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6926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docx

学生管理系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学生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同组姓名:

 

指导教师:

指导老师意见:

 

评定成绩:

签名:

日期:

年月日

 

一、可行性分析 

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务管理工作是指学校管理人员按照一定教育方针,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组织 、协调 、指挥并指导各用户活动,以便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完成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标。

学生成绩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枢,是保证高校教学机制正常运转的枢纽,它是一项目的性、计划性、适用性、创造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

学生成绩工作关系到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

大中型院校人员众多,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成果,应用数据库来管理,在这方面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1.系统实施运行的可行性:

 

各教师,学生都已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实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对新系统的开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要求。

 

2.技术可行性:

 

校园网已正常运行;开发人员已熟练掌握开发工具。

技术上实现系统是可行的。

 

3.经济可行性:

 

校园内部局域网络已经建成;硬件投入不需要很大。

二、需求分析

2.1系统的功能需求

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学生,教师的用来进行对学生成绩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该信息系统能够为师生提供各种管理服务。

(1)学生成绩查询系统能够为一定数目的学生提供服务,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唯一的账号,每一个账号包括个人的编号和个人信息,系统通过一个单独的程序为学生提供服务,不需要人员的干预,这些服务包括:

查询成绩,修改自己的密码;

(2)学生的成绩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录入和修改,或删除,既学生不直接与系统交互,教师代其与系统进行交互,当然教师也可以进行对成绩的查询(3)而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的是对教师或者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并且管理员还得对本系统设置权限。

或者可以通过师生的唯一账号对成绩进行查询。

根据以上分析,给出系统功能图:

图2.1系统功能图

2.1.1识别参与者

经过对该系统的分析,参与者可确定为:

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员

2.1.2识别用例

用例包含:

学生、教师、教学管理员

2.1.3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部分主要事件流:

用例名:

用户登录

用例描述:

用户根据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成绩管理系统

参与者:

学生和教师

前置条件:

电子商城正常运行时间

后置条件:

如果用户登录成功,该用户可进行权限范围内的相关操作;如果用户登录未成功,则终止登陆或者重新登陆。

用例名:

学生成绩查询

用例描述:

学生在浏览过程中,选中相应操作,并将其添加到购物车中

参与者:

学生

前置条件:

系统正常运行时间

后置条件:

若学生登陆成功,且成绩查询无误,则该学生可以关闭该窗口,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其他相关操作;如果购物用户登录不成功终止操作。

用例名:

教学管理员修改用户信息

用例描述:

教学管理员修改相应用户信息

参与者:

教学管理员

前置条件:

学生成绩管理正常运行时间

后置条件:

若教学管理员登陆成功,且相应用户信息存在,则管理员可以修改相应用户信息;否则,教学管理员不可以执行该操作。

用例名:

教师录入学生成绩

用例描述:

教师录入相关学生的成绩到系统

参与者:

教师

前置条件: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正常运行

后置条件:

若管理员登陆成功,则教师可将相关学生的成绩录入到系统;否则管理员不可执行该操作。

2.2用例模型

采用用例驱动的分析方法分析需求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出系统中的参与者和用例,并建立用例模型。

在本系统中,涉及到的用例图主要有:

系统用例图、学生用例图、教师用例图、教学管理员用例图。

(1)系统用例图:

学生有用户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登陆系统的权限;教师有用户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登陆系统的权限;教学管理员具备所有管理的权限。

具体用例图如下所示:

图2.2系统用例图

(2)学生用例图:

学生通过用户管理和成绩管理可进行密码修改、个人信息查询和成绩查询,同时也可以通过课程管理进行课程信息查看,如下图所示:

图2.3学生例图

(3)教师用例图:

教师通过成绩管理可进行成绩的录入并查看学生成绩,通过教学管理可进行历年数据查询和个人课表查询等,通过用户管理可以查看个人基本信息和注销登录、修改密码,见下图:

图2.4教师用例图

(4)教学管理员用例图:

可进行选课管理、成绩管理、教学管理、课程管理和系统设置、用户管理,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2.5教学管理员用例图

三、静态结构模型

进一步分析系统需求,发现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是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任务。

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主要用类图和对象图描述。

3.1定义系统对象

系统对象的识别可以通过寻找系统域描述和需求描述中的名词来进行。

3.2定义用户界面类

通过对系统的不断分析和细化,可识别出下述界面类、类的操作和属性。

3.3建立类图

识别出了系统中的类后,还要识别出类间的关系,然后就可以建立类图了,如下图所示:

图3.1实体类图

图3.2学生边界类图

图3.3教学管理员边界类图

四、动态行为模型

系统的动态行为模型由交互作用图(时序图和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描述。

4.1创建系统顺序图

描述系统用例的主要场景的顺序图如下所示:

图4.1学生成绩查询顺序图

图4.2教师录入顺序图

 

图4.3管理员浏览用户登路记录顺序图

4.2创建系统的状态图

图4.4成绩状态图

图4.5学生信息状态图

4.3创建系统的活动图

图4.6教师成绩管理活动图

图4.7学生查询成绩活动图

五、物理模型

前面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都是按照逻辑的观点对系统进行的概念建模,另外还需要对系统的实现结构进行建模。

对系统的实现结构建模的方式包括两种,即构件图和部署图。

5.1创建系统组件图

图5.1系统组件图

5.2创建系统部署图

图5.2系统部署图

六、心得体会

经过近一周的努力,学生管理系统最终完工,经过这次系统设计,自己总结了这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些问题,不过收获还是颇为丰富的,再有理论知识上结合实践,使我学到了更多。

 

首先,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软件建模的基本操作, 在这之前,我对此只是略知皮毛,只是了解一些概念性的东西。

在做这个系统之前,连基本的使用画图软件等这些东西都不熟练。

 

 这次设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很多东西都是现学现用,进行编程设计,完全体现了自己在软件工程和UML建模的学习状况,充分地为自己以后更深入了软件工程奠下基础。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概况,相关功能都能够实现,条理清晰。

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从中发现,学习软件工程要细心和有耐性,并且要不断地从外界学习更多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一套完美的系统。

 

在系统的建模过程中,由于我是第一次软件建模,在知识、经验方面都存在着不足。

另外,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时间也比较仓促。

因此,该系统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虽然在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不是很多,但是还是学习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或者是不怎么熟悉的知识,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感到很满意的。

七、参考文献

[1] 张海藩·软件工程(第二版)[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李鹏·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与主模块构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2

(2):

15  

[3]钟彩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南昌大学 2009,01

(1):

191

[4] 史济明·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周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J]·福建:

福建电脑 2010,04:

48 

[6]陆丽娜·软件工程[M]·北京:

经济科技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