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9383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docx

一线通使用说明手册

 

一线通

 

一线通监控传输系统

 

使

 

深圳市秋田科技有限公司

二00七年十月一日第6版

安全注意事项……………………………………………………………………………………3

一、概述…………………………………………………………………………………………4

特性…………………………………………………………………………………………4

二、拓扑图………………………………………………………………………………………5

三、综合器的构成及操作………………………………………………………………………7

四、集成器的构成及操作………………………………………………………………………10

五、插入器和混合器的构成及操作……………………………………………………………13

六、均衡器构成及操作…………………………………………………………………………15

七、F端头制作方法……………………………………………………………………………17

八、调试方法及常见问题………………………………………………………………………18

九、产品售后维保事项…………………………………………………………………………20

\附页。

21

安全注意事项:

警告

连接电源请遵照后盖上的标签指示。

此电源含有高压成分,如果打开后盖,就可能引起触电或起火。

请不要私自拆开机器外壳。

1.阅读操作说明:

在操作设备之前,请仔细阅读所有的安全操作说明。

2.遵守操作规程:

请务必遵守所有的操作规程。

3.清洁:

在清洁设备之前,请将电源插头从插座上拔掉然后用湿抹布擦干净,请注意不能使用液体或喷雾式清洁剂。

4.防水和防潮:

请不要在有水或潮湿的地方安置产品。

5.安全放置:

请将产品放置在安全,牢固的地方。

必要时,请询问本产品的经销商。

6.通风环境:

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请勿将产品放在靠近热源的地方,除非配有专门的通风散热设备,或按照经销商的建议进行。

7.防止固体和液体进入产品内部:

防止让任何性质的固体、液体进入产品内部,以免造成接近高压或零件短路而引起火灾或触电。

8.维护、维修:

请不要试图拆开产品外壳进行维修,以免遇到触电或其它危险。

需要拆开产品外壳时,应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

9.更换零部件:

当需要更换零部件时,必须请维修技术员进行,更换用的零件必须是由本产品经销商提供或与原来零件有相同特性的零件。

严格禁止采用不合格的代换零件,否则可能引起火灾和触电或其它危险。

10.安全检查:

当完成任何对产品的维护、维修工作后,一定要请维修技术员对其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产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1.保存使用说明书:

请妥善保存使用说明书,以备日后参考。

 

一、概述

1、系统组成

一线通监控传输系统主要由一线通前端设备、一线通连接设备、一线通后端设备组成。

系统前端设备分为:

①、视、音频综合器(CH-XT312、CH-XT312A、CH-XT314)

控制、报警型综合器(CH-XT320C、CH-XT320BC、CH-XT320B、CH-XT320AC)

馈电型综合器(CH-XT320V、CH-XT320VC)

控制子机(CH-XT360)

系统连接设备分为:

SYWV同轴电缆、插入器(SB-112、SB-210)混合器(SB-204E、SB-306E、

SB-408E、SB-610E、SB-8PF)均衡器(CH-XT205、CH-XT206)。

系统后端设备分为:

一线通集成器(CH-XT16、CH-XT12、CH-XT08、CH-XT04、CH-XT02、CH-XT04C、CH-XT02C)

一线通控制主机(CH-XT350、CH-XT350-2、CH-XT350-4、CH-XT350A)一线通报警主机(CH-XT1-4、CH-XT4-4、CH-XT4-8、CH-XT4-16、CH-XT16-16)。

系统后端显示设备:

硬盘录像机、监视器或电视墙。

 2、系统原理

   

(1)一线通组网监控系统是将现代成熟的射频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于电视图像监控系统中。

   

(2)一线通以频率复用,射频传输的方式,将几十路多视点摄像机的图像信号、音频信号和云台、镜头的控制信号用一条电缆连接,再将一条电缆中的图像信号和系统控制信号分配到多点,系统布线简捷,组网灵活。

   (3)由于射频信号频带的相对宽度比视频信号频带的相对宽度、频率高几百倍,因此用同轴电缆为传输线的一线通射频传输组网系统和同轴电缆视频传输系统相比,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抗干扰性强的优点,射频传输最大组网半径可达5千米,而视频的传输半经只有300米。

   (4)在一线通系统中,每个摄像机配置一个射频信号综合器,综合器在完成信号射频调制的同时,还可为摄像机提供可靠的直流稳压电源。

每个云台配置一个控制综合器,它为云台、摄像机和镜头提供控制信号和驱动电源,综合器和控制综合器则由系统集中供电,因此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

3、系统特性

系统容量大:

实现多点监控信号在单片区范围共缆传输,多片区信号统筹管理

线缆用量少:

