户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C、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D、用户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设磁盘有200个磁道,磁盘请求队列中是一些随机请求,它们按照到达的次序分别处于55、58、39、18、90、160、150、38、184号磁道上,当前磁头在100号磁道上,并想磁道号增加的方向上移动。

请给出FCFS、SSTF、SCAN及CSCAN算法进行磁盘调度时满足,并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寻道长度。

1)先来先服务FCFS(First-Come,FirstServed)

(55、58、39、18、90、160、150、38、184)

2)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ShortestSeekTimeFirst)

(90、58、55、39、38、18、150、160、184)

3)SCAN算法(扫描算法)

(150、160、184、90、58、55、39、38、18)

4)CSCAN算法(循环扫描算法)

(150、160、184、18、38、39、55、58、90)

假设计算机系统采用CSCAN(循环扫描)磁盘调度策略,使用2KB的内存空间记录16384个磁盘的空闲状态

(1)、请说明在上述条件如何进行磁盘块空闲状态的管理。

(2)、设某单面磁盘的旋转速度为每分钟6000转,每个磁道有100个扇区,相临磁道间的平均移动的时间为1ms.若在某时刻,磁头位于100号磁道处,并沿着磁道号增大的方向移动(如下图所示),磁道号的请求队列为50,90,30,120对请求队列中的每个磁道需读取1个随机分布的扇区,则读完这个扇区点共需要多少时间?

需要给出计算过程。

(1)2KB=2*1024*8bit=16384bit。

因此可以使用位图法进行磁盘块空闲状态管理,每1bit表示一个磁盘块是否空闲。

(2)每分钟6000转,转一圈的时间为0.01s,通过一个扇区的时间为0.0001s。

根据CSCAN算法,被访问的磁道号顺序为100120305090,因此,寻道用去的总时间为:

(20+90+20+40)*1ms=170ms总共要随机读取四个扇区,用去的时间为:

(0.01*0.5+0.0001)*4=0.0204s=20.4ms所以,读完这个扇区点共需要170ms+20.4ms=190.4ms

已知某磁盘的平均转速为r秒/转,平均寻道时间为T秒,每个磁道可以存储的字节数为N,现向该磁盘读写b字节的数据,采用随机寻道的方法,每道的所有扇区组成一个簇,请问:

平均访问时间是

A.b/N*(r+T)B、b/N*T

C、(b/N+T)*rD、b*T/N+r

在FAT12文件系统下,大小为1.2MB的软盘使用一张FAT,软盘每个盘块大小为512B,问FAT表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为多少?

1.2M/0.5K*12b=3.6KB

一个磁盘支持4个分区,每个分区包含一张FAT表,文件系统支持的最大磁盘容量是多少?

4096*512B*4=8MB

设文件索引节点中有7个地址项,其中4个地址为直接地址索引,1个地址项是二级间接地址索引,每个地址项的大小为4字节,若磁盘索引块和磁盘数据块大小均为256字节,则可表示的单个文件最大长度是()

A33KBB519KB

C1057KBD16513KB

设当前工作目录的主要目的是()

A.节省外存空间

B.节省内存空间

C.加快文件的检索速度

D.加快文件的读写速度

1.简述整形信号量的物理含义和P,V操作的物理含义

PV操作的含义:

PV操作由P操作原语和V操作原语组成(原语是不可中断的过程),对信号量进行操作,具体定义如下:

P(S):

①将信号量S的值减1,即S=S-1;

②如果S>

=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

否则该进程置为等待状态,排入等待队列。

V(S):

①将信号量S的值加1,即S=S+1;

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

否则释放队列中第一个等待信号量的进程。

PV操作的意义:

我们用信号量及PV操作来实现进程的同步和互斥。

PV操作属于进程的低级通信

2、简述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

(3分)

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改善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例如一个程序,它时而进行长时间的计算而没有输出,时而又阵发性把输出送到打印机。

