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210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docx

中班科学教学设计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

快乐的元宵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了解元宵节的几种庆祝方式。

2.积极参与讨论、赏灯、玩灯等活动,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花灯一盏。

2.用锣鼓音乐烘托气氛。

活动过程:

一、汤圆导入,讲讲元宵节

1.师:

小朋友们,这个白白圆圆的东西你吃过吗?

它叫什么?

过什么节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呢?

(元宵节)

2.你们在家都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呢?

(引导幼儿从吃、玩、看等方面来说说)

小结:

元宵节大家都会吃汤圆,春卷等等好吃的饭菜,吃完晚饭后,有的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各种各样的花灯,还有的小朋友们去猜灯谜,元宵节真快乐!

3.提问:

你们知道元宵节还有哪些庆贺的方式吗?

小结: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夕节”,节日在新年第一个月圆之日正月十五。

中国人庆贺元宵节的方式可多了,有通宵挂灯供人观赏、猜灯谜、击太平鼓、走高跷、舞龙、滚狮子等传统活动。

二、互玩花灯

(1)今天有许多小朋友带了花灯过来了,瞧,各种各样的多好看啊,接下来我们就拿着自己的花灯向大家介绍吧。

(2)在敲锣打鼓的欢乐气氛中,孩子们提着自己的等笼行走自由交往(可以俩三个人交换动作或交换灯玩耍)

3、新年祝愿

师:

孩子们,今天的花灯会你觉得快乐吗?

老师祝愿每个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每一天都像今天一样快乐乐,活活泼泼哦!

(提示:

元宵节过后,快乐的春节也就结束了,我们就要认真学本领了。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

微笑

活动准备:

表情图三张(微笑、愤怒、哭泣)

活动目标:

 

1.在学一学、听一听、说一说的基础上,让幼儿懂得笑脸能给人带来快乐。

2.初步了解愉悦他人的简单方法,初步体验把快乐带给别人时的快乐之情。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朋友”

幼儿听歌曲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好朋友后对好朋友做一个鬼脸,为朋友带来快乐,引发幼儿快乐的情感。

二、做“变脸”的游戏。

1.出示表情图,与幼儿做“变脸”的游戏。

师:

我出什么样的表情,请你们变出他的样子。

2.提问:

你们喜欢哭脸还是笑脸?

遇到什么事情才会有这些笑脸?

小结:

老师看到你们的笑脸心里很快乐,原来笑脸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呢,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快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吗?

三、听故事《微笑》。

提问:

1.小鸟会想出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

2.小象呢?

3.小兔想出什么办法?

4.小蜗牛呢?

它的心情怎么样?

为什么?

5.小蜗牛用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的?

6.它为什么把微笑送给大家?

小结:

原来微笑师最有魅力的礼物了,她不仅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而且能让自己快乐!

四、游戏《找朋友》

提问:

你们想把快乐带给别人吗?

你们想用什么办法给别人带来快乐?

小结:

原来握手、拥抱、微笑、问候等方法都能让朋友觉得快乐,让我们跟着音乐将快乐带给大家吧。

幼儿和老师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朋友后,对朋友做一个引人发笑的动作或鬼脸,为她带来快乐。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

我的开心法宝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第1册第20页)

2.《表情歌》磁带。

3.表情图。

活动目标:

 

1.感知人的多种情绪,能与同伴交流、分享让自己高兴的办法。

2.乐意用语言、动作等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感知人的多种情绪。

1.师:

小朋友们你高兴过吗?

什么时候?

你伤心过吗?

什么时候?

你在什么时候,愤怒过吗?

害怕过吗?

小结:

是啊?

每个人都有过高兴、伤心、愤怒和害怕,那你们在高兴、伤心、愤怒、害怕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请幼儿学一学,同时出示相关的图片。

2.师:

除了这些我们还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表情呢?

(着急、平静、忧愁)

大家来学一学。

二、经验交流。

师:

当你们心里不痛快的时候,你们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变得开心呢?

(引导语:

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请大家说一说。

重点:

怎样让自己开心?

小结:

原来发泄、和别人交流、吃好吃的等方法都能让自己变得开心一些,小朋友们在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3、欣赏《表情歌》。

师:

当我们不开心时我们还有一种好方法让自己变得开心:

唱歌。

教师范唱第一段。

1.提问:

当你高兴时,你会做什么动作?

