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6213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docx

北京市公交站台座椅设计调研报告书

 

北京市公交车站座椅设计

 

专业:

工业设计

班级:

25111501

学号:

1120153477

1120143623

1120151943

1120153475

姓名:

李华宇隋源王庭伟黄博阳

指导教师:

江湘芸

《北京市公交车站座椅设计调研》

摘要..................................................................................1

1调查方案.......................................................................1

1.1调研背景...........................................................................1

1.2调研形式...........................................................................3

2调查内容.......................................................................3

2.1三义庙公交站设施情况......................................................3

2.2三义庙公交站乘客情况......................................................4

3调查分析过程................................................................6

3.1采访记录...........................................................................6

3.1.1广泛采访..............................................................6

3.1.1.1采访一............................................................................6

3.1.1.2采访二............................................................................7

3.1.1.3采访三............................................................................7

3.1.2针对性采访............................................................8

3.2调查问卷...........................................................................9

3.2.1人群分布及行为......................................................9

3.2.2主要现存问题.......................................................11

3.2.3新型座椅可行性....................................................13

3.3同类产品比较..................................................................14

3.3.1常见公共座椅.......................................................15

3.3.1.1典型座椅.......................................................................15

3.3.1.2简单座椅.......................................................................15

3.3.1.3板条座椅.......................................................................16

3.3.1.4桩式座椅.......................................................................16

3.3.1.5连排座椅.......................................................................17

3.3.2创意公交站座椅....................................................18

3.3.2.1舒适型座椅...................................................................18

3.3.2.2倾斜/倚靠型座椅...........................................................19

3.3.2.3趣味型座椅...................................................................20

3.3.2.4一体型座椅...................................................................20

3.3.2.5凹凸型座椅...................................................................21

4产品定位.....................................................................21

4.1目标人群定位..................................................................21

4.1.1用户分类............................................................22

4.1.2目标定位............................................................23

4.2需求分析.........................................................................23

4.2.1座椅形态需求.......................................................23

4.2.2空间需求............................................................24

4.2.3清洁需求............................................................25

5方案总结.....................................................................25

5.1定位................................................................................25

5.2细节................................................................................25

5.2.1人机工程...............................................................................25

5.2.2清洁......................................................................................26

5.2方案................................................................................27

附录................................................................................28

附录A完整采访记录.............................................................28

附录B调查问卷原文.............................................................35

摘要

本次设计调研以北京市公交车站及其配套公共设施为调研目标产品,侧重于北京市公交车站公共座椅设计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结合使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以及文献分析法,通过现场观察及记录、现场测量、采访人群、问卷调查以及同类产品信息分析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整理总结所得数据及资料,并且依据调研得出的数据及结论,最终确定公交车站配套设施的设计定位:

即对公交站台公共座椅进行设计,满足空间足够可供10~12人候车时选择端坐或倚坐休息、尊重个人空间并且清洁度高易于打理的主要设计定位。

1调查方案

1.1调研背景

我国从1908年在上海诞生第一辆城市公共交通载具——即有轨电车出现以来,公共交通都发展已经超过百年。

而北京市的第一辆有轨电车诞生于1924年,经过十年的发展之后,北平公共汽车筹备委员会成立,于8月开通了北京第一条公共汽车路线。

从世界范围来看,1819年巴黎市街头出现了为公共租乘服务的公共马车,成为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的最初形态。

1863年,拥有世界最古老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的伦敦市出现了第一条以蒸汽为动力的地下轨道交通路线,1870年又出现了轨道马车(地面轨道交通雏形)。

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地的地面公共交通载具逐渐按照马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电动公共汽车)的顺序进行更迭。

表1-1

在世界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其过程中,公共汽车由于其灵活,廉价,易于维护的特点,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尤为庞大,成为中小城市最为普遍和可靠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方案。

新世纪伊始,北京市公交车总量即超过15000辆,运营线路超过700条,年客运量突破30亿人次。

到2010年,运营车数超过30000俩,年客运量超过50亿人次,平均每天运送人次即超过1亿人次(见表1-1)。

广泛而深入的实际应用以及基数庞大的出行需求,为我们的这次调研提供了最初的灵感来源及丰富的调研素材。

及此同时,北京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以及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和交通压力也在影响着未来北京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在考虑公共交通出行的基本需要后,各界对于公共交通配套服务同样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5年,北京建成了北京巴士快速出行系统,走出了改善公交出行服务舒适度低,影响城市整体形象问题的第一步。

