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6896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9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docx

宏奎再生铜可研报告

 

广东省鹤山市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博白宏奎再生铜铸造厂

可行性研究报告

院长:

梁礼南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

林亨瑞高级工程师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人员

李伟工程师项目建设负责人

杨康工程师可研报告编写负责人

刘健讲师

刘振环高级工程师

刘志萍工程师

黄景剑工程师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概况

三、问题与建议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产品市场现状

二、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三、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四、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五、价格现状与预测

六、市场风险分析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二、产品方案

第四章场址选择

一、场址地点与地理位置

二、场址占有面积

三、土地利用现状

四、场地建设条件

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二、设备方案

三、工程方案

第六章动力和燃料供应

一、动力供应

二、燃料供应

第七章项目总体布置

一、总体布置

二、运输

三、公用辅助工程

第八章节能和节水措施

一、节能措施

二、节水措施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二、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与投资

四、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安全

一、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二、消防安全

三、安全与工业卫生预期效果

第十一章经营管理

一、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二、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三、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四、经营方式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

一、建设工期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一、项目财务评价

二、财务评价和结论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

一、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二、风险程度分析

三、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第十六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附录:

㈠附表:

1、投资估算表

2、财务评价报表

㈡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广东省鹤山市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博白宏奎再生铜铸造厂

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广东省鹤山市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主营:

生产,加工,销售:

五金铸件,水暖器材,铜锭,锌锭,铜管和铜配件。

各类铜产品系列畅销全国各地,并且远销意大利等国际市场。

拥有总资产89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130多万元,员工367人,实力雄厚。

从来再生铜的生产和经营和产品开发已有十多年历史,有较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胜任博白宏奎再生铜铸造厂建设和产品开发生产工作。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⑵广西桂东南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

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十一五”规划

⑷国家、部、自治区颁布的工业相关标准、建筑工程规程、规范。

⑸博白县发展和改革局《基本建设项目登记备案证》(博发改备字[2006]15号)。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中国作为一个贫铜国,长期以来对铜的大量需求和大量进口使国外市场瞄准了中国市场,而很多的投资机构在分析铜价的时候,总是以中国需求作为借口,近期国内外市场铜价震荡严重,废铜价格相对的稳定和低位,国内市场对废铜需求量增长,废铜市场走俏,在现实面前发展再生铜工业,具有节约资源、节约投资、节约能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意义,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尤其是符合国家循环经济和节约性社会的思想。

再生铜产业是一个低能耗、高效率的节约型产业。

目前国家正在倡导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循环型、节约型铜工业的建设,将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铜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由于原生铜的大量生产,已使有限的铜矿资源不断减少,同时原生铜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渣、废液、废气等,严重地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废杂铜的回收利用,再生铜已经成为弥补铜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废杂铜的品位一般在92%以上,且基本不含有害元素;用于生产原生铜的铜矿石品位一般在0.45%~5%,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铅、锌、镍、砷等易于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元素。

因此,利用再生铜与生产原生铜相比,具有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优势,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是铜资源非常短缺的国家,因此,从各种再生资源中回收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再生铜的生产可以明显地减少工业“三废”的产生,可以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以生产一吨再生铜与一吨原生铜相比,每生产1吨再生铜可节能3.71吨标准煤,回收一吨杂铜,可以提炼电解铜0.85吨,节约铜矿石150吨,电能60度;大约可以少产生130吨以上的工业废渣和2吨二氧化硫,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再生铜在可持续发展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再生铜在资源保护、减少浪费、能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

资源保护:

“消费”铜并不会“用光”铜,而是一个使用、循环、再使用、再循环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铜的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开采新铜矿的需求,在为子孙后代保护自然资源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减少浪费:

由于现在的铜矿石等级大多很低,开采铜矿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而铜的循环利用产生的废弃物则少得多。

纯废铜在熔炉里很容易熔化,只产生极少或根本不产生废弃物。

铜合金和混合废铜的循环则在转炉中进行,以去除杂质和中间产品。

铜缆废料、电镀污泥和催化剂残渣的循环处理过程也会产生废弃物,但跟开采铜矿产生的废弃物在数量上不可同日而语。

能源保护:

铜的循环利用所需的能源远少于铜矿开采。

循环处理铜所需的能源比将铜矿石炼成金属铜少75-92%。

环境保护:

铜的循环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远少于开采新的铜矿石资源。

铜的循环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近年我国废杂铜市场快速发展,目前,中国铜消费量的近三分之一来自废杂铜的回收利用。

废杂铜的回收利用及交易状况对铜市场基本面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我国废杂铜市场随着循环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有着更快更好的发展前景,国内企业择机积极投入再生铜产业是必要的。