(拍手、唱歌)

2.将幼儿的动作加入歌曲演唱。

3.讨论:

当你生气时,你会做哪些动作?

(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动作演唱)

4.一起表演《表情歌》。

四、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让自己开心的法宝,有哪些,让我们把这些法宝告诉我们身边的人,让我们都成为快乐的人。

五、活动延伸:

阅读画册《我的开心法宝》,想一想还有哪些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

活动评析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

蜗牛吃什么

活动目标:

1.尝试饲养和照顾小蜗牛,观察、记录、比较蜗牛的饮食情况,了解蜗牛的饮食

习惯。

2.乐意与老师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方法和发现,体验交流与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捕捉小蜗牛若干。

音像资料。

2.《幼儿画册》人手一本。

3.观察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先看音像资料,观察小蜗牛。

提问:

小蜗牛长什么样?

小结:

哦,小蜗牛头上长了一对触角,它的身体长长的,软软的,它每天都背着一座房子在走路。

正好玩。

二、猜测小蜗牛喜欢吃什么。

提问:

你们知道小蜗牛喜欢吃什么吗?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猜测)

小结:

刚才小朋友猜得很多,那小蜗牛到底喜欢怎样吃食物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实验,并尝试记录观察的结果。

1.分小组讨论搜集小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2.幼儿讨论如何喂小蜗牛(是将食物整块喂,还是撕碎喂)

3.鼓励幼儿经常观察小蜗牛对所提供食物的喜好情况,用自己的方式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总结:

刚才我们大家都观察了有关蜗牛的吃食的资料,大家对自己的观察都做了记录。

四、交流、分享发现。

鼓励幼儿与老师、同伴交流自己的喂食方法和发现,获得有关蜗牛在饮食方面的初步认识。

1.提问:

你发现小蜗牛爱吃什么?

你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2.阅读《幼儿画册3》P16中相关内容,判断一下蜗牛喜欢吃什么?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

我爱蚕宝宝

活动目标:

1.能认真、仔细地观察蚕宝宝,初步知道蚕的身体结构及生长过程。

2.喜爱蚕宝宝,乐意与同伴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请家长带幼儿去养蚕场参观,积累初步的养蚕经历。

物质准备:

1.白板课件《我爱蚕宝宝》2.白板、投影仪、电脑。

3.幼儿操作材料:

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序图片,丝织品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茧,激发兴趣

师:

点击出现画面一:

茧的图片

小朋友,这是一座有趣的小房子,请你们猜一猜这是谁的房子?

二、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蚕的了解

1.师:

有谁见过蚕,谁能说说蚕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用手摸过蚕吗?

感觉怎么样?

(引导幼儿只能轻轻摸,要爱护蚕宝宝)蚕最爱吃什么?

它是怎样吃的?

点击出现画面二:

蚕的动态图片,请幼儿模仿蚕吃桑叶时的样子。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师幼共同探讨蚕的身体结构。

三、依次点击:

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图,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1.提问,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师:

你们知道蚕是怎样长大的吗?

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长大了,它身上的旧衣服穿不下了,该怎么办?

你们发现蚕蜕了几次皮?

2.边讨论蚕的生长过程边依次点击出现画面三中的五幅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地观察,和同伴相互交流蚕的生长过程。

出示自制的蚕宝宝的排序图片,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排出蚕的生长过程。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进行正确排序。

四、了解蚕的用途,增进幼儿爱蚕宝宝的情感

1.提问:

你们喜欢蚕宝宝吗?

为什么?

它对我们有什么用?

幼儿分组交流自己的对蚕宝宝的认识。

2.点击出现画面四:

各种各样的丝织品

说一说各种丝织品的名称、用途。

小结:

蚕宝宝吐出来的丝经过加工变成了蚕丝,用这些蚕丝可以织成许多种生活用品,这些蚕丝织品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

3.出示丝织品实物,让幼儿进一步欣赏、感知其柔软、美观。

活动延伸:

找找家中、商场有哪些蚕丝织品。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毛毛虫和蝴蝶(科学)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蝴蝶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生活习性,对动物生长变化感兴趣。

2.能与同伴交流、分享观察和饲养小虫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蝴蝶的标本、图片或有关蝴蝶的其他资料。

2.视频《毛毛虫和蝴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看视频(蝴蝶视频)

2.春天来了,好多小动物都出来了,看,美丽的蝴蝶也出来了,看它们在绿绿的草丛里,香香的花朵中飞得多快乐呀!