另外,从公共设施的角度来看,北京市交通部门公共设施建设的影响力系数及社会平均水平一致,但感应度系数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即若城市交通相关公共设施的发展设计相对滞后,会对经济发展有制约作用(见图1-1)。

未来对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发展的要求及展望,也为我们的设计调研增添了社会意义及实际价值。

图1-1

 

1.2调研形式

经讨论,我们小组选取的调研题目是“公交站台配套公共设施设计”,调研对象是学校北门外的三义庙公交车站,调研的目标人群包括此公交站的全部乘客。

这是考虑到三义庙公交车站是北京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站点,共有15辆公交车停靠此站,日间运送容纳乘客上百人,可以为我们的调研提供了丰富客观的调研素材。

我们的调研行动计划包括:

观察法:

选取7:

00-8:

00,12:

00-13:

00,17:

00-18:

00,20:

00-21:

00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在公交站调查乘客行为并进行随机采访;以半小时为单位轮班记录乘客数量变化情况;实地测量公交站站台各设施尺寸及位置;

访谈法:

在日间随机挑选具有不同特征的车站乘车乘客进行简短访谈及记录;通过访谈记录,梳理出访谈结论;

问卷法:

以访谈记录及结论及现场观察数据为基础,制定问卷并发放;整理问卷数据,以其结论为基础制定第二份问卷并发放;整理总结问卷结果;

资料分析法:

查询同类产品信息,进行分析及比较,归纳优缺点;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及同类产品分析结果,确定设计定位。

2调查内容

2.1三义庙公交站设施情况

图2-1实拍三义庙公交站设施情况图2-2实拍三义庙公交站设施情况

三义庙公交站道路南侧站点包含间距约为十米的两个站台,此次我们小组所调研的是东侧站台的情况。

该站台有355路、运通101路、365路、79路、特8路、301路、651路、323路、425路共九辆公交站停靠。

站台上有两组广告牌,其中一组带有两张座椅而另一组没有;两组均有遮雨棚。

广告牌、座椅、遮雨棚等设施的基本布局及尺寸如图1-3、图1-4所示。

图2-3公交站台尺寸标注

图2-4广告牌尺寸标注

2.2三义庙公交站乘客情况

图2-5实拍三义庙公交站客流量情况图2-6实拍三义庙公交站座椅使用情况

通过轮班记录的方式,我们小组得出了从8:

00-21:

00时间段内三义庙公交车站的客流量变化情况。

从图2-7中可以看出,该站客流量最大的时候是早高峰时间段,峰值最多同时容纳36人;其次是晚高峰及中午时间段的小高峰。

而下午三点左右及晚上八点之后客流量相对最低,近九点时出现过站台上空无一人的情况。

图2-77:

30~21:

00人流峰值谷值图

图2-812:

00~13:

00期间人群行为图

整个过程中,仅观察到五人曾在公交站座椅上就坐过,包括三名男性和两名女性。

其中,所有女性和一名男性都是仅仅坐下片刻又重新站起;另外两名男性则长时间坐在椅子上直等到公交车到来。

图2-4中,对于12:

00~13:

00期间人群行为分析也显示绝大部分乘客选择在站台栏杆附近等候公交车,而少有人靠近广告牌。

3调查分析过程

3.1采访记录

图3-1实拍采访情况图3-2实拍调研情况

3.1.1广泛采访

初期,我们在三义庙公交站进行广泛的访谈调研,其目的在于了解乘客对于公交车站的使用感受,更重视哪些方面的体验,以及存在什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设计的题目涵盖了公交车站座椅、遮雨棚以及其它可能存在的设施。

3.1.1.1采访一

采访对象:

女性一名,目测二十五岁左右。

问题一:

平时等公交时会不会坐在公交站座椅上呢?

回答一:

不会。

问题二:

为什么呢?

回答二:

不干净是一个原因,主要是冬天坐在这种椅子上会很冷,还有就是上班坐了一天了,也想站一会活动活动。

问题三:

觉得这个站台遮雨棚的设计有作用吗?

