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6790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docx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

 

无形资产评估案例

案例一:

“A”商标评估案例

一、委托单位概况

SC旅行社于1978年8月18日批准成立。

注册资本1423万元,有职工281人,现下属有7个企业。

1988年以该旅行社为核心企业组建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该旅行社在近几年国家旅游局100强第一类、第二类旅行社评比中均排名前列,多次受到表彰。

二、评估方法

本次评估选取2000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评估方法选用超额收益法。

该法对商标进行评估,就是对商标有效期内(续展前该商标有效期为8年)每期(以年为单位)的未来超额收益进行预测,并以第8年超额收益作为永续年金计算无限期超额收益,再按行业平均折现率将预测的各期未来超额收益折成评估基准日的现值,从而得出“A”商标的评估价值。

采用超额收益法进行商标评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V——商标的评估价值;

i——折现率;

Pt——预测超额利润;

n——预测期;

t——预测年限

超额利润=营业收入净额×超额利润率

超额利润率=收益率一基准收益率

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收入总额一代收代付款

折现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三、评估数据来源及计算过程

1.SC旅行社营业收入净额计算(表1)

表1营业收入净额计算表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1—6月)

营业收入总额(万元)

8613

17406

20246

22861

19613

1l342

代收代付款(万元)

3796

9480

12014

13800

10872

6326

营业收人净额(万元)

4817

7926

8232

9061

8741

5016

2.SC旅行杜1995—2000年营业收入情况汇总与2001—2008年营业收入净额预测(表2、表3)

预测方法:

最小二乘法。

表2

年份

X

r(万元)

Xr

X2

1995

1

4817

4817

1

1996

2

7926

15852

4

1997

3

8232

24696

9

1998

4

9061

36244

16

1999

5

8741

43705

25

2000

6

12500

75OOO

26

总计

21

51277

200314

91

因此:

因此:

Y=1191.11X+4377.28

表3营业收入净额计算表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X

7

8

9

10

1l

12

13

14

预测营业收入净额(万元)

12715

13906

15097

16288

17479

18671

19862

2l053

环比指数=本年度营业收入净颧÷上年度营业收入净颧

经计算,环比指数不大于1.10,说明预测的未来营业收入净额年递增不超过10%:

根据国家确定的“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业的规划目标:

“十一五”期间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1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0%~12%……可看出由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分析模型所预测的未来营业收入净额是合理的。

3.利润率计算(表4)

计算公式为:

表4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9

1996(1—6月)

利润总额(万元)

1433.24

1527.97

1762.90

l807.06

1227.40

营业收入净额(万元)

7926

8232

9061

8741

5009.70

收益率(%)

18.08

18.56

19.46

20.67

24.50

说明;1.利润总额为SC旅行社税前利润额。

2.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营业收入总额中大量的代收代付款不属于旅行社的实际收入,故采用扣除代收代付款之后的营业收入净额计算SC旅行社的收益率。

4.超额收益率计算(表5)

表5

年份

全国旅行社利润宰(%)

SC旅行社利润率(%)

1992

13.02

18.08

1993

11.79

18.56

1994

12.10

19.46

1995

8.96

20.67

总计

45.87

76.77

平均值

11.47

19.19

超额收益率=SC旅行社平均利润率一全国旅行社平均利润率

=19.19%一11.47%

=7.72%

5.折现率计算

SC旅行社凭借自身的实力,跻身中国旅游界前列,利润水平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利润率,在同行业中具有极高的声誉和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根据市场调查及专家预测,我国未来旅游市场的总趋势将是在数量、质量方面持续稳定增长,这是因为:

(1)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决定旅游业也将随之快速发展:

(2)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

(3)旅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选择;(4)国内旅游的经营体系已经比较健全,(5)国内旅游的接待设施不断增加和完善,(6)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及我国旅游界与世界旅游组织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必将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所有这些决定了国内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前景的看好,涉足旅游服务的机构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5000家,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加之旅游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风险。

综合考虑,本次评估风险收益率取3%,安全利率取一年期国库券利率为9.64%。

具体计算为:

折现率=1年期国库券利率+旅游业风险收益率

=9.64%+3%

=12.64%

按谨慎性原则折现率最后取13%。

6.折现系数计算(表6—19)

