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7311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docx

《中国古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docx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第7章复习

一,基本线索

前期(25-88)上升阶段

后期(89-189)衰亡时期

此后历废帝,献帝,东汉名存实亡

二,重要名词

汉光武帝汉明帝王景窦宪班超甘英梁冀

李膺陈蕃张角张鲁蔡伦尚书台,御史台

“三独坐”(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刺史

度田事件假民公田合市党锢之祸太平道

五斗米道

三,名词解释

1,三独坐:

东汉时,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在朝会时均专席而坐,故称。

汉百官朝会,一般接席而坐,此三官独坐一席,以示皇帝优宠。

东汉初年,就恢复了西汉时设置过的三套监察机构,而且有所加强。

泛指高官显宦。

2,度田事件:

所谓度田,就是清丈土地,包括核实户口。

度田的原因是王莽末年,广大农民通过战争手段夺得了大量土地,东汉王朝需要把农民的土地和人口数字登记起来,以便收租征役;其次,豪强地主田庄中所隐瞒的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也需要丈量和核实,以便增加政府收入。

度田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

但度田过程中,豪强势力隐瞒田地和人口,地方官吏贪于贿赂,与豪强势力勾结,对农民胡乱丈量,刘秀以“度田”不实诛杀十几个郡太守,加紧度田。

这引起大姓兵长们的武装反抗,农民也从另一角度反对度田。

最终,刘秀不得不对豪强势力妥协,同时取消度田。

度田事件以豪强势力的胜利结束,田庄经济在东汉迅速发展起来。

3,假民公田:

汉代经营国有耕地和安置流民的一种方法。

汉代的国有土地称为“公田”,除了使用士兵、服役农民耕种之外,还“假”(出租、借贷)给百姓,征收一定的假税,称为“假民公田”。

东汉政府还采用此办法,来解决小农破产流亡问题。

(租种公田者,实际上成为被束缚在国有土地上的国家佃农。

大量流民被安置在国有土地上,使国家增加了收入,流民也暂时得到生产、生活的条件。

但是,假民公田既不能抑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也不能阻止小农的破产。

相反,在豪强地主把持政权的情况下,往往是“令下而奸生,禁至而诈起”,假与贫民的公田,同样会被兼并,结果都是使“豪右得固其利”。

4,合市:

民族间由官方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商业交换关系,叫做“合市”或“互市”。

合市在西汉已出现。

东汉时期,汉和匈奴之间,定期“合市”。

合市这一交换形式在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5,党锢之祸:

指中国古代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

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

前后共发生过两次。

党锢之祸以宦官诛杀士大夫一党几尽而结束,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四,重点问题

1,刘秀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为加强中央集权,刘秀一方面削弱三公权力,另一方面则提高尚书台地位。

尚书台成为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

⑵加强监察机构。

把刺史固定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直接上奏给皇帝,使地方郡县也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

⑶确定州郡县地方行政机构

⑷改革兵制,削弱地方军队,集中军权

⑸防范功臣诸侯及外戚专权,不设丞相,削弱三公权力,禁止王子、诸王交通宾客,结党营私。

2,东汉初年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⑴①确立“以柔道行之“的治国思想②制定”与民休息“的治国方针③尊奉儒学

⑵恢复生产,稳定秩序:

释放奴婢和囚徒;轻徭薄赋;精兵简政;安揖流民和贫民;度田(检核土地户口);屯田(在边郡和内地搞军屯)

3,刘秀的政策措施与刘邦相比有何不同?

①刘邦由于刚建汉朝采用的是黄老之说的无为而治,主要是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②而刘秀建立东汉后采用的是儒家的仁政,因为经过汉武帝的推行儒家,到刘秀时儒家统治已经趋于比较成熟阶段。

4,东汉豪强地主的形成;地主田庄经济的特点

5,东汉后期外戚宦官轮流专权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6,党锢之祸的起因;如何认识党锢之祸

7,黄巾起义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第8章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

重点名词(三国)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民屯士家制九品中正制

1,官渡之战:

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胜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战争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

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3,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3个月后,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

东吴国君孙权立即以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带打败蜀军。

4,士家制:

是指曹魏时期为了保持固定的兵源,和榨取更多的劳动力,保证强大的军事实力,实施的一种军事政策,主要内容是将世代当兵之家集中居住,另立户籍,不与民户混杂,而且士家的子孙必须世世代代当兵,娶妻也必须是士家的女子。

士家制保证了曹魏时的兵源,是曹操称霸北方的重要条件

5,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

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重点问题(三国)

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①政治上,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②经济上,实行屯田制,不仅提供了军需物品,也发展了经济,奠定了经济基础③个人素质方面,曹操的知人善任以及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

2,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①地理形势造成了三国的相对隔绝②经济发展为蜀吴提供了自给条件③汉末军阀混战一度破坏了北方经济④三个政权的君主谋臣武将在能力水平上势均力敌

3,曹操屯田制和租调制的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4,曹操的用人政策及其特点

特点:

①重视人才与识别人才②以诚待人,不究既往

5,诸葛亮治国策略及其民族政策

明罚信赏的法治精神。

求道养德的知行合一哲学观

6,孙吴开发江南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重要名词(西晋东晋十六国)

占田制户调制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永嘉之乱“王与马,共天下”淝水之战

,八王之乱:

西晋年间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

其最终结局是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

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2,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3,淝水之战:

发生于公元383年,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并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重点问题

1,西晋占田制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2,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3,门阀政治及其特点

4,祖逖,恒温北伐及其失败的原因

5,淝水之战晋秦战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6,十六国统治的特点

重要名词(南北朝)

