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8806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39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docx

主桥单T刚构施工方案

晋陕黄河特大桥(15-2×108)m单T刚构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晋陕黄河特大桥(15-2×108)m单T刚构加劲钢桁组合结构上部结构设计图;

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3)《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4)《铁路客运专线桥涵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

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6)根据ISO9001--2008质量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中铁四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7)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11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8)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施工方法以及多年来所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并结合本项目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

1.2.编制范围

此方案适用于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晋陕黄河特大桥54#-86#桥墩(15-2×108)m单T刚构加劲钢桁组合结构施工。

2.工程概况

2.1.桥址情况

(15-2×108)m单T刚构加劲钢桁组合结构东岸为山西省永济小樊村黄河阶地,西岸为陕西省合阳洽川湿地保护区,跨越整个黄河主河槽。

平行主桥左侧修建有一座8m宽的施工栈桥连接东西两岸,施工便道通畅,桥梁两岸均设有混凝土搅拌站及钢筋加工厂,钢筋半成品及混凝土等供应方便。

2.2.桥梁设计情况

(15-2×108)m单T刚构全长3264.75m,梁面宽度13.8m,底板宽度11.5m。

箱梁计算跨度(2×108)m,每联箱梁全长217.5m,全桥共计15联。

(1)箱梁采用单箱双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3.8m,底宽11.5m。

箱梁梁底按1.8次抛物线变化,抛物线方程Y=0.004327612X1.8,中支点处梁高12.5m,梁端40.75m直线段梁高为5m。

箱梁顶板厚0.5m~1.65m,底板厚0.45m~2.5m,腹板厚0.45m~1.5m。

箱梁在支点处设置横隔墙,厚度1.5m,横隔墙上设置过人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箱梁悬臂端部厚0.25m,根部厚0.8m,顶板边腹板处设有0.9m×0.5m梗肋,中腹板处设有0.6m×0.5m梗肋,底板边腹板、中腹板处均设有0.6m×0.5m梗肋,箱梁腹板设有内径0.1m通风孔,顶底板均设有泄水孔,顶面按两侧排水设计。

(2)主桥悬灌共划分为28个节段,0#块高12.5m,长11m,混凝土方量521.57m3,重约1382t。

悬臂段最大重量为1#块,混凝土方量约147.18m3,重约390t。

(3)加劲钢桁主桁采用无竖杆三角形桁架,桁高9.35m,桥面以上桁高8.75m,节点间长度12m,主桁中心距11m。

上弦杆采用槽形截面,高0.65m,内宽为0.8m,端及次端腹杆采用箱形截面,高0.6m,宽0.752m,其余腹杆采用“工”形截面,高0.6m,宽0.752m。

主桁上弦端节点采用整体节点形式,其余节点采用插入式节点形式,下弦节点采用散装节点,节点板与箱梁采用PBL剪及普通钢筋连接。

弦杆与腹杆均采用全截面拼装,主桁弦杆及腹杆的连接采用M24高强度螺栓。

上平联采用三角形腹杆体系,横撑及斜杆均采用工字形截面,与平联节点板的连接形式为对接,采用M24高强螺栓连接。

2.3.设计标准

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设计速度:

350km/h;

设计线路:

双线,线间距5m;

地震烈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2g;

牵引种类:

电力

列车类型:

动车组

列车运行方式:

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

综合调度集中。

2.4.梁体各节段参数

梁体各节段参数见表2.4-1连续梁参数表

表2.4-1连续梁参数表

梁段号

梁段长度(m)

梁段体积(m3)

梁段重量(T)

0#

11.0

521.57

1382

1#

2.5

147.18

390

2#

3.0

128.36

340

3#

3.0

122.27

324

4#

3.0

117.05

310

5#

3.0

108.28

287

6#

4.0

132.56

351

7#

4.0

125.64

333

8#

4.0

119.08

316

9#

4.0

112.90

299

10#

4.0

107.10

284

11#

4.0

101.70

270

12#

4.0

93.73

248

13#

4.0

86.34

229

14#

4.0

83.47

221

15#

4.0

81.98

217

16#

4.0

78.44

208

17#

4.0

75.40

200

18#

4.0

75.26

199

19#

4.0

75.26

199

20#

4.0

75.26

199

21#

4.0

75.26

199

22#

4.0

75.26

199

23#

4.0

75.26

199

24#

4.5

84.67

224

25#

4.5

84.67

224

26#合龙段26#

2.0

37.63

100

27#现浇段27#

5.75

246.6

654

3.组织机构及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机构

图3.1-1施工组织机构

3.2.施工管理目标

⑴质量目标:

