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0665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9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docx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

第六篇敷熨熏浴类技术

第一章穴位敷贴技术

穴位敷贴技术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发挥治疗作用。

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等疼痛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药物选择

临床有效的方剂,都可以熬膏或者研末作为穴位贴敷用药防治相应疾病。

但与内服药物相比,穴位贴敷用药还有以下特点:

1.通经走窜、开窍活络类药物:

如冰片、麝香、丁香、薄荷、细辛、白芷等。

此类药物具有芳香通络作用,能够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

但此类药物易耗伤人体气血,不宜过量使用。

2.刺激发泡类药物:

如白芥子、斑蝥、毛茛、蒜泥、生姜、甘遂等。

此类药物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能够较好地发挥刺激腧穴作用,以达到调节经络脏腑功能的效果。

3.气味俱厚类:

如生半夏、附子、川乌、草乌、巴豆、生南星等。

此类药物气味俱厚,药力峻猛,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

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掌握用量及贴敷时间,不宜用量过大,贴敷时间也不宜过长。

(二)赋型剂的选择

赋形剂能够帮助药物的附着,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因此,赋形剂选用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保健治疗的效果。

现代穴位贴敷中主要常用赋型剂为:

水、盐水、白酒或黄酒、醋、生姜汁、蒜泥、蜂蜜、鸡蛋清、凡士林等。

此外,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赋形剂。

1.水:

可将药粉调为散剂、糊剂、饼剂等,既能使贴敷的药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又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

2.盐水:

性味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

3.酒:

性大热、味甘、辛。

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用酒调和贴敷药,则可起到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促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以发挥作用。

4.醋:

性味酸苦、温。

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淤止痛、矫味矫臭作用。

应用醋调和贴敷药,可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

5.生姜汁:

性味辛、温。

升腾发散而走表,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

6.蒜汁:

性温味辛。

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

7.蜂蜜:

性凉味甘,具有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有“天然吸收剂”之称,不易蒸发,能使药物保持一定湿度,对皮肤无刺激性,具有缓急止痛,解毒化瘀,收敛生肌功效。

8.鸡蛋清:

能清热解毒,含蛋白质和凝胶,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可使药物释放加快,但容易干缩和变质。

9.凡士林:

医用凡士林,呈半透明状,主要用于医药上配制各种软膏、眼膏的基质,还可用于皮肤保护油膏。

凡士林粘稠度适宜,穿透性较好,能促进药物的渗透,可与药粉调和为软膏外敷。

10.麻油或植物油:

麻油调和贴敷药,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可润肤生肌。

11.透皮剂:

透皮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制剂,可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增强贴敷药物的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透皮剂为氮酮为无色至微黄透明油状液体,性质稳定、无毒、无味、无刺激性,且促透效率相当高,是目前理想的促透剂之一。

(三)剂型的选择

目前临床常见的穴位贴敷剂型有:

散剂、糊剂、饼剂、丸剂、锭剂、软膏剂、硬膏剂、橡胶膏剂、涂膜剂、贴膏剂、药袋、磁片等。

1.散剂:

是将药物研为极细粉末,过80~100目筛,混合均匀后,用水调和成团,根据具体需要,涂在不同大小的胶布面上,直接贴敷于穴位上。

此方法制作简便,可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增减药味和药量,储存方便,临床应用较广泛。

也可将药末直接撒布在普通膏药中间贴于穴位上。

2.糊剂:

将粉碎过筛的药末,加入酒、醋、姜汁、鸡蛋清、水等赋形剂调为糊状,敷贴于穴位上,外用纱布、胶布固定。

糊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缓和药物毒性。

3.饼剂:

将药物粉碎研细过筛后,加入适量面粉等粘合剂搅拌均匀,压制成小饼状,可入笼蒸熟,并贴敷于穴位上。

有些药物本身具有黏稠性,也可直接捣成饼状贴敷。

使用量应根据疾病轻重和穴位的部位而定。

4.丸剂:

将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拌和适当的粘糊剂制成,便于应用。

5.锭剂:

将药物研碎过筛后,加水或面糊等赋形剂适量,制成锭形,晾干,临床使用时加水或醋磨糊,涂敷于穴位上。

可减少配制过程的麻烦,方便储存,适应于慢性疾病的保健。

6.软膏剂:

将药物粉碎过细筛或经提取浓缩后的浸膏,加入适宜的基质调匀并熬成膏状,使用时摊贴于穴位上。

本剂型的渗透性较强,药物释放得慢,具有粘着性和扩展性。

7.硬膏剂:

将药物放入麻油或豆油内浸泡1~2日,将油放锅内加热,炸枯后过滤,药油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加入铅丹或广丹,摊涂于厚纸、布等材料中央做成固体膏剂。

使用时可直接贴用或加热后贴于穴位。

本剂型作用持久,保存方便。

8.橡胶膏剂:

是以橡胶为基质的含药硬膏剂,粘着力好,成品稳定性高,使用方便。

但制备工艺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9.涂膜剂:

是利用现代工艺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成膜材料,制成的含药涂膜剂,为一种新颖的骨架型经皮给药,使用时涂于皮肤特定穴位上。

10.贴膏剂:

采用高分子材料作基质而制成,具有药物容量高、剂量准确,透皮性、贴敷性、保湿性好,贴着舒适,不污染衣物等特点,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外用中药新剂型。

11.药袋:

将应用药物粉碎过细筛后,放入布袋,混以水、醋、酒或其它赋型剂,放笼上蒸热后,乘热放于贴敷穴位上,冷后更换。

12.磁片:

将磁片制成不同大小,面积应根据保健目的和穴位的部位而定,使用时,根据需要贴敷于相应穴位。

(四)穴位选择

穴位贴敷技术的穴位选择与针灸技术基本一致,也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根据不同的保健需求和病证、穴位的特性,通过辨体、辨病和辨证,合理选取相关穴位,组成处方进行应用。

实际操作时,可单选,亦可合选,需要灵活掌握,力求少而精。

1.局部取穴:

可以采用疾病部位或者临近的穴位。

2.循经远取:

一般根据中医经络循行线路选取远离病变部位的穴位。

3.经验选穴:

多根据临床医生和保健师的经验选取穴位,如吴茱萸贴敷涌泉穴调理小儿流涎;威灵仙贴敷身柱穴调治百日咳等。

(五)贴敷方法

1.体位选择:

应用穴位贴敷进行保健时,应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

2.贴敷局部皮肤的准备:

贴敷部位(穴位)要按照常规消毒。

因为皮肤受药物刺激会产生发红、水疱和破损,容易发生感染。

贴药前,定准穴位后,通常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75%乙醇棉球行局部消毒,然后敷药。

3.贴敷药物的固定:

为了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防止药物移动或脱落。

固定方法一般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

若贴敷在头面部,外加绷带固定特别重要,还可防止药物掉入眼内,避免发生意外。

目前有专供贴敷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

如需换药,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药。

(六)贴敷时间

贴敷时间多依据选用的药物、体质情况而定,以贴敷者能够耐受为度。

对于老年、小儿、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贴敷期间出现皮肤过敏,难以耐受的搔痒、疼痛感觉者应该立即终止贴敷。

二、常见疾病的穴位敷贴技术

(一)哮病(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外源性或内在的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导致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的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阵发性支气管痉挛而致的气急、咳嗽、咳泡沫痰和肺部伴有哮鸣音。

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多因肺有内伏之痰,外感风寒之邪,或因饮食、情志、劳累过度所致。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降逆祛痰,止咳平喘。

【敷贴验方】

1.白胡散

组成:

白芥子21g、延胡索21g,细辛12g、甘遂各12g。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

用时将药粉用生姜汁调制成饼,在夏秋伏天贴于双侧肺俞、心俞、膈俞上,外以胶布固定。

贴1~2小时取下。

每10天贴敷1次,每年贴3次。

2.哮喘膏

组成:

百合36g、川乌36g、草乌36g,当归12g,肉桂8g,赤芍18g,马钱子48g、仙鹤草48g、老鹤草各48g,桑枝30g、柳枝30g。

制法:

将上药放如铜锅内,用植物油3000ml浸泡3天,熬焦去渣。

当熬至滴水不散时,将广丹1000g徐徐撒入(用文火),并以桃柳棍2根,搅至滴水为珠,入乳香、没药细末各24g,搅匀冷缺即成。

用法:

将膏药烘软,贴于身柱穴上。

3天1次,3次为1个疗程。

3.寒哮膏

组成:

细辛5g、生半夏5g、甘遂5g、延胡索5g、肉桂5g、橘红5g,白芥子10g。

另配麝香2g。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先用生姜汁调药末成糊状,再加麝香于药面备用。

用法:

取药饼贴敷于大椎、肺俞(双)穴上,包扎固定,每次贴2个小时,每年盛夏初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