系统采用总线式结构,一根线缆解决一切多点音频+视频+控制信号

传输距离远:

五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安全传输,实时,不丢帧

图像质量高:

传输图像质量高,可达到4级以上效果

抗干扰性强:

有效防止各种电磁、电源以及地电位不平衡干扰

可扩容性好:

增加监控点无需重新布线,直接接入或者延长线缆便可

 

二、拓扑图

 

三、综合器系列构成及用法

综合器位于监控系统的前端,它直接与摄像机、解码器、报警探头、拾音器相接,其功能是将视频图像、音频、、报警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传回后端,同时将后端反传的射频信号转换成485控制信号、背景音乐信号。

 综合器采用微电脑CPU控制,PLL锁相,图像稳定、视频指标好,残留边带优化处理,输出带外抑制大于60dB,保证信号不出现干扰。

综合器系列分为:

1)一线通综合器(CH-XT312):

将视频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的一个产品,与摄像机通过视频线独立连接。

2)一线通音频综合器(CH-XT312A):

将视频信号、音频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的一个产品,与摄像机、音响等设备接连使用。

3)一线通控制型综合器(CH-XT320C):

将视频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同时将反传的射频信号转变为485控制信号的一个综合型产品,与普通摄像机通过视频线独立连接、与解码器通过两芯信号线连接。

4)一线通报警型综合器(CH-XT320B):

将视频信号、将报警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的一个综合型产品,与摄像机通过视频线独立连接、与多路报警探头通过多芯信号线连接。

5)一线通控制、报警型综合器(CH-XT320BC):

将视频信号、报警信号转变为射频信号、同时将反传的射频信号转换为485控制信号的综合型产品,与摄像机通过视频线独立连接、与解码器通过两芯信号线连接、与多路报警探头通过多芯信号线连接。

6)一线通控制、背景音乐型综合器(CH-XT320AC):

将前端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同时将反传的射频信号还原成485控制信号、背景音乐信号的综合型产品。

与摄象机、解码器、音响等设备连接。

7)一线通加强型控制综合器(CH-XT380):

将反传的射频信号转换成485控制信号直接提供给内置解码器,给前端摄象机、云台等设备提供电源、信号。

8)一线通馈电型综合器(CH-XT320V、CH-XT320VC):

可将主干线传输的电源变压后提供给摄象机、云台的综合型产品。

◆、视频输入:

1Vp-p

◆、音频输入:

316mV

◆、输入、输出阻抗:

75Ω

◆、视频信噪比:

≥56dB

◆、音频信噪比:

≥55dB

◆、微分增益:

<5%

◆、微分相位:

<5度

◆、色—亮时延差:

<40ns

◆、射频输出电平:

110dB(一线通综合器)

◆、电平调整:

±20dB

◆、输出阻抗:

75Ω

◆、供电电压:

DC12V±5%

◆、输出电压:

DC12V(供摄像机电源使用)

◆、消耗功率:

3W

◆、工作温度:

-40℃——+50℃

◆、相对湿度:

90%

◆、485信号输出幅度:

±5V(只有控制综合器具有此功能)

◆、输出波特率范围:

1200bit/s~9600bit/s可选(只有控制综合器具有此功能)

◆、报警信号输入:

开、闭(可选)(只有报警综合器具有此功能)

综合器简图说明:

 

1.表示输出调节旋钮,调节射频输出电平的大小,顺时针方向为调节幅度大

2.表示视频输入接口,与摄像机连接

4.表示射频输出调节旋钮,调节射频输出电平的大小,顺时针方向为调节幅度大大

5.表示电源指示灯

6.表示DC12V电源的输入、输出(任意一个输入、输出)

8.表示射频输出接口,通过射频传输线与插入器、放大器、集成器连接

9.表示面板固定螺丝

10、11.表示485控制信号输出,供给解码器(10表示485的A、11表示485的B)

12.表示2个防水进出线口

13.表示外壳固定孔

14.表示综合器的外壳

操作细则:

连接

1、将“RFOUT”射频输出与插入器输入相连接;

2、将摄象机、高速球等设备的音、视频输出信号与综合器的音、视频输入接口相连;

调试

1、接通电源后,前面板LED灯显示亮,机器开始工作;

2、射频输出电平的调整:

调“R/W”电位器可调节输出电平(可调范围20dB)

注:

①、调节时应轻动细调,顺时针为增大;

②、建议输出电平为105-110dB,无源混合后为85-92dB;

③、各频道间电平差应保证调在±0.5dB以内;

