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8478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docx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大全

煤矿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

防治水机构及制度汇编

目  录

地测及防治水专业人员机构配备图 1

测量工作制度 2

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4

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 7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8

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10

防治水监控防范措施 11

加强防治水监督管理的安全措施 14

地测防治水工作制度 18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 20

探放水管理制度 22

水患防治应急预案 24

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26

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29

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30

地质资料技术报告整理、审批制度 31

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控监管制度 32

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 34

与周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和图纸交换制度 35

雨季防汛防洪隐患排查制度 36

防汛物资储备制度 38

周边煤矿及废弃老空积水防治措施 39

地表水监控防范措施 42

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43

水情水害预报制度 44

探放水组织机构 52

防治水相关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 53

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53

安全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54

生产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55

矿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制 57

技术科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58

地测科长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58

测绘技术员岗位责任制 59

放炮员操作规程 60

打眼工操作规程 62

防治水工岗位责任制 63

地测及防治水专业人员机构配备图

测量工作制度

 煤矿测量是开发矿山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工作,在设计、建设、生产各个阶段直到矿井报废,都要进行矿山测量工作。

为了加强本矿测量工作,确保巷道给向准确,中腰线标定附合设计要求,巷道开门及贯通不出现误差,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测量工作制度。

 一、建立专门的测绘机构(测绘科),配备专业队伍,负责对本矿井上下进行测量和图纸填绘。

 二、配备专门的能满足煤矿测量工作的测绘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尺、皮尺、塔尺、罗盘及绘图工具。

 三、利用国家三角测量标准控制点成果,建立本矿区内地面及井下测量控制系统。

在井下主要巷道内建立闭(附)合导线,基本控制导线测量精度为正负15秒,一般边长为30-90米。

 四、井下重要的掘进巷道开口时,要首先在巷道布置图上设计开口位置及坐标,从上级导线控制点进行测量,开工前要向施工单位下达通知单。

 五、掘进巷道中腰线标定要及时、准确,定期对中腰线方向进行仪器测量校对,做到无责任工程事故。

 六、贯通测量要有设计、审批、总结、测量精度附合规定,贯通前岩巷20-30米,煤巷30-40米要向施工单位下达贯通通知单,并报有关科室、领导。

 七、对井田内的基本控制导线测点要建立档案,测量成果要详细记录在案。

 八、测量观察记录原始资料要妥善保管,附必要的草图,写明测量地点、测量日期、观测者、记录者、复合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的计算,必须由两人对算、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或补测。

 十、填写各类台帐和成果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碳素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晰,数据准确,影响观测资料精度和因素的也应同时填写在备注栏内。

 十一、各种技术测量报告完成后需经矿技术负责人签字。

 

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因此我矿特制定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成立专门的防治水领导组:

 组长由矿长XXX担任;

 副组长由总工XXX、安全矿长XXX担任;

 成员由XXX、XXX、申二龙及各科室科长及安监、质检现场跟班人员,井下防治水由曹米亮带领建设队全体人员组成;地面防治水由李晋余主任带领井上包工队组成。

 组长负责防治水方面的全面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及钻探工具的准备工作,并要组织调查摸清本矿水文地质资料,掌握矿区内水患情况,全体成员要认真负责监督执行并积极协助配合,安监科要重点检查,技术科负责防治方法的指导及详细安排,防治水人员要依照安全措施要求,严格进行防治水工作。

 二、雨季前要由地面防治水组对我矿采空区的地表裂缝情况进行调查,挖排洪沟并清理原有的防洪设施,备好充足的防洪物资,防止地表水灌入坑下。

 三、由井下防治组在雨季对井下有水患威胁的地点加强水文观察,疏通排水沟,加强排水设备、管路的检查,要始终保持完好。

 四、生产调度室在指挥安全生产时,要认真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必须保证不少于200米的探水距离。

立足先安全后生产,对采完上分层的工作面,采下分层时都要在作业规程中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并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回采工作,对于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清楚工作面的断层、陷落柱、左邻右舍、上分层下分层、老空等情况,并写出水文地质情况报有关部门后执行。