(2)开发大西部,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新的战略决策,对于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向强国富民之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开发大西部,资源开发应重点发展,西部经济大开发,将是我国工业新的增长点。

西部大开发为项目建设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广西博白县是农业大县,全县土地面积575.38万亩,其中山林面积142.65万亩,耕地面积79.93万亩,可供养殖的塘库面积5.45万亩,全县总人口146.4万人,91.8%是农民,库区移民14.40万人。

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长期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慢,大力开发再生资源加工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风险小,见效快,投资省。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建设广东省鹤山市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博白宏奎再生铜铸造厂,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劳动就业机会。

广东省鹤山市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博白宏奎再生铜铸造厂的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更具有重要的资源与环境意义。

广东省鹤山市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挥企业的特长,建设博白宏奎再生铜铸造厂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广东省鹤山市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博白宏奎再生铜铸造厂的提出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项目概况

1、拟建地点

项目场址位于广西博白县文地镇茂青农场。

地理坐标:

 北纬21℃18′~22℃19′东经110℃08′~110℃09′。

建设地点距县城62公里,黎湛铁路、旺文、文英公路从场地旁通过,人员货物进出方便。

项目场址附近架设有35KV高压线路,附近有九洲江,地下水源丰富,水电供应方便,通讯设施完善。

是十分有利的建厂地址。

建设地点防雷标准2级,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建设地点位置见附图。

2、建设规模与产品目标

⑴建设规模

通过市场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博白县及周围地区的资源情况以及企业的管理、财务承受能力,通过多方论证,本报告从既体现经济规模,又力求扎实稳妥的角度出发,本项目确定建设规模为:

年产再生铜及其产品能力:

0.9万吨。

⑵产品目标

各种国标的铜棒铜锭、铜配件供应以国内市场为主,逐步开发国际市场。

3、主要建设条件

⑴符合规划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符合国家《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的要求,

⑵资源优势

广西有丰富废铜资源,为项目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⑶市场容量大

据中华商务网消息,根据资料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探明的铜矿资源的储量,如果按照目前铜精矿的产量计算,仅能够保证15年的开采。

中国在今后20年中,原生铜资源一直短缺。

中国的铜工业又是一个发展很快的产业,精炼铜产量已经从1994年的73.61万吨提高到2004年的206万吨,十年中增加了1.79倍。

⑷项目建设单位有一定很强的经济实力和再生金属生产开发建设经验

项目建设单位广东省鹤山市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开发和加工、经营。

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企业积累了较丰富的生产开发管理经验,有一批管理人材和技术人材,这对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⑸交通运输便捷

项目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口城市、地处两广交界,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设备、建筑材料和原材料运输。

⑹外部协作关系良好

项目建设单位与国内二百多家铜材经营经销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销售前景十分良好。

综上所述,广东省鹤山市宏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实施本项目具有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经营管理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优势,这些都对本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16380.4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520.0万元,流动资金8860.40万元。

效益情况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中的相关经济部分。

5、项目建设期:

2年。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建设规模

1.1

年产量

万吨

0.9

1.2

项目建设占地面积

100

1.3

建筑面积

平方米

28944

1.3.1

厂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24500

1.3.2

辅助、生活设施建筑面积

平方米

4444

2

产品方案

2.1

铜棒、铜锭、铜配件

万吨/年

0.9

2.1.1

铜棒

万吨/年

0.2

2.1.2

铜锭

万吨/年

0.45

2.1.3

铜配件

万吨/年

0.25

3

主要原料、动力、水消耗量

3.1

废铜

万吨/年

0.98

3.2

用电量

万度/年

1103

3.3

万吨/年

1.8

4

劳动定员

362

5

投入总资金

万元

16380.40

5.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520.0

5.2

流动资金

万元

8860.40

5.3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5.3.1

资本金

2520.0

5.3.2

贷款

5000.0

6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47751.85

7

年均总成本

万元

40927.57

7.1

年均固定成本

万元

1490.24

7.2

年均可变成本

万元

39084.77

8

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2578.7

9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2807.03

10

年均税总额

万元

5385.73

11

经济评价指标

11.1

财务内部收益率

22.38

所得税后

11.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371.24

所得税后

11.3

投资回收期

5.64

所得税后,含建设期

11.4

投资利润率

17.14

所得税后

11.5

投资利税率

32.88

所得税后

11.6

盈亏平衡点

24.48

11.7

借款偿还期

4.26

所得税后,含建设期

11.8

资本金利润率

39.91

所得税后

12

项目建设期

2

三、问题与建议

本项目有显著的财务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资源、经济、市场和技术优势,加快工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很好的效果。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批准项目建设,项目各方共同努力,使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同时项目业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和规避风险,以实现预期的效益。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我国废铜市场的现状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介绍,2004年,我国回收利用废铜116万吨,占铜消费量的28%,比2003年增长14%,不包括铜加工和铜制品生产厂直接回收利用的边角余料和残次品约100万吨。