回答三:

当然有了,下雨天肯定有用。

不过大雨也挡不住(会斜着挂进来)。

问题四:

对这个公交站台的设计方面有什么建议?

回答四:

遮雨棚可以再大一点吧。

最好能有一个玻璃亭子,不然冬天刮风真的挺冷的。

还可以放一些共享雨伞。

3.1.1.2采访二

采访对象:

男性一名,目测四十岁左右。

问题一:

平时等公交时会不会坐在公交站座椅上呢?

回答一:

不太经常。

问题二:

为什么呢?

回答二:

觉得还是不干净,如果是冬天,也会有点冷。

问题三:

觉得这个站台遮雨棚的设计有作用吗?

回答三:

感觉没遇到过(下雨天)吧。

问题四:

对这个公交站台的设计方面有什么建议?

回答四:

可以放一个来车提醒的显示屏,就是那种一长条的,提醒什么车几点来。

问题五:

如果公交站设置了这种显示牌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回答五:

放站牌上或者广告牌上都行,像英国就是这样的。

3.1.1.3采访三

问题一:

平时等公交时会不会坐在公交站座椅上呢?

回答一:

会啊。

回答一:

嗯,会。

回答一:

不会。

问题二:

各自是为什么呢?

回答二:

累的时候,只要那椅子不脏就会坐。

我认为座椅需要有,我们是年轻人,(站一会)还可以;但老人啊小孩啊肯定会需要坐。

回答二:

是啊,就算不坐也可以放包。

回答二:

我也不累,没必要坐嘛。

问题三:

觉得这个站台遮雨棚的设计有作用吗?

回答三:

有啊。

回答三:

有。

遮雨棚,下雨的时候当然有用了。

回答三:

对啊,而且防晒。

问题四:

对这个公交站台的设计方面有什么建议?

回答四:

我觉得公交车站有必要放上来车提醒的显示屏,或者也可以是个公交车APP。

站台最好和公交车一样的高度,可以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上下车。

回答四:

座椅边上可以安一个充电插口。

回答四:

还有,公交站要多设置一些垃圾桶。

感觉垃圾桶设置覆盖面还是不够大的。

3.1.2针对性采访

经过上述采访,我们基本了解到了以下信息:

首先,相比于遮雨棚、广告牌等设施,公交站台座椅的利用率明显偏低;其次,第二位被采访者坐在椅子上,第三组被采访者表示会坐下休息等信息表明了部分乘客确实有休息的需求。

而且也有乘客认为尽管自己不会使用座椅,但社会上存在需要使用座椅的群体;最后,乘客对于一种可以实现公交到站提醒的显示屏存在需求。

因此,接下来我们的调研思路可以有两个方向:

其一,调研公交车站座椅的使用情况及用户反馈,从而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座椅;其二,调研用户对于公交车显示屏的需求程度,从而增加显示屏的设置。

最终,我们选择了第一项内容进行深入调研。

在接下来的访谈中,我们重点寻找了对座椅更有需求的群体——老人、孩子及病人,及他们进行针对性访谈。

我们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①平时乘坐公交车时会不会使用或者让孩子使用站台座椅,会不会把包放在座椅上;②原因是什么;③对公交站台座椅的设计有什么建议。

我们得到的回答整理汇总如下:

表3-1

身份

坐座椅情况

原因

需求

幼儿家长

自己可以坐但不会让孩子坐

感觉不卫生;除非是抱着孩子一起坐下。

折叠椅子;不同高度的椅子。

小学生家长

基本不坐

不干净。

保留椅子因为老人需要。

小学生

通常会坐

等车时间长;书包很沉。

增加座椅数量;换用更软更温暖材料。

幼儿家长

不坐也不放东西

因为椅子太少而习惯站着,带孩子出行时会推儿童推车,孩子坐推车就够了。

增加座椅数量;注意清理卫生;多考虑安全性。

幼儿家长

基本不坐

不卫生。

设计美观,舒适度好;非金属、非塑料材质。

中学生家长

不坐

有的地方没有座椅;不干净。

增加座椅数量;定期清理卫生;换用更温暖材料。

小学生家长

通常会坐

会让孩子坐下,或者把书包放在椅子上;但多数公交站没有座椅。

增加座椅数量;换用木制材料。

中年病人

不太会坐

身体还好,不需要。

设置座椅不要碍事。

老年病人

应该会坐

累了就坐下一会

可以设置一个让人扶着的地方。

3.2调查问卷

根据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我们制作了专门针对北京市公交座椅的问卷。

通过对回收的一百余份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对经常乘坐公交车人群的分布、乘客行为及动机、公交站座椅常见问题得出了如下结论。

