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30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1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docx

兴隆县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研报告

 

河北省兴隆县

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1、项目投资估算表

2、流动资金估算表

3、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5、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7、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9、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图:

1、河北省兴隆县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优质核桃基地示范项目位置图

2、河北省兴隆县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优质核桃基地示范项目现状图

3、河北省兴隆县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优质核桃基地示范项目布局图

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

2、土地使用证

3、项目单位上年财务审计报告

 

第1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河北省兴隆县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核桃基地示范项目

1.1.2项目主管单位

兴隆县林业局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建设单位:

兴隆县恒基林业工程服务队

法人代表:

朱建军

1.1.4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分别位于兴隆县寿王坟林场、前苇塘林场、五指山林场和牛金洞林场营。

1.1.5建设性质

新建

1.1.6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新建优质核桃示范基地1300亩,核桃品种为“绿岭”、“香玲”、“绿早”等,第4年开始结果,第6年达到盛果期,亩产量150公斤,项目满负荷运营后,每年产优质核桃195吨。

主要建设内容:

整地1300亩;栽植4.719万株核桃,整修作业道路4千米;新建生产用房4处,建筑面积总共240平方米;新建储果库一处,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新建晾晒场一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购置机动喷药机10台,扑火设备10套,频振式杀虫灯13台。

1.1.7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1年,即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底。

1.1.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445.00万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420.00万元,流动资金25.00万元。

项目工程费用361.64万元,占建设投资的86.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2.13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0.0%;预备费16.23万元,占建设投资的3.9%。

资金来源:

按照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和项目建设单位经济实力,项目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120.00万元,占项目建设投资的28.6%;省、市、县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8.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1.4%,建设单位自筹资金252.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60.0%。

1.1.9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盛果期年创利润261.18万元,平均投资利润率37.8%,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7.64%,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538.53万元;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4.78%,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343.49万元。

项目建成后除较大经济效益外,还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可为当地大量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对于调整项目区产业结构,发展国营林场经济,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项目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带动周边乡镇群众致富,为全县发展优质核桃提供标准化示范基地。

核桃树体高大、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是优良的绿化树种,种植核桃是一项很有前途的绿色产业,大面积的栽植核桃能有效地拦截烟尘、净化空气,减轻或消除风沙灾害,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1.1.10科技支撑单位

项目以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作为技术依托单位,为项目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2编制依据

(1)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规山函[2011]94号);

(2)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议书编写大纲》和《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函(规山函[2011]80号);

(3)河北省林业局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有关文件的通知冀林计字(〔2011〕107号);

(4)河北省林业局关于开展国家核桃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冀林果字〔2011〕9号);

(5)《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2003年8月;

(6)《绿色食品薄皮核桃》DB13T918-2007;

(7)《绿色食品早实核桃生产技术规程》DB13/T916-2007;

(8)《无公害干果》CY/T1782-2008。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培育栽植新品种:

“绿岭”、“香玲”、“绿早”优质核桃基地1300亩。

(2)主要建筑物:

作业路4千米,生产用房4处,每处建筑面积60平方米;储果库1处,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晾晒场1处,面积500平方米。

(3)主要设备:

喷药机10台;扑火设备10套;频振式杀虫灯13台。

(4)人员编制20人。

(5)投资估算指标:

整地1050元/亩;苗木15元/株;栽植33元/亩;有机肥300元/亩;幼林管护300元/亩;用工100元/天;作业路5万元/千米;生产用房1200元/平方米;储果库800元/平方米;晾晒场50元/平方米。

(6)营造林成本2178元/亩。

(7)成活率保存率指标:

当年成活率90%,三年后保存率85%。

基地第4年开始结果,第7年达到盛果期。

(8)栽后管理:

浇水3次/年,施肥3次/年,病虫害防治4次/年,松土除草3次/年。

1.4综合评价

该项目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为依托,项目产品销售市场可靠;县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县财政运行状况良好,具备项目建设资金配套的能力;技术依托单位和建设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具有承担大型果树基地建设的能力和经验;项目区基础设施及立地条件较好,适合核桃的生长、培育和绿色栽培;项目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栽培种植管理经验。

通过项目建设,可有效辐射和带动周边核桃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可提高项目区乃至全县林木覆盖率,对改善兴隆县的生态环境,缓解优质核桃供需矛盾、增加地方税收收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2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兴隆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区,是华北地区林果资源大县、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

截止2010年底,全县果树面积80.02万亩,总产量41万吨;其中核桃栽培面积2.015万亩,大部分是散生大树,产量低、品质差,缺乏优质、高效的早实核桃示范基地,全县尚有大面积优质土地资源可以开发利用。

