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6687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地理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鲁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单元综合提升平台教案鲁教版必修1

“问题研究”细说

单元网络建构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一地壳物质循环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的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的发育,都与此密切相关。

 例1读下面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标出箭头,完成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

从________到形成________又到新的________形成。

解题分析:

地壳物质循环是四大循环之一,从岩浆开始,到形成各类岩石,到又回到岩浆,完成这一循环。

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岩石的转化,由岩浆岩到沉积岩到变质岩。

 

答案:

(1)如图

 

   

(2)高温熔化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冷却凝固

   (3)岩浆 各类岩石 岩浆

方法与总结:

地壳物质循环图常有各种各样的变式,只有把课本插图和文字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才能应付自如地回答有关习题。

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可概括为:

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变成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成的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成的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

专题二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虽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看主导作用,但不可忽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

比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其形成原因充分说明了内外力的互相作用:

内力作用使地壳不断下降,而外力作用(泥沙的堆积),对地壳的下降起补偿作用。

例2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

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作用的体现形式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

解题分析:

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二者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造成岩石的变形、变位,即地壳运动的遗迹称为地质构造。

答案:

C

方法与总结:

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理清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壳岩石变形、变位→地质构造),同时注意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对内外力作用进行比较。

 

专题三大气环流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输送热量和水汽,从而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包括三圈环流,也包括季风环流和大范围的热力环流。

例3下图中甲图、乙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

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温度(0C)风速(m/s)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0C,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0C。

(2)与荒漠相比,绿洲的气温比荒漠,风速日变化幅度较。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风速比荒漠。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风速比荒漠。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风速。

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察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

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气象要素:

课题名称: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分析坐标图的能力,读图甲可知,绿洲地区6月1日最低气温约为150C、最高气温约为27.50C,气温日较差约12.50C;而荒漠的最低气温约170C、最高气温约330C,气温日较差约160C。

这是因为绿洲地区热容量大,吸热和放热的速度都较慢。

22时,绿洲地区气温约240C,而荒漠地区气温约220C;6时至18时,因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荒漠的气温要高于绿洲。

就风速而言,绿洲地区几乎全天都低于荒漠地区,且风速的变化幅度较小。

22时,荒漠的风速大于绿洲;6时至18时,荒漠的风速比绿洲大。

回答最后一问时,只需要根据平时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选择气温、降水、风等某一个要素进行研究即可,但对确定课题名称时,要包含气象要素、研究方法等。

答案:

(1)12.5(11.5到13.5均可);16(15到17均可)

(2)低;小

(3)高;小;低;小(4)减小(降低);减缓(降低)

(5)湿度(降水、气压等);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应包含:

绿洲和戈壁、某一气象要素、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示例“绿洲和戈壁湿度(或降水)特征的对比分析”

方法与总结:

借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分析绿洲和荒漠对局部气象条件的影响,同时考查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地理事象关联图表、气温气压和降水等值线图、文字信息等材料的判读,考查考生分析比较、理论联系实际、解释和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环境意识。

专题四气候类型的判断

世界各地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学习的难点。

判断世界气候类型,首先必须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世界各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的基本特征,了解其主要分布地区。

一般步骤是:

①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

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②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

最冷月均温>15℃为热带;最冷月均温在0℃~15℃为亚热带,但有一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均温>0℃;最冷月均温<0℃为温带;最热月均温<10℃为亚寒带和寒带。

③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雨季)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

例题4读某四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

 

(1)四地区中复种指数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四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影响的是()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

(3)从气候条件考虑,四地区中农业产值构成最有可能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

解题分析:

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及降水柱状图的特点,四地均为北半球,复种指数的高低与热量有关系,温度越高,高温期越长,复种指数越高。

故第

(1)题应选C;第

(2)题冬、春季节易受干旱、寒潮影响的应为冬春季节温度在零度以下的地区,故应为①,第(3)题农业产值构成,应选②,该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适宜发展畜牧业。

答案:

(1)C

(2)A(3)B

方法与总结:

①根据图中气温曲线7月为高温,判断四地为北半球;②根据1月和7月温差大小,③地温差最小为纬度最低;③根据7月降水占全年降水比例,判断②地降水全年比较均匀,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结合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选择适宜的农业生产。

专题五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洋流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洋流的地理意义:

对气候的影响,暖流有增温境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世界性的大渔场多形成于寒暖流的交汇处;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对海洋污染的影响,降低污染的程度,又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例5、下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纵横直线是经纬线,曲线是海水温度曲线(单位:

℃),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

 

(1)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暖流还是寒流。

(2)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5º。

中间一条纬线的度数为20度,判断A点的纬度位置为       。

(3)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说出这支世界著名洋流名称,简述它对周围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题分析:

等温线数据向南减小,说明图中向南纬度升高,因此该海域位居南半球,受洋流的影响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说明该区域比同纬度海区冷,因此为寒流的影响。

中间一条纬线度数为2Oº,该海域又位于南半球,相邻两条纬线纬度差为5º。

往南纬度升高,故A点为25ºS,若该图为太平洋某海域,说明该海域位于南太平洋上,大洋的东岸为秘鲁寒流,西岸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故这支洋流为秘鲁寒流。

它对地理环境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影响气候。

秘鲁寒流流经的沿岸,将受到降温减温作用的影响,因此对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秘鲁寒流是离岸风作用下形成的上升流,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上层,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第三,影响轮船航行速度,海轮沿此洋流向北顺流航行,可加快航行的速度,反之向南逆流航行,则减慢航行速度。

第四,洋流可以加快海洋污染净化的速度,但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了。

答案:

(1)寒流 

(2)南纬25º (3)秘鲁寒流 减温减湿对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起一定的影响;上升流把海底有机盐带到上层;形成著名的渔场;海轮向北航行的速度;比向南航行要快得多,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

方法与总结: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洋流的性质、分布及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认识理解能力。

根据等温线弯曲的状况是判断洋流类型的重要依据。

洋流的地理意义有四点,分别是寒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为生物资源丰富、顺洋流有利于航行、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洋流,具体分析。

单元能力跟踪测评

时间:

60分钟,总分100分

题序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南京市xx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2—3题。

 

2.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

3.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4.一些油田开采后期常往油井注水,原因是()

A.制造新型的能源类型B.抬升石油的位置,便于开采

C.阻止天然气的挥发D.是开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石景山区xx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读下图,回答5—6题

 

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

5.图中能反映—般河流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下列河流中,曾出现过图中④现象的是

A.黄河B.长江C.密西西比河D.亚马孙河

7.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8.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查转化的模式图是

 

9.有关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②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最大③极光、流星多出现在这一层④其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⑤上部热、下部冷,空气对流旺盛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D.①⑤

1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A.大气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B.近地面大气吸收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D.大气散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11.北半球高空一飞机向西飞行,飞行员右侧是高压,左侧是低压,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飞机逆风飞行B.飞机顺风而行

C.风从南侧吹来D.风从北侧吹来

12.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

二、双项选择题

(南京市xx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下图是世界某地区简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向南流,是暖流B.洋流向北流,是寒流

C.上升流形成大型渔场D.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14.图中P地区是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是因为这里

A.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

B.降水量丰富、水循环活跃

C.地处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暖湿气流

读循环图,回答15~17题。

15.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A.该地位于北太平洋B.②洋流的成因类型为沿岸上升流

C.丙处有大渔场D.④洋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16.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丁类岩石中常含有气孔构造B.丙类岩石的典型代表为石灰岩

C.②代表变质作用D.①代表外力作用

17.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乙为近地面,则()

A.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地表水、地下水、海洋水、大气水

B.甲为陆地、乙为海洋

C.甲处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D.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③环节施加的影响

18.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B.是流水化学溶蚀作用的结果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19.下列地貌类型与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作用

