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8212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docx

高三理综周考试题1

2021年高三理综5月周考试题1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O-16、Na-23、P-31、S-32、Cl-35.5、Cu-64、Co-59、I-127

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是细胞内含有三个磷酸基团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B、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的发生在活细胞中的

C、细胞内的放能反应都和ATP的水解反应相关联  

D、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2.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

蔗糖溶液

浓度/mol·L-1

0.15

0.19

0.23

0.27

0.31

0.35

质壁分离状况

不分离

不分离

刚分离

较显著

显著

显著

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

A、>0.19 B、>0.23C、<0.27D、<0.23

3.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过程,对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在基粒产生到叶绿体基质被利用

B、过程②→①需要氧气参与,可以发生在植物体的根、茎等细胞内

C、①→②合成的(CH2O)大于②→①消耗的(CH2O),植物表现生长现象

D、②→①产生的和①→②产生的都来自水

4、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B、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C、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D、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5、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

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单侧光使燕麦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D、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6、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现象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演替进行的初始裸地条件

7、下列对生产、生活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

A、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

C、侯氏制碱是将先将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然后通入NH3得碳酸氢钠固体,再灼烧制碳酸钠

D、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8、有三种不同的基团,分别为—X、—Y、—Z,若同时分别取代苯环上的三个氢原子,能生成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A、10种B.8种C.6种D.4种

9.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整个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点之前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

B.③点所示溶液中:

c(Na+)=c(Cl-)+c(ClO-)

C.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可以用pH试纸测得

D.曲线起点处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10.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离子

盐析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离子能

B.

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分液

二者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

C.

除去苏打中少量小苏打

加热

二者的溶解度不同

D.

除去乙醇中的乙酸

蒸馏

乙醇与乙酸沸点相差较大

11.已知pH表示溶液中c(H+)的负对数,同样也可以定义pOH表示溶液中c(OH-)的负对数,即pOH=-lg(OH-),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W表示,则此温度下不能判定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1B.pOH=C.c(H+)=10-pOHD.pH+pOH=

12.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经研究发现GFP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GF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B.1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7mol碳碳双键

C.该有机物与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

D.该有机物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共平面

13.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

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Fe-6e-+4H2O=FeO42-+8H+

B.电解时电子的流动方向为:

负极→Ni电极→溶液→Fe电极→正极

C.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OH-自右向左移动

D.电解时阳极区pH降低、阴极区pH升高,撤去隔膜混合后,与原溶液比较pH降低(假设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xx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在科学发展进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并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C.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法拉第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得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5.蹦床是青少年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蹦床边框用弹簧固定有弹性网.运动员从最高点落下直至最低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运动员()

A.刚接触网面时,动能最大

B.机械能一直减少

C.重力做的功等于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

D.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16.如图一所示,弹簧吊着箱子A,箱内放有物体B,它们的质量均为m,现对箱子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4mg,而使系统静止.撤去F的瞬间,A、B的加速度分别为(  )

A.aA=aB=g

B.aA=g,aB=0

C.aA=2g,aB=g

D.aA=3g,aB=g

17.如图二所示,虚线为某点电荷电场的等势面,现有两个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电粒子,其比荷相同,二者以相同的速率从同一等势面的a点进入电场后沿不同的轨迹1和2运动,图中a、b、c、d、e是粒子轨迹与各等势面的交点,则可以判断( )

A.两个粒子的电性相同

B.经过b、d两点时,两粒子的速率相等

C.经过b、d两点时,两粒子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经过c、e两点时,两粒子的电势能相等

18.有同学这样粗略探究太阳的密度:

正午时分让太阳光垂直照射一个当中有小孔的黑纸板,接收屏上出现一个小圆斑;测量小圆斑的直径和黑纸板到接收屏的距离,可大致推出太阳直径。

他掌握的数据是:

太阳光传到地球所需的时间、地球的公转周期、万有引力常量;在最终得出太阳密度的过程中,他用到的物理规律是小孔成像规律和

A.牛顿第二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

C.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D.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19.如图三所示,长约1m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水,假设t=0时质量为0.1kg,红蜡块从玻璃管口开始运动,且每1s上升的距离都是30cm;从t=0开始,玻璃管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向右平移,第1s内、第2s内、第3s内通过的水平位移依次5cm、15cm、25cm.y表示红蜡块竖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红蜡块随玻璃管通过的水平位移,t=0时红蜡块位于坐标原点(  )