兴隆县立足县情,确定了“林果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镇化带县”发展战略,出色的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实现了项目建设与农民长远生计的有机结合,立县产业进一步增强,区域特色更加明显,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产业体系,县域经济走上了健康发展轨道。

目前全县有6个林区工作站20个乡镇林业站,有果树专业绿色证书学员3800名,基本达到了户有技术员、村有服务队、乡有推广站的果树科技推广网络。

2010年底全县尚有83.45万亩灌木林地可以开发、有5.9万亩宜林地亟待绿化,根据兴隆县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核桃将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目前全县有六个国营林场,营林面积39.6万亩,普遍存在包袱沉重,经营项目单一,缺乏持续致富产业的问题;实施该项目,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国营林场脱困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核桃营养保健作用认识的深入,核桃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核桃价格逐年上涨。

根据资料显示,普通核桃的价格由1998年4元/公斤,涨到2010年的40元/公斤。

因此,建设优质核桃基地,并进行核桃系列产品加工,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2.2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兴隆县是林果大县,林果是兴隆县的立县产业,2010年全县果树栽培面积80.02万亩,5400多万株,年产量41万吨,果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2%,农民收入的50%来自林果业,县财政的30%来自果品加工业。

但是目前兴隆县并不是林果强县,其中主要原因是果树品种结构不尽合理,水果多、干果少,普通品种多、优良品种少,优质核桃在兴隆县几乎是空白;兴隆山场广阔,立地条件优越,群众素有发展林果业的优良传统;十年来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培育的“绿岭”、“绿早”核桃品种,具有风味绝佳、抗寒性强的特点,适合我县栽植,绿岭核桃必将成为兴隆林果立县的优势树种。

本项目建成后,可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新的平台。

2.2.3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国营林场经济状况、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该项目符合国家关于经济林发展的政策,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国营林场经济状况、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该项目建成后,对于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于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兴隆乃至省内外的核桃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有益事业。

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

兴隆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南偏西,明长城北侧。

地理坐标:

北纬40º11'-40º42',东经117º12'-118º15'。

全县疆界3123平方公里。

东与迁西、宽城两县交界,西与北京平谷、密云两县接壤,北与承德县相邻,南隔长城蓟县、遵化毗连,是京、津、唐、承四市近邻。

项目区位于寿王坟林场、五指山林场、前苇塘林场和牛金洞林场营林区内。

寿王坟林场项目区包括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5、206、207、208、209等13个造林小班,与承唐高速公路和112线紧邻,距县城30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五指山林场项目区包括110、111两个造林小班,距场本部2公里;前苇塘林场项目区包括15、16、17、18、21、22等6个造林小班,距林场本部15公里、距小关门作业队部1公里;牛金洞林场项目区包括88、89两个造林小班,距林场本部2公里;四个项目区生产和作业条件便利,能够很好地组织劳动力进行施工作业。

3.1.2自然资源状况

(1)气候

项目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寿王坟林场项目区,年平均气温8.8℃,无霜期173天,≥10℃的有效积温3200℃,一月份平均气温-9.8℃、最低气温-27.3℃;五指山林场项目区,年平均气温8.3℃,无霜期165天,≥10℃的有效积温3100℃,一月份平均气温-10.9℃、最低气温-27.6℃;前苇塘林场项目区,年平均气温9.5℃,无霜期175天,≥10℃的有效积温3400℃,一月份平均气温-8.4℃、最低气温-27℃;牛金洞林场项目区,年平均气温9.8℃,无霜期180天,≥10℃的有效积温3600℃,一月份平均气温-8℃、最低气温-26℃。

由于兴隆县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山地小气候特点明显,四个项目区气候条件完全满足核桃生长栽培要求。

(2)水文

项目区内河流归属滦河和潮白蓟运河两大水系,滦河水系注入潘家口水库,潮白蓟运河水系流入北京的密云水库。

兴隆县属于河北省降雨中心地带,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630-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0%以上,天然降水基本能满足各种果树生产需要,四个项目区地处县内立地条件优越位置,开发经营成本相对较低。

(3)土壤

寿王坟林场项目区成土母质为石灰岩,砂壤土,土层平均厚度40厘米,土壤pH值6.8,0-4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1.3;五指山林场项目区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砂壤土、土层平均厚度50厘米,土壤pH值7.2,0-4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1.4;前苇塘林场项目区成土母质为石灰岩,砂壤土、土层平均厚度40厘米,土壤pH值7.5,0-4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1.6;牛金洞林场项目区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砂壤土、土层平均厚度50厘米,土壤pH值7.3,0-4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1.6。

通过高标准整地,项目区土壤条件完全满足核桃生长要求。

(4)大气环境

兴隆县森林覆盖率65.76%,空气新鲜,各项目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型工矿企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质量良好。

