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9477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6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docx

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

 

2020中国蓝莓产业年度报告

 

中国作为当前全球58个蓝莓生产国中的主要贡献国之一,蓝莓商业化栽培始于2000年,发展至今仅20年的时间,历经了研究阶段(1983年至1998年)、规模化种植试验示范阶段(1999年至2005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以后),范围遍布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初始栽培面积仅为10hm2。

本文依据全国各产区专家、蓝莓从业者与团体提供的产业数据,整理并分析了2020年度中国蓝莓产业发展情况,旨在为中国蓝莓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产业数据信息。

1

蓝莓栽培面积和产量

截至2020年底,全国蓝莓栽培面积6.64万hm2,总产量34.72万t,鲜果产量23.47万t。

其中栽培面积超过4000hm2以上的省份有7个,依次为贵州(15000hm2)、辽宁(7800hm2)、山东(7333hm2)、四川(6667hm2)、安徽(6667hm2)、云南(5000hm2)、吉林(4000hm2);总产量超过1万t以上的省份有9个,依次为贵州(8.5万t)、四川(5.0万t)、安徽(4.0万t)、辽宁(3.5万t)、山东(3.3万t)、云南(3.0万t)、吉林(1.5万t)、湖北(1.1万t)、江苏(1.0万t)。

由于各产区蓝莓的栽培品种与生产目不同,鲜果比例差异较大。

贵州省以兔眼品种为主,鲜果比例只有30%;四川省和安徽省近几年以加工为目标的‘蓝美1号’[3]快速发展,鲜果比例为60%;而山东、辽宁和云南几乎全部为鲜果产出。

2020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蓝莓栽培面积见图1,产量见图2。

我国早熟蓝莓以其鲜果商品率高和市场价格高等优势在全年市场供应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日光温室和冷棚栽培模式的应用实现了蓝莓优质早熟鲜果的供应,因此,这两种设施栽培模式成为当前北方的重要种植方式。

到2020年底,全国日光温室栽培面积2010hm2,产量15185t。

其中,辽宁省位居第一,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3.0%和56.6%;山东省位列第二,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7.0%和32.0%;江苏省位列第三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6%和6.5%。

全国冷棚栽培面积705hm2,产量7510t。

山东省位居全国第一,产量和面积分别占全国的71.0%和66.6%;辽宁省位居第二,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7.7%和20.0%。

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由于冬季严寒,设施生产加温成本高等因素制约,蓝莓的设施生产一直停滞不前。

2020年,中国日光温室蓝莓栽培面积及产量见图3,冷棚蓝莓栽培面积及产量见图4。

2

蓝莓品种结构及其变化

全国蓝莓栽培品种呈现出南方产区的多品种化,北方产区的优化稳定的状态。

近十年来,全球蓝莓育种南高丛育种异常活跃,而北高丛育种滞后。

据统计,新培育的蓝莓品种中超过85%为南高丛品种,随着新品种的引进和种植者对新品种的追求,南方产区呈现出多品种种植的生产状态。

南方产区栽培蓝莓品种涵盖了南高丛、兔眼和北高三个品种群。

南高丛品种有‘奥尼尔’、‘密斯梯’、‘雷格西’[4]、‘绿宝石’、‘珠宝’、‘明星’、‘卡米尔’、‘苏西兰’、‘蓝雨’、‘蓝美1号’、‘天后’、‘法新’、‘云雀’、‘盛世’、‘追雪’、‘布里吉塔’、‘奥扎克兰’,以及国外企业种植的L系列和OZ系列。

兔眼品种有‘灿烂’、‘沃农’、‘顶峰’、‘泰坦’、‘巴尔德温’、‘园蓝’、‘乌达德’和‘粉蓝’。

利用高海拔地区北方气候特征种植的北高丛品种有‘瑞卡’‘蓝金’‘蓝丰’和‘北陆’。

北方地区蓝莓品种经过十几年的优化,逐渐稳定成熟。

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露地生产的品种为‘瑞卡’‘北陆’‘公爵’‘醉婆’‘蓝丰’‘雷格西’和‘利伯蒂’。

