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299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docx

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19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册数

单元(知识块)

知识点

教学目标(目的性)

 

一、数一数

数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比一比

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1.了解多少,长短、高矮的概念2.会比较多少,长短、高矮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比大小,认识“<、>”;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加减法;简单图画应用题;0的认识

1.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五、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进行简单的分类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掌握6到10的数字顺序以及各数的组成

2.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七、11~20各数的认识

认识11~20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读、写11-20各数

八、认识钟表

整时和几时半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简单图画应用题中出现单位名称

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位置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数学(出现与图画结合,但语言叙述较完整的应用题;出现依据条件提问题的不完整应用题)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图形的拼组

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知识点)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的平面图形之间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出现估计物体数目的要求;数数、数的组成(几个十几个一);读数、写数(数位);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多一些,多得多);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

1.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感受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五、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简单的计算。

1.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出现问“够不够”等问题的题目;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求多几、少几的应用题;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七、认识时间

认识几时几分、一时=60分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八、找规律

简单的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九、统计

收集整理已定的和随机的数据;用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表示数据。

1.使学生初步体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一、长度单位

厘米、米;线段;简单的测量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出现竖式;练习中出现纯文字的应用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出加减法的估算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角的初步知识

直观认识角,画角;直观认识直角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四、表内乘法

(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识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不同位置的人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情况不同;对称;镜像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六、表内乘法

(二)

7的乘法口诀;倍及其应用题;8的口诀;9的口诀;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识记7-9的乘法口诀

3.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统计

每格代表两个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提问题;学生初步完成统计的全过程

1.使学生初步认识每格代表多个单位的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动手操作使学生学生初步体会完成统计的全过程

八、数学广角

停留在操作层面的简单排列组合;逻辑初步(依据已知命题进行简单推理)

1.初步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

2.根据已知命题,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一、解决问题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

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

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表内除法

(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由平均分引入,用几课时让学生充分感知除法的情境后,才出现正式的除法算式,而且算式一直与具体情境结合。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相应的除法问题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

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图形与变换

(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表内除法

(二)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关于倍数的除法问题;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六、克与千克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八、统计

用统计图表来表示在某个区间内的数据;出现复式统计表;学生开始实际进行完整的统计;在统计图中一个格表示多个数据;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建议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九、找规律

在学习了简单的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后,探索较复杂的图形及数字排列规律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一、测量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简单的单位换算;简单测量,并恰当选择单位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验算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三、四边形

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周长含义及计算方法;估计长度,测量长度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有余数的除法

(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意义;除数与余数的关系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时、分、秒

时、分、秒及简单计算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出现乘法竖式及0的乘法;乘法估算,并说思路;简单实际问题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八、可能性

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

一定、可能、不可能;能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九、数学广角

简单的排列组合(按一定顺序数出排列数和组合数,感知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一、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简单的路线图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除法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0的除法;除法的验算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统计

数据在横轴的统计图;第一格数据与其他格不是均匀分布的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平均数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四、年、月、日

年、月、日的认识;24时计时法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以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六、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进率、公顷和平方千米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读写小数及小数的简单计算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八、解决问题

连乘、连除问题

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数学广角

包含与排除问题、数据推理(等式中数量的代换)

1.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一、大数的认识

数的读写、比较大小;用将整亿、整万数改写成用亿或万做单位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数的产生、自然数、十进制计数法;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二、角的度量

直线、射线、度、量角、平角和周角、画角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速度的表示法;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的变化规律、乘法估算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1.使学生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商的变化规律;除法估算

1.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了解商不变的规律。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

5.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统计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运用数据进行推理判断

1.使学生会根据统计表或单式统计图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七、数学广角

运筹思想及对策论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合理安排时间

向学生渗透初步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一、四则运算

三步以内的含两级运算的四则运算、三步以内的含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相应的实际问题;关于0的计算的总结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二、位置与方向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1.能根据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

2.利用角度和距离正确描述及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通过位置与方向的学习,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连减、连除运算中的简便计算;需要变式后能简算的题目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读写法、比较大小;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五、三角形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的分类;图形的拼组。

1.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

2.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加减法运算中。

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在具体情景中感受问题和计算的价值性,使小数计算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而不是简单的计算,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七、统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