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6488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8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docx

矿渣微粉生产线技术协议要点

S95级矿渣微粉

立式磨消费线技术协议要点

技术协议主要根据招标文件编制,期间的技术进步和先进的工艺方案和可靠的成功经历应当考虑。

下面按工艺顺序,技术协议必须明确以下根本条款:

1、原料系统

1.1、原料堆场。

设计施工露天或棚式原料堆场,容量≥10天用量。

1.2、受料斗。

设置3个地下式钢制受料斗,通过装载机将原料平推式送入受料斗内,每个受料斗不小于0.5h的使用量。

1.3、网格筛。

受料斗顶面网格筛高于地面200~300mm,缓坡设计,网格筛有足够强度、支撑结实,满足装载机行走、拍料不变型规格:

用δ16mmh=160mm钢板制作,网孔150×150。

在网格筛适宜位置每仓设置振动电机,现场手动控制、铲车司机遥控控制。

1.4、防雨棚。

受料斗上设置防雨蓬,有效防雨。

2、计量上料系统

2.1、仓壁振动。

受料斗下设仓壁震动,振动电机做支架程度安装,受计量皮带反响量自动控制及远程手动控制、本地手动控制。

设置棒条阀、可调节出料溜子。

2.2、计量皮带。

主计量皮带一用一备设置,称量范围0~n00t/h〔设计产能的2倍〕。

再设置一台给料量为总量0~n0t/h的计量皮带〔设计产能的10%〕,以备添加等辅料。

计量皮带计量精度≤1%,给料调整和显示精度为0.1t/h。

在到达设计产能时,皮带在35~40Hz运行。

配置跑偏、打滑开关,进入中控报警、跳机保护。

2.3、除铁器。

上料皮带安装2级自卸式除铁器,第2级尽可能的靠近入磨口。

2.4、因上料皮带角度较大,带速按≥1.25m/s设计。

皮带有止逆器、电动辊刷清扫器、垂直涨紧装置。

配置跑偏、拉绳、打滑开关齐全,分别进入中控记录、报警、跳机。

2.5、地坑地面按鱼脊设置,四周排水沟、集水井,设置固定排水泵〔受水位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末端设置强力通风机。

2.6、设置皮带通廊。

3、入磨系统

原料入磨首选侧边进料、中心垂直落料的方式。

入磨锁风装置首选管式螺旋输送机〔仅仅使用于矿渣磨〕。

保证耐磨,在一个运行年度内不发生磨穿漏风、漏料问题,不发消费能降低影响磨机产能。

入磨装置设置运行检测,进入中控显示、报警。

4、磨机系统

4.1主电机及辅传。

根据设备产能,合理配置主电机〔承包商应当对水渣做Bond功指数实验,根据结果和需要产能合理配置主电机〕。

选用上海电机、湘潭、佳木斯等知名品牌纯铜绕组。

选用绕线式电机,采取水阻启动、进相补偿。

补偿器选用进相机,确保0.95≥cosΦ≤1。

进相器可以根据电机负荷自动投入、自动切除,也可以远程手动投入切除,主电机停机、空载时时具备硬切除功能。

定子绕组首选水冷式。

电机绕组、电机前后轴承必须安装温度检测装置,热电阻选用双只型。

温度测量结果进入中控,显示、报警、跳机。

满足空载状态下,所有磨辊泄压落辊后能驱动正常运行。

满足在线堆焊需求:

一级减速机速比配置适当〔输出7rpm或200:

1左右〕,确保磨盘内边缘线速度到达0.05m/s,并向下可调。

采用变频控制,变频器有外部控制接口,受外部设备控制。

离合器首选斜齿自动退出型,有机械限位锁定,并有脱开到位,作为启动主电机的必要条件。

4.2主减速机

首选南高齿或重齿。

关键部位安装时,邀请甲方到现场监造。

选用2级减速传动立式行星减速机〔螺旋伞齿+行星轮〕。

防止3级传动,杜绝3级平衡轴传动。

≥电机功率10%〔3000kw以上可5%〕。

减速机轴承必须选用原装进口铁姆FAG、SKF或TIMKEN品牌。

减速机应配置以下检测装置:

垂直与程度振动检测,进入中控,显示、报警、跳机。

内外推力轴承〔高速包〕、推力瓦、油池等温度检测,热电阻选用双支型。

进入中控,显示、报警、跳机。

低压、推力瓦高压供油压力检测,进入中控,显示、报警、跳机〔可在油站〕。

低压、高速包、高压供油流量检测,进入中控,显示、报警、跳机〔流量检测比温度压力更重要,可在油站设置〕。

4.3磨辊、磨盘

装备检修翻辊装置。

耐磨堆焊层一次使用寿命≥2000小时。

磨辊轴承选用进口铁姆肯轴承,因价格或设备供给商坚持等原因使用国产轴承,那么供货商必须保证使用期限3年以上。

安装磨辊轴承温度检测装置〔杜绝检测回油温度的方式〕,热电阻选用双支型。

进入中控,显示、报警、跳机。

磨辊内光滑系统构造设计合理,到达高效光滑、冷却〔如图〕。

磨辊密封首选密封腔延长在磨外、无密封风机构造。

选用复合衬板,耐磨堆焊层一次使用寿命≥2000小时。

磨辊与磨盘相对位置设计合理,造成磨辊磨盘部分磨蚀严重。

刮料板支架设计为桶型随磨盘转动,底面到下机体底板,直径大于下机体内环,与磨盘和下机体内环构成m型迷宫密封。

4.5选粉机

选粉机转子出厂时必须做动平衡试验,并出具合格的试验报告。

选择电机减速机驱动方式,电机采用变频控制,带制动电阻。

变频器功率≥电机功率15%。

在消费合格产品〔比外表积在420~430〕时,运行频率在38~42Hz之间。

假如低于35Hz或者高于45Hz,必须修改减速机的速比。

减速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选粉机转子,杜绝开式齿轮、三角带等其他传动方式。

选粉机转子上下轴承、减速机光滑油、电机绕组、电机前后轴承必须安装温度检测装置,热电阻选用双只型。

进入中控,显示、报警、跳机。

选粉机电机≥500kw由于处于高温区,必须是独立风阀的变频专用电机。

选粉机减速机必须在自带光滑循环泵,加装光滑油温度检测、磁过滤器、双筒过滤器和冷却器组成的一体外循环机。

4.6主风机

风量风压:

按照粉尘浓度法计算+10%富裕。

风压≥7500Pa,按此配置风机和电机。

到达设计产能,主风机运行频率在40~45Hz。

采用变频控制,配置工频旁路开关、风机进口电动调节阀,以备变频器发生故障时仍可工频运行。

变频器额定功率≥电机功率15%。

配置出口消音器、机壳隔音棉。

4.7、喷淋系统

设备配置:

进水截止阀、快切阀、电动流量阀、出口截止阀、电磁流量计、手动旁通。

管径:

φ25~50mm。

喷淋位置:

磨盘有效研磨面。

喷嘴数量:

每只磨辊1只。

系统进入中控控制、显示;联锁状态下具备停机、升辊自动快切功能。

5、返料系统

出磨采用重锤阀或溜子,溜槽有耐磨措施,保证一个运行年度不发生磨穿问题。

有工业电视监视系统,准确观察返料量及返料情况。

返料输送可选耐高温皮带。

入斗提早安装三通阀。

斗提选用钢丝胶带式,配置跑偏、打滑、堵料检测,进入中控显示、控制。

出斗提后进入密封式回转除铁器,设置铁粒暂存仓。

出除铁器后进入中间仓,仓容≥2倍台时,仓壁设置振动器,仓后设计量皮带,经锁风阀入磨。

≤100t/h的磨机可简化中间仓设计。

设置单独的返料系统单机除尘器,捕集各扬尘点粉尘,保证到达国家排放标准。

6、收粉系统

收粉器〔布袋除尘器〕:

系统风速按≤0.8m/min设计,依次计算布袋过滤面积。

处理粉尘浓度1000g/Nm³。

排风粉尘浓度干态≤20mg/Nm³。

布袋耐温≥130℃,布袋厚度≥500g/㎡,使用寿命3年以上。

压缩空气或氮气足够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反吹间隔,一般反吹间隔在10~15S,合理分布。