2004年国内回收废铜36万吨、进口含铜废料396万吨(折合金属量80万吨)。

去年我国铜原料及产品的进口数量中,废铜进口增长最快,达到25%,铜精矿进口增长8%,电解铜进口增长8%,电解铜进口下降至12%,废铜的回收利用及交易状况对铜市场基本面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铜的用途十分广泛。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

用于各种电缆和导线,电机和变压器的绕阻,开关以及印刷线路板等。

在机械和运输车辆制造中,用于制造工业阀门和配件、仪表、滑动轴承、模具、热交换器和泵等。

在化学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制造真空器、蒸馏锅、酿造锅等。

在国防工业中用以制造子弹、炮弹、枪炮零件等,每生产100万发子弹,需用铜13--14吨。

在建筑工业中,用做各种管道、管道配件、装饰器件等。

以下是各行业铜消费占铜总消费量的比例:

电子(包括通讯)48%建筑24%;一般工程12%;交通7%;其他9%。

铜的生产和消费。

世界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中非三地,全世界已探明的储量共3.5亿万吨,其中智利占24%,美国占16.9%,独联体占10.15%,扎伊尔占7.39%,赞比亚占4.55%,秘鲁占3.41%,美洲占了世界储量的60%。

我国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4%,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30%。

铜的主要消费地则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二者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70%。

我国铜矿开发以及铜工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铜产量由建国初期的1万吨提高到2001年的152.3万吨,居世界第四位。

我国铜资源形势严峻。

据统计,2000年,我国完全探明的铜资源储量总量为6162万吨(铜含量,下同)。

但是我国铜矿自然禀赋不佳,未发现优质矿床。

在已发现的矿床中,大多数矿体复杂、品位低、开采成本高以及开采难度大,探明的矿体中相当一部分是“呆矿”。

铜矿的平均品位只有0.87%。

品位大于1%的储量只占资源储量总量的35%;我国斑岩型铜矿的平均品位为0.5%,低于智利、秘鲁的1~2%;砂岩型铜矿的平均品位为0.5~1%,低于非洲刚果和赞比亚的2~5%。

因此适合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的斑岩型铜矿床少,生产成本难于降低。

在已开发利用的矿山中,大型和特大型的矿山少,小型矿居多。

据《2001年度全国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通报》统计,我国铜矿山790座,其中大型矿山只有15个,占总数的2%,中型矿山29个,占4%。

另外,在剩余的储量中,规模大、品位高的矿床多处于边远地区,外部条件差,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多数难于开发利用。

由于我国铜资源条件的限制,使得我国铜矿山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一批铜矿山因开采不经济或资源枯竭而关闭,导致我国铜工业发展所需原料供应不足。

据统计,2001年,我国铜精矿、粗铜和精铜的产量比为1:

1.95:

2.60,按2000年产能计算,三者的比例为1:

1.1:

3.4。

因此,我国铜资源条件限制了我国铜工业的发展,并使得我国要长期面对铜原料对进口的依赖。

我国铜供需矛盾突出,铜原料供应缺口继续扩大。

到2000年底,我国已形成采、选、冶生产能力分别为49.9万吨/年(金属量,下同)、54.9万吨/年和169.4万吨/年。

铜矿山采选能力仅为铜冶炼能力的47.5%。

矿山生产远不能满足冶炼生产的需要,铜产量的一半以上需进口原料。

我国目前正在生产的铜矿山大多是建国初期建成的,经过50年的开采,资源大幅减少,有的已近枯竭。

在全国36个骨干铜矿山中,将近22个面临资源枯竭而关闭的局面,约消失3-5万吨铜金属产能。

加上我国铜冶炼能力的不断扩张,精铜矿产量增长缓慢,使国内铜原料的供应缺口不断增加,对国外铜原料进口的依赖程度逐年加深。

每年铜产品的进口额占有色金属产品进口总额的50%以上。

2001年进口铜原料(实物量)225万吨,同比增长24.3%,按30%品位折合铜金属量67.6万吨,进口量已超过我国铜精矿产量58.7(金属量)万吨的15%;进口废杂铜333.5万吨,几乎是国内废杂铜用量的一倍以上。

根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提供的数据,2004年全球再生精铜产量为197.6万吨,约占全球精铜总产量的12.5%;而废杂铜回收利用的总量估计为637万吨左右,已经占到当年全球铜表观消费总量的38.6%。