A.t=2s时红蜡块的速度大小为0.3m/s

B.前3s内红蜡块的位移大小为45

cm

C.红蜡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红蜡块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是0.01N

20.我国未来将在月球地面上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五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A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轨道的近月点B处与空间站C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运行的圆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对接成功,航天飞机在接近B点时必须加速

B.航天飞机在图示位置正在加速向B运动

C.月球的质量为M=D.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21.如图五所示,变压器输入有效值恒定的电压,副线圈匝数可调,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送给用户(电灯等用电器),R表示输电线的电阻,则()

A.用电器增加时,变压器输出电压增大

B.要提高用户的电压,滑动触头P应向上滑

C.用电器增加时,输电线的热损耗减少

D.用电器增加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

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到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到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答题:

22、(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某种布料上的运动情况。

他将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将其左端适当垫高,并在长木板的右半部分平整地铺上一块布料,该同学将小车以适当的初速度释放后,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通过反复调整木板左端的高度,他得到一系列打上点的纸带,并最终选择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附有刻度尺)进行测量。

取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10m/s2。

①根据刻度尺的示数可以判断,小车在A、E两点间做___________运动,在E、J两点间做_____________运动。

J点对应的小车速度为_________m/s。

②该同学测出长木板左端与桌面间的高度差为4cm,木板长度为80cm,则小车在布料上运动时的阻力与在木板上运动时的阻力之比为。

23、(9分)

某同学欲将量程为200A的电流表G改装成电压表。

①该同学首先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内阻Rg,图中R1、R2为电阻箱。

他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R1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1后,他应该正确操作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

(选出下列必要的步骤,并将其序号排序)

a.记下R2的阻值

b.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c.闭合S2,调节R1和R2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d.闭合S2,保持R1不变,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②如果按正确操作步骤测得R2的阻值为500,则Rg的阻值大小为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A.250,B.500C.750D.1000

③为把此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2.0V的电压表,应选一个阻值为_________的电阻与此电流表_________联。

24.(14分)如图所示,水平台高h=0.8m,台上A点放有一大小可忽略的滑块,质量m=0.5kg,滑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对滑块施加一个斜向上的拉力F=5N,θ=37°,经t1=1s,滑块到达平台上B点时撤去拉力,滑块继续运动,最终落到地面上的D点,x=0.4m.(取sin37°=0.6,cos37°=0.8,g=10m/s2)

(1)求滑块在C点离开台面瞬间的速度;

(2)求滑块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

(3)求AC间的距离.

25、(18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方有一范围足够大的互相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水平并垂直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的带正电微粒在此区域内沿竖直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平面)做速度大小为v的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此区域内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某时刻微粒在复合场中运动到P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且已知P点与水平地面间的距离等于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求该微粒运动到最高点时与水平地面间的距离;

(3)当带电微粒运动至最高点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变为原来的1/2(方向不变,且不计电场变化对原磁场的影响),且带电微粒能落至地面,求带电微粒落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

26.(14分)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控制掺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

实验室要用黄磷(即白磷)与干燥的Cl2在曲颈瓶中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下图所示:

(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

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

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PCl3

-112

75.5

POCl3

2

105.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装试剂是;

E中冷水的作用是。

(2)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3)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

通干燥CO2的作用是。

(4)粗产品中常含有POC13、PCl5等。

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5)实验结束时,可以利用C中的试剂吸收多余的氯气,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通过下面方法可测定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

①迅速称取1.00g产品,加水反应后配成250mL溶液;

②取以上溶液25.00mL,向其中加入10.00mL0.1000mol/L碘水,充分反应;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10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

④重复②、③操作,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8.40mL。

已知:

H3PO3+I2=H3PO4+2HI,I2+2Na2S2O3=2NaI+Na2S4O6,

根据上述数据,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他反应,该产品中PCl3的质量分数为。

27.(16分)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

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Co(OH)3,还含少量Fe2O3、Al2O3、MnO等)制取Co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浸出液含有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浓度为:

0.01mol/L)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7.6

4.0

7.7

完全沉淀

3.7

9.6

9.2

5.2

9.8

③CoCl2·6H2O熔点为86℃,加热至110~12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CoCl2。

⑴写出浸出过程中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加适量NaClO3发生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⑶“加Na2CO3调pH至a”,过滤所得到的沉淀成分为。

⑷“操作1”中包含3个基本实验操作,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

⑸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右图。

向“滤液”中加入萃取剂的目的是;其使用的最佳pH范围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2.0~2.5B.3.0~3.5C.4.0~4.5D.5.0~5.5