二、幼儿自由结伴,观赏蝴蝶标本和图片。

1.小朋友看到过哪些蝴蝶呢?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观赏蝴蝶标本和图片。

3.它们哪些地方一样?

哪些地方不一样?

4.请幼儿互相说说,交流讨论。

三、师生共同听故事《毛毛虫和蝴蝶》,了解蝴蝶的种类、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并讨论:

1.你知道蝴蝶是怎样长大的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段视频。

2.刚开始蝴蝶是什么样子?

有两只毛毛虫长的速度一样吗?

为什么?

后来发生什么事了?

3.蝴蝶喜欢吃什么?

干什么?

4.蝴蝶长大要经过几个过程?

你能说说吗?

师幼共同小结蝴蝶的成长过程:

毛毛虫——结茧——出壳——蝴蝶。

四、幼儿完成操作材料。

在幼儿操作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看清图片,更进一步地了解毛毛虫演变成蝴蝶的过程。

五、请幼儿表演蝴蝶的成长过程。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

会动的玩具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探索启动玩具的不同方式。

2.乐意和同伴交往,体验和他人分享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或幼儿自带各类玩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丰富多彩的玩具。

师:

这里有许多玩具,我们来看一看说一说你带的玩具怎么玩。

幼儿自由参观玩具展,幼儿可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

二、初步探索玩具不同的玩法。

1.鼓励幼儿自选玩具,自由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

与玩法。

师:

“每人选一个你喜欢的玩具,先玩一玩,然后再交流你是怎么玩的。

.2.请幼儿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以及是怎么玩的。

小结:

原来这些玩具的玩法都不一样,有的……有的……

三、发现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启动方式。

1.幼儿自由结伴,尝试不同的玩具操作,比较它们的不同启动方式。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如:

小青蛙上了发条就会跳,小火车打开开关就会跑。

四、游戏”玩具找朋友”。

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的启动方式分类摆放,比如:

惯性玩具、拖拉玩具、发条玩具、电动玩具、充气玩具、机械玩具等。

五、欣赏遥控玩具,结束活动。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

装电池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电池的规格名称及简单功能。

2.通过安装电池的活动,了解一些3.电池和安装电池的基本常识。

、知道电池3.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和害,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的动手及发现能力,并尝试讲述自己的试验过程。

活动准备:

1、3、5、7号电池若干;电动玩具人手一个(幼儿自己带电池和玩具)。

活动过程:

一、了解电池的外形及简单的功能。

1、请幼儿观察桌面上的电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找出电池上的正、负极标记。

、小结电池的外形特征及简单功能。

二、通过分类、排序,认识电池的不同规格。

1、请幼儿把不同大小的电池分类。

(1号、3号、5号、7号共四类)

2、请幼儿用这四种规格的电池排队。

(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3、看课件,认识不同规格电池的名称。

4、游戏"送电池回家":

把四种规格的电池送到对应名称的筐里。

三、学习安装电池的方法。

1、请幼儿观察地上的玩具,发现了什么?

(没有安装电池)引导幼儿发现电池盒上也有正、负极标记。

2、请幼儿尝试为玩具安装电池,介绍记录表的使用方法,提醒幼儿注意:

(1)应该安装多少个电池?

(2)应该选择什么规格的电池?

(3)放电池的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3、幼儿动手操作,并完成记录表。

 4、检查安装结果,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的玩具装了电池能动,有的不能?

用图卡展示一个不能动的玩具的电池安装方法,大家讨论问题出在哪里?