严格合同管理,确保分项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零缺陷,达到国家和铁道部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争创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⑵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死亡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0.6‰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5‰以下;消灭责任等级火灾事故、爆炸事故、重大塌方事故。

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符合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确保参建人员的健康,杜绝任何传染病及疫情的发生。

⑷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创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工地;维护施工区域周边环境,无人为破坏环境情况的发生;施工场地规划、布局合理,封闭管理,施工秩序良好,防止环境污染。

⑸效益目标:

以进度、质量保效益求发展,加强财务监督工作,利用新材料、新工艺,降低工程成本,加强责任成本控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⑹工期目标

开工日期:

2011年4月3日

竣工日期:

2012年5月18日

3.3施工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根据标段实际情况,主桥108m单T构由指挥部所属一、二项目部共同施工,其中一项目部施工范围为54#墩~78#墩,二项目部施工范围为78#墩~86#墩。

15个主墩共计投入15对挂篮,拟划分八个施工队伍,具体任务划分见表3.3-1。

每个T构施工队设五个作业班组。

即挂篮操作班、钢筋加工安装作业班、模板加工安装作业班、混凝土施工作业班及预应力施工作业班,各班组工作内容见表3.3-2。

表3.3-1施工任务划分表

序号

施工队伍名称

负责墩位

施工任务

备注

1

T构一队

54#~60#

2联T构

一项目部

2

T构二队

60#~64#

2联T构

一项目部

3

T构三队

64#~68#

2联T构

一项目部

4

T构四队

68#~72#

2联T构

一项目部

5

T构五队

72#~78#

3联T构

一项目部

6

T构六队

78#~82#

2联T构

二项目部

7

T构七队

82#~86#

2联T构

二项目部

8

钢结构作业队

54#~86#

钢桁安装

专业分包

表3.3-2班组作业内容表

班组名称

作业内容

挂篮作业班

负责挂篮的装拆及移动

混凝土施工作业班

所有混凝土浇筑任务

钢筋加工安装作业班

所有结构钢筋加工、安装任务

模板加工安装作业班

所有结构模板安装及拆除

预应力施工作业班

负责预应力及孔道压浆施工

4施工准备

4.1施工测量

施工前先对中线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并布设独立的控制网,以确保中线、高程准确无误。

4.2技术交底

接收设计资料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审核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设计标准及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一步勘察施工现场,在此基础上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交底。

4.3主要管理人员安排

为了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根据工程需要,每个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如表4.3-1。

表4.3-1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表

序号

作业组

主要工作内容

人数

1

项目经理

负责行政和技术及现场等全面管理

1

2

技术组

施工技术交底、过程控制、指导施工等

20

3

质检组

挂篮施工及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质量验收检查

6

4

安检组

挂篮施工及现场施工安全检查、督促整改

4

5

材料组

负责材料进购、管理和使用

4

6

试验组

各种试验

6

4.4主要劳动力安排

每个工序的各工种劳动力安排见表4.4-1。

4.4-1各工序各工种劳动力配备表

序号

主要工序

名称

工种人数

工作

天数

工作

班数

每班

人数

1

挂篮前移

10

3

5

2

1

2

20

40

2

底侧模安装

10

2

4

2

2

1

18

18

3

底腹板钢筋绑扎

4

1

3

10

2

1

2

20

40

4

内模安装

4

2

5

2

2

1

1

15

15

5

顶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设置

2

1

3

10

2

1

2

20

40

6

检查及准备工作

2

2

4

4

2

1

1

12

12

7

灌注混凝土

2

4

4

2

16

4

1

1

32

32

8

养护

2

7

2

2

2

9

端头处理

2

2

2

2

2

1

1

10

10

10

预应力施工

2

4

10

2

1

1

18

18

4.5主要测量仪器设备表

表4.5-1测量仪器设备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徕卡802

4

2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2

6

3

对讲机

XY-600

6

4

计算器

卡西欧

4

5

塔尺

5m

12

6

大钢尺

50m

4

7

小钢尺

5m

10

4.6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表4.6-1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砼搅拌站