⑹为测定粗产品中CoCl2·6H2O含量,称取一定质量的粗产品溶于水,加入足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将沉淀烘干后称其质量。

通过计算发现粗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答一条即可)。

⑺已知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是LiCoO2,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充电时,Li+还原为Li,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6(C6)中(如右图所示)。

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LiCoO2+C6CoO2+LiC6,则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

28.(14分)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请回答:

(1)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选项字母)。

A.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2)反应进行到10min时,共吸收热量11.38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反应进行到20min时,再向容器内充入一定量NO2,10min后达到新的平衡,此时测得c(NO2)=0.9mol/L。

第一次平衡时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w1,达到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w2,则w1w2(填“>”、“=”或“<”);

II.

(1)海水中锂元素储量非常丰富,从海水中提取锂的研究极具潜力。

锂是制造化学电源的重要原料。

如LiFePO4电池中某电极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的电解质为能传导Li+的固体材料。

放电时该电极是电池的极(填“正”或“负”),该电极反应式为。

(2)用此电池电解含有0.1mol/LCuSO4和0.1mol/LNaCl的混合溶液100mL,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02mole-,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L。

29、(11分)研究人员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及速率开展了如下实验,图1是番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是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养番茄的幼苗。

(注:

CO2缓冲液为碳酸氢钠溶液,当瓶内二氧化碳量减少时,碳酸氢钠溶液释放CO2,反之吸收CO2.因此它能保持瓶内二氧化碳量大致不变)

 

(1)由图1可知,乙代表的物质是      。

(2)将图2所示的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通过观察装置中液滴移动的位置,可以用来测定夏季一昼夜(零点开始)小室内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_(填“早晨”、“正午”或“傍晚”)时刻;要测定图2装置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还需添加一个如图2一样的装置,将该装置__________;控制与图2相同的环境条件;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液滴刻度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即可。

(3)研究人员想利用先进的化学检测技术,模拟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的实验。

他们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向图2所示的装置通入14CO2。

当反应进行到0.5s时,14C出现在A中;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CH2O)和B中。

该实验的方法是,实验的自变量是。

30.囊性纤维病是常见的遗传病。

正常基因决定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

70%病人的CFTR蛋白因缺少第508位氨基酸而出现Cl—的转运异常,导致消化液分泌受阻,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患者常常在幼年时期死于感染。

(1)在核糖体上合成CFTR蛋白的过程中,需要酶、氨基酸、ATP____________等物质(至少写两种)。

(2)患者感染致病菌后,最初识别并处理细菌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多数囊性纤维病的患者病因,原因是CFTR基因中缺失了_______个碱基对而改变了其序列。

(4)某地区正常人群中有1/22携带有致病基因。

①该地区正常人群中,囊性纤维病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

②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

Ⅱ—3的外祖父患有红绿色盲,但父母表现正常。

则Ⅱ—6和Ⅱ—7的子女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

Ⅱ3和Ⅱ4的子女同时患囊性纤维病和红绿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

这两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________定律。

31.(10分)

下图是关于人体稳态及调节的相关问题,图甲是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睾丸酮(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写出两点)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

当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乙abcd过程分析,睾丸酮分泌的调节机制和特点为:

、。

(3)研究表明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

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的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别

平均年龄

吸毒史

吸毒量

LH(mlu/mL)

FSH(mlu/mL)

睾丸酮(mlu/mL)

吸毒者

23岁

4年

1.4g/d

1.45

2.87

4.09

健康人

23岁

4.66

6.6

6.69

据表可知,吸毒者会减弱的过程是图乙中的(请填图中字母)。

为了确定吸毒者睾丸酮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引起的,可将其体内LH和FSH,一段时间后测定其睾丸酮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32.(9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是由于以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这一气体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类自身的活动引起的:

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利用燃烧煤炭、石油等化学燃料,导致温室气体短期内大量排放,打破了生物圈中;另一方面是人类大面积的砍伐森林,使得吸收这一气体的植物大为减少。

(2)如图是与该温室气体有关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

①写出图中含有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      。

若生产者有8000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kg。

②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的途径(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34、

35.(选修3-5)

(1)(6分)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强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危机.下列关于核裂变和核辐射的方程中书写正确的是()

A.

U+

n

Ba+

Kr+10

nB.

Pu

U+

He

C.

Cs

Ba+

eD.

I

Xe+

e

(2)(9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长为L的木板B,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个光滑的

圆弧槽C与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