 五、探放水与采掘发生矛盾时,必须先探放水,消除水患后再生产,在探放水地区,必须明确定出探水警戒线,并准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探放水过程中,严格掌握钻孔超前距离,进钻时发现煤质松软,片邦、钻孔中水位、水量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钻探,不准拔出钻杆,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有效的防透水措施,如发现情况危急时,立即撤出受水灾威胁地区人员,然后采取措施处理。

 六、加强地面地质勘探工作,采用地面充填裂缝、塌陷、查堵老小窑口的常规办法,对已采区的裂缝、老小窑的深度、广度进行调查,并在雨季前充填处理完毕,预防大气降水危害矿井。

 七、在矿井的边界开采时,必须留设距矿界边至少20米的保护煤柱,确保矿与矿之间40米隔水保护煤柱。

 八、相邻采区之间至少保证留设20米的保安煤柱

 九、机电科保证井底主水仓水泵经常保持完好,水泵工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进行处理,保证主、付水泵能够同时正常运行,两趟管路完好无损。

对水仓淤泥的清理工作要定期进行,保护水仓正常容积。

 十、在发生水害后要立即对水害发生的地点及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抢险救灾方案。

 1、成立由矿长领导、安全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等组成的事故分析领导组,对水害进行分析。

 2、由井下防治水组迅速找到水源,撤出受水害威胁的地区的工作人员。

 3、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水源由技术制定安全措施及排水方案。

 4、由井下、井上防治水小组及时实施,防止水患事故扩大。

 5、水患治理后,要立即写出书面总结,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

  

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地质变化及合理开采有限资源,特制定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

 1、技术科要及时掌握和了解本矿井范围内地质、水文变化情况,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安全生产。

 2、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制定作业规程,明确本工作面的地质情况,编制本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并由矿安委会进行审批。

 3、每年年初,要对本矿本年度采掘工作面进行整体计划,并做出本年度开采设计,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批。

 4、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做出开采设计,明确本工作面的工作面走向、采高、采掘长度、开采范围、回采率等内容,并要由矿总工审批,报上级资源管理部门批准。

 5、每个工作面结束后,要及时做出总结,与设计不相符合时,要分析原因,报矿总工进行备案。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

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测监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管理,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因此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查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

特制定周边煤矿监控监管制度。

 1、煤矿成立专职防治水工作管理队伍,由矿总工程师领导,具体工作由防治水专业组组长安排。

 2、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

 3、对含水层、以及在接近矿区边界的开采中要加强探水工作,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

 4、定期与周边煤矿交换图纸,了解双方开采情况,以及相邻煤矿水文变化情况。

 5、特殊情况下的开采,以及重大水患要与周边煤矿建立情报畅通通道。

及时制定措施防止水患。

 6、加强对矿界防水煤柱尺寸的监管,根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留设防水煤柱。

 7、及时整理周边煤矿的监测数据,并在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明确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8、每年在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防治水监控防范措施

 为突出煤矿安全生产,促进防治水工作,防止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和职工人身安全,特制定此防治水监控防范措施:

 一、煤矿必须有负责防治水工作的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主要

负责人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负责解决防治水所需的人、财、物等;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防治水工作的技术管理。

  二、煤矿必须配齐满足防治水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水文地质类型简单矿井配备不少于1名,中等及以上矿井不少于2名。

所配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三、煤矿必须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

各种原始记录、台帐、卡片等齐全、准确;图纸资料完善可靠、填绘及时;做好矿井水情水害的分析和预报,及时提供各种水文地质资料,满足矿井生产安全需要。

  四、煤矿必须抓好水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水患排查,对排查出的水患必须制定防治措施,做到项目、资金、措施、时间、人员、责任六落实。

  五、矿井必须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排水能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有突水危险的矿井和区域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水闸门等防水隔离设施,实现分区隔离。

隔离设施必须安排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防水闸门每年必须由分管负责人组织两次关闭试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煤矿必须加强对古空、老空、采空区积水情况的探查和管理,加强对邻矿古空、老空及废弃老窑情况的调查分析;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每年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复查核实,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加强与邻矿之间的关系协调,按安全互保协议要求搞好图纸交换,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