因为评估基准日为1996年6月30日,所以计算公式为:

折现系数=(1十折现率)–t

表6-19折现系数计算表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t

O.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折现系数

O.9407

0.8325

O.7367

O.652

O.577

O.5106

O.4518

O.3999

O.3539

说明:

t为基准日为1996年6月30日的折现年数。

7.“A”商标价值计算

商标评估计算一览表(表6—20)。

评估基准日:

1996年6月30日

委托单位:

SC旅行社

表6一20商标评估计算表金额单位:

万元

年份

预期营业

收入

(1)

税前超额利润

(2)=

(1)×7.72%

税后超额利润

(3)=

(2)×(1—33%)

现值系数

(4)

现值

(5)=(3)x(4)

1996(7-12月)

7490.30

578.25

387.43

0.9407

364.45

1997

12715.00

981.60

657.67

O.8325

547.5l

1998

13906.00

1073.54

719.27

O.7367

529.89

1999

15097.00

1165.49

780.88

O.652

509.13

2000

16288.OO

1257.43

842.48

O.577

486.1l

2001

17479.00

1349.38

904.08

0.5106

461.63

2002

18671.00

1441.40

965.74

O.4518

436.32

2003

19862.OO

1533.35

1027.34

O.3999

410.83

2004

21053.00

1625.29

1088.95

0.3539

385.38

2004年以后

8376.54

0.3539

2964.46

评估价值

7095.71

说明:

超额利润率=7.72%。

四、评估结果

在评估基准日1996年6月30日,SC旅行社所拥有的“A”商标的公平市值为7100万元。

五、评估说明

收益预测是商标评估的基础,而任何预测都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进行的。

本次在“A”商标评估中未来收益预测建立在下列条件下:

(1)SC旅行社所在北京市及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产生大的变更: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与现时无重大变化;

(2)SC旅行社将持续性经营,并在经营范围、方式和决策程序上与现时大方向保持一致,并同时作出了对“A”商标将持续续展的承诺;

(3)有关信贷利率、赋税基准及税率不发生重大变化,

(4)无其他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及不可预见因素,造成对SC旅行社重大不利影响。

 

案例二:

“AB”专有技术评估案例

一、委托单位概况

SA公司成立于1985年8月,它是为实现国家高技术主题项目最终战略目标而设立的,其宗旨是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发展。

SA公司自成立之始,任务就是立足于主题关键目标产品的研制开发,实现系统集成,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性能技术产品及其应用系统,进行与关键目标产品有关的高技术基础研究与新产品预研,建立高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培养高技术攻关的科研人员。

二、评估目的、范围和资产状况

1.评估目的

对拟投入合资经营的SA公司无形资产“AB”专有技术进行价值评估。

2.评估范围

所评估的“AB”专有技术包括系统样机、硬件设计图纸和资料、系统软件及相关技术文档资料。

3.资产状况

“AB”专有技术是采用20世纪90年代最新技术,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智能技术系统,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通过国家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它不但是一项科研成果,而且是一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性能价格比高的高科技产品。

三、评估基准日期

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确定1995年1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四、评估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2)“AB”科学技术鉴定证书及鉴定资料;

(3)SA公司提供的“AB”专有技术文件资料及有关各项申报资料。

五、评估方法

根据“AB”专有技术研制开发过程及自身特点,评估采用重置成本法和超额收益法。

六、评估过程

(一)重量成本法

1.设备费

SA公司从1990年3月至1993年10月22日,共购进计算机等研究开发设备142台,历史成本合计16822578.33元,见表6—1。

我们对这134台设备,特别是价值超过50万元的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查阅了计算机的机时记录,并与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认为1990年所购设备应分摊用于“AB”专有技术研究开发时间约占其整个使用时间的45%,其他时间应由其他科研项目分摊。

1991年的分摊比例为50%,1992年和1993年的分摊比例为65%和80%。

表6-1设备汇总表单位:

项目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台数

金额

台数

金额

台数

金额

台数

金额

单台50万元以下

12

845695.06

42

2692538.74

52

4850085.9

31

4276829.89

单台50万元以上

0

0

2

2434333.47

2

549878.4

1

1173216.86

合计

12

845695.06

44

5126872.21

54

5399964.3

32

5450046.75

另外,我们对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所购设备的价格进行了考察,并收集了大量相近功能的设备,在评估基准日的价格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1990年、1992年、1993年所购设备的价格,仅相当于相近功能设备在基准日的40%、50%、65%、80%(表6—2)。