  我国在1998~2002年间的精铜生产原料构成中,国产废铜比例约占9.7%,进口废铜比例约占18%,废铜再生利用比例占到精铜总产量的27%左右。

过去的3年里,我国自产废杂铜每年60万吨左右,而每年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进口的废杂铜实物量平均超过330万吨,折合金属量约80万~85万吨。

目前,我国自产再生铜利用量仅为精铜消费量的17%,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铜供应量不足,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三、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铜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原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电子电气、通讯、建筑、轻工、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的各个领域。

当前人类步入了丰富多彩的,以电气化和电子信息为特征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为铜的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大地。

铜以品种繁多的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形式被人们利用,业已深深地渗入了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取得飞速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金属。

近年来,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发展,铜的消费量不断上升。

世界铜的消费量年平均递增3.5%。

我国近年来铜需求量,年均增加速度4~5%按人平均的年消费量:

发达国家(约占人口11亿)为10~20公斤;发展中国家(约占人口49亿)为0~2公斤。

发达国家的钢消费水平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

在发达国家中一个居民一生约需消费一吨铜,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

上述两个数据的对比表明,铜的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

我国近年来铜的需求量虽有明显增长,但农村人日广阔,还存在一些贫困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年消费水平仅达0.l公斤左右,与印度(0.13公斤)相近,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世界铜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发达工业国,根据97年的消费量,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一年消费277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其次是日本144万吨,德国105万吨,韩国62万吨,法国58万吨,意大利53万吨,英国41万吨。

我国是铜的第四大消费国,97年消费102万吨。

在我国,铜已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战略原料。

最近几年,我国铜消费量迅猛增加。

1990年,我国精铜消费量只有73万吨,而2004年猛增到330.4万吨,2005年铜的总消费量更是达到475万吨。

目前,我国已成为拉动世界铜消费增长的主要国家。

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国。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铜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而由于我国铜资源的短缺,使得铜原料的供应成为了制约铜工业发展的“瓶颈”,铜原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加深,庞大的原料供应缺口只能依赖进口解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批智能化小区的建设,人们对铜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优越性的认知度不断提高,相信居民生活用铜的需求量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中国成为人均铜消费大国之日将不会久远,中国铜应用市场也会随之越来越大。

国内再生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四、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本项目产品销售市场设想为:

广西、广东、海南市场,开发国内其他市场。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就国内特别是广西、广东、海南市场而言,本项目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潜力相当大,市场前景广阔。

五、价格现状与预测

根据市场供应和需求调查,我国国内市场再生铜价格为55000~65000元/吨左右。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再生铜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再生铜市场销售价格会有小幅上升。

六、市场风险分析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再生铜及其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市场需求呈增长势头,价格上涨。

因此,再生铜及其产品市场缺口大,只要把握好质量,市场风险不大。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的确立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经济性,以及设备工艺性能的可靠性、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可依托程度。

经过对产品市场、产品资源、资金筹集、产品销售、生产技术、管理能力、生产设备制造、公用工程、社会依托条件的充分考虑,本项目建设规模确定在:

年产再生铜及其产品能力:

0.9万吨。

二、产品方案

根据市场需求和厂家要求,产品主要是铜锭,,铜棒和铜配件。

其中:

铜锭0.45万吨,铜棒0.2万吨,铜配件0.25万吨。

 

第四章场址选择

 

一、场址地点与地理位置

项目场址位于广西博白县文地镇茂青农场。

地理坐标:

北纬21。

18′~22。

19′,东经110。

08′~110。

09′。

项目场址距离县城区中心62公里。

东南距广东湛江市112公里。

厂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详见地理位置图和区域位置图。

二、场址占有面积

规划厂区占地面积为100亩。

三、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建设用地为广西农垦局茂青农场所有,全部为山坡,现为麻园,规划建设用地能完全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四、场地建设条件

1、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属区域相对稳定区,场地内无明显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地基是稳定的,地质为第四世纪坡积和沉积类型,除表土外2~3米以上为亚耕土,以下为角砾,土质物理性好,地基承载力为180kpa。

地震及其效应。

似建场地内无重大活动性断裂通过,属相对稳定区。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90)》,似建场地定为7度设防区。

场地硬性场地土。

基本风压:

WO=0.4KN/M

2、气候条件

项目场地属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9℃,极端最高气温37。

7℃,极端最低气温-1℃,年日照时数为1778.3小时,年平均太阳幅射110。

16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有效积温7553℃。

年均降雨量1756毫米,年降雨日120天左右。

3、土壤条件

其地表基本丘陵。

有关地质资料表明,地表平均土层厚度为50米,基岩结构稳定,地质构造情况良好。

4、水质条件

地下水流向由东北到西南,水量较丰富,水质优良。

5、交通运输条件

博白县公路网络发达,项目场地有三级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6、公用设施和社会依托条件

⑴供电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