④、综合器在无信号时,电平会有1-2dB误差,属正常现象。

⑤、场强调整应在输入信号正常情况下,开机半小时后进行;

3、视频调制度调节:

通过视频调制度调节电位器可调节调制深度;

注:

①、调节时应轻动细调,顺时针为增大;

②、在确认监控的图象正常时,若图象过暗为调制度偏低,图象发白为调制度偏高;

4、音频频偏调节:

通过音频频偏调节电位器可调节伴音调制深度;

注:

①、调节时应轻动细调,顺时针为增大;

②、在确认接收单元的伴音正常时,若伴音音量小为调制度偏低,若伴音杂

音大或声音失真为调制度偏高;

调试过程常见现象及解决方法

1、在调试完成后,若发现相邻频道之间有网纹、斜纹、不定时的横道干扰等,可按以下步骤考虑:

(1)可能是由于电视机离前端信号太近,综合器的射频干扰电视机的接收信号,可试着将电缆放长用离前端比较远的另一台电视机观看,若这些问题消失,则说明前端系统正常;

(2)若问题仍然存在,应先排除是否外界空间有其它无线电电波如:

寻呼台等造成干扰;这种干扰源一般不易解决,只能更改至其它不受干扰的频道上;

(3)综合器相邻频道间电平不一致或伴音电平调得过高,造成对下一频道的干扰(比如,1频道干扰2频道,为1频道伴音电平过高,应将1频道的伴音电平通过“V/A”适当调低);至正常值。

注意:

应避免调试中由于场强仪本身有误差造成所测频道间电平差与实际不符误导,故建议用户应定期对场强仪进行计量校正;

 

四、集成器系列构成及用法

 

一线通集成器设置在监控系统的末端,它有一个射频输入端口(与通过均衡器、插入器传输过来的一根射频线连接)、多个视、音频输出端口(与显示、录音设备相接)、多路报警输出端口(与报警主机相接)和一个485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组成。

 集成器采用微电脑CPU调节控制,PLL自动检测锁相,保证输出图像稳定不漂移,同时由四个数码管显示每个通道的通道号和相对应综合器编号,直观、方便、快捷,使一线通监控设备走向系统化、集成化。

一线通集成器类别:

1)一线通集成器:

将前端传回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多路视频、音频信号(报警信号),保证信号的一致、同步性,输出提供给各类录像机、矩阵、报警主机和其他显示设备。

主要型号为:

CH-XT16/A、CH-XT12/A、CH-XT08/A、CH-XT04/A、XH-XT02/A。

2)一线通云台控制型集成器:

将前端传回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多路视频、音频信号,保证信号的一致、同步性,输出提供给各类录像机、矩阵和其他显示设备。

同时将控制键盘等设备的485信号,经内置控制模块转换成射频信号,混合到主干线中,反向传输给前端接收设备。

主要型号为:

CH-XT04C、CH-XT02C。

集成器技术指标:

◆、输入频率范围:

40--860MHz

◆、射频输入:

80dB±10dB

◆、视频信噪比:

≥56dB(一线通集成器)

◆、供电电压:

DC5V±5%

◆、消耗功率:

约20W

◆、工作温度:

-40~+50℃

◆、相对湿度:

90%

(一线通集成器)

图一:

集成器前板简图说明

 

1、表示集成器固定螺丝孔

2、表示集成器的前面板

3、表示显示集成器输出通道数

4、表示显示综合器的输出编号

5、表示确认键、选择键

6、表示综合器的输出编号上翻键

7、表示选择通道键

8、表示频道微调键

9、表示综合器的输出编号下翻键

调节方法:

第一步按确认键,此时数码管显示1通道。

第二步在按通道选择键,每按一下数码管上显示的通道数切换一下(1~16通道可选),确定要调节的通道。

第三步按上翻键、下翻键循环选择所需频道号(1~64可选),(若要微调时,点击频道微调键、直到图象达到满意时止),第四步按确认键确定(数码管显示4个8)。

其他依次循环调节。

 

1.表示电源开关,OFF表示关,ON表示开

1.表示DC5V电源的输入

2.表示射频输入接口,与远端传输过来的射频电缆连接

5.表示十六路双视频输出1接口,与录像机、矩阵和其他显示设备连接

6.表示十六路双视频输出2接口,与电视墙、矩阵和其他显示设备连接

7.表示一线通集成器后面板

五、插入器、混合器构成及用法

一线通插入器、混合器是一线通传输系统中的连接设备。

由于一线通传输信号为复合信号,不能采用直接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通过插入器或混合器将信号耦合到主干线中。

◆、频率范围:

5-1000MHz

◆、输入、输出阻抗:

75Ω

◆、工作温度:

-40~+50℃

◆、相对湿度:

95%

简图说明:

(一线通混合器)

1、射频输入口

2、射频输入口

3、射频输出口

4、固定孔

5、固定孔

操作细则:

1)、第1、2项射频输入接口、第3项射频输出接口在线路连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连线接头”的标准进行连接。

否则,“连接松动”、“线路短路”等情况都会对射频信号的传输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发生“图像不清晰、不稳定”或“图像带有雪花点”等状况。

2)、在选用插入器的过程中,按输入路数需要选择一致分支路数的插入器最佳,如不要用四插入器代替两插入器使用,因为分支路数越多产生的信号衰减越大(每路衰减2dB)。

若使用了超出其接入路数的插入器,尽可能在多余的入口加装屏蔽盖,以减少信号衰减量。

六、均衡器构成及操作

正向采用进口独立模块设计,单向射频信号的放大,每隔300~1000米加一台均衡器。

均衡器技术指标:

◆、标称输入电平:

72dB

◆、标称输出电平:

104dB

◆、电平调整:

±30dB

◆、输出最大电平:

117dB

◆、频率范围:

40--860MHz(一线通均衡器)

◆、增益调节范围:

0-20dB

◆、均衡调节范围:

0-18dB

◆、供电:

220V(AC)

◆、抗雷击:

5KV(10/70ns)

◆、相对湿度:

95%

示意图:

1、BR输出(分配输出)

2、RF输出(主输出)

3、均衡调节

4、衰减调节

5、电源线(输入AC220V)

6、RF输入(射频输入口)

操作细则:

1)、第6项射频输入接口及第1、2项射频输出接口在线路连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连线接头”的标准进行连接。

否则,“连接松动”、“线路短路”等情况都会对射频信号的传输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发生“图像不清晰、不稳定”或“图像带有雪花点”等状况。

2)、第4项为信号衰减调节,由于在加入均衡器之前输入的射频信号往往是由多路摄像机信号经混合后一起传输过来的,由于从每个摄像机到均衡器之前的距离及信号衰减程度不一。

当出现这些信号到达均衡器时存在较大落差时,就会造成通过均衡器后出现部分图像不清晰甚至造成没有图像的信号。

这时可通过该按钮将输入信号衰减后再进行放大以解决该问题。

七、射频F端头的制作

示意图:

1、射频F头

2、同轴电缆

3、夹紧圈

4、中层绝缘聚乙

5、频网

6、铜芯

制作步骤:

第一步:

将同轴电缆外层绝缘皮去掉15毫米

第二步:

将屏蔽网后翻

第三步:

将中层铝箔纸及发泡绝缘层去掉13毫米,后套入夹紧圈

第四步:

将F头端部套入屏蔽网与中层绝缘层之间,用力推到F头的顶部

第五步:

将夹紧圈套在F头的卡口位用钳子夹紧,然后去掉卡环后面的屏蔽网

注意事项:

在射频传输过程中,对连线的要求较高,一旦出现“连接松动”、“线路短路”等情况都会对射频信号的传输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发生“图像不清晰、不稳定”或“图像带有雪花点”等状况。

因此,在制作连接头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

1、保证屏蔽网的完整性,并通过夹紧圈进行夹紧。

2、绝对避免屏蔽网线与铜芯线连接发生短路。

3、安装射频F头过程中确保要上紧,避免发生松动。

八、调试方法及常见问题

1、传输线材的选定:

我们一般采用物理发泡有线电视传输电缆(以SYWV系列型号的为标准),传输距离越远要求选用的线材越高。

其标准是:

2公里以内的采用75-7的有线电视传输线;2-3公里的采用75-9的有线电视传输线;3公里以上的采用75-12的有线电视传输线。

2、信号传输的衰减及电平强度的测定

通过综合器传输出来的信号在出厂时就已设定为112dB,再经过射频线及插入器的传输都会产生信号衰减,其衰减量为:

1)、75-5线每百米衰减9dB;75-7线每百米衰减6.5dB;75-9线每百米衰减4dB;75-12线每百米衰减3dB。

(具体清参照附页1)

2)、经过插入器以接入混合的路数进行计算,每路产生衰减2dB,即二分支的会衰减4dB,四分支的会衰减8dB,依此类推。

每一个点信号强弱的数据测定可以通过“场强仪”进行测定。

一般而言,在图像显示端信号强度在65dB以上时才能使图像正常显示。

所以,我们必须保证信号输入集成器前其电平为:

16路集成器80~85db,12集成器76~82db,8路集成器72~78db,4路集成器68~75db。

3、频率的调节

综合器和集成器都设有固定的频率。

综合器的频率是固定频段不可调节的;集成器的频率是可调节的,出厂前已将集成器每个频道输出口的频率调节到与相配综合器的频率,客户不需另行调节,但由于其他因素影响会使某些频段发生偏差导致不能清晰解调出相配综合器的图像信号,这时可以使用微调频率控制按钮予以调整。

(调节办法见“集成器的构成及操作部分”)

4、增加均衡器的设定

在传输过程中,每路的信号衰减按上述第2点进行计算即可。

若前端与终端距离较近,信号衰减后保证每路信号输入集成器前仍达到75dB以上,这时不需要增加均衡器。

若传输距离较远,信号衰减后没到集成器前已衰减在75dB以下,这时我们就必须按距离增加若干个均衡器进行放大后再传输,以保证信号到达集成器时的强度。

一般情况下,每300米增加一个均衡器即满足要求。

5、几种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1)、“图像出现雪花点、模糊”:

这种现象一般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

①、往往是由于连线过程中出现“接头不紧”、“接头短路”等现象造成,这时需对相应路数的“综合器进出接口”、“插入器进出接口”、“均衡器进出接口”、“集成器进出接口”的每个接口进行检查,有可以通过“场强仪”测量接入前后部分的信号强弱进行检定,否则通过“检查接头连接”或“重做接头”后以最终的图像质量为依据。

②、由于信号到终端时已衰减过大,这时可以在相应路数综合器的“增益按钮”增大到适当位置或增加均衡器来增强其信号。

2)、“图像出现闪烁、不清晰”:

一般是由于集成器的输出频率发生偏差与综合器的频率不相符造成,这时须微调集成器的频率即可。

但“接头不紧”、“接头短路”严重也有导致这种情况,这时按上述步骤检查接头进行解决。

3)、“增加均衡器后,部分图像不清晰或没显示”:

当多路信号到达均衡器时,若他们相互间信号的强弱落差过大,会发生不均衡导致这种现象发生。

这时一方面通过调节综合器的“增益按钮”使各路信号到达均衡器时强度基本一致来减少不均衡。

另外也可通过调节均衡器的衰减按钮,消减不均衡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再进行信号放大。

4)、“图像清晰但图像亮度及颜色差异较大”:

一般是由于综合器与摄像机的搭配参数差异过大,调节综合器的色度按钮进行微调。

也有可能是集成器频率发生偏差,须进行微调。

九、产品售后维保事项

一、产品保质保修

(1)产品自销售之日起保修期限为壹年,终生维护;

(2)产品在保修期限内因产品自身质量问题,厂方负责维修并承担费用。

但因人为破坏、电源反接或电压过高等不当因素及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产品损坏,厂方不承担任何费用;

(3)厂方负责提供产品的技术咨询、指导;

(4)在操作使用或安装过程中出现技术难题时,使用方应与厂方技术支持人员联系,并取得技术支持;

(5)在安装或调试过程中,使用方若需厂方提供技术员现场指导,则必须在厂方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派员前往,因此所产生的全部费用由使用方承担。

二、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质量是整个工程的生命,为确保工程质量,使各项指标达到工程的验收标准,创造优良工程,为此制定本质量管理实施办法。

1、工程质量依据

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方案的设计、安装、验收标准。

工程安装有关设备的产品说明书和技术条件。

2、一般规定

系统施工前,应具备施工用的布置平面图、接线图、安装图、系统图以及其它必要的技术文件。

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各种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系统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

系统竣工时提交详尽的竣工资料和竣工验收:

竣工后必须进行系统试运行,并自检及实地验收。

3、管线敷设措施

电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终端长度须留有余地。

敷设管道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先清刷管孔,并去掉管口毛刺。

管内预设一根镀锌铁丝。

穿设电缆时应涂滑石粉。

管口设扩套,并须有效防止鼠害。

铁管联接用束节或接线盒时,须焊牢。

管道弯头宜用月牙弯。

对使用各类型线材,安装前必须进行通断测试。

穿线时不应损伤线缆护套,并随时检验线缆的施工质量情况。

4、供电及抗干扰

系统供电接入为安全工程特设的专门配电系统。

当电压波动超出+5%——10%范围时,配装可变稳压电源装置,稳压电源的标称功率不得小于系统使用功率的1.5倍。

管线敷设时应避免附近强电场等干扰源,前端探测器集中供电。

系统采用一点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前端设备安装时,接线箱转换信号插头座在安装时须采用绝缘措施,避免多点接地。

接线插头制作时应符合规范。

深圳秋田科技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