HZ600

6

2

塔吊

5510

15

3

砼罐车

8m3

20

4

砼泵车

56m

4

5

发电机

200GF

4

备用

6

交流电焊机

BX3-400

20

7

钢筋切割机

J3G2

6

8

钢筋弯曲机

GW40

6

9

挂篮设备

套   

15

10

张拉千斤顶

YCD350型

6

纵向预应力

11

张拉千斤顶

YDC240Q型

2

横向预应力

12

张拉千斤顶

YC60型

2

竖向预应力

13

压浆设备

YSH-3

2

4.7物资供应

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钢材、水泥、预应力筋、锚具及0#块与边跨现浇段托架所需的型钢等由中标厂家供应,进场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施工进度计划

5.1施工顺序安排

先施工15个主墩,其次是16个边墩,同时施工各主墩0#块,然后挂篮对称施工1#块~25#块,边跨现浇段施工,合拢段施工。

5.2工序工效分析

表5.2-1工序作业时间细化表

项目

工序

持续时间(天)

备注

0#块

安装托架、立底模

16

堆载预压

6

底板、腹板钢筋

4

立侧模

2

内模拼装

3

顶板钢筋

1

灌注混凝土

1

混凝土等强度

5

预应力筋张拉

1

预应力筋管道注浆

1

拆除侧模、底模及托架

5

小计

45

悬灌段1#块

挂篮安装预压

15

模板调整

2

绑扎钢筋

4

管道安装

2

灌注混凝土

1

等混凝土强度

5

预应力筋张拉

0.5

预应力管道注浆

0.5

小计

30

2#~25#块间每段需要时间

移挂篮

0.5

模板调整

0.5

绑扎钢筋

3

灌注混凝土

1

等混凝土强度

5

预应力筋张拉

0.5

预应力管道注浆

0.5

小计

11

临时刚性支撑加固

1

吊架安装

1

立侧模

1

钢筋绑扎

3

灌注混凝土

1

混凝土等强度

5

预应力筋张拉

0.5

预应力筋管道注浆

0.5

拆除侧模、底模及吊架

1

小计

14

说明:

边跨现浇段采用托架法施工,可与挂篮施工同步进行,不单独占用时间。

6总体施工方案

T单采用轻型挂篮分段悬臂浇筑施工。

各段“T”构梁除0#块外分为25对称梁段,箱梁纵向分段长度为2.5m+4×3m+18×4m+2×2.5m,0#块长11m,重达1382吨,合龙段长度均为2.0m,边跨现浇段长度为5.75m,悬浇段最大重量为390吨。

先在主墩0#块采用托架法施工,再对称向两侧顺序灌注各梁段。

在边墩处设托架施工边跨现浇段27#梁段,然后采用吊架法施工合龙段,形成单T构。

6.10#块施工

根据施工图及挂篮施工工作面要求,首先浇筑0#块。

0#块为箱梁与墩身连接的节点,截面内力最大且受力复杂,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密集,因此,保证0#块施工质量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

0号节段设计11m长,顺桥向悬挑1.5m,高12.5m,墩高38m;底板宽11.5m,厚度由2.5m变化为2.17m;三道腹板,中间腹板距两侧腹板外侧5.75m,厚度由2m变化为1m;顶板宽度13.8m,厚度由1.65m变化为1.15m;边隔墙设置两道,外侧边与墩身顶帽顺桥向边重合,厚度1.5m,且设置1.85m高过人洞。

混凝土标号为C55。

0#节段构造图如图6.1-1和6.1-2所示。

0#块体积较大,重量也较大,又是以后各悬浇段的基础,其施工的成败关系到全桥的质量,采用托架支撑必须控制好支架的变形,否则容易产生沉降,导致浇筑后混凝土产生裂缝。

图6.1-10#节段立面、平面图

图6.1-20#节段断面图

主桥梁部单T构0#块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条件以及设计图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根据目前主桥主墩施工进度,单T构0#块施工基本全部集中在2011年4、5月份,正处于黄河阶段性洪水季节——桃花汛,无法采取墩旁搭设钢管支架法施工。

⑵、主桥单T构0#块长11m,单端悬挑墩身顶帽1.5m,且梁高达12.5m,又为单箱双室结构,箱梁具有高度高、自重大特点,同时施工面狭窄,混凝土不易振捣。

⑶、主桥单T构0#块管道密集,预埋件及预留孔多,结构和受力情况复杂等方面特点。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同时为保证施工质量,主桥单T构0#块施工支撑体系采用托架法,混凝土浇筑结合箱梁高度,第一次浇筑底部倒角以上3.28m腹板高度,即4.96m,第二次浇筑剩余腹板、边隔墙和顶板。