长白山产区为‘瑞卡’‘蓝金’‘公爵’‘北陆’和‘醉婆’。

北方设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公爵’‘蓝丰’‘雷格西’‘奥尼尔’‘绿宝石’‘薄雾’和‘H5’。

3

产品与市场

3.1中国蓝莓鲜果历年进口量

截至目前,全球9个国家向中国出口蓝莓鲜果,总进口量从2012年的499t增加到2020年的22045t,7年间增加了44倍(表1,表中朝鲜冷冻果扣除,实际上是从2012年开始进口鲜果),其中以智利和秘鲁为主要进口国家。

秘鲁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9月至12月的果实成熟期填补了全球蓝莓鲜果的空白期,形成了独特的产品优势。

从我国进口数据分析,2016年开始从秘鲁进口只有1t,2017年骤然增加到4998t,2019年达到11919t。

秘鲁蓝莓鲜果进口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9月至12月为我国本土蓝莓鲜果的空窗期,智利蓝莓鲜果供应时间为12月中旬到翌年3月,而秘鲁是当前我国9月至12月蓝莓市场的唯一供应国。

国外进口鲜果的快速增长预示着中国蓝莓鲜果的市场潜力。

3.2国产蓝莓鲜果市场

目前,国内蓝莓鲜果依据果实横径大小分为4级,依次为特级果、大果、中果和小果。

分级标准因栽培模式不同而异,南方大棚和北方温室分级标准为特级果≥22mm,大果≥18~22mm,中果≥15~18mm,小果≥12~15mm;露天生产分级标准为特级果≥18mm,大果≥15~18mm,中果≥13~15mm,小果≥10~13mm。

全年种植园销售价格为特级果50~270元/1.5kg,大果45~240元/1.5kg,中果30~150元/1.5kg,小果40~110元/1.5kg(价格范围去除因储运原因果实损坏导致的过低单日价格和特殊过高单日价格,小果为5月份以前销售,6月份以后小果基本不做鲜果)。

从全年走势分析,呈现出前期价格高,然后逐渐降低走势(图5,数据说明,各个产区的数据为这一产区多个种植园每日多批次鲜果销售价格的平均值,下图同)。

3月初至4月初处于价格高位阶段,4月初至5月中旬处于较高价位阶段,而5月下旬以后处于较低价位阶段,至7月份达到最低阶段。

与往年相比,品质好的鲜果价格并没有出现下降趋势。

长白山区是目前我国7月底至8月中旬全国唯一的蓝莓鲜果供应地,因此,正常情况下市场价格有上升的趋势。

2019年以前8月份的鲜果价格比7月份高30%以上,但2020年与往年同期相比价格并未升高。

主要原因是2020年长白山产区春季开花期连续阴雨导致果实变小、品质下降。

由图6可见,不同产地蓝莓鲜果价格差异较大,云南产区果实成熟期是3月初至5月中旬,3月份销售价格最高,区域早熟优势极其明显。

辽宁省包括温室在内果实成熟期是4月初至7月下旬,比较4月份辽宁省和云南省同一时期鲜果价格差异不大。

山东省露地生产果实成熟期为6月初至7月中旬,表现出前期价格较高,7月份价格处于最低。

河南、湖北和安徽果实成熟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处于较高价位。

7月下旬以后,同一时期吉林省蓝莓鲜果价格高于辽宁省、辽宁省高于山东省,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果实成熟交叉时期头茬果与尾果质量差异所致。

4

中国蓝莓产业的新特征、变化趋势和思考

4.1基质栽培成为一个新型的种植方式

由于具有生长快、种植一年即可丰产、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利于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省力化等优势,基质栽培开始成为我国蓝莓种植的一种新型方式。

对于土壤条件较差和土壤改良成本高的黏重土壤区域来讲,基质栽培是最佳的选择。

吉林农业大学经过3年的研究,在解决了基质配方、蓝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肥料配方、基质栽培中营养液管理方案和配套修剪技术基础之上,成功支持了安徽紫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无为市66.67hm2黏重稻田土壤上规模化蓝莓基质栽培,突破了国外技术限制。