(二)鼻鼽(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中。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发作,鼻内发痒,连续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且有鼻塞和嗅觉减退等。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比常年性者严重,多在有花粉的季节发生,症状呈持续性。

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病多因肺卫不足,风邪外袭所致,其发病多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祛风抗敏,调理阴阳

【敷贴验方】

1.克敏灵

组成:

白芥子20g、延胡索10g、甘遂10g、丁香10g、白芷10g、细辛10g。

制法:

上药共研成细末,过80目细筛,用新鲜生姜汁调匀成糊状。

用法:

取一定量药膏放于4cm×4cm的纱布棉垫中央,敷贴于大椎、肺俞(双)、膏肓(双)、肾俞(双)、膻中穴上,用胶布固定。

每次贴敷3小时,5天贴1次,3次为1个疗程。

2.菖蒲散

组成:

石菖蒲20g、皂角刺20g。

制法:

上药烘干,共研成细末,过80目细筛。

用法:

每用要少许,以药棉薄裹如球状,塞入患侧鼻孔中。

每日3次。

3.复方麝香膏

组成:

白芥子20g、细辛20g、甘遂20g、辛夷20g、麝香0.3g。

制法:

将前4味药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麝香研细另装

用法:

用时取药末适量,用姜汁调成糊状,做成如铜钱大的药饼。

药面放入少需麝香,分别贴敷于肺俞、膏肓、百劳穴上,每次贴6~8小时后除去,10天贴药1次,3~6次为1疗程。

(三)胃脘痛(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一种由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的常见病。

临床主要以无规律的阵法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为特征,除疼痛外,可伴有纳差、恶心、腹胀嗳气,或见疲乏、消瘦、贫血、腹泻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久病体弱等所致。

由于病程较长,易于反复,故常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夹杂等复杂症候。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敷贴验方】

1.温胃膏

组成:

附子20g、肉桂20g、炮姜20g、小茴香20g、丁香20g、木香20g、香附20g、吴茱萸20g、麝香0.3g。

制法:

上药(除麝香外)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和成软膏状备用。

用法:

用时先将麝香(约0.3g)置于脐孔中,将铜钱大小的药丸敷于麝香上面,外加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10天为1疗程。

2.吴白散

组成:

吴茱萸5g、白胡椒2g、丁香1.5g、肉桂1.5g。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

取药粉加白酒炒热,敷于穴位上(取穴:

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每次取穴2个,交替使用),外用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

3.止痛散

组成:

香附15g、延胡索15g、高良姜15g,木香9g、九香虫9g、干姜6g、冰片1.5g。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

用法:

取本散15g,用黄酒少许调和糊膏状,敷于神阙穴上,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疼痛消失为止。

(四)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剧烈疼痛,严重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晕厥。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多因情志不舒,或经期受寒,以致经血滞于胞宫,或体质素弱,气血不足,冲任失调,胞宫失养而成。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行气活血,温经散寒。

【敷贴验方】

1.脐痛舒

组成:

山楂100g,葛根浸膏10g,甘草浸膏5g,白芍150g。

制法:

上药烘干研粉,再加乳香、没药浸液70ml,烘干,另加入鸡血藤挥发油4ml,冰片少许拌匀即成。

用法:

取0.2g,用醋或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处。

月经来潮前2天应用,或初感疼痛是应用。

2.痛经膏

组成:

当归50g、吴茱萸50g、乳香50g、没药50g、肉桂50g、细辛50g,樟脑3g。

制法:

先将当归、吴茱萸、肉桂、细辛共水煎2次,将煎液合并浓缩成糊状,混入95%乙醇浸泡过的乳香、没药浸泡液中,烘干后研细末,加樟脑和匀备用。

用法:

于经前3天去药粉3g,用黄酒数滴拌成浆糊状,外敷于脐上,胶布固定。

药干后调换1次。

经行3天后取下药物。

每天1次。

3.十四痛经膏组成:

益母草30g、丹参30g、桃仁30g、红花30g、牡丹皮30g、木通30g、当归30g、川芎30g、木香30g、香附30g、小茴香30g、蒲公英30g,延胡索15g、冰片2g。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

取药末6g,用米醋调为稀糊状,敷于肚脐与关元穴上,上盖纱布,胶布固定。

若寒气甚者,可加用热水袋熨之,每次15~30分钟,每日熨2次。

每日换药1次,一个月经周期用5次。

(五)小儿腹泻(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是儿科常见病之一。

本病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腹胀肠鸣,粪便酸腐臭秽,或稀薄或呈水样带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等为特征。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内伤乳食,调护不当,或外感病邪,以致脾胃功能失调,清浊升降失司而成。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健脾温中。