(5)地形地貌

兴隆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降悬殊。

县城海拔(黄海高程)582.3米,最高处雾灵山主峰——歪桃峰海拔2118米,南部最低处八卦岭海拔150米,全县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寿王坟林场项目区平均坡度11度、坡向东北、坡位中下,平均海拔520米;五指山林场项目区平均坡度15度、坡向南、坡位中上,平均海拔760米;前苇塘林场项目区平均坡度15度、坡向西、坡位中下,平均海拔480米;牛金洞林场项目区平均坡度13度、坡向北、坡位下,平均海拔350米。

各项目区作业难度较小,管理方便。

3.1.3社会经济状况

(1)行政区划与人口

项目区所在四个国营林场和项目建设单位,在隶属关系上归县林业局管理;县林业局目前职工总数94人,其中工人10人、干部84人,有专业技术人员36人(其中副高级技术职称23人、中级10人、初级3人);项目区四个国营林场职工总数30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9人(其中副高级技术职称2人、中级18人、初级49人;项目建设单位现有职工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人,占职工人数的64%,其中工程师6人,技术工人10人。

(2)交通运输

兴隆县位于京、津、唐、承四市的结合部,距离四市均在两小时车程之内。

交通十分便利,京承铁路纵贯兴隆全境,每天有八对客运列车停靠兴隆县站,同时也是京建、津围公路的必经之路。

寿王坟林场项目区与承唐高速公路和112线紧邻,距县城30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五指山林场项目距场本部2公里,距县城60公里;前苇塘林场项目区距林场本部15公里、距小关门作业队部1公里,距县城25公里;牛金洞林场项目区距林场本部2公里,距县城30公里;四个项目区交通方便,能够很好地组织劳动力进行施工作业。

(3)供电及通讯

项目区电力设施齐全,户户通电工程竣工,项目区国有林场供电充足,完全满足项目建设、运营需要,国有林场都通有固定电话,移动通讯覆盖整个项目区。

3.1.4林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全县有林面积308万亩(其中果树面积80.02万亩),森林覆被率率65.76%,林业总产值113684万元(其中果树直接产值44345万元);县林业局直属6个国营林场,总经营面积39.6万亩,是兴隆县生态环境的6把大伞,对全县林果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试验、示范作用。

3.1.5本项目产业及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状况

多年来,兴隆县立足本县资源优势实施“林果立县”战略,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产业体系,截止2010年,全县果树栽培面积80.02万亩(其中核桃栽培面积2.02万亩),总品产量41万吨,果品加工企业168家,年加工能力30万吨,全县有20个林业站,6个林区工作站,共440多人,全县中高级林果专业技术人员180多人,农民绿证学员3000多人,有果品经纪人3500多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技术推广网络和产品营销网络。

3.2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

为确保项目建设成效和示范效果,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建设、管理能力,项目区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立地条件较好,便于集中连片开发,综合各项因素,确定项目区。

(1)寿王坟项目区位于李家营乡胖子沟;

(2)前苇塘项目区位于六道河镇小关门村三道沟南山;

(3)五指山项目区位于蘑菇峪乡解放村大石别果园;

(4)牛金洞项目区位于挂兰峪镇金山子村三岔口。

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分析

3.3.1有利条件

3.3.1.1设施

四个林场项目区交通便利、通信状况良好、电力设施架设方便,由于项目区立地条件较好、优良小气候特点明显,再辅以高标准整地和良好的耕作制度等水保措施,能够为核桃栽培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条件。

3.3.1.2苗木供应

项目用苗从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订购,该公司拥有核桃种植基地1.5万亩,现年可产400吨优质核桃,培育良种苗木1500万株,苗木充足,质量符合标准,目前已有购销计划。

3.3.1.3自然立地

四个林场项目区共包括23个造林小班,规划造林面积1300亩,项目区年均气温8.3--9.8℃,无霜期165--180天,≥10℃的有效积温3100--3600℃,一月份平均气温-8至-10.9℃、最低气温-26至-27.6℃,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土层平均厚度40-50厘米,中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合核桃栽培,项目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型工矿企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质量良好。

3.3.1.4工程实施有利条件:

林果作为兴隆县的立县产业,既有政策优势又有群众基础,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产业体系。

兴隆县林果资源丰富,立地条件优越,北方果树在兴隆县都有栽培,2006年全县通过了无公害果品基地环境认定,目前全县土壤、水和空气质量达到绿色果品生产要求。

项目区四个国营林场,均具有较强的组织实施能力,该项目以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为技术依托单位具有可靠的技术保障。

3.3.2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案

项目区海拔较高,冬季气温偏低,物候期较短,是项目实施的不利因素;可以通过选择最抗寒的核桃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合理负载进一步提高抗寒能力加以解决。