5、小结:

电池上的"+"对着电池盒里的"+",电池上的"-"对着电池盒里的"-","+"对"+","-"对"-"。

6、请失败的幼儿重新安装一次,成功的幼儿利用记录表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是怎样为玩具安装电池的。

四、了解电池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小结电池的益处。

2、介绍电池的害处。

3、展示电池回收筒,号召幼儿回收废旧电池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

“轮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轮子的特性和用途。

2.了解周围世界中有哪些轮子,对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带轮子的玩具。

圆形、方形、三角形积木若干。

2.小推车、书若干,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桌上的东西,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请小朋友们试着玩一玩,看看谁玩的方法最多、最有趣。

幼儿自由玩,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幼儿谈一谈,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玩的?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师:

刚才小朋友玩的方法很多、很有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动脑筋。

试一试、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可以滚动的?

把不可以滚动的东西放到桌上的塑料篮子里。

幼儿尝试并找出能滚动的东西:

带轮子的玩具、轮子。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

认识轮子的特性及用途

1.提问:

为什么这些玩具都能滚动呢?

2.出示轮子后提问:

这是什么?

(轮子)轮子是什么样的?

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如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做轮子会怎么样呢?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吗?

小结:

轮子有大小,中间有空的、有实的,有的是橡胶做的,轮子有各种各样的。

他们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都是圆的。

四、游戏“送书”

教师: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这儿有许多书,我想请小朋友把这些书从教室的这边送到那边,再从那边送回来。

小朋友可以想各种办法把书送过去,看谁想的、用的办法最多,你们可以自己去找朋友一起想办法送书。

幼儿分散送书游戏,分别体验用手拎、抱、抬和用车推的方法,感受用车推的舒服,体会轮子能省力的优点。

五、集中交流

请小朋友相互交流一下刚才自己是如何送书的.

提问:

谁来告诉大家,你用了哪些方法送书?

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

为什么?

六、引伸谈话:

轮子的作用很大,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

它有什么用

处?

(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如:

汽车轮子、溜冰鞋轮子、买货柜轮子、旅行箱轮子、沙发的轮子等,教师还可以介绍几种,如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等)。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捕鼠能手——猫头鹰”

活动目标:

1.了解猫头鹰外形特征,知道它的生活习性。

2.知道猫头鹰是益鸟,懂得爱护它们。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捕鼠能手猫头鹰》。

2.白板、电脑、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激发幼儿认识猫头鹰的兴趣。

以聚光灯的形式点击出现画面一的局部——猫头鹰的眼睛。

猜猜是什么小动物?

根据幼儿的猜想逐步将光圈放大,最后呈现整个猫头鹰的画面,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二、观察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点击画面一:

聚光出现相应的部位。

幼儿重点观察放大猫头鹰的眼睛、羽毛、嘴巴等。

提问:

它长得像谁?

看到它你有什么感觉?

猫头鹰是什么样子呢?

小结:

它的眼睛大而有神,夜晚感光度强,能看见老鼠;耳孔前有皮肤褶膜,耳朵周围的羽毛都可以加强声波的聚集,容易发现老鼠的动静;翅膀大,羽毛柔软,飞起来没有声音,不会被老鼠发现;脚上有强健的钩爪等。

观看画面二视频“猫头鹰”,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和捕鼠过程。

你知道猫头鹰有哪些本领?

你还知道猫头鹰有哪些趣事?

小结:

猫头鹰和我们人类不同,它喜欢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猫头鹰最强的本领就是捉老鼠,帮农民伯伯看好田地,它是人类的好朋友。

三、讨论猫头鹰与人们的关系

提问:

你喜欢猫头鹰吗?

为什么?

我们怎样关心爱护猫头鹰?

小结:

猫头鹰长得凶猛,但它善于捕食危害人类的老鼠,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都要爱护它,不能随便猎取猫头鹰。

四、游戏“猫头鹰捉田鼠”。

幼儿分角色玩猫头鹰捉老鼠的游戏。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

鸟的王国

活动目标:

1.大胆参与活动,丰富对鸟的认识。

2.产生探索鸟类的兴趣,激发爱护鸟类、护鸟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调查表——我喜欢的鸟。

鸟的图片

鸟的名字?

羽毛的颜色

吃什么

住在哪里

物质准备:

1.白板课件《鸟的王国》

2.白板、电脑、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调查情况

1.相互交流自己调查到的情况。

2.幼儿讲述,教师在白板上记录,帮助幼儿整理相关经验。

出现画面一:

flash各种各样的鸟

3.鼓励幼儿提问,关于鸟儿你还想知道什么?