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制度。

  七、煤矿必须严格执行防治水审批管理制度。

受上覆岩层水或地表水威胁的矿井,必须按照矿井设计和矿井地质报告的规定留设防隔水煤(岩)柱,未经省煤炭管理部门批准,严禁擅自提高开采上限。

受承压水威胁的矿井,开采前必须查清水文地质条件,编制治理方案和防范措施,按管理权限报批后组织实施。

  八、煤矿必须按有关规定留足矿井边界隔离煤柱,不得擅自采动破坏;变更边界煤柱,必须编制专门设计报省煤炭管理部门批准。

严禁危及相邻矿井安全的泄水、贯通巷道等行为。

 九、煤矿每年雨季前必须对本单位的“雨季三防”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排查,对主要排水系统进行联合试运转。

受雨季降水影响或威胁的矿井,必须制定专门的防治措施。

井口和工业广场场地高程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必须有防、堵、疏、排措施。

 十、煤矿企业必须加大对防治水工程的资金投入。

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必须每年组织有关人员编制防治水工程计划,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列入安全技措工程计划,并组织实施。

  

加强防治水监督管理的安全措施

 为了吸取各地煤矿水灾事故教训,遏制重大水灾事故发生,杜绝同类事故的发生,我矿特制定加强防治水监督管理的安全措施。

本矿的水患基本情况及计划:

 1、我矿北大巷东部与左岭煤矿相邻,矿区南部与皇城煤矿、郭峪煤矿相连,且分别与邻矿都有贯透现象,在生产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水情,防止水患从高标高区域流入我矿。

 2、矿区西部往西、往南是润城宝泰煤业。

宝泰煤业偷越我矿矿区范围较大,由于偷采范围不太明确,为了确保安全,预防透水和瓦斯事故发生,在开采西部矿区时各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加强监测水情,有异常情况要立即调查处理。

 3、对所有的掘进工作面实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坚持对掘进面的每项一个掘进头进行钻探,保持掘进头掘进时有不少于30米的超前距离。

 4、成立本矿专门的防探水组织,并制定相应的探水、防洪防汛安全措施,确保不发生透水事故,杜绝地面积水、老空水等涌入井巷。

二、成立防治水领导组及探水组织:

 成立专门的防治水领导组:

组长由矿长XXX担任;副组长由安全矿长XXX、总工XXX担任;成员由各科室科长及安监、质检现场跟班人员,探水队由吉志高负责。

 组长负责防治水方面的全面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及钻探工具的准备工作,并要组织调查摸清本矿水文地质资料,掌握矿区内水患情况,全体成员要认真负责监督执行并积极协助配合,安监、质检要重点检查,技术科负责探眼方法的指导及需要钻探的详细安排,探水人员要依照本安全措施要求严格进行钻探工作。

三、打钻探水要求及安全措施:

 需要钻探的各个掘进头必须用专门的探水钻在掘进头进行钻探,钻探人员必须认

真负责,一丝不苟,保证探眼数量和质量,每个掘进头要探够六个眼,中眼一个,边眼两个,辅眼三个,中眼在掘进头距底板1.2米处正中向正前方探200米,两个边眼分别在距离中眼两侧0.5米处向两侧偏1度探200米,左右辅眼在距左右煤帮中部0.5米向两侧偏10度探40米,另外在掘进底板巷道时在距中眼上分0.3米处向上偏5度探40米,掘进顶板巷道时在距中眼下方0.3米处向下偏5度探40米(详细情况见附图)。

探眼时的安全措施如下:

 ⒈ 钻探地点随时可能涌出CH2、H2S、CH4等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加强钻探地点的通风和对有害气体的检查。

 ⒉ 探水地点和避灾线路,要加强支护,背好顶邦,安监科在班前会上要经常向工人特别是有水威胁的工作面人员讲清避水灾路线。

 ⒊ 准备好木塞及充足的封堵物,以便必要时堵塞钻孔。

 ⒋ 在钻进中如发现孔内显著变软,沿钻杆向外流水等透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钻进,但不能取钻,以防有害气体和大量积水突然涌出,人员不准直冲钻杆站立。