但基质栽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质栽培对种植者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对管理错误比较敏感,肥料消耗远高于土壤种植,尤其是种植3年以后存在根系发育限制问题。

因此,在土壤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如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疏松、透气良好的酸性沙壤土上,基质栽培是否优于土壤栽培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4.2市场需求促使蓝莓品种的优化和更新换代

2020年蓝莓鲜果市场上“优势品种、优势产区、优势品质和优势价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云南产区利用常绿品种实现果实11月至翌年4月成熟、品质佳的L系列的大果品种批发价格为240~330元/1.5kg,中果为120~240元/1.5kg。

而常规品种如‘绿宝石’和‘雷格西’等仅为90~120元/1.5kg。

北方的辽东半岛和长白山产区露地生产的鲜果批发价格:

‘公爵’75~90元/1.5kg、‘蓝丰’52.5~60元/1.5kg、‘利伯蒂’60~75元/1.5kg、‘瑞卡’33~39元/1.5kg、‘北陆’27~39元/12.5kg。

巨大的品种价格差促进了种植户对种植高效益品种的考量,老品种的更新换代成为一个主要的趋势。

在品种的更新换代上,北方产区通过实践优化,呈现出区域化品种选择的特征。

4.2.1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露地生产蓝莓品种

‘公爵’:

以其早熟、果大且均匀、果粉好、成熟期集中、品质佳、耐储运等优点仍然是这两个产区的主导品种。

截止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可以完全替代‘公爵’的新品种。

尤其是‘公爵’果实成熟期集中的特性,可以“剪串”采收,不仅可以提高果实的商品性,销售价格高于“盒装散果”,而且可以降低采收成本。

‘蓝丰’:

统治我国北方露地蓝莓生产近20年、全球近60年的中熟品种,但由于‘蓝丰’果实成熟期正是雨季,出现果实变软、裂果和储运困难等问题,导致鲜果商品率大幅度下降和收购价格降低,而逐渐不被种植者欢迎。

然而,这一品种是否被淘汰还需要谨慎评估和实践的检验。

2020年,北方降雨量普遍高于正常年份约30%,特殊年份过高的降雨量导致的果实品质下降还不能‘以偏概全’的决策否定和淘汰这一具有“适应性强、管理容易、丰产稳产、品质优良”的产业功臣品种。

‘醉婆’:

中熟、果大且均匀、果粉好、鲜食品质佳、果实硬、耐储运、成熟期集中,符合“剪串”采收要求,丰产性极强的特点使‘醉婆’成为了一个替代‘蓝丰’的优秀品种。

‘利伯蒂’:

晚熟、果大、果粉好、品质佳、耐储运、丰产和适应性强,成为辽东半岛地区最近三年来最受欢迎的一个新品种。

而这一品种在胶东半岛地区栽培存在果实成熟期与辽东半岛中熟品种竞争,由于果实成熟期正是雨季、导致商品性降低,缺少市场竞争力。

特别是‘利伯蒂’遗传了亲本‘布里吉塔’的缺点,在胶东半岛地区因为没有越冬防寒措施,在小气候条件较差的种植园(如西坡地、高岗地),由于花芽冻害发生严重的授粉受精不良、果实发育受阻、果实变小、品质变差等问题。

因此,这一品种在胶东半岛地区谨慎种植。

‘雷格西’:

在品种群分类上,‘雷格西’属于南高丛品种,其有75%的北高丛血缘。

这一品种一直作为南高丛品种推荐在南方产区应用。

但经过生产实践,‘雷格西’在胶东半岛的南部露地(如苏北和日照)、中北部的冷棚和小气候条件比较好的露地、辽东半岛的日光温室同样表现出适应性强、管理容易、早产丰产、果实品质佳、鲜果市场价格高的特点。

成为北方产区一个热点“老品种”。

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产区的传统品种‘北陆’和‘瑞卡’由于市场竞争力差,将逐渐淘汰更新。