同时,箱梁模板分两次安装,顶板钢筋及腹板水平分布钢筋第二次浇筑绑扎、安装。

并且,考虑到箱梁底板厚度较大,为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在底板内布设冷却管进行降温。

0#块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3。

 

图6.1-30#块施工工艺流程

6.1.1托架施工

托架是固定在墩身顶帽以承担0#块支架、模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重要受力结构,其设计荷载考虑:

混凝土自重、模板支架重量、人群机具重量、风载、冲击荷载等,托架采取自支撑体系构件设计。

在墩身顶帽砼浇筑前,预埋好按方案要求所需各种预埋件,作为托架支点,预埋件位置要求准确无误,以利托架拼装时连接。

主桥单T构0#块托架设计,结合其主墩顶帽形式,底部3m处四角圆弧变化为垂直棱角,顶部1m为8×11.5m矩形形状。

由于单T构0#块两侧腹板正位于顶帽四角变化段,该处托架受力较大。

并且,根据绘图可得,底部牛腿锚固焊接钢板,按照垂直方向埋设,该处顶帽需向内凹50cm,因此,采取将该处预埋钢板加大,沿圆弧变化方向预埋。

使其有效焊接尺寸满足支撑牛腿所用大小,尺寸为δ20mm厚,60cm×80cm。

其他位置均在顶帽上直接预埋δ20mm,40cm×60cm钢板作为托架附着墩身连接。

设计简图见6.1-4图,具体设计见附图1、附图2。

图6.1-4托架结构设计图

(1)托架设计

1)主桁架设计

托架主桁架设计为5道斜撑与主梁成45°角的三角桁架。

分别位于0#块两侧和中间腹板中部各1道,两侧腹板中间部位各一道。

每片主桁架分别由双拼I45b工字钢做主梁和斜撑。

主梁、斜撑、墩身预埋件三者间连接均采取焊接,主梁、斜撑双拼方式采用段焊缝处理。

2)横梁、卸落块设计

主桥单T构0#节段悬挑1.5m段,底板较厚,腹板高度高的特点,托架主桁架上按照25cm一道铺设I32b工字钢做横梁,经检算满足受力要求。

为便于0#节段悬挑部分底模脱落,在横梁之上设置6cm×6cm三角硬扎木卸落块。

3)安装作业平台确定

主桥墩高达38m,单T构梁底与墩顶同宽,且长度方向悬挑1.5m,托架安装时,无适宜的操作空间。

因此,在托架安装时,结合墩身顶帽模板设计情况和托架安装尺寸,选择在托架安装时依靠顶帽模板作业平台,即先拆除顶帽顶层1m高模板厚,安装托架顶部主梁,作业人员于3m顶帽上作业;待主梁安装完成后,拆除剩余顶帽模板,安装托架底部支撑主梁和斜撑,人员站于墩身空心段顶支撑顶帽所用的模板之上。

(2)托架预压

托架安装后进行预压主要目的为消除非弹性变形,测定弹性变形,为悬浇施工立模标高提供依据。

1)观测点布置

托架预压,仅对单T构悬挑1.5m部分实施。

观测点布置原则,主要为观测托架主桁架变形和横梁每跨跨中位置变形情况。

根据托架设计情况,单侧托架观测点布置9处,即5个托架主桁架顶部和5道横梁每跨跨中位置(两片主桁架中间部位)。

见图6.1-5。

2)预压材料选择

由于单T构0#块高度较高,根据拟定浇筑工艺采取先浇筑底部4.96高度,托架预压可按照该浇筑高度进行预压至120%。

此浇筑方式下经计算托架需承重57.333m3,即151.9t重量,预压至120%时,需压重182.28t。

通过预压材料比选如果选用整捆12m长钢筋需61捆(每捆3t),每层6捆堆码,需堆高10层,近3m多高;若选用干砂,比重仅为1.6t/m3,堆高高度达7m;水袋预压,更不现实。

因此,选择预制砼块进行预压,预制块结构尺寸为0.75m×1.5m×1.5m,堆高形式为纵横向压缝状,需45块,每层15,共三层。

试块布置方式见图6.1-6。

6.1-5变形观测点布置图

6.1-6预压试块布置图

3)加载、卸载

托架预压等级按照浇筑段重量的20%、50%、75%、100%、120%阶段进行加载,加载过程中应遵循“两端同步、两侧对称”的原则,每一加载级别均需量测托架的变形情况,并做好数据记录,压至120%时,观测24h后方能进行卸载。

