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183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联重科塔吊TC论证安装方案Word下载.docx

建设部令第166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10055

3.《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5.《塔式起重机》GB/T5031

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10

7.《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T5972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9.《起重机械吊具安全规程》LD48

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11.《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1999

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以及现场条件等编制而成。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牧华路和元华路交汇处,东临锦江路南段,西、南面为农田待开发区,北面毗邻新都汇项目北区施工现场。

本工程净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约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平方米。

住宅地块容积率约,建筑密度%,绿化率%。

业态包括层商品住宅、沿街商铺、地下车库、配套用房等。

使用单位:

监理单位:

四川泰兴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安装单位:

第三章所选用的塔式起重机型号及性能技术参数

根据工程需要,该工程选用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QTZ80(TC6012)塔机主要技术参数,见下图:

附图1:

塔吊机械性能参数表

该机主要特点:

1、该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即能满足民用建筑钢结构及水电火电核电,又能满足大、中城市高层建筑施工要求。

2、具有多种工作方式,通过更换或增减一些部件及辅助装置,塔机可获得固定式、附着式,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3、安装拆卸方便,采用液压顶升装置来实现增加或减少塔身标准节,使塔机起升高度能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同时塔机的起重力不因塔机的机身高度而降低。

4、工作速度高,调速性能好,工作平稳,效率高。

起升机构采用三速电机加单速比减速,能实现重载低速、轻载高速;

小车牵引机构具有两种速度牵引小车在水平臂上变幅,具有良好的安装就位性能,回转机构采用行星减速机,配置液力偶合器,承载能力高,起制动平稳,使塔机就位准确,工作可靠。

第四章基础及附着装置

1.塔吊基础

基础开挖至老土(基础承载力必须达到要求)找平,回填100mm左右卵石夯实,周边配模或砌砖后再行编筋浇注混凝土,基础周围地面低于混凝土表面100mm以上以利排水,周边配模,拆模以后回填卵石。

垫板下砼填充率>95%,四垫板上平面应在同一水平面,垫板允许嵌入砼内5—6mm。

四组地脚螺栓(16根)相对位置必须准确,组装后必须保证地脚螺栓孔的对角线误差不大于2mm,确保固定基节的安装。

允许在固定基节与垫板之间加垫片,垫片面积必须大于垫板面积的90%,且每个支腿下面最多只能加两块垫片,确保固定基节的安装后的水平度小于1/750,其中必须与水平面垂直误差不大于1000。

钢筋需与基础底筋相连。

基础下土质应坚固夯实,根据土质情况,可选用不同的基础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5,地耐力不小于表的规定

混凝土基础的深度应大于1000mm

L

上层筋

下层筋

地耐力MPa

混凝土M3

重量T

5300

纵横向各24—?

25

5800

基础配筋图及钢筋配筋表

预埋螺栓固定方式地脚螺栓安装示意图

2.附着装置

2.1.附着架的安装

(1)按照塔机的使用说明书,塔机的独立高度为40米,当超过独立高度时(实际安装附着的高度根据工地进度需求且在使用说明书范围内进行安装),应在塔机约32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一道,应在塔机约54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二道,应在塔机约76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三道,应在塔机约96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四道,应在塔机约115米处加装附着装置第五道。

附着架是由附着杆和附着框等组成,它主要是把塔机固定在建筑结构的柱子上,起着依附作用,使用时附着框套在标准节上,其附着杆长度可调整,附着杆端部有大耳环与建筑物附着处铰接,四根附着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内(用适当的钢丝绳把环梁绑挂在塔身上,从而实现水平面)。

调整附着杆长度使塔身轴线垂直,附着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将附着框提升到附着点位置抱在塔身外初步固定,然后用螺栓连接起来。

(3)调起附着杆,先安框架端,调好长度后安建筑物端。

(4)用经纬仪从90°

两个方向测量塔身垂直度,其垂直度要求为:

附着框以下为2/10000,以上为4/1000(侧向),正向为3/1000。

用调节拉杆微动调整至要求为准。

2.2.附着装置安装的安全注意事项

(1)在安装和拆卸附着杆时,必须使塔机处于顶升时的平衡状态,且使两臂位于附着方向垂直的位置。

(2)在安装每一道附着杆时,不得任意升高塔身,必须保证在未附着前起重机的自由高度部分符合产品的有关规定。

(3)在拆卸附着杆时,必须先降落塔身,使起重机在拆除这道附着杆后形成的自由高度符合产品的有关规定。

(4)分段拼接的附着杆,各连接件如螺栓、销轴等必须安装齐全,各连接件的固定要符合要求。

(5)建筑物与附着杆之间的连接必须牢固,保证起重机作业中塔身与建筑物不产生相对运动。

附着架的安装由施工现场配合,每道附着的安装由施工单位安排架子工架设钢管安全操作平台,配合塔机安拆工人。

按照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加节作业,参加附着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作业证的人员完成。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上机人员必须拴好安全带,非作业人员不得上塔机。

