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193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转发老师总结的教案小汤14拜厄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二课

《请弹吧》(左手)

基础知识:

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低音谱号、左手1指的认知。

因为坐姿、手型、弹奏要点和第一课要求一样,只要让孩子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这节课重点想说一下孩子在初次弹琴时容易出现、忽略的一些问题。

(1)头部:

很多孩子在数拍子时,习惯一边点头一边数,看似很正常的动作其实是不必要的,这么做会使整个上半身不停晃动、重心不稳,也不好看。

(2)肩膀:

因为刚开始弹琴整个上半身都会紧张,所以很多孩子在弹琴时都有耸肩的动作,这样弹琴不仅姿势不好看,还会使整个手部的力量向上提、影响力度的传送,感觉很累。

由于耸肩所以腋下就会紧紧地夹着这样的姿势也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肩膀放松放平、腋下微微打开。

(3)胳膊肘:

因为大指用力、整只手都向左边倾斜,导致手肘向外翘起,这样做整只手的手型就会受到影响,平行的手背会向大指方向倾斜;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手肘自然放松下垂。

(4)时值(拍子):

因为刚开始弹琴手指力度不够,第一个音弹下去数拍子的时候,手指已经把键盘松掉了,弹钢琴时手就是我们的嘴,如果松掉键盘音符的时值就改变了,4拍就变成了1拍,整个乐曲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保持音符的正确时值是很重要的。

而且数拍子的时候正是调整手型的最佳时机,正好可以在手不动的情况下把错误的手型修正。

(5)力度:

很多初学者第一次弹琴,就希望弹出的声音可以和老师弹奏的声音一样大,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办到的。

因为刚开始学琴整条手臂和手指的力量还不能准确、自然地掌握,整只手臂都处于紧张状态,如果盲目的追求音量效果,只会让原本就紧张的手更加僵硬,不仅弹出的声音不好听(像在砸琴),还会直接影响正确的手型。

所以我建议只要把键盘弹到底(一定要注意不能弹一半)能够出声、手型正确、时值准确就可以了,不必太强调音量;

因为随着弹琴技巧的熟练,对手型掌握自如,力度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6)脚部:

很多孩子在弹琴过程中两只小脚都会盘在一起,或者是来回的晃动,这也是需要改正的。

之所以讲了这么多存在的问题,是因为我个人认为弹琴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既要听老师讲,自己的脑、眼、嘴、手、心还要高速运转,所以应该在一开始就将所有不必要的、会影响弹奏的肢体动作去掉,从最初就养成良好的弹琴习惯,以免日后一边要学习新课程、还要改正老毛病,岂不事倍功半!

第三课

《爷爷的大钟》、《莫卡辛软皮鞋舞》

(1)音符:

二分音符唱2拍、四分音符唱1拍。

(2)符干:

符干向上用右手弹奏、符干向下用左手弹奏(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是一般规律,以后曲目中会有所不同)。

弹奏要点:

(1)节拍:

这两首曲目中每小节的音都扩展为2个、四个,这时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节拍时值要弹够、弹均匀,不要忽长忽短。

小节之间的节奏也要平均。

这时抬手的高度就很重要,不要忽高忽低,要控制在同一个高度(和谱架同高),速度才能相同。

(2)双手交替弹奏:

这两节课的练习重点就是双手交替弹奏,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在准备时两只手的大指就要同时放到do上,右手弹奏时很多小朋友会把左手整个向左边挪、或者从键盘上拿下(左手弹奏时右手相同),这样做是不对的。

如果这样做两只手就会很忙乱,因为右手弹完之后马上要接左手弹奏,如果将左手拿开再需要弹奏时,还要重新找左手do的位置(右手弹奏时也一样),两只手就会在键盘上来回、上下挪动,不仅动作不好看、小节之间的节奏也会受到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在右手1指弹奏时,左手2、3、4、5指在原来的把位上保持不动,只将左手的1指藏在2指下面,这样就空出了右手do的位置,既不影响右手弹奏、左手的把位也不会移动;