卸载仍然遵循分等级完成,即100%、75%、50%、20%、0%五个卸载级别。

卸载原则与加载相同,每个卸载级别完成后,均需量测、记录托架的弹性变形量。

4)数据分析

根据加载过程中,各级别阶段沉降量,计算累计沉降量。

并且,结合卸载时,各级别托架阶段弹性变形量,计算托架累计弹性变形量。

由累计沉降量-累计弹性变形量=非弹性变形,其中,累计弹性变形量则为调整单T构悬挑部位底模标高值。

6.1.2模板设计及安装

(1)外模

0#块外模设计综合结合了整联2×108m单T构构造图,节段由2.5m长变化为4m长;节段高度由12.5m变化为5m的特点。

外模设计为纵向组合形式为4.5m+2.5m+4.5m,竖向组合形式为1.0m+4×2m+3.802m。

模板选择钢桁架加劲形式的钢模板。

模板委外设计、检算和加工。

(2)内模、端模和边隔板模板

0#节段内模板、端模及边隔板均采用1.8cm竹胶板做面板,10cm×10cm方木做竖肋和背肋,拉杆加固的方式进行设计,边隔板拉杆在加固时顶部及底部拉杆均采用通长拉杆,以保证隔板向外倾倒。

(3)内支架设置

内支架搭设,采用直径Φ48cm,壁厚δ=3mm钢管,横向间距为25cm+60cm+90cm+90+90cm+25cm,纵向间距为60cm,步距1.2m。

主要受力状态为支撑箱梁顶板重量。

(4)模板安装

单T构模板安装,主要控制0#块外模安装质量和安全。

外模安装根据砼浇筑工艺分两次安装,第一次安装于4.96m处。

模板通过塔吊分块吊装至墩旁左右两侧托架上,采用三角硬木进行底部调整,通过拧紧底部通长拉杆和与腹板加固拉杆来调整模板垂直度。

顶部设置通长拉杆进行加固,从而保证侧模稳定。

6.1.3钢筋制作及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加工图进行技术交底,加工时同一类型的钢筋按先长后短的原则下料,钢筋用弯曲机加工后与技术交底核对。

钢筋在钢筋棚集中加工,运到现场绑扎成型。

梁段钢筋整体绑扎,先立底模,绑扎底板钢筋,然后进行腹板和中隔板钢筋绑扎,立侧模和中隔板模板,最后绑扎顶板钢筋。

当梁体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相碰时,可适当移动梁体钢筋或进行适当弯折。

梁体钢筋净保护层为60mm,绑扎铁丝的尾段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所有梁体预留孔均增设相应的环状加强钢筋,桥面泄水孔处钢筋可适当移动,并增设斜置的井字型钢筋进行加强,施工中为确保腹板、顶板、底板钢筋的位置准确,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架立钢筋的设置,可采用增加架立钢筋数量或增设W型或矩形的架立钢筋等措施。

为确保钢筋净保护层厚度采用细石子混凝土垫块,垫块采用比梁体高一标号的材料,并保证梁体的耐久性。

6.1.4挂篮预留孔、桥面泄水孔、测量钢桩的埋设

梁体内挂篮预留孔、桥面泄水孔采用PVC管预埋,埋设应在混凝土浇注前准确定位,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加强保护,在混凝土终凝前拔除。

并确保预留孔洞的预埋件与桥面板钢模密贴,防止孔洞成型后底部孔洞不圆顺。

对可能进浆的预留孔洞应提前加盖保护。

测量钢桩采用Φ18mm螺纹钢刻成十字丝钢桩,顶部磨圆高出桥面板混凝土约5mm,预埋平面位置误差控制在5cm以内。

6.1.5混凝土浇筑及养生

(1)混凝土浇筑

单T构0#节段砼浇筑主要控制第一次混凝土浇筑质量,需解决主要问题为防止在浇筑过程中,腹板中大量砼涌入底板内,造成混凝土浇筑困难。

为此,按照先浇筑底板1.5m高砼,再从三个腹板内分开布料浇筑腹板与底板倒角砼,倒角砼全部依靠腹板中振捣密实的砼充满,严禁采用振捣伸入底腹板倒角内振捣,以防腹板砼被拉空。

然后,待腹板浇筑至1.5高时,再浇筑底板剩余砼。

最后,浇筑剩余腹板砼,此时,振捣棒不得插入腹板已浇筑砼内太深,一般控制在5~10cm。

0#节段第一次浇筑高度为4.96m,腹板浇筑高度为3m左右,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