3.爬升工况及附着点

3.1.爬升工况

1)将标准节按顺序吊至起得臂正方向下面放好,然后将起重臂旋转至标准节引进方向,作好顶准备工程。

2)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

3)在地面上先将四个引进滚轮固定在塔身标准节下部横腹杆的四个角上,然后吊起标准节并安放在外伸框架上,再吊起一个标准节,调整小车的位置使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的位置上。

然后,将爬升架与下支座用四个轴连接好,最后拆下塔身与下支座的连接螺栓。

4)只能在开始顶升时拆下标准节与下支座的连接螺栓。

5)开动液压系统,将顶升横梁顶在塔身就近一个踏步上,再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稍缩活塞杆使爬爪搁在塔身的踏步上,全部伸出油缸,此时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利用引进滚轮在外伸框架滚动,人力把标准节引到塔身的正上方,对准标准节的螺栓连接处,稍缩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时用高强度螺栓将上下标准节连接牢靠,卸下引进滚轮,调整油缸的伸缩长度,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固,既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照以上步骤重复几次即可。

6)顶升工作全部完成后,可以将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个塔机的重心和减少迎风面积。

7)塔机加节完毕,应空载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节各接头处高强度螺栓的拧紧问题(哪一根塔身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时,就把此弦杆上从下到上的所有螺栓拧紧)。

8)顶升完毕后应做好收尾工作,液压系统的电源应切断,操作手柄应回到中间位置,油缸应收回锁定。

9)顶升过程中必须利用回转机构制动器将吊臂锁紧,禁止吊臂回转,保证起重臂与引入塔身标准节的方向一致。

10)若要连续加几个标准节,则每加完一节后,用塔身自身吊下一标准节前,塔身节与下支座必须连接牢固。

至少要连牢对角线上4个螺栓及螺母。

11)所有标准节的踏步,必须与已有的塔身节对准。

12)顶升过程中,如发现故障必须立即停车检查,故障未排除前不得继续工作。

13)严禁在顶升作业过程中,拆修液压系统的管路、零件。

14)严禁在顶升作业过程中,回转塔机和使用吊钩吊物。

15)严禁在下支承座和标准节的高强度螺栓未上好、紧固前进行工作。

3.2.附着节点

第一次附着后,附着架以上塔身悬出段≤,塔机最大工作高度≤,使用22个塔身标准节,其中包括1个固定基节EQ8、1个加强节JQJEQ7和20个标准节EQ7。

第二次附着后,附着架以上塔身悬出段≤,塔机最大工作高度≤,

使用30个塔身标准节,其中包括1个固定基节EQ8、1个加强节JQJEQ7和28个标准节EQ7。

第三次附着后,附着架以上塔身悬出段≤,塔机最大工作高度≤,

使用37个塔身标准节,其中包括1个固定基节EQ8、1个加强节JQJEQ7和35个标准节EQ7。

第四次附着后,附着架以上塔身悬出段≤,塔机最大工作高度≤,

使用44个塔身标准节,其中包括1个固定基节EQ8、1个加强节JQJEQ7和42个标准节EQ7。

第五次附着后,附着架以上塔身悬出段≤,塔机最大工作高度≤,

使用51个塔身标准节,其中包括1个固定基节EQ8、1个加强节JQJEQ7和49个标准节EQ7。

第六次附着后,附着架以上塔身悬出段≤,塔机最大工作高度≤,

使用58个塔身标准节,其中包括1个固定基节EQ8、1个加强节JQJEQ7和56个标准节EQ7。

第七次附着后,附着架以上塔身悬出段≤,塔机最大工作高度≤,

使用65个塔身标准节,其中包括1个固定基节EQ8、1个加强节JQJEQ7和63个标准节EQ7。

第八次附着后,附着架以上塔身悬出段≤,塔机最大工作高度≤200m,使用71个塔身标准节,其中包括1个固定基节EQ8、1个加强节JQJEQ7和69个标准节EQ7。

第五章安装顺序和安全质量要求

1.立塔的顺序按以下进行

(1)安装塔身节;

(2)安装爬升架;

(3)安装回转支承总成;

(4)安装塔顶;

(5)安装平衡臂总成;

(6)安装平衡臂拉杆;