点击画面二:

电子调查表

鸟图

(已经知道的)

(还想知道的)

二、猜谜,加深对鸟类的认识

1.老师说谜面幼儿猜

2.幼儿说谜面大家猜

猜中后点击出现该图片

出现画面三:

有关鸟的谜底图片八幅

三、讨论怎样爱鸟、护鸟

1.出现画面四:

视频“小鸟的故事”,观看人们救治受伤的鸟的场景。

2.讨论:

你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觉?

那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活动延伸:

发现更多鸟的秘密。

请小朋友回去利用网络、图片等手段,发现更多鸟的秘密。

附:

谜语八则

大雁:

不识字,把字排,秋天去,春天来。

孔雀:

说它像鸡不像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像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

啄木鸟:

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会给树开刀。

坏树皮,全啄掉,钩出害虫一条条。

企鹅:

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摇摇摇,冰天雪地都不怕。

猫头鹰:

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天天上夜班,抓鼠本领高。

鸵鸟:

有只大鸟真古怪,飞不起来跑得快,遇到危险藏脑袋,屁股留在沙滩外。

鹦鹉:

头戴红缨帽,身穿大红袍,人云它亦云,说话呱呱叫。

海鸥:

海上一只鸟,跟着船儿跑。

冲浪去抓鱼,不怕大风暴。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社会:

劳动节

活动目标:

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又快乐的事。

3、激发爱劳动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假日里,布置幼儿去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到超市购物等,了解人民的劳动。

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过程: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

是什么节日?

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知道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

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超市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

教师提问:

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

他们是怎样劳动的?

4、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5、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提问:

理发店的叔叔阿姨都干些什么事?

没有他们会怎样?

超市里叔叔阿姨每天站着累吗?

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

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

6、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公益劳动(捡石子、捡树叶、扫地),并观察劳动后场地的整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7、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活动延伸:

让幼儿为老师、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制作一份小礼物,祝贺他们的节日。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

我居住的社区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名称、地址及一些公共场所设施。

2.初步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园所在社区的图片。

2.请家长双休日带幼儿对所居住社区的设施进行一些调查了解,幼儿以绘画形式记录在表格里,家长可帮助加上文字说明。

3.幼儿调查表《幼儿画册3》32页,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初步感知“社区”的含义。

1.导入

(1)出示幼儿园图片

提问:

咦,这是哪儿啊。

这个地方你认识吗?

(幼儿回答)

(2)出示周边小区的地图

提问:

这是哪里?

(幼儿回答)这里美吗?

小结:

哦,原来我们的机关幼儿园就在这个美丽的安康小区里呀。

那让我们来看看在我们的小区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

2、介绍自己居住的社区。

1.提问:

你的家住在哪个社区?

社区里有些什么?

为什么社区里需要这些设施?

2.介绍“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一个社会的居民经常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一起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和一些公共设施,居民则要爱护社区,维护环境整洁,遵守社区居民公约。

3.互相交流

幼儿运用自己的调查表和同伴交流社区里的设施。

活动评价与反思: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名称:

科学活动:

有趣的社区标记

活动目标:

1.认识社区中常见的符号标记,了解符号的意义。

2.能大方地在集体中说出自己的想法。

3.乐意尝试与同伴合作制作社区符号标记棋,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在社区里寻找过标记,并把标记记录下来。

2.常见符号标记图片:

小心触电,垃圾入箱,保持安静,禁止吸烟。

活动过程:

一、常见标记导入。

(出示保持安静标记)

提问:

这是什么标记?

什么地方有这种标记?

二、交流自己发现的社区标记。

1.个别幼儿介绍。

师:

你发现社区里的标记有哪些?

这个标记代表什么意思?

2.幼儿相互交流。

师:

将你了解到的标记和身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3.讨论:

社区里为什么要有这些标记?

三、设计社区标志棋。

1.观察棋盘

师:

看到这么多的社区标记,不如我们用这些标记制作一个有趣的社区标志棋。

(出示飞行棋盘)我们先来观察观察别人的棋盘是怎么制作的。

提问:

这个棋盘是什么形状?

分为几个部分?

数字、格子、规则、标记。

2.师幼尝试共同制作。

师:

我们的棋盘设计成什么形状?

棋盘上需要加上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