 ⒌ 钻探人员要认真负责,保证探距,在钻探过程中有可疑情况,立即停止工作,撤离人员,并上报调度室及有关领导研究再作处理,不得擅自处理和玩忽职守。

 ⒍ 有涌水和空区征兆时,坚决禁止放炮。

 ⒎ 以上安全措施各钻探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查出漏探、不探、少探和探距不够等情况时要严加惩处。

 ⒏ 雨季要对我矿采空区的地表裂缝情况进行调查,挖排洪沟并清理原有的防洪设施,备好充足的防洪物资,防止地表水灌入坑下;对井下有水患威胁的地点加强水文观察,疏通排水沟,加强排水设备、管路的检查,要始终保持完好。

四、防治水安全措施:

 1、生产调度室在指挥安全生产时,要认真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必须保证不少于200米的探水距离。

立足先安全后生产,对采完上分层的工作面,采下分层时都要在作业规程中写出水文地质情况,并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回采工作,对于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清楚工作面的断层、陷落柱、左邻右舍、上分层下分层、老空等情况,并写出水文地质情况报有关部门后执行。

 2、探放水与采掘发生矛盾时,必须先探放水,消除水患后再生产,在探放水地区,必须明确定出探水警戒线,并准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探放水过程中,严格掌握钻孔超前距离,进钻时发现煤质松软,片邦、钻孔中水位、水量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钻探,不准拔出钻杆,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有效的防透水措施,如发现情况危急时,立即撤出受水灾威胁地区人员,然后采取措施处理。

 3、加强地面地质勘探工作,采用地面充填裂缝、塌陷、查堵老小窑口的常规办法,对已采区的裂缝、老小窑的深度、广度进行调查,并在雨季前充填处理完毕,预防降水危害矿井。

 4、在矿井的边界开采时,必须留设距矿界边至少20米的保护煤柱,确保矿与矿之间40米隔水保护煤柱。

 5、相邻采区之间至少保证留设20米的保安煤柱

 6、机电科保证井底主水仓水泵经常保持完好,水泵工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进行处理,对水仓淤泥的清理工作要定期进行,保护水仓正常容积。

保证主、付水泵能够同时正常运行,两趟管路完好无损。

地测防治水工作制度

 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

如井筒、本矿及相临

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地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

 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建设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矿矿井防治水有关制度,保证我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每一受水害威胁的地点都要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

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二、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

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

  三、本辖区内有水灾威胁地点,要合理设计各类防水煤柱。

 四、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

 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

  六、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立相关档案。

  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小井老窖、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

  八、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

  九、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情况不清的矿井,要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地质规程要求报批工程设计。

  十、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

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二、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

 十三、如本制度与上级规定相抵触,按上级规定执行。

 

 

探放水管理制度

 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建设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矿矿井防治水有关制度,保证我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每一受水害威胁的地点都要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

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二、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

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

 

 三、本辖区内有水灾威胁地点,要合理设计各类防水煤柱。

 四、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

 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

  六、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立相关档案。

  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小井老窖、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

  八、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

  九、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情况不清的矿井,要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地质规程要求报批工程设计。

  十、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

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二、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

 十三、如本制度与上级规定相抵触,按上级规定执行。

 

  水患防治应急预案

   一、当井下发生透水时,现场人员除了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外,若情况危急,水势很猛,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现场人员要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地点和灾害程度,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组强现场抢救。

 2、尽可能就地取材,设法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扩大。

 3、无法抢救时,尽快沿避灾路线撤离险区,到涌地点的上山巷道,不能进入出水点附近的独头巷道。

 4、若独头下山的唯一出口淹没时,则可在独头巷道躲避。

 5、被堵在巷道内来不及撤离的人员,要保持镇静,避免体力过度消耗,静等救援。

 6、撤离到安全地点的人员要迅速通知并撤出灾区和水害可能危及地区其它人员。

 二、调度室接到水灾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