4.2.2长白山产区蓝莓品种

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土壤酸性和有机质含量高和同一品种的区域晚熟特性使长白山产区成为我国蓝莓生产中最佳晚熟优势产区。

但是,由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低于130d,导致大部分优质大果型的北高丛品种存在花芽形成量少,产量低等问题。

如‘蓝丰’和‘利伯蒂’花芽形成量只有山东的1/3,辽东的1/2,不适宜本区域栽培。

因此,传统的‘北陆’品种一直占据着这个产区的主导地位。

2016年以来,‘公爵’、‘瑞卡’和‘蓝金’3个品种在这个产区推广。

但由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冬季少雪,导致严重的冻害抽条,2020年春季花期连续的阴雨导致的严重坐果不良,使这3个品种的优势远没有表现出来。

从生长、花芽形成和树体剩余的未受冻花芽结果情况来看,这3个品种果实商品性状均超越传统品种‘北陆’。

尤其是‘公爵’表现出大果、品质极佳、耐储运、区域晚熟(7月下旬成熟)、适宜“剪串”和销售价格高(60元/kg)等明显优势。

2019年,吉林农业大学引入‘醉婆’种植,表现出结果枝木质化好、极强的花芽形成能力、早产丰产、果实品质极佳、成熟集中、适于“剪串”等特性。

果实成熟期为8月初至8月中旬,目前在长白山区栽培具有不可替代的区域晚熟优势。

4.2.3北方蓝莓生产品种选择建议

根据品种的区域表现,建议北方产区按照种植区域选择蓝莓品种。

胶东半岛露地生产南部区域选择‘公爵’(早熟)、‘醉婆’或‘蓝丰’(中熟)和‘雷格西’(晚熟);中北部区域选择‘公爵’(早熟)、‘醉婆’或‘蓝丰’(中熟),小气候条件好的园区或冷棚可以考虑‘雷格西’。

辽东半岛露地生产选择‘公爵’(早熟)、‘醉婆’(中熟)和‘利伯蒂’(晚熟);长白山产区新品种选择‘公爵’(早熟)、‘醉婆’(中熟);传统品种选择‘瑞卡’(早熟)和‘蓝金’(中熟)。

4.3知识产权壁垒的思考

我国蓝莓商业化种植起步较晚,只有20年的历史,产业化发展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和利用”之路。

到目前为止,生产上主栽品种均为从国外引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培育的蓝莓新品种超过85%申请了专利保护。

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国外培育的新品种开始申请中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

2013年,我国农业部发布首个蓝莓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5]。

2013年开始至2020年共申请越桔属植物新品种权223项,获批87项。

获批的87项越桔属植物新品种权中,国外相关机构获批39项,占总获得新品种权数的44.8%,国内获批48项,占55.2%。

植物品种保护申请单位分为三类:

国内科研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大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长春师范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农学院;国内相关民营企业,包括大连森茂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大连普世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连蓝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日照禾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金华先实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蓝美农业有限公司、江苏中植生态农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沃林农业(青岛)有限公司;国外相关机构及公司,包括德瑞斯克公司(Driscoll's,Inc.)、美国秋溪农场苗圃有限公司(FallCreekFarmandNursery,Inc.,USA)、美国贝利蓝莓有限公司(BerryBlueLLC.USA)、美国佛罗里达基金种业公司(FloridaFoundationSeedProducers,Inc.,USA)、美国佐治亚大学研究基金公司(TheUniversityofGeorgiaResearchFoundationInc.,USA)、山蓝色果园企业有限公司(MountainBlueOrchardsPtyLtd)、纳瓦拉植物股份有限公司(PlantasdeNavarraS.A.)、比萨贸易有限公司(BisaTradingPtyLtd)、日本绿产株式会社。

国外蓝莓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将极大地限制我国蓝莓新品种的引进和使用,成为我国蓝莓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

特别是因为我国蓝莓育种工作起步较晚,育种技术落后和育种材料不足,短期内获得具有突破性新品种的几率较低。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公约上使用的是1978年版本,随着向1991年版本的过度,被保护的品种即使作为育种材料也将受到限制,这将使得我国蓝莓育种工作面临极大地挑战。