【敷贴验方】

1.敷脐方

组成:

车前子1g、丁香1g、肉桂2g。

制法:

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

用法:

用时取2g置于脐上,然后以加热之纸膏药盖贴于上。

每隔2天换药1次。

2.贴脐膏

组成:

朱砂10g、樟脑10g、松香10g、明矾10g。

制法:

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

用法:

用时去黄豆大1粒,填于脐中,外用胶布或膏药封贴。

3.丁香荜茇散

组成:

丁香30g、荜茇10g、胡椒5g、肉桂5g、吴茱萸5g、车前子(炒)20g。

制法:

上药各研细末,和匀备用。

用法:

用时取要末0.1~0.3g置于脐中,并以胶布固定。

1~2天换药1次。

三、禁忌症

1.贴敷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应禁止贴敷。

2.颜面五官部位,慎用贴敷,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进行发泡,避免发泡遗留瘢痕,影响容貌或活动功能。

3.孕妇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应禁止贴敷,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以免引进流产。

4.糖尿病、血液病、发热、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5.艾滋病、结核病或其它传染病者慎用。

四、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

2.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3.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4.小儿皮肤娇嫩,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贴敷时间也不宜太长。

5.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宜用汽油或肥皂等有刺激性物品擦洗。

五、施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贴敷后局部皮肤可出现潮红、轻微红肿、小水泡、微痒、烧灼感、色素沉着等情况,均为药物的正常刺激作用,不需特殊处理,但应注意保持局部干燥,不要搓、抓局部,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涂抹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若出现情况以下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1.贴敷药物后,局部出现热、凉、麻、痒或轻度疼痛属正常现象,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难以忍受时,可提前揭去药物,及时终止贴敷。

2.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

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3.皮肤出现小水泡,可表面涂以甲紫(龙胆紫)溶液,任其自然吸收。

水泡较大者,可先用消毒针从水泡下端挑破,排尽泡液,或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出泡液,然后涂以龙胆紫溶液收敛,破溃水泡处也可涂以消炎软膏,外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感染。

如果水泡体积巨大,或水泡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对症治疗。

 

第二章中药热熨敷技术

中药热熨敷技术是将中药加热后,热熨患处,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本法通过药性和温度作用,使腠理开阖、气血通调,散热(或散寒)止痛,祛风除湿,达到治疗效果。

主要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疼痛及各种关节炎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

热熨必须在伤后2天后方可使用,情况严重者至少在5天后方可使用。

热熨法技术的常用方法有“干、湿”两种:

1.干热熨法。

这是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

将60~70℃的热水灌满热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注意不要漏水)。

将热水袋装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

如无热水袋,亦可用金属水壶(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热的食盐或米或沙子装入布袋来代替。

2.湿热熨法。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方剂,将中草药置于布袋内,放入锅中加热煮沸或蒸20余分钟。

把两块小毛巾、纱布趁热浸在药液内,轮流取出并拧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烫时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5分钟更换一次,总计20~30分钟。

每日可敷3~4次。

亦可将药袋从锅中取出,滤水片刻,然后将药袋放在治疗的部位上。

二、常见疾病的中药热熨敷治疗技术

(一)骨折后关节活动不利

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由于骨折的固定,造成部分关节的活动受限。

采用本法,可舒筋活络,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治则治法】舒筋活络,滑利关节。

【熨敷验方】

1.顽荆散方

组成:

顽荆90g、蔓荆子60g、白芷60g、细辛60g、防风60g、桂心60g、川芎60g、丁香皮60g、羌活60g。

制法:

上药研末,和匀备用。

用法:

每次取药末90g,加葱白7根,煎水去渣。

用毛巾浸泡药液熨敷痛处,冷即再换。

2.桂附散方

组成:

桂心30g、生附子30g、细辛30g、白芷30g、五加皮60g、桑叶60g、白矾60g。

制法:

上药研末,和匀备用。

用法:

每次取药末90g,加葱白10根,煎水去渣。

用毛巾浸泡药液熨敷痛处,冷即再换。

(二)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引起肢体严重畸形,关节滑膜炎及浆膜、心肺、皮肤、眼、血管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治则治法】温经散寒,祛邪通络。

【熨敷验方】

1.历节痛风熨方

组成:

炭灰2500g、蚯蚓粪500g,红花20g、醋适量。

用法:

共入锅内炒烫,装入布袋,置于患处,上加热水袋保持温度。

2.熨烙当归散

组成:

防风30g、当归30g、篙本30g、独活30g、荆芥30g、顽荆叶30g。

用法:

研粗末,加上粗盐120g,慢火炒热,装入布袋,置于患处。

三、禁忌症

1.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

2.颜面五官部位慎用。

3.孕妇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应禁止中药熨敷,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以免引进流产。

4.糖尿病、血液病、发热、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5.艾滋病、结核病或其它传染病者慎用。

6.肢体感觉障碍(例如部分糖尿病人)者慎用。

四、注意事项

1.热敷的部位主要是项背、四肢和腰部。

2.毛巾必须折叠平整,这样不易烫伤皮肤,并可使热量均匀传递。

3.热敷时可隔着毛巾使用拍法,但切勿在热敷时或刚热敷后使用其他手法,否则容易破皮。

4.热敷的温度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要避免发生烫伤。

对皮肤感觉迟钝的病人尤需注意。

 

第三章中药冷敷技术

中药冷敷技术是将按一定处方配伍的中草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的治疗方法。

该技术可使中药透皮吸收后发挥药效,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而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作用。

适用于外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初期,衄血,蛰伤,也适用于感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以及高热、中暑等病人。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中药湿冷敷

将中草药放在砂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去渣冷却后,放冰箱冷藏室保存,用时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毛巾,浸取药液,微挤压至不滴水时为度,外敷患处,并及时更换,以保持患处的纱布层或毛巾保持8~15℃的低温。

(二)中药冰敷

1.将中草药进行粉碎,混合均匀制成外用散剂备用。

使用时用凉开水将中药散剂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厚度0.5cm~1cm,面积大于病变部位,其上覆盖3~5层纱布,再用冷敷袋敷于纱布上以保持低温。

其温度控制在-3℃~-4℃,一次冰敷时间30分钟左右。

2.冰敷袋的制作

(1)盐水冰袋:

选用一次性输液袋(100、250、500毫升等规格),灌装20%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2~4小时,取出后外观成霜状液体或冰水混合物,即可应用。

该方法操作简单,冷冻后成霜状液体或冰水混合物,表面软硬适度,与患肢接触面积增大,患者舒适度增加。

(2)简易乙醇冰袋:

选用规格为2000毫升的静脉营养输液袋,先用剪刀剪去输液袋活塞远端,保留活塞,再用注射器向袋内注入50%乙醇约1000~1500毫升,排尽空气,最后关闭活塞平放在冰箱里冷冻备用。

该方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冰箱冷冻室的常用温度为-6~-24℃,而50%乙醇的冰点是-30℃,故在冰箱内不会结成冰块,增加患者的舒适及安全;可重复使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医用彩色盐水冰袋:

选择边缘圆钝的250毫升软包装液体袋,贴上标签纸,用圆柱笔注明“冰袋”;称取25g食盐添加自来水250毫升中,用搅拌棒搅拌使之完全溶解,成为10%盐水,滴入0.1毫升蓝墨水,使盐水呈淡蓝色,再用50毫升注射器抽取淡蓝色盐水注入软包装液体袋,最后将该软包装盐水袋置于5℃冰箱内预冷1小时(可使盐水冰粒体积减小),再置-20℃(或-18℃)冰箱内24小时后即成冰袋。

成品呈淡蓝色冰霜状。

该方法冰袋呈冰霜状,在融化过程中其形态为冰水混合物,冰袋松软,能充分接触体表面积,易于固定,避免了给患者造成不适和压伤,并且,标识明显、醒目,杜绝了差错隐患。

(4)芒硝冰袋:

用芒硝10g加清水100毫升配制成10%芒硝溶液。

根据患处大小分别采用3种规格的棉垫(大号为25cm×20cm×2cm,中号为20cm×15cm×2cm,小号为10cm×10cm×2cm)用50、30、20毫升芒硝水分别将大、中、小棉垫浸润,装入透水无纺布袋中(按棉垫规格制成,一面为透水层,另一面为隔水层),放置于-18℃冰箱中12小时,即成芒硝冰袋。

取出后呈冰霜状,松软、可塑形。

该方法制作成的冰袋低温持续时间长,放在室温18~24℃持续3小时温度仍在-5℃,与传统方法相比,冰袋松软能与体表接触充分,易于固定,患者感到舒适。

(三)中药酊剂凉涂法

将中草药放入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加入60%乙醇,密闭静置2周,过滤去渣,将澄清