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的读后感范文400字(共4页)23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30186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大前程的读后感范文400字(共4页)23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远大前程的读后感范文400字(共4页)23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远大前程的读后感范文400字(共4页)23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远大前程的读后感范文400字(共4页)23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远大前程的读后感范文400字(共4页)2300字.docx

《远大前程的读后感范文400字(共4页)23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大前程的读后感范文400字(共4页)23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远大前程的读后感范文400字(共4页)2300字.docx

远大前程的读后感范文400字

  

  《远大前程》用朴实流畅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了皮普富有戏剧色彩的一生。

天真善良、爱憎分明的皮普从小父母双亡,和脾气暴躁的姐姐住在一起。

他的姐夫乔(joe)是一个善良的铁匠,对皮普的关爱无微不至。

小时的皮普被镇上一位富有的老小姐郝维辛(havisham)雇为她的养女艾斯苔拉(estella)的玩伴。

皮普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漂亮而又冷漠高贵的艾斯苔拉,从此励志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修养,做一个配得上艾斯苔拉的“上等人”。

正在这时,郝维辛小姐的律师找到了皮普,说有一个神秘的人给了皮普一大笔财产,让他成为一个绅士,但作为条件皮普不得打听任何有关神秘人的消息。

皮普欣然接受了这笔财产,来到了伦敦,开始了跻身上流的生活。

但艾斯苔拉的若即若离和她最后对皮普的抛弃以及神秘人的现身改变了这一切。

神秘人其实是皮普小时救助过的一个逃犯,而非皮普一直想象的郝维辛小姐。

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刚开始皮普对逃犯充满了厌恶。

但皮普逐渐被逃犯的纯真善良所打动,决定帮助被通缉的他逃出国外。

然而,逃脱计划被逃犯旧时的仇人所获,逃犯被警察抓获,皮普的财产也被充公。

前程和理想就此破灭的皮普后来到了国外打工,十几年后又回到了乔的身边,并偶遇同样饱经沧桑的艾斯苔拉。

二人最后的结局文中虽没有交待,但可推测二人结了婚,在皮**乡村和乔一起快乐地生活着。

  本篇小说的特色和精彩之处并不在于华丽的辞藻或深刻的道理,而是在于对主人公性格转变的细腻描写。

文中,周围环境对皮普心理的影响无处不在。

小时单纯的皮普根本没有想过要跻身上流,只是想当一个好铁匠。

但自从第一次见到艾斯苔拉之后,他的心里就有了微妙的变化。

由于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他第一次嫌自己的鞋子太破,说话的方式不“正规”,并第一次责问乔为什么没有教他“正规”的说话方式。

到了伦敦以后,皮普更是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

他开始穿着华丽,肆意挥霍从律师那里得到的神秘人给予的钱财,最终欠了一大笔债;他加入了一个只有“绅士”才能加入的愚蠢俱乐部,并和一个粗**乡绅为了艾斯苔拉争风吃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开始厌恶起乔来,认为乔穿着土里土气,举止不合乎“礼仪”,与他接触会有损自己“上层人”的形象;他甚至多次回去拜访郝维辛小姐,却从来没有去过邻近的乔家。

当皮普的恩人出现以后,皮普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对他的恩人充满感激,而是嫌弃他太脏,以及他的出现打断了自己“幸福”的生活。

此时的皮普已经虚荣自私到了极点,和以前的皮普判若两人。

但皮普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

皮普后来被逃犯的坎坷身世和他的无私所打动,帮助他逃跑;财产充公后,一无所有的皮普面对细心照料自己的乔,心中又充满了内疚和感激,从而回归了人性之美。

  贯穿《远大前程》的一个哲学思想就是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人的不同性格。

皮普之所以想当一个“上等人”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后来他对乔的冷漠甚至厌恶也都是由周边环境所引起的。

小说从这一点告诉人们,人心很容易受世俗的影响而沦丧,因此拥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灵比拥有财富和地位更加难能可贵。

小说中的英国社会处于19世纪,而此时的社会财富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迅速膨胀。

工业资本的出现增大了财富对人的诱惑,也拉大了社会,##**乡村之间的贫富差距。

毫无疑问,狄更斯笔下的这种社会处处透漏着悲观的气息:

粗俗残忍、不学无术的恶棍可以通过继承和剥削得到财富成为“上等人”,而善良朴实的乔,劳碌一生也只能**乡村做铁匠;相信纯真爱情的郝维辛小姐掉入结婚陷阱,钱财被一卷而空;四处诈骗、恶贯满盈的骗子可以利用法律的漏洞屡次逍遥法外,而心地善良的逃犯却因没受过教育屡次为人所迫,遭到陷害,最后病死狱中。

作者用这样的种种事例,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而作为当时工业社会财富和资本象征的伦敦,在狄更斯笔下更是灰暗、拥挤、肮脏的。

狭窄的街道,落满煤渣的旅馆,灰暗的天空,肮脏的监狱,无不代表着工业社会的黑暗与罪恶。

相反,乔和幼时皮**乡下,在作者笔下虽然简陋,却向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乡村和憨厚的乔,代表着人心灵的纯真善良,而在结尾处皮普的回归,也寄托着作者对于人心的美好愿望。

  《远大前程》并不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小说,作者也没有试图通过这篇小说呈现给读者什么大道理,但这篇小说依然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经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其社会和作者笔下的英国社会相比,虽然不同,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收入**乡差距巨大;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从而引发拜金浪潮等等。

而在现实生活中,幻想“远大前程”的“皮普”们无处不在,甚至有时就是我们自己。

在金钱的诱惑下,许多人都梦想着能一夜暴富或一夜成名,从而跻身社会的“上层”。

然而在争取着看似锦绣的“远大前程”之时,有多少人丢掉了心中原有的那份纯真和善良?

又有多少人会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去同流合污,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

当见过了“世面”、获得了成功、成为一个“上等人”之后,我们是否会嫌弃“土里土气”的“乡巴佬”,哪怕对方曾经有恩于自己?

我们又是否会因为怕有损自己颜面而不愿再回到自己破旧**乡?

在目前的中国,有些人或许会认为有了财富,自然也就会有了一切,因为钱是万能的。

但读过《远大前程》后我们可以发现,富有时的皮普过的却并不幸福:

他无法获得艾斯苔拉对他的真爱;他整日为了尽早成为一个真正的“绅士”而参加各种无聊的活动,心灵却因缺少了乔对他的关爱而渐渐空虚。

《远大前程》告诉我们,金钱买不来爱情,也买不来幸福。

丧失财产之后一无所有的皮普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重拾了他那颗纯真善良的心,回到**乡下,过上了简单幸福的生活。

比金钱和“远大前程”更为宝贵的,是一颗单纯善良的心,而且拜金潮愈是凶猛,这颗心愈是能体现出人性的美好。

它或许不能给人们带来灯红酒绿的生活或崇高的社会地位,但它能使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

而人性的光辉,恰恰是生活中最为珍贵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