由于打印机的速度跟不上CPU,而使得CPU长时间的等待。

如果设置了缓冲区,程序输出的数据先送到缓冲区暂存,然后由打印机慢慢地输出。

这时,CPU不必等待,可以继续执行程序。

实现了CPU与I/O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

事实上,凡在数据的到达速率与其离去速率不同的地方,都可设置缓冲,以缓和它们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众所周知,通常的程序都是时而计算,时而输出的。

2.可以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如果I/O操作每传送一个字节就要产生一次中断,那么设置了n个字节的缓冲区后,则可以等到缓冲区满才产生中断,这样中断次数就减少到1/n,而且中断响应的时间也可以相应的放宽。

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缓冲的引入可显著提高CPU和设备的并行操作程度,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设备的利用率。

根据I/O控制方式,缓冲的实现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专用硬件缓冲器

一种是在内存划出一个具有n个单元的专用缓冲区,以便存放输入/输出的数据。

内存缓冲区又称软件缓冲。

提问者评价

缓冲技术可提高外设利用率,尽可能使外设处于忙状态,这个才是我想要的答案

3、简述系统调用与一般过程调用的区别。

系统调用与一般过程调用不同,其主要区别是:

1.运行的状态不同。

在程序中的过程一般或者都是用户程序,或者都是系统程序,即都是运行在同一个系统状态的(用户态或系统态)。

2.进入的方式不同。

一般的过程调用可以直接由调用过程转向被调用的过程。

而执行系统调用时,由于调用过程与被调用过程是处于不同的状态,因而不允许由调用过程直接转向被调用过程,通常是通过访问管中断(即软中断)进入,先进入操作系统,经分析后,才能转向相应的命令处理程序。

3.返回方式的不同。

4.代码层次不同。

一般过程调用中的被调用程序是用户级程序,而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中的代码程序,是系统级程序。

1、某程序在内存中分配三个页面,初始为空,页面走向为1,5,4,1,2,3,2,1,5,4,2,4,6,5,1,分别计算FIFO、LRU(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OPT算法的缺页次数。

(10分)

2.根据下列的并行程序来画出进程的前趋图(10分)

vara,b,c,d,e,f,g,h,i,j:

semaphore:

=0,0,0,0,0,0,0,0;

begin

parbegin

beginS1;

V(a);

V(b);

end

beginP(a);

S2;

V(c);

V(d);

beginP(b);

S3;

V(e);

V(f);

end

beginP(C);

S4;

V(g);

beginP(d);

S5;

V(h);

beginP(e);

S6;

V(i);

beginP(f);

S7;

V(j);

beginP(g);

P(h);

P(i);

P(j);

S8;

parend

3、某系统采用段式存储管理,一个作业由五段组成,其段表如下所示:

段号

基地址

长度

129

600

1

2300

78

2

90

100

3

1327

580

4

1952

96

(1)算出这个作业总的长度。

(2)若给出逻辑地址[0,43],[1,10],[2,90],[3,400],[4,60],计算出相应的内存地址。

(方括号内第一个元素为段号,第二个元素为段内相对地址)。

4、在下面的程序空白处填空,以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5、设有两个优先级相同的进程P1和P2如下,S1和S2初值均为0,求:

P1,P2并发执行结束后,x,y,z分别是多少?

(要求写出分析过程)(10分)

解:

因为P1、P2是并发进程,所以P1和P2调度顺序不确定。

假设P1先执行,当P1执行到P(s2)时,s2=-1,P1阻塞,此时y=3,z=4;

当调度程序调度到P2时,由于进程P1巳执行到了V(s1),P2在执行P(s1)时,不阻塞而继续执行,当执行到V(s2)时,将P1唤醒,然后执行到最后一个语句,此时x=5,z=9;

当P1再次被唤醒、调度时,继续执行P1的最后一处语句,此时y=12.所以最后结果是:

x=5,y=12,z=9.如果P2先执行,结果同上

6、有一个具有两道作业的批处理系统,作业调度采用短作业优先的调度算法,进程调度采用以优先数为基础的抢占式调度算法(优先数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1)列出所有作业进入内存时间及结束时间;

(2)计算平均周转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