(7)吊装一块的平衡重(8)安装司机室;

(9)安装起重臂总成;

(10)安装起重臂拉杆;

(11)安装余下平衡重

2.安全质量要求

1、塔机安装前首先应检查混凝土基础的强度是否达到安装要求。

2、塔机基础的予埋地脚螺栓中心距离,冒出混凝土平面高度是否符合基础要求。

3、塔机在安装、增加塔身标准节前应对结构件和高强度螺栓逐一进行仔细检查,若发现下列问题应修复或更换后方可进行安装。

(1)目视可见的结构裂纹及焊缝裂纹;

(2)连接件的轴、孔严重磨损;

(3)结构件母材严重锈蚀;

(4)结构件整体或局部塑性变形,销孔塑性变形。

4、起重臂组合后检查下弦销焊接挡板的焊缝是否有裂纹、脱落、变形,若发现形、裂纹、脱落应修复后方可进行安装。

检查上、下弦销的开口光脚是否按规定要求穿好并打开弯曲。

5、检查各工作平台是否安好、牢固,平台栏杆是否牢固。

6、检查架设机构,保证机构处于正常状态(如顶升横梁、顶升踏步安全支承块,顶升油缺,爬升滚轮,引进梁等)

第六章主要安装部件的重量和吊点位置

1.整机各部件重量明细表

根据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各种臂长的起重臂总成时参考重心位置,吊装时12m≤d≤20。

(附图4)

第七章安装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及布置位置

1.辅助设备的型号、性能

产品名称:

汽车起重机,产品型号:

\,最大额定起重量:

\T,工作幅度\米,起升高度\米,起升速度\米/分。

2.布置位置

汽车起重机布置于塔机基础\米处,场地要平整,不得堆放其他杂物。

起重臂起重范围外设警戒线。

3.电源的设置

电气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

应有可靠的保护装置,具有短路及过流保护,欠压、过压及失压保护,零位保护,电源错相及断相保护。

塔机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0,重复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电路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Ω。

用电总功率:

120KW,电压380V、50HZ。

由总包方设置专用配电箱,距离塔机中心3米以内。

第八章施工人员配置

工作岗位

姓名

岗位职责

现场指挥

胡北

技术负责人,现场全面负责、协调

安全警戒

张军

安全员,警戒区域内安全

电气

贺泽斌

电气安装、调试

安装工

陈电洪

安装

陈友才

康彪

黎明华

岳涛

方伟

潘云华

辅助

安装人员中指定陈电洪负责塔机零配件的清理工作。

第九章吊索具和专用工具的配备

1.吊索具

起重钢丝绳Ф13(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倍)、卸扣若干。

2.专用工具

配备安装塔机工具,由陈电洪负责,清理工具清单如下:

(1)40磅大锤一把

(2)20磅手锤一把

(3)地脚螺栓专用扳手一把(4)标准节专用扳手两把

(5)撬棍两根(6)6"

\12"

活动扳手各一把

(7)专用插销两只(8)调节垫板若干

(9)揽风绳(足够长度)(10)常用电工工具

第一十章安装工艺程序

1.安装塔身节

1.1.结构简述

塔机在起升高度为米的独立状态下共有14节塔身节:

包括一节固定基节EQ8,13节标准节EQ7,塔身节内有供人上下的爬梯,并有供人休息的平台。

固定基节EQ7又分预埋支腿固定基节EQ7和预埋螺栓固定基节EQ8,预埋支腿固定基节EQ8主弦杆上下端各有3个连接套;

预埋螺栓固定基节EQ9主弦杆

上端有3个连接套,下端为法兰盘。

1.2.安装固定基节

固定基节分预埋支腿固定基节EQ8和预埋螺栓固定基节EQ9,塔机基础为预埋支腿固定基础时,安装预埋支腿固定基节EQ8,塔机基础为预埋螺栓固定基础时,安装预埋螺栓固定基节EQ9。

预埋支腿固定基节EQ8,上下两端主弦杆上各有三个连接套,通过12套级高强螺栓M30组件与预埋支腿固定基础连接(附图5)

附图5

1.3.吊装过程中注意

严禁吊在水平斜腹杆上。

所有高强度螺栓预紧扭矩应达到,每根高强度螺栓均应装配二个垫圈和二个螺母,并拧紧防松。

双螺母中防松螺母预紧扭矩应稍大于或等于。

用经纬仪活吊线法检查垂直度,主弦杆四侧面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1/1500。

加强节EQ7与标准节EO7斜腹杆的形式不同,安装时请注意不要混淆。

2.吊装爬升架

2.1.结构简述

由爬升架结构、平台、爬梯及液压顶升系统、标准节引进装置等组成,塔机的顶升运动主要靠此部件完成。

顶升油缸安装在爬升后侧的横梁上(即预装平衡臂的一侧),液压泵站放在液压油缸一侧的平台上,爬升架内侧有16个滚轮,顶升时滚轮支于塔身主弦杆外侧,起导向支承作用。

附图6)