左手1指弹奏时,右手2、3、4、5指保持不动,将1指藏到2指下即可。

这样弹奏两只手的姿势、节奏都不会受到影响。

在双手弹奏时要注意两只手的手背要撑平、很多小朋友会将双手同时向外侧倾斜,这时应该将重心向双手中间对齐。

在一只手弹奏时要注意,不弹的那只手要支撑好。

手腕要支撑住,不要把手掌放在键盘上。

(4)学习两只手交替弹奏,双手在抬起和落下时都要慢,速度不要太快、动作不要太猛,不要砸琴。

第四课

《火车》、《海军工兵》

右手re、左手si。

(2)节拍:

全音符4拍、二分音符2拍、四分音符1拍。

(1)手型:

左右手两个音都用2指弹奏,弹奏时不要2指折指,不要用指头肚、指甲尖触碰琴键;

不要将2指伸到黑键中间去。

2指触键的同时其他的手指不要翘、也不要勾着,要同时贴在琴键上,保持好基本手型。

(2)节奏:

一定要注意不同音符之间的节奏,这也是这首曲目的难点所在。

很多小朋友在弹全音符时(4拍),因为每小节只有一个音比较容易弹,所以会弹得很快;

而到了四分音符(1拍)时,因为要弹四个音有一定的难度,速度就会明显慢下来;

我通常建议把最难弹那一小节的速度,也就是弹得最慢的那一小节,定为全曲的速度,这样整首曲子的节奏就可以统一、就不会忽快忽慢了。

如果有明显的节奏不统一,家长也不好掌握,可以适当使用节拍器。

第五课

曲目:

《小矮人进行曲》、《小矮人舞曲》

(1)《小矮人进行曲》主要是复习巩固前面所学习过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右手do、re,左手do、si。

弹奏注意每小节两个四分音符之间的节奏要紧凑、间不要拖长拍子,二分音符弹奏时不要着急、要数够拍子再往下弹。

小节之间的拍子也要准确,两只手的二指不要折指。

很多小朋友在双手弹奏时,两只手在白色键盘上的位置不是平行的,而是一只手靠上、一只手靠下,应该注意让两只手的手背高度一样,手指前端距离黑键的位置也一样。

(2)《小矮人舞曲》认识附点二分音符,节拍器的使用。

从这首乐曲开始,曲目的节奏将更为复杂,这时节奏的控制就更为重要。

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刚开始弹琴,节奏不准确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从最简单、最初开始重视,弹到复杂的曲子时整个节奏就会很混乱。

当然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不可能一点节奏偏差都没有,但是大方向还是不能错的,一首乐曲的整体节奏一定要稳定,这时就可以使用节拍器作为辅助手段。

每首曲子如果三小节以上存在节奏问题就需要用节拍器来纠正,但是要注意不要一开始就是用,要把曲子弹熟之后再用。

因为是刚开始,所以可以将节拍器调到最慢的速度,适应以后再根据孩子实际弹奏速度调整。

第六课

《玛丽有只小羔羊》、《伞兵》

(1)《玛丽有只小羔羊》学习右手新音mi、用3指弹奏。

因为我们人的1、2指手指独立灵活性是比较好的,所以在弹奏时困难不大;

从3指开始就会出现较多问题,当3指落键时是比较容易折指的,而且会出现手指前后闪动,不能让手指很好的稳定站立,而且很多孩子在弹奏时会把不用的1、2、4、5指都翘起来,或者把不弹的4、5指键盘压下,这时一定要注意3指落下时第一指关节要顶住不要折指、晃动,其他手指在3指落下时清搭在键盘上即可。

在节奏上一定要注意1拍之间要弹得均匀、平稳,不要忽快忽慢;

1拍接2拍时拍子长短要区分清楚,很多小朋友会把2拍弹得和1拍一样,2拍时值要弹够再起手。

如果节奏有明显问题,可以使用节拍器。

(2)《伞兵》学习左手新音la、用3指弹奏。

这首乐曲在节奏上没什么难点,主要是复习附点二分音符的拍子,手指弹奏要求和右手是一样的。

第七课

曲目:

《越过山坡》、《雷格泰姆舞》

(1)《越过山坡》:

这首乐曲主要是复习音符la、mi,没有什么难点。

(2)《雷格泰姆舞》:

是近期所学的第一首旋律较为完整的、具有歌唱性的乐曲。

在弹奏这首曲子时一定要注意两只手交替弹奏的完整性、中间不要有间断;

两只手的力度也要相同,不要一只手重、一只手轻。

因为这首乐曲比较长,节拍比较多,所以弹奏时速度容易快,一定要注意节奏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

(3)慢练的重要性:

很多初学的小朋友弹琴都偏快,这和孩子的年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虽说性格不能改变,但是弹琴却是慢工出细活。

刚开始学琴因为各方面条件还不稳定,所以还是主张慢,弹琴进度要慢、速度要慢、心性也要慢。

很多家长在孩子初学琴时就互相比较孩子学琴的进度,你家孩子这周弹了几首曲子、我家孩子已经弹到什么教材了,本来很好的良性学习却成为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孩子一首曲子还没弹好就学下一首,一本书没学完就换新的教材,这样做短期内看似孩子进度很快,长期下去基础没打好、知识没学够,最终一边学新的还要补旧的,反而造成更大的麻烦。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是希望家长和琴童们能摆正心态,为漫长的学琴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八课

《排钟》、《滑稽面孔》

左手4指sol,力度的控制。

(1)《排钟》:

从这节课开始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整只手在琴键上的位置,因为4指比较短,所以用4指弹奏时,孩子为了能触到琴键通常会把整只手向前挪,这样就造成较长的2、3指会伸到黑键中间去,现在曲目比较简单不会对弹奏造成什么影响,所以很多老师会忽视这个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将正确的手位(第一课)变成错误的,随着曲目难度增加、音符增多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当手在白键上来回移动时,因为有手指伸到黑键中造成牵绊,整只手就不能流畅的进行跑动弹奏;

而且会看到整只手在琴键上上下下来回挪动,既不美观、也影响速度,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好整只手在白键上的位置,不要受到某一个手指的影响。

(2)《滑稽面孔》:

这首曲目音符较多,每个手指长短不同,弹下去的力度也就不一样,所以孩子在弹这首曲子的音时总是重一个、轻一个,就好像我们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这样弹奏手上的力度完全没有受到控制,只想到把音弹出来,完全没有考虑到音色。

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音的力度都弹得完全一样,但是整首曲目听起来还是应该力度适中,不要太突兀,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稳定。

第九课

《老麦克唐纳》、《拔河》

什么是音程及弹奏方法、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

(1)音程:

一个音弹奏叫做单音,两个音同时弹奏就叫做音程。

我们把位置低的音称为“根音”,位置高的音称为“冠音”。

因为需要同时弹奏两个音,在弹奏时就要注意几个问题:

a、如何唱谱:

孩子们通常会先唱位置高的音、再唱低的音(从上往下唱),这样唱谱是不对的;

应该从下往上唱,也就是先唱根音、再唱冠音。

b、速度相同:

因为要同时弹两个音,而我们的手指长短不齐,孩子弹出的音响效果听起来就是一前一后出声,这样弹奏就将音程弹奏变成了单音弹奏,已经将音符性质改变了,所以是不正确的;

一定要让两个音同时落键,让两个音同时出声。

方法:

在抬手时先将两个需要弹奏的手指前端对齐,在落键速度就是相同的。

c、力度相同:

因为手指力量不一样,弹出的音色也不相同,但是因为是音程弹奏,所以要尽量将两个音的力度弹成一样的,不要一轻一重。

如果力度不均较重的音会把较轻的音掩盖住,听起来好像只弹了一个音。

弹奏时可以把力度较重的手指轻一点,力度较轻的手指重一点,这样互相调配听起来的音色就会比较均匀。

(2)休止符:

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比较相近,一定要注意它们所在的位置不同,区分清楚。

练习休止符时不要急着双手弹奏,可以在弹奏时先单手弹奏,把空拍唱出来加深印象。

第十课

《教堂管风琴》、《扬基歌》。

右手4指弹fa。

(1)4指弹奏:

复习第九课基本弹奏要求,第四指是比较难弹的手指,孩子在弹奏时容易将5指的音碰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整只手抬起来时,把4指略向下伸出来一点,这样就不容易碰到其他的音;

还有的孩子为了不碰到其他不弹的键,就一直觉着不弹的手指,这样做手型完全走样,而且整只手都会紧张,所以要注意在4指落键后其他手指要马上放到琴键上。

(2)曲目的完整性:

从《扬基歌》开始,我们就不能够只单纯强调音乐基础知识(音符、节拍),还应注意曲目的完整性。

很多孩子在弹一首乐曲时,哪怕只有4小节也会在音符、节奏、连贯性上出现错误弹得磕磕绊绊,因为曲子较短没有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从最初就养成了错误的弹奏习惯,认为一首曲子出现点错误是正常的,久而久之当曲目越来越长错误就会越来越多,一首完整的曲子弹得支离破碎、乱七八糟,不要说情感表现就连不出错的弹一遍都不可能;

这就好像我们从最初学说话,如果一句话都不能完整的说出,那么当我们要朗诵大段文章时怎么可能流畅!

所以我们要从最初、最简单做起,每一首曲目都要练熟,通常我会以连弹3遍不出错作为标准,这样才能说是保质保量的完成。

第十一课

《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摘棉花的老人》

分句有表情的弹奏、同音连线。

(1)《弗吉尼故乡》:

从这首乐曲开始要让孩子学会音乐的分句,就像我们读文章一样,刚开始是通篇不分层次、成片的朗读,到了一定程度就需要将自己要读的文章分句、分段,让听者不再一头雾水、找不到主次。

弹奏乐曲也是一样,我们的手就是我们的嘴,要将乐曲内容清晰地传达给听者,首先要让大家知道你弹得是什么故事,每一句、每一段说了些什么,然后再根据故事情节加入感情的渲染、有表情的进行弹奏。

一般简单的曲目以四小节为一句就可以了,通常孩子不容易找到划分段落,可以在弹奏熟练后让孩子先唱出来,熟悉旋律分句后在弹奏时一边在心里默唱一边弹,这时手上的旋律感就比较强了。

(2)同音连线:

《摘棉花的老人》将两个或以上相同的音用连线连接起来,就叫做同音连线。

很多孩子会将每一个音都弹奏出声、或者第二个音的拍子还没数完就起手,这样弹奏都是不对的,同音连线只需要将第一个音弹奏出声,剩下的音手指压住琴键不动光数拍子就可以了,一定要注意保持住音符的时值。

第十二课

《自新大陆交响曲》、《军号响》

右手5指sol、力度弹奏要求,复习同音连线。

(1)《自新大陆》右手新的音sol,很多孩子弹这个音时为了好使劲,会将整个5指外侧躺在琴键上,整个手背就会偏向右侧,正确弹奏应该用小指右前端的肉站立、保持手背平行。

弹到这个程度会因为曲目难度的增加忽略手型,这点一定要注意,好的手型对弹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增强弹奏力度:

在前面的弹奏中因为孩子手型还没有固定掌握好、对键盘的适应性还不强,所以对力度可以不做要求,只要琴键弹到底声音稳定就可以,从这节课开始基本问题已经解决就要增强力度练习了。

落键时要将每一个音弹到底、弹扎实,将整条手臂的力量集中在指尖,尽量将声音弹得圆润、饱满不要发虚,手腕的支撑很重要,不要上下颠、左右晃,保持住延音的音色。

第十三课

《划呀划》、《有谁知道我的忧愁》

复习音程弹奏、双手连贯弹奏。

(1)《划呀划》:

主要将前两节课内容进行复习,要注意同音连线第二个音因为不需要弹奏,最后两拍钢琴已经没有声音,这时手还要放在琴键上,要等时值弹够再起手。

(2)双手连贯弹奏:

上节课我已经讲过,从现在开始不只应要求孩子能将乐曲完整无误的弹奏下来,还应该在简单的弹奏技巧上予以要求。

虽然孩子可以将乐曲音、节奏、拍子基本不错的弹出来,但是在左右手衔接时总会停顿一下,或者两只手的力度相差太多、因为换手力度突然增强或减弱,让人很明显感觉到不是一只手弹奏的,这样曲目旋律听起来总是感觉不够流畅、完整。

所以一定要注意在两手交换弹奏时,节奏一定要稳定不要忽快忽慢;

如果没有明显的表情变化力度也要一致,这样整首乐曲听起来就会很舒服。

第十四课

《乘黄包车》、《班卓琴手》、《公主圆舞曲》

新音左手5指fa、什么是圆舞曲、有表情的演奏。

(1)左手5指fa:

《乘黄包车》左手5指弹奏和《第十二课》右手5指弹奏的要求是一样的,因为左手没有右手灵活所以需要更多单独的练习。

(2)圆舞曲:

《公主圆舞曲》是小汤一这本书中弹奏旋律最强,也最适合有表情演奏的开始,从这首曲目开始要让孩子不只是技术性的弹奏,而应该富有感情的演奏,让钢琴弹奏真正成为钢琴演奏。

A、首先要让孩子初步了解什么是“圆舞曲”,当然年龄小的孩子不一定能完全了解,但是基本概念还是要有的,因为“圆舞曲”是钢琴曲目中一个大类,我们要从一开始接触就有一个正确、明晰的概念,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圆舞曲(Waltz):

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B、如何有表情的弹奏:

既然是舞曲在节奏上应该是欢快、平稳的,不要弹得太慢、太拖沓,但听起来不能太赶好像很着急的样子,一定要均匀、不要忽快忽慢;

最适合的速度应该是比孩子弹得最熟练的速度稍慢一点为宜,这样能保证在不出错的情况下充分的表现情绪。

音色要饱满、圆润所以力度不要过强、过于生硬,否则就变成了进行曲的感觉,。

孩子在弹奏这首曲目时切忌砸琴,要在落键时控制力度,声音要像橡皮球落在地上,既扎实又不刺耳。

要把自己的手想象成在跳舞的双脚、琴键就是地面,双手交替弹奏时左手的音稍重一点就可以不能太强,否则左手太重、右手太轻会感觉是一个脚受伤的人一拐一拐的跳舞。

最初孩子做起来肯定会有困难,所以只要个别小节能够做到就可以了,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一定会把情绪自然的运用到钢琴弹奏中。

《约翰·

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2》

《上学的日子》、《捉人游戏》。

八分音符时值、音符的名称。

(1)《上学的日子》:

这首曲目主要是复习巩固基本手型、小汤1所学的双手5个手指的弹奏方法;

以及全音符、附点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拍数。

(2)八分音符:

学习新的八分音符,八分音符从形象上看就是一个完整的音符,每一个部分都有它的名称,黑黑的圆脑袋叫“符头”、细长的一条棍叫“符干”、连接两个音符的横线(3)或者一个八分音符上一个小小的尾巴(?

)叫“符尾”。

在弹奏《捉人游戏》时孩子通常会把八分音符的拍子弹得和四分音符一样长,这样听起来弹得都是四分音符是错的,一定要注意八分音符只唱半拍,八分音符的时值是半拍、也就是一拍的一半,两个八分音符合起来唱一拍,弹奏时要短一些。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孩子在以前的学习中会将《拜厄》、《布格缪勒》、《599》等练习曲混搭在一起学习、或者是每本书大幅度跳跃性弹奏,这种学习方法是不太适合的。

因为这类弹奏课本都属于基本弹奏技巧阶梯式练习,是难度和演奏技巧逐渐增加的训练课本,所以应该按照难易程度弹完一本再弹一本,如果混在一起弹奏就好像我们同时将文化课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等的课本同时学习,前面的还没有学会又加上更难的内容,只会事倍功半,达不到有效练习的目的。

而且每本练习曲中每一条曲目都是针对某个弹奏技巧进行的,所以尽可能逐条弹奏,即使不能每一条都进行练习,也应该只舍弃少部分技巧相近的练习曲目,这样才能保证把所需的基本演奏技巧完全掌握,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的弹奏做好充分的准备。