电磁阀必须选用原装进口品牌〔美国富乐或澳大利亚高原〕,首选吞没式。

下料锥与锁风卸灰阀之间安装旋阻式或其他方式料位计,进入中控显示、报警。

收粉器做整体保温、防雨设计,保证冬季、雨天进出口温差≤5℃。

7、成品输送储存系统

7.1、成品输送选用空气斜槽、钢丝胶带式斗提。

斗提配置堵料、跑偏、打滑开关,进入中控显示、记录、报警。

输送才能≥设计2倍以上。

7.2、成品仓容量按≥7天以上产量设计。

成品仓首选2仓设计,横置摆放。

所有成品仓仓顶加装通气连接收道。

每个仓顶安装一台单机除尘器,单台风量大于所有空气斜槽风机风量的2倍,2仓2台,一用一备。

仓顶安装雷达料位计,分别进入中控室、装车室显示。

仓顶安装旋阻式料位计,进入中控满仓报警。

全系统防雨设计。

7.3、设计和施工添加脱硫灰系统。

8、成品均化、装车、计量、发货系统

8.1、库底均化的配气机构选择程序控制、电动球阀、罗茨风机。

出料下料锥必须设置均化充气板。

8.2、每个库下设置装车计量系统,不少于4台套装车系统。

装车机应选择无尘装车机,装车才能200t/h。

8.3、装车控制系统集中安置一个控制室,配置操作台、监控、喊话设备。

9、光滑液压系统

光滑液压系统远离返料区、集中布置、方便维护。

9.1减速机光滑油站〔可选用L-CKD320闭式工业齿轮油〕

油箱容积:

大于减速机供油量〔l/min〕的10倍。

箱体分三格:

回油磁虑格、沉淀消泡格、取油格。

加热装置有电气联锁和自动化联锁双重保护,所有加热器表功率<0.7w/c㎡。

低压供油应有可调节冷却装置,冷却器面积足够,保证供油温度40±2℃。

冷却器的冷却水采用流量阀自动控制+手动阀旁路控制。

低压泵:

可选国产黄山双螺杆泵,一用一备,单台低压泵供油量大于减速机需油量的30%以上。

低压供油设置双桶过滤器,过滤器滤芯≤40um。

过滤压差采取模拟量检测,测量结果进入中控,显示、报警。

高压泵选用进口威格士、力士乐、海林可等进口品牌。

高压吸油口前设置双桶精过滤器,过滤器滤芯≤25um。

过滤压差采取模拟量检测,测量结果进入中控,显示、报警。

温度检测包括以下点位:

油箱、低压供油、回油。

压力检测包括以下点位:

低压总供油、低压供油、高压吸油、高压供油〔以上计量单位位MPa〕、低压〔粗〕过滤器压差、高压〔精〕过滤器压差〔计量单位KPa〕。

流量检测包括以下点位:

总供油量、低压供油量、高速包供油量、高压供油量。

油箱油位设置模拟量油位检测,测量结果进入中控,显示、报警跳机。

油站有独立的PLC控制柜。

9.2磨辊光滑站〔选用L-CKD460及以上粘度工业闭式齿轮油〕

箱体容积:

大于磨辊光滑需油量的10倍。

分二格:

沉淀消泡格、取油格。

加热装置有电气联锁和自动化联锁双重保护,所有加热器表功率<0.7w/c㎡。

低压泵:

可选国产黄山双螺杆泵。

低压泵一用一备,单台低压泵供油量大于需油量的30%以上。

供油应有可调节冷却装置,保证供油温度40±2℃。

冷却器的冷却水采用流量阀自动控制+手动阀旁路控制。

供油必须设置双桶过滤器,过滤器滤芯≤40um。

过滤压差采取模拟量检测,测量结果进入中控,显示、报警。

温度检测应包括以下点位:

油箱、低压供油、回油。

压力检测应包括以下点位:

低压供油、过滤器压差。

流量检测应包括以下点位:

总供油量、每路供油量。

油箱油位应设置模拟量检测,测量结果进入中控,显示、报警、跳机。

回油:

每路回油首先进磁滤、双通过滤器,之后再进油泵回油箱。

回油泵防干抽设计。

油站有独立的PLC控制柜。

9.3磨辊液压站

系统压力按25MPa设计施工,并作耐压试验。

液压泵必须选择进口力士乐、海林可或威格士。

液压站有自冲洗系统,以便在运行中对液压油过滤。

液压站有检修供油系统

保证在60S内升辊、加压降辊到位。

保证在运行中保压超过8小时,静态保压超过24小时〔压降<0.2MPa〕。

压力按0.1MPa级别调整、实际与给定相差0.2MPa自动调整。

应有油箱加热和降温设施。

光滑站、液压站应有独立的现场PLC控制柜。

9.4干油站

干油可选用3#锂基脂极压光滑脂或合成光滑脂。

选粉机上下轴承、螺旋输送机内外轴承、涨紧装置、摇臂等部位采用干油站集中供油光滑方式,PLC集中智能控制,供油合理,满足使用。

防止供油缺乏、浪费和污染。

干油站设置自动补油装置。

10、热风系统

10.1为到达节能的目的,正常运行兑冷风全部采用循环风。

10.2混风室设置在炉膛出口,包括:

热风进口、应急放散阀、循环风兑冷阀、补冷阀及工作风出口、龙门截止阀。

10.3炉膛出口首选必须设置应急放散阀,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平安措施,应急放散阀耐温≥800℃,正常工作时应急阀为常闭状态,停机或紧急故障跳机时自动迅速翻开。

10.4炉膛出口首先应进展兑冷设计,兑冷风主要使用循环风,加装补冷风阀。

10.5之后设置龙门截止阀,耐温≥600℃。

正常工作时,龙门阀为常开状态,停机或紧急故障跳机时自动迅速关闭。

10.6龙门阀之后设置一个冷风阀。

10.7主风机出口首先设置消音器,机壳隔音棉。

出风分为2路:

第一路路直接进入烟囱向大气排放,进入烟囱前安装调节阀。

第二路路为循环风,进入混风室,安装调节阀。

10.8假如入磨风口为2个,保证2个入磨风管的温度差≤5%,负压的压力差≤5%。

10.9所有管路按合理风速10~15m/s设计。

10.10热风炉。

 

11、系统保温

当前节能降耗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也是企业降低本钱的有效措施。

因此,优化、有效的保温设计,对降低立式磨热耗至关重要。

11.1从热风炉出口到混风室做内保温:

350℃以上部位做〔硅钙板+喷涂厚度≥100mm〕、外保温。

11.2从混风室到入磨口做内保温350℃以下〔喷涂厚度≥100mm〕、外保温)。

11.3磨机本体做内耐磨保温〔包括进风口、落料槽底版、下机壳侧边、中机壳、上机壳,出粉管,选用美国丹狮高温耐磨浇注料〕。

11.4出粉管做内耐磨保温、外保温。

11.5收粉器做外保温。

11.6主风机前风管做外保温。

11.7循环风管做外保温。

12、电气系统

12.1配电布置

布置10kV配电站、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主控制室、PLC室。

12.2高压配电系统:

电源电压:

10kV±5%

电源频率:

50Hz±1%

遮断容量:

40kA

柜型MNS

本工程采用受电制,招标人负责将一路10kV电源送至投标人高压进线柜接线处,配电所内设有进线柜、PT柜、馈电柜、高压变频柜等,高压开关柜均采用KYN28-12金属铠装封闭中置式高压开关柜型,内装VS1系列高压真空断路器。

10kV系统选用NS系列微机综合保护装置。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可以对10kV线路、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进展保护、控制、测量和监控报警,并设置后台保护。

直流系统选用免维护铅酸电池,带微机保护的直流电源柜。

主电机采用水阻启动、进相补偿。

主风机、助燃风机采用变频器控制、带旁路开关;

选粉机变频器带电阻制动器。

所有变频器冷却热风安装管道排到室外。

变频器选用国外西门子、三垦、ABB等同档次产品品牌。

12.3低压配电与传动系统

电源电压:

0.4KV±5%

电源频率:

50Hz±1%

遮断容量:

50kA

柜型:

MNS

本工程设置1台动力变压器,动力变压器采用S11系列节能干式变压器。

低压负荷中心开关柜均采用MNS型固定开关柜,柜内主要电气元件采用柜内元器件:

施耐德、GE、穆勒品牌产品。

电动机采用马达保护器,在电动机出现超时启动、过流、欠流、断相、堵转、短路、过压、欠压、漏电(接地)、三相不平衡、过热、外部故障、来电自启动、反时限时,予以报警,满足保护、控制、显示功能

大于10KW以上及有必要的小于10kW的电机设置电流监控,在上位机显示。

电气设备均设机旁操作箱,控制方式分为“本地〞控制和PLC自动“远程〞控制两种方式及“0〞停机位。

统一到中间停机“0〞、逆时针“本地〞、顺时针“远程〞。

机旁本地操作时不通过PLC系统。

低压变频器选用SIEMENS或ABB、三垦等同档次变频器等同等品牌产品。

12.4应急保安电源。

计算机控制PLC系统采用UPS电源为工作电源。

容量≥6KVA,时间≥1小时。

12.5无功补偿

本工程采用低压侧集中补偿的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素不低于0.95,补偿方式采用APF动态补偿,操作方式分为自动与手动两种。

12.6配电线路

10kV输电电缆采用ZR-YJV8.7/15kV阻燃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380V电缆采用ZR-YJV0.6/1kV阻燃型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信号电缆选用KVVP型屏蔽电缆。