3.2.1人群分布及行为

我们的问卷涵盖的主要人群是上班族、大学生以及部分家庭主妇;男女性别分布基本均衡。

由于职业特点,受访人群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原因多半为上下班及游玩文娱等活动(如图3-3)。

从前期的采访中我们已经得知,工作或游玩之后多半身体劳累,会有在等车时休息的需求。

然而,调查结果却是只有16%的乘客会经常使用座椅,51%的乘客偶尔就坐一两次,超过32%的人几乎不会坐在公交站座椅上(如图3-4)。

图3-3出行原因图3-4使用频率

接下来的原因分析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受访人群没有充分使用公交座椅的最大原因不是不愿意使用,而是椅子数量不足和舒适度欠缺(如图3-5,3-6)。

配合实地调查,我们很快发现在北京四五环以外的地区,许多公交车站既无广告牌又无座椅,在设计上完全没有考虑到乘客休息的需求。

图3-5坐下休息的原因图3-6不坐下的原因

反馈结果体现了北京市公交座椅的设计在数量,清洁,材料等方面急需满足人们的需求。

数量不足,整洁度太差,材料选择不合适,人机工程学也不够合理,使得公交站座椅失去了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市民提供方便。

当然,作为等车间隙供乘客临时休息的场所,公交站座椅也有一定必要设计的让人不能久坐。

因此,我们的设计改良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

3.2.2主要现存问题

这份调查问卷的另一个针对点是乘客对于公交站座椅的关注点及其现存的主要问题。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整洁度是受访者最关心的问题,椅子的材质及数量也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而造型和置物台面并不太为乘客们所关注。

下面,我们将按照次序分析受访者对于高度、材料、整洁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图3-7受访者认为公交车站座椅最重要的特征

关于整洁度,大约70%的乘客只要椅面没有杂物和积灰都可以坐,14%的乘客能接受把杂物清理一下再就坐,也有9%的人必须自己垫东西才坐。

说明人们对公交座椅的清洁度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所以,我们的设计需求是追求较高的清洁度,从材料和形状构造上避免积灰,积水,同时易于清洁打扫。

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上保证座椅可以保持干净,甚至实现自我清洁。

图3-8整洁度要求

关于高度,77%的受访者认为最舒适的座椅高度为正常高度,即类似地铁站座椅高度,太高或太低都不让人接受。

同时我们惊喜地发现,有16%的受访者表示倚靠设施更合适,这及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的乘客行为一致。

多数年轻乘客宁愿选择倚靠在栏杆上玩手机也不愿意坐凳子。

 

图3-9合理高度倾向

表面温度及椅面软硬都及座椅的材料直接相关。

因此我们把这两者都归于了座椅材料的问题中。

目前,最常被用作公交站座椅的材料是不锈钢等金属。

然而,问卷结果显示这一材料非常不受市民欢迎,更多的受访者青睐塑料和木材等看起来更温和的材料,其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的金属材料具有过于坚硬、冬冷夏热的问题。

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到,公交站座椅需要具有在日晒雨淋的情况下仍不易老化腐蚀的特性,因此能否能真的将公交站座椅的材料替换为塑料或木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3-10合理材料倾向

椅子的造型美观以及椅面的舒适度相对没有那么被乘客们注重。

不过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人们更倾向于有弧度的光滑椅面,对靠背的需求很高,而对扶手及连排式结构并没有太多的需求。

 

图3-11合理造型倾向

受访者对于置物平台的关注度是最低的。

多数乘客都选择随身携带,只有9%的乘客愿意把包放在椅子上。

看得出在座椅上放置物品并不是乘客的主要需求。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最后的产品定位是倚靠式座椅的话,可以不必额外设置平台或挂钩供乘客使用。

 

图3-12置物平台存在的必要性

3.2.3新型座椅可行性

问卷的最后一题是询问受访者能否接受公交车站设置一种可供人倚靠的设施代替座椅。

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