《穿过树林》、《长号手》。

强弱拍弹奏、左手伴奏练习。

(1)强弱拍弹奏:

钢琴强弱拍是以主次音(正负拍)来划分的。

以3/4拍为例完整的一小节一共有3个音,第一个音为“主音”力度是第一拍最强、然后依次减弱;

不完整小节会去掉第一个音,只剩两个或一个音,如果没有特别标明力度,通常要弱弹。

《穿过树林》第一小节就是从第3个弱音开始的,左手第一个音不要弹得太强,否则听觉上会误以为这个音是本首曲目的主音;

正确弹法应该突出第二小节的第一个音,因为这个音才是这首曲子主旋律的开始。

(2)左手伴奏:

在小汤1《公主圆舞曲》我已经讲过要开始训练孩子表现音乐的能力,从《长号手》可以更具体的要求,这首曲目就是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加以伴奏,两手同时弹奏时要尽量突出右手主音、因为这个音是主旋律所以不能忽略,左手伴奏是下行旋律,可以做渐弱处理,这样整首曲子听起来左手虽然每小节都是重复的,但因为有音色的变化听觉上比较生动、内容丰富。

要注意节奏都在左手,所以要弹得均匀、平稳不要着急;

右手音程要按照所讲过的要求和左手尽量配合在一起,不要错开弹奏。

【小汤2】

《噢,苏珊娜》、《十个小印第安人》。

认识高音谱号si、低音谱号re,背谱弹奏。

(1)《苏珊娜》:

让孩子认识si、re高低音谱号两种不同的写法,这两种写法只是长相不同,弹奏的音是同一个。

从现在开始要让孩子明白在钢琴学习中音符、指法等诸多因素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学会活学活用、灵活掌握。

(2)背谱弹奏:

从小汤2开始可以逐渐训练孩子的背谱能力,孩子对基本弹奏技巧、手型、识谱已掌握,这时就可以根据熟练程度,选择旋律性、视听效果较好的曲目进行背谱练习。

短小的曲目难度不大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如果孩子不能一次性背奏整首曲目,可以先背两小节、四小节逐次增加,这样不会因为太难让孩子今后对背谱产生恐惧心理;

还可以让孩子为亲朋同学演奏,增加孩子的表演经验。

但要注意一定要在曲子完全弹熟的情况下再进行背谱弹奏,以免背奏出错误曲目还需要改正,增加无谓的弹奏。

(3)《小印第安人》:

这首曲目是典型的四分、八分音符交替弹奏练习,左右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练习,每一个小节四分音符要数够拍、八分音符不要着急要弹均匀,左右手交替时要连贯,如果节奏有明显的不稳定建议使用节拍器。

《钟声响了》、《太阳升起》。

临时“升﹟”、“降b”记号。

“升”、“降”记号分为两种:

临时升降记号、固定升降记号,在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临时“升”、“降”记号。

(1)临时“升”号:

《钟声响了》中像“井”字、紧紧贴在音符前面的记号叫做“临时升号”,它只升高原来音的一半(1/2);

位置是在除了mi(升高半音是fa)、si(升高半音是do)两个音,每个白键右上方的黑键。

所谓“临时”也就是说所升高的半音只在本小节之内有效,跨小节之后如果没有“升号”,就还原成原来的音。

(2)临时“降”号:

《太阳升起》中比字母b略扁一些、紧贴在音符之前的记号就是“临时降号”。

它也只比原来的音降低半音(1/2);

位置是除了fa(降低半音是mi)、do(降低半音是si),每个白键左上方的黑键。

也只在本小节内有效,跨小节还原成原来的音。

第五课

《芭蕾演员》、《三只瞎老鼠》。

固定升(﹟)、降(b)记号,调号,手指移位训练。

(1)固定升、降记号:

写在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之后,节拍之前的升、降记号就是“固定升、降记号”。

在弹奏时固定升、降记号对整首曲目都有效,也就是每一小节都要弹出升、降记号。

升、降记号是不分位置高低的,只要是固定升降的音,无论位置在什么地方、无论是高音、中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