侨置土断检籍侯景之乱“宗主督护”九品混通均田制三长制

重点问题(南北朝)

1,刘裕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寒人掌机要”的历史原因及其表现

3,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4,侯景之乱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5,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6,均田制的特点(与占田制比较)

7,宇文泰父子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第9章复习(隋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本线索

前期(581-604)-统一全国,改革政治经济

后期(604-618)建东都,开运河~~~

重要名词

三省六部《开皇律》大索貌阅输籍定样

重要问题

1,隋统一全国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3,大运河的开通及其历史作用

4,隋炀帝评价

5,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9章复习

基本线索

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划分为前后期:

唐前期(618-755)-建立,发展,繁荣

唐后期(755-907)-衰弱,灭亡

重要名词

租庸调法曲辕犁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马嵬驿之变永贞革新

甘露之变牛李党争藩镇

重点问题

1,唐代政权机构,法律制度以及府兵制,科举制等与隋代相比有何变化?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3,如何评价武则天

4,唐太宗与开元盛世

5,唐代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主要内容

6,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其对唐代社会的影响

7,两税法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8,唐后期统治的特点

9,“扬一益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10,唐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10章复习(五代宋辽夏金)

基本线索

五代十国-“兵强马壮为天子”

北宋------“积贫积弱”

南宋-------偏安江南

重要名词

陈桥兵变更戍法庆历新政头下军州

南面官北面官澶渊之盟交子海上之盟

猛安谋克靖安之难绍兴和议隆兴和议

嘉定和议会子

重点问题

1,五代十国的特点

2,周世宗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4,契丹政治制度的特点

5,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6,两宋生产关系的变化

7,女真国家的社会性质和政治制度的特点

8,岳飞的抗金活动及其评价

9,两宋农民起义的特点

10,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

第12章(复习)元朝

重要名词

怯薛襄樊之战行省制澎湖巡检司站赤

驱口税粮与科差斡脱钱

1怯薛:

蒙古和元朝的禁卫军。

突厥-蒙古语“番直宿卫”之意,汉译多作宿卫。

轮流值宿守卫之意。

怯薛成员称怯薛歹﹐复数作怯薛丹。

怯薛起源于草原部落贵族亲兵﹐带有浓厚的父权制色彩﹐后来发展成为封建制的宫廷军事官僚集团﹐元代官僚阶层的核心部分。

2襄樊之战:

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统一中国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

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结束。

3站赤:

驿站的译称,蒙语音译,本意为司驿者,即管理驿站的人,兼指站官及站户。

元代在全国交通线上都设置了“站赤”,以便“通达边情,布宣号令”。

4,科差:

元朝赋税名目之一。

包括三项﹕丝料、包银、俸钞。

负担科差的主要是民户﹐还有医户﹑猎户等﹐军﹑站﹑僧﹑道﹑儒等户均免征。

元代的科差以户为本(税粮仍以人丁为本)﹐而且收丝不收布﹐反映了北方家庭养蚕业的发达。

重点问题

1如何评价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2,元统一的历史意义

3忽必烈推行汉法的内容及其意义

4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

5元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特点

第13章(复习)明代

重要名词

胡蓝之狱卫所布政使司内阁厂卫

靖难之役鱼鳞册土木堡之变奴儿干都司八旗制度三饷东林党

1胡蓝之狱:

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

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

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

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

明太祖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他几乎将明初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受株连被杀者有45000余人。

2;黄册和鱼鳞册:

是明代赋役征发的主要依据,乃是登记天下人口和土地的档案,其中登记人口及其财产状况的叫黄册,绘制全国土地田亩的叫鱼鳞册.是明朝统治者均平赋役,恢复生产的重要措施。

3,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明太祖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他死后,孙子建文帝即位。

建文帝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1402年,朱棣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

(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

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

1421年,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

4,土木堡之变:

指明英宗被瓦剌军所俘的事件。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率大军南下进犯明朝,主力直逼大同,宦官王振仓促发兵50万,挟持明英宗亲征。

兵至大同未交锋就撤退。

王振又想炫耀自己,想让英宗“临幸”他的家乡蔚州,致使军队疲于奔命,劳累不堪,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也先率军围住,明军大溃,王振及各大臣死于乱军,英宗被俘,50万明军死伤过半,瓦剌军进逼北京。

史称“土木堡之变”。

5,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

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

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

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重点问题

1,★★明初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及其特点

1行政制度②军事制度③法律制度④厂卫制度⑤科举制度⑥杀戮功臣⑦抑豪强,惩贪官

2,★明成祖与“靖难之役”

3,★明初恢复社会经济的政策措施及其成效

4,★明中期社会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

5,★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意义

6,郑和下西洋的简要经过和意义

7,★明代中后期社会的变动(资本主义萌芽)

8,明中期“北虏”“南倭”之患与抗倭斗争

9,明后期的社会矛盾与明末农民战争(原因)

第14章复习(清代)

重点问题

1,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2,清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和斗争

3,地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意义

4,清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重要名词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理藩院内务府

驻藏大臣三藩之乱改土归流

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

1军机处:

是清雍正年间设立的协助皇帝办理机务的机构。

军机大臣都是皇帝的亲信。

皇帝通过军机处将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各地督抚也将重大问题径寄军机处,交由皇帝审批,中间不再经过内阁。

其设置,加强了君主集权。

2理藩院:

是中国清朝时处理外藩事务的部门,始创于清朝皇太极年间,在顺治年间由附属于礼部改为独立部门,并在清初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前兼领对俄罗斯事务。

3,改土归流:

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

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

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