B.黄果树瀑布——流水侵蚀作用

C.干旱地区的沙丘、沙垄——风力堆积作用

D.干旱地区大片的戈壁和裸岩荒漠——风力堆积作用

读图,完成下列9~10题:

 

20.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A.天气晴朗温暖B.气压高

C.天气阴D.气压低

21.北京处在④阶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冷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B.暖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

C.冷空气已经变性,气温开始回升D.天气已转阴,出现降水迹象

22.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分布大陆东岸,寒流分布大陆西岸

B.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C.澳大利亚东岸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寒流影响显著

D.秘鲁附近沿海因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三、综合题

23.读图回答问题。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处,找地下水应在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原因是。

24.读图,回答问题。

 

(1)河流两岸的峭壁是河流作用的结果,按能量的来源属作用。

(2)河流将从山上冲下的泥沙带到中下游平坦低洼的地区,营造出和地貌,此作用过程叫。

(3)此河段藏有丰富的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4)此河段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应采取的首要治理措施是。

25.读我国某河流水文站的气候直方图及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回答问题。

 

(1)7、8两月该地降水量约为mm。

(2)7、8两月降水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

A.33%B.43%C.53%D.63%

(3)4月份的峰值流量为m3/s。

造成此峰值流量的主要补给是,它对农业生产的益处是。

26.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埃及的亚历山大、伊拉克的巴格达、我国的拉萨和上海四城市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气候却有明显的差异。

 

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

(1)判断下列表格中的气温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将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四城市的名称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城市名称

(2)读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及气温曲线与隆水量柱状图,比较四城市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第二单元单元能力跟踪测评答案

1.A2.B3.C4.B5.C6.A7.D8.C9.A10.C11.C12.A13.AD

14.BC15.AC16.CD17.CD18.BC19.BC20.AD21.AC22.AB

23.

(1)DC

(2)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3)DC(4)D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

24.

(1)侵蚀外力

(2)冲积平原三角洲沉积作用(3)水能(4)水土流失两侧山区护林、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25.

(1)400(380~420之间均可)

(2)C(3)130(120~140之间均可)积雪融水缓解春旱

解析:

该题是简单的计算题,需要细心读出每一个月的降水量,再进行相加,然后算百分比;从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看,该河流有春汛(4月份)和夏汛(8月份)两次峰值流量,4月份的春汛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该类河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26.

(1)城市

名称上海亚利

山大巴格

达拉萨

(2)降水差异状况:

从四个城市的年降水量看,上海最多,亚历山大和拉萨次之,巴格达最少。

在降水季节分配上,上海和拉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亚历山大降水集中在冬季,巴格达则终年干燥少雨。

降水差异的原因:

上海位于亚欧大陆东部,面临太平洋,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亚历山大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降水集中,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干燥少雨。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居于内陆,全年降水较少,但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通过垭口、谷地带来一定的水汽。

巴格达位于西亚,受高气压控制,且难以得到海洋水汽的调节,因此终年火热干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图解复习新人教版必修1

大气的受热过程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2、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因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3、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4.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5.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亚洲

大陆

太平洋

北美大陆

大西洋

一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高压

冰岛低压

七月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低压

亚速尔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为北冰洋最大沿岸最大港市,港湾终年不冻,被称为“不冻港”,为什么呢?

因为北大西洋暖流

2.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的原因?

海拔高,气温低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气候类型的判读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

v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

v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

v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

v

(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气候、热带沙漠、极地气候等

v

(2)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或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气候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气候类型的描述和判读

1、气候的描述

v气候的两个重要的要素——气温和降水

v在某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单一,其气候特征可用“全年……”来描述。

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复杂,其气候特征可用“夏季……、冬季……”来描述。

 

热带型

亚热带型

温带型

寒带型

气温

指标

最冷月均温>15℃

最冷月均温>0℃

最冷月均温

<0℃

(海洋性气候例外)

最热月均温<15℃

气候

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极地、苔原气候

看降水

 

第一节残余部分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