附图6

为了便于顶升安装和安全需要,在顶升挂板上设有防脱装置。

在爬升架上部、中部及下部位置设有平台及栏杆,并在引进梁上出设有平台,顶升时,工作人员站在平台上,操纵液压系统,完成顶升、引入标准节和打入连接销轴的工作。

(附图7)

附图7

3.安装回转总成

回转总成包括下支座、回转支承、上支座、回转机构、回转限位器和司机室组成,下支座下部分别与塔身节和爬升架相连,上部与回转支承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

上支座一侧有安装回转机构的法兰盘及平台,另一侧工作平台有司机室连接的支耳,前方设有安装回转限位器的支座;

用φ30的销轴将上支座与塔帽连成一个整体。

(附图8)

附图8

4.吊装回转总成

⑴检查回转支承上级M24的高强螺栓的预紧力矩是否达640N?

m,且防松螺母的预紧力矩稍大于或等于640N?

m。

⑵将吊具挂在上支座φ55的销轴上,将回转总成吊起。

⑶下支座的八个连接套对准标准节EQ7四根主弦杆的八个连接套,缓慢落下,将回转

总成放在塔身顶部。

下支座与爬升架连接时,应对好四角的标记。

⑷用8件级的M30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标准节EQ7连接牢固(每个螺栓用双

螺母拧紧防松),螺栓的预紧力矩应达到1400N?

m,双螺母中防松螺母的预紧力矩稍大于或等于1400N?

⑸操作顶升系统,将顶升横梁伸长,使其销轴落到第2节标准节EQ7(从上往下数)的下踏步圆弧槽内,将顶升横梁防脱装置的销轴插入踏步的圆孔内,再将爬升架顶升至与下支座连接耳板接触,用4根销轴将爬升架与下支座连接牢固。

(附图9)

附图9

5.安装塔顶

(1)安装爬梯

(2)安装平台

(3)安装滑轮座和滑轮(4)安装与起重臂拉杆连接的过渡拉板

(5)安装用于辅助起重臂拉杆安装的起扮滑轮A和障碍灯座

(6)安装平衡臂拉杆的第一节(附图10)

附图10

6.吊装塔顶

吊装前在地面上先把塔顶上的平台、栏杆、扶梯及力矩限制器装好,为使安装平衡臂方便,在塔顶的后侧左右两边各装上两根平衡拉杆,将吊具挂在塔顶上,将塔顶吊到回转塔身上,应注意将塔顶垂直的一侧应对准上支座的起重臂方向,用4件销轴将塔顶与回转塔身连接,穿好并充分张开开口销。

(附图11)

附图11

7.安装平衡臂总成

结构简述:

平衡臂是槽钢及角钢组焊成的结构,分两节,用销轴连接,平衡臂上设有栏杆及起道,还设置了工作平台,平衡臂的一端用两根销轴与回转塔身连接,另一端则用两根组合刚性拉杆同塔顶连接。

尾部装有平衡重、起升机构及电阻箱,电气控制箱布置在根部,起升机械本身有其独立的底架,用螺栓固定在平衡臂上。

平衡重的重量随起重臂长度的改变而变化。

(附图12)

附图12

8.吊装平衡臂总成

在地面上把两节平衡臂组装好,将起升机构、电控箱、电阻箱、平衡臂拉杆装在平衡臂上,并固接好。

回转机构接上临时电源,将回转支承以上部分回转到便于安装平衡臂的方位吊起平衡臂(平衡臂上设有4个安装吊耳板)用定轴架和销轴将平衡臂与回转塔身固定联接好。

(附图13)

附图13

平衡臂拉杆示中序号1所示的二节和平衡臂一起安装,而序号2所示的一节和塔顶一起安装。

(附图14)

附图14

安装第一块平衡重,每一块平衡重都通过第二个平衡重销轴安装在平衡臂上,吊装第一块重的平衡重,放置在平衡臂最前面的安装位置上。

(附图15)

警告:

平衡重销轴2的挡块必须紧靠平衡重3。

平衡重销轴2的长度必须超过平衡臂上的三块挡块1。

附图15

9.安装起重臂总成

起重臂总成包括起重臂、起重臂拉杆、载重小车(固定在最小幅度处)和变幅机构,起重臂拉杆安放在起重臂上弦杆的拉杆固定架上。

(1)结构简述

起重臂上下弦杆都是两个角钢拼焊成的方管,整个起重臂为三角形截面,共分为九节。

节与节之间用销轴连接,拆装方便,为了提高起重性能,减轻起重臂的重量,起重臂采用双吊点、变截面空间桁架结构。

在起重臂第二节中装有索引机构。

载重小车以起重臂的下弦杆为运行轨道,在牵引机构的牵引下,可沿起重臂前后运行。

载重小车一侧设有检修吊篮,便于塔机的安装与维修。

(2)起重臂组装时,必须严格按照每节臂上的序号标记组装,不允许错位或随意组装,根据施工要求可以将起重臂组装成60m、54m、48m、42m、40mm、36m臂长。

(附图16)

附图16

(3)起重臂总成中心位置,各种臂长的起重臂总成时参考重心位置,吊装时12m≤d≤20。

(附图17)

注意:

记录下吊装起重臂的吊装位置,以便拆塔时使用。

附图17

10.吊装起重臂总

使用回转机构的临时电源或摇把将塔机上部结构回转至方便安装起重臂的方位。

(附图18)

附图18

11.安装其余平衡重

平衡重的重量随起重臂长度的改变而改变,根据所使用的起重臂长度,不同臂长平衡重的规格和数量。

起重臂六种臂长工况下平衡重的配置及安装位置严格按要求安装。

(附图19)

附图19

12.该塔吊安装臂长和配重对应数值

臂长(m)

总重量(t)

PHZ2400

数量

PHZ1800

PHZ1300

60

6

1

54

48

5

42

4

36

13.起升机构绕绳系统

吊装完毕后,进行起升钢丝绳的穿绕。

起升钢丝绳由起升机构卷筒放出,绕过塔顶导向滑轮向下进入回转塔身上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向前再绕到园载重小车和吊钩滑轮组,最后将绳头通过绳夹,用销轴固定在直属理臂头部的防扭装置上。

(附图20)

附图20

14.接电源及试运转

当整机按前面的步骤守完毕后,在无风状态下,检查塔身轴线的垂直度,允庆功为4/1000;

再按电路图的要求接通所有电路的电源,试开动各机构进行运转,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确,同时检查各处钢丝绳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否与结构件有摩擦,所有不正常情况均应予以排除。

如果安装完毕就要使用塔机,则必须调整好安全装置。

15.换倍率器的使用

换倍率装置是一个带有活动滑轮的挂体,当其与吊钩连成一体时,起升钢丝绳系统为4倍率,当挂体与吊钩脱离并顶在载重小车底面时,起升钢丝绳系统则为2倍率。

当需要用2倍率工作时,操纵起升机构,使吊钩向下运动并着地,拔出挂体销轴,然后开动起升机构,收紧钢丝绳,使挂体上升至与载重小车接触。

起升机构的排绳情况不得有乱绳情况出现。

这样起升钢丝绳系统就转换成2倍率。

若要再将起得钢丝绳系统转换4倍率,则又操纵起升机构,放下吊钩至地面,并使挂体落回到吊钩的挂体槽内。

插上销轴和开口销,并充分张开开口销。

这样起升钢丝绳主就自动转换为4倍率。

(附图21)

附图21

16.顶升加节

16.1.顶升前的准备

按液压泵站要求给油箱加注液压油。

清理好各个标准节,在标准节连接套得孔内涂上黄油,将待顶升加高用的标准节在顶升位置的起重臂下方的地面上排成一排,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加节过程中不用回转机构,能使顶升加节过程所用时间最短。

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

将起重臂旋转至爬升架前方,平衡臂处于爬升架的后方(顶升油缸正好位于平衡臂正下方)。

在引进平台上准备好引进滚轮,爬升架平台上准备好塔身高强度螺栓。

16.2.顶升前塔机的配平

附图22

塔机配平前,必须将载重小车运行到图所示的配平参考位置,并吊起一节或其它重物(表中载重小车的位置是个近似值,顶升时还必须根据闻声需要进行调整),然后排除下支座四个支脚与标准节的连接螺栓;

将液压顶升系统操纵杆推至“顶升方向”,使爬升架顶升至下支座支腿刚刚脱离塔身的主弦杆的位置;

检验下支座支腿与与塔身主弦杆是否在一条垂直线上,并观察爬升架8个导轮与塔身主弦杆间隙是否基本相同来检查塔机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则调整载重小车的配平位置,直至平衡,使得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的位置上。

记录载重小车的配平位置,注意:

该位置随起重臂长度不同而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