3.4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3.4.1建设单位概况

兴隆县恒基林业工程服务队成立于2005年3月1日,主要从事林业工程建设,于2005年8月开始从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和城市园林绿化项目,主要承揽京津风沙源治理封山育林工程、人工造林工程和飞播造林工程以及沧州市园林绿化工程。

工程队在管理方面制订了生产、质量、合同管理、资料管理和保密等项目管理办法。

实行项目管理负责制,从制定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技术参数、人员配备、二级质检,全过程质量跟踪,有具体的质量技术考核办法,人员经过培训,保证了生产安全。

3.4.2建设单位资产及财务状况

2010年底工程队资产总额为5084199.46元,净资产为2648683.73元,有能力承担该项目。

3.4.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

朱建军,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多年从事林业生产管理工作,现年47岁,具有丰富的林业生产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管理能力。

3.4.4单位或依托单位研发能力

恒基林业工程服务队现有职工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人,占职工人数的64%,其中工程师6人,技术工人10人,主要承单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封山育林工程、人工造林工程和飞播造林工程以及沧州市园林绿化工程均圆满完成了项目设计要求。

该项目以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为技术依托单位;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金4177万元。

公司拥有核桃种植基地1.5万亩,现年可产400吨优质核桃,培育1500万株良种苗木。

到2010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16834万元,年销售收入4899万,年净利润1776万元。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现有职工280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66名,公司对核桃树种植管理有着一整套系统化完整的管理模式。

公司主导产品-绿岭核桃,以皮薄、仁丰、色艳、味好等特点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多次在农展会上荣获金奖,并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名果,2007年“绿岭”商标荣获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2009年绿岭薄皮核桃被认定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公司先后被认定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重点扶贫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

第4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市场分析

4.1.1市场调查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粮油树种,也是国家“十二五”期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稳定农业生态系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发展的树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年鉴2005年资料,世界生产核桃的国家为48个,总产量148.5万吨,年产3万吨以上的国家有中国、美国、伊朗、土耳其、乌克兰、印度、法国等7国,它们的产量之和占世界总产量的76.98%,堪称世界核桃生产的7大台柱;我国核桃栽培面积约6.67×105公顷,1.1亿株,其中结果树为4000余万株,总产量为42万吨,年均出口量3万吨。

从消费情况看,1999年世界人均核桃年消费量仅为0.2千克,发达国家和地区5千克左右,我国人均消费量为世界平均水平。

4.1.2市场预测

核桃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近年的核桃出口量约为国际市场核桃交易量的20%左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后10年核桃需求量将年均递增10%以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购买力提高,核桃消费市场在不断扩大。

中国加入WTO加快了全球农产品贸易一体化进程,为中国果品走出国门提供了市场准入的条件和可能性。

既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绿色优质果品的出口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从国内市场看,我国人均核桃的占有量不足0.2千克,仅为美国的2%。

根据《九十年代中国食品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结合国家核桃出口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30年,我国年人均核桃消费量将达到0.5千克,加上加工等其他消费,核桃市场需求量将达到50万吨以上。

从国内市场的核桃价格看,近20年始终是有升无降,普通核桃从1985年的3元/千克上升到2005年的15-18元/千克;皮薄质优的“绿岭”核桃卖到60元/千克,还是供不应求。

4.2市场营销

4.2.1营销策略

通过推广优良的品种,努力打造自己独特的果品品牌,加强各个生产环节成本控制,大幅度降低成本,借助兴隆县优越的旅游资源,提升核桃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

4.2.2营销方案

4.2.2.1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核桃丰富的营养保健作用,国民消费核桃的意识在不断提高,通过在各大城市建立核桃销售网点不断开拓国内市场,甚至在各大超市设立专门的核桃销售柜台,宣传兴隆核桃,增加人们对核桃的认识的同时增加核桃的销量。

4.2.2.2充分利用政府资源

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借助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力量,加大营销力度。

4.2.2.3健全网络营销

借助果品行业网站,实现双向的信息流,及时、形象地发布和获取相关的商品供求及服务信息。

4.3市场风险分析

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4.3.1.1自然风险因素

该项目属于种植项目,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生产过程存在自然风险,比如干旱、冰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4.3.1.2技术风险

该项目种植果品为名优经济林,栽植、管理过程需要技术力量支持,存在技术风险。

4.3.1.3资金风险

资金筹措及时到位,才能实现规划,保证进度。

4.3.1.4销售市场风险

果品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会产生价格波动。

4.3.2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1)加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测和监测力度,积极做好应对措施,把自然灾害的风险减到最低限度。

(2)加强技术培训和果园管理,增强果树和农民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3)及时预测市场供求信息,保证产品以优势价格出售。

 

第5章项目建设方案及实施进度

5.1建设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5.1.1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林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为目标,大力加强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和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以促进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核桃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