表6-2设备评估表单位:

万元

项目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账面值

84.57

512.69

540.00

545.00

基准日市场价

33.83

256.35

351.00

408.75

摊销期间

41

29

17

5

摊销金额

23.12

123.90

99.45

34.06

应承担的比例(%)

45

50

65

80

承担金额

10.40

61.95

64.64

27.25

折现系数

1.766

1.536

1.336

1.164

折现值

18.37

95.16

86.36

31.72

合计

231.61

说明:

1.折现系数为年底系数并乘以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1月31日的折现率(1+15%×1/12)。

2.摊销期以购物时间及价值量为依据,采用“约当”法求出。

最后,我们根据计算机产品的有效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并充分考虑其资金成本即利息的因素,将其折算至评估基准日。

2.软件费

SA公司自1989年12月17日至1993年10月5日购入计算机软件及板卡账面金额合计为4104633.22元人民币。

我们分别分析了各软件、板卡的价格及相近功能软件、板卡在基准日的价格,并参考了大量的软件报价单.认为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的软件价格上升幅度分别为5%、5%、15%、12炳.对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1月31日的价格上升幅度未予考虑。

我们了解到许多软件和板卡,特别是1991年和1992年购进的软件、板卡是为研制开发“AB”专有技术而专门购进的。

虽然它们可能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些作用是不可准确预见的.我们根据各华度所购软件、板卡在“AB”专有技术中的作用,并与科研技术人员进行专门性讨论,认为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购进的软件、板卡“AB”专有技术应承担的比例分别为45%、50%、65%、80%、10%(表6—3)。

表6-3软件评估表单位:

万元

项目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账面值

16.41

13.3

193.6

54.66

132.5

基准日市场价

23.3

10.89

261.36

70.51

148.4

摊销期间

53

41

26

17

5

摊销金额

20.58

7.44

113.25

19.98

12.37

承担比例(%)

45

50

65

80

10

承担值

9.26

3.72

73.61

15.98

1.24

折现系数

2.031

1.766

1.536

1.336

1.164

现值

18.81

6.57

113.06

21.34

1.44

合计

161.22

3.场地租金(表6--4)

SA公司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是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的黄金地段。

我们根据中关村地区房屋租金的调查以及办公室、机房的装修水平确定办公用房的租金为每天每平方米4.5元;机房的租金为每天每平方米5.5元。

SA公司的办公用房面积为581.34平方米,机房面积为602.05平方米。

“AB”专有技术应分摊的比例及折现系数的计算同设备费评估一样。

表6-4场租金估算表单位:

万元

项目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日租金

0.5927

0.5927

0.5927

0.5927

使用天数

304

365

365

296

年租金

180.18

216.34

216.34

175.44

应分摊比例(%)

45

50

65

80

分摊额

81.08

180.17

140.62

140.35

折现系数

1.766

1.536

1.336

1.164

现值

143.19

166.15

187.87

163.37

合计

660.58

4.科研经费

SA公司1990年至1993年的科研经费支出共为643.39万元。

我们根据科研经费的用途用1990年至1994年底的物价上涨幅度分别确定了调整指数,并将调整后金额按“AB”专有技术应分摊的比例进行了分摊,见表6-5。

表6-5科研经费估算表单位:

万元

项目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账面值

21.96

112.27

185.96

323.20

物价调整系数

1.42

1.35

1.29

1.12

调整后值

31.18

151.56

239.89

361.98

专有技术分摊(%)

45

50

65

80

分摊金额

14.03

75.78

155.93

289.59

折现系数

1.766

1.536

1.336

1.164

现值

24.78

116.40

208.32

337.08

合计

686.58

另外,1992年3月由国家直接拨13.944万美元(以1995年1月31日汇率折合人民币117.55万元)用于“AB”专有技术在美国进行设施和生产,这部分拨款的现值为117.55×1.15×1.15×(1+15%×10/12)=174.89(万元)。

故科研经费合计应为:

686.58+174.89=861.47(万元)。

5.人工成本

“AB”专有技术的开发研制成功不仅是SA公司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而且包括了许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的大力协作。

开发研制过程中共涉及128名科研人员。

我们根据他们为“AB”专有技术直接、间接所提供的劳动将他们分为三类,列表如6-6。

表6-6科研人员工作量估算表

项目

高级职称(人)

中级职称(人)

初级职称(人)

合计(人)

100%—80%

21

5

7

33

80%—50%

15

15

12

42

50%以下

6

17

30

53

合计

42

37

49

128

经过与有关工作人员的更为详细的交流,我们确定工作量占其日常工作量100%~80%的平均取值为95%;工作量占其日常工作量80%~50%的平均取值为65%;工作量占其日常工作量50%以下的平均取值为30%。

另外,根据我们的了解,高级职称人员的人工成本(含工资及其福利等)为每年每人25000元,中级职称人员人工成本为每年每人16800元,初级职称人员人工成本每年每人10000元。

据此,我们进行了人工成本估算,见表6—7、表6—8。

表6-7年人工成本估算表单位:

万元

项目

工作量

占日常工作量95%

工作量

占日常工作量45%

工作量

占日常工作量30%

高级

中级

低级

高级

中级

低级

高级

中级

低级

每人每年人工成本

2.50

1.68

1.00

2.50

1.68

1.00

2.50

1.68

1.00

折合值

2.375

1.596

0.95

1.125

0.75

0.45

0.75

0.504

0.2

人数

21

15

6

5

15

17

7

12

10

年人工成本

49.875

23.94

5.7

5.625

11.23

7.65

5.25

6.048

9

小计

?

9.515

24.505

20.298

合计

124.318

表6-8人工成本估算表单位:

万元

项目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年人工成本

103.60

124.32

124.32

103.60

应承担比例(%)

45

50

65

80

承担金额

46.62

62.16

80.81

82.88

折现系数

1.766

L536

1.336

L164

现值

82.33

95.48

107.96

96.47

合计

382.24

由于“AB”专有技术自1990年3月启动至1993年10月通过鉴定,所以1990年、1993年的人工成本分别应乘以10/12。

6.评估值的确定

综上所述,经过对设备、软件、场地、科研经费及人工成本评估值汇总计算,最终确定“AB”专有技术在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为2297.12万元。

(二)超额收益法

超额收益法计算公式:

1.预测期的确定

“AB'’专有技术是一个采用20世纪90年代最新技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高智能技术系统,达到了90年代初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

尽管如此,由于当今技术产业技术发展极为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很短,因此,确定评估预测期为3年(1995—1997年)。

2.行业基准收益率的确定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公布的工业平均资金利润率,并考虑到实际情况,确定基准收益率为18%。

3.折现率的选取

经过对“AB”专有技术的技术鉴定,确认它的问世是我国在该产品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其水平达到了90年代初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其产品功能价格比较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但目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所占份额占有绝对多数,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率取4%.安全收益率采用3年期国债利率即14%,最终确定综合折现率为18%。

缺表格

4.收益的预测

(1)销售收入预测。

“AB”专有技术于1992年1月1日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自1994年开始产品投放市场.随着市场宣传及开拓的不断深入,产品销售量将在1994年基础上有大幅度提高,预计今后3年累计生产在1020台左右,考虑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以及用户购买产品有多向选择性,销售量按生产量的95%测算.另外考虑到“AB”专有技术的升级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价格,因此,升级产品销售价格会随之有所下降(见表6—9)。

表6-9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预测表

项目名称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生产数量(台)

120

300

600

销售数量(台)

110

285

570、

单位售价(含税)(万美元)

6.8

5.7

4.6

销售收入(万美元)

748

1624

2622

销售收入折合人民币(万元)

6312

13704

22125

销售税金(万元)

410

891

1438

(2)成本费用预测。

成本费用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摊销等,预测数据是依据各年生产情况,并考虑一定的物价上涨指数等因素推算而出的表6—10。

表6-10生产成本和费用汇总表单位:

万美元

项目名称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生产成本

419.39

930.28

1573.86

1.1直接原、辅材料

397.8

895.05

1521.59

1.2直接外协费

3.4l

6.82

11.36

1.3工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