4.4跨国企业规模化种植带来的挑战

到2020年,全球超过25家跨国企业到中国投资蓝莓规模化种植生产。

国外种植企业规模化种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鲜果市场为目标,使用企业自有的专利品种和高效益的基质栽培技术形成垄断性生产。

2015年至2020年,跨国企业在我国的蓝莓鲜果市场所占比例从1%快速提高到10%。

随着金融资本和国内工商资本的介入,种植规模将快速扩大,未来5-10年,预计将占据全国30%鲜果市场份额,形成一个以专利品种和市场份额双重垄断性生产和经营的格局。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规模化种植,对我国蓝莓产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方面,跨国企业的垄断性生产经营将极大地削弱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国内种植企业的技术升级。

面对跨国企业的竞争,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蓝莓品种的培育力度是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唯一途径。

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大连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蓝莓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培育,先后配置杂交组合超过500余个,获得杂交后代15万余株,优选出一批优良单株和优良品系。

决选的优良品种陆续申请国内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并获批48个。

未来5年内,选育的新品种经过区域试验将陆续向生产推广,突破国外蓝莓品种知识产权的限制。

4.5云南产区与北方产区日光温室生产的竞争分析

2020年,北方产区日光温室蓝莓生产明显面临云南产区的竞争压力。

在云南低海拔地区的西双版纳和红河地区,采用防雨棚和简单的升温保温措施,利用低需冷量品种实现了3月份种植,当年丰产,11月份至翌年5月中旬结果的目标。

而在北方产区,投资高和管理成本高的日光温室传统品种只能实现4月初至5月中旬鲜果成熟。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采用常绿品种也只能提早到2月份鲜果成熟上市。

特别是常绿品种在日光温室中栽培,由于开花期温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存在发生灰霉病较为严重的问题。

从目前的生产分析评判,北方产区的日光温室生产已经开始处于竞争劣势。

面对这一形势,北方产区需要考虑如何发挥区域优势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从全国蓝莓鲜果果实成熟期分析,北方产区加大露地生产是性价比较高的生产方式。

以“填补空挡”的思路,利用区位优势露地生产,实现胶东半岛6月初至7月中旬鲜果上市、辽东半岛7月上中旬至7月底鲜果上市和长白山产区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鲜果上市的目标,利用区域特点填补云南产区和南方产区6月份以后没有鲜果生产的“空档期”。

日光温室生产中建议将鲜果成熟期调整到4月中旬至5月中旬生产优质鲜果,填补云南产区4月中旬至5月中旬质量比较差的“鲜果尾果”空档期。

4.6加工专用型品种的应用与生产成为一个新的产业特征

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蓝莓良种‘蓝美1号’具有“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广泛、种植容易、丰产稳产、果实花青素含量高和加工性能好”等优点,成为我国南方产区乡村振兴、带动农户发展的优质加工型先锋品种,在四川、重庆、贵州、安徽、湖北、浙江等地区快速发展。

到2020年底,自建和合同收购带动农户发展合计8867hm2,其中7300hm2为2020年新定植,产量2.2万t。

‘蓝美1号’作为具有高附加值“蓝莓花青素”产品的加工原料种植生产,走出了一条“专有产品,专用品种”的蓝莓加工型产业化生产之路。

‘蓝美1号’除了果实较小,其他鲜食特性,如果粉、耐储运性、口感与品质等可比肩甚至赶超其他鲜食品种,尤其是花青素含量高成为这一品种的关注热点。

根据国际权威检测机构欧陆(Eurofins)检测,‘蓝美1号’总花青素含量是目前被认为品质最佳的鲜食品种‘奥尼尔’的2.83倍。

2020年,云南产区同一生产园区同一时期鲜果销售价格,‘蓝美1号’30%头期采收的大果为70~100元/1.5kg;其他品种特级130~150元/1.5kg,大果为80~100元/1.5kg,中果为50~60元/1.5kg,小果为40~50元/1.5kg,与其他鲜食品种大果相当。

因此,挖掘这一品种的鲜食特性,引导和培育高花青素含量鲜果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