配电柜至各用电设备的电缆,沿电缆沟和电缆桥架敷设,部分穿钢管暗敷设。

各车间的电缆一般沿电缆桥架明敷,厂区的电缆一般沿电缆桥架明敷。

12.7其它:

照明电压等级:

一般场合采用AC220V,平安检修照明采用AC36V。

光源:

采用节能型灯具,光照度符合标准;

检修电源:

AC380V/220V,容量:

≥100KVA,全系统不少于16处,合理布置。

配置应急照明

12.8、仪表

仪表设计是根据有关设计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进展的,根据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开展趋势,除测控内容较少的辅助设施采用常规控制及二次仪表显示,主要消费过程参数的数据采集、控制、显示、报警等功能由PLC完成。

充分考虑现场粉尘环境的适应性。

所有现场仪表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压力/差压变送器选用智能型产品;流量测量选用标准节流装置或电磁流量计;调节阀执行机构采用模块化智能电子式产品;料位测量采用雷达式料位计和料位开关;温度测量采用热电偶和热电阻〔选用双支型〕。

13、自动化系统

PLC控制用于系统的自动控制与监视,实现各系统消费设备顺序起动、停顿和连锁控制。

根据消费实际和甲方要求,调整保护、联锁控制方案。

本工程拟设置一套PLC系统,配置二台工控机及一台工程师站。

配置要求如下:

13.1工控机

i5-6500、内存8G、256G固态+硬盘1TG、显卡2G、显示器24",可选用:

Dell、研华产品,向上配置不限。

运行记录保存30天以上。

13.2开关电源:

西门子SITOP稳压电源

13.3PLC模件〔SIEMENSS7-400系列〕

中央处理器:

CPU414-2DP或以上版本

通讯模块:

CP443-1

接口模块:

IM153-1

I/O模块:

DI/DO:

SM321/SM322

AI/AO:

SM331/SM332

I/O充裕备用点,按各类型分开计算,均不小于15%,热电偶、热电阻需用专用的RTD.TC模块。

13.4所有开关量输入输出信号采用继电器隔离,继电器采用菲尼克斯或魏德米勒超薄系列产品。

模拟量输入信号采用信号隔离器和配电器。

13.5外围设备:

A3打印机、标准不锈钢台面计算机桌

13.6通讯构成:

工业以太网为100M,选择西门子交换机。

操作站、工程师站、管理站与控制站之间采用工业以太网通讯方式。

13.7软件

系统软件:

Windows10及以上

编程及监控软件:

博图STEP_7_Professional_V13SP1+WINCC+PLCSIM

保证正版软件,现场安装,正版证明文件移交甲方。

杜绝使用试用版、破解版本。

解密不加锁。

13.9、高压室、变压器室、低压室、PLC室、中控室分别独立设置。

14、工业电视系统配置

全系统监控点不少于16点,显示器采用46〞或以上,每屏显示4幅。

〔不含装车系统监控,装车系统的监控在装车室〕

15通信系统

本工程拟在中控制室、办公室、化验室、休息室等设置通信座机。

16、通风、空调及采暖

16.1通风

工程内的电气室设置有轴流风机,用于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及强迫通风。

16.2空调

综合电气室包括上下压配电室、MCC室、PLC室等房间设置单冷柜式空调,确保用电设备正常工作。

中控室、办公室、会议室、化验室等设置冷暖空调。

17、公辅系统

17.1冷却循环系统

利用现有水池和水泵房。

循环水泵采用一用一备,水泵出口设置通路过滤器。

降温采用闭式蒸发冷却塔。

设置温度、压力检测进入中控显示、报警;低压报警、低低压自动启备。

各用水点设置直读表、进口、出口、排污阀。

确保系统压力≥0.3MPa。

17.2压缩空气

空压机一用一备,设置通路冷干机,热风通过管道排到室外。

压力检测进入中控显示、报警;低压报警、低低压自动启备。

18、其他

当确定设计单位后,对设计应当提出以下根本要求:

在提供正式盖章蓝图之前,所有过程设计向甲方随时提供CAD电子版,以便双方对设计修改、补充。

最终版蓝图盖章签名,同时提供最终版的CAD版和PDF版。

土建根底开挖时,电气设计的三网图〔避雷接地网、设备接地网、仪表接地网〕应提早到位,以便在施工时安装接地线、下引线,防止二次开挖。

 

优化设计的混风室:

优化设计的热风系统:

 

磨机本体耐磨保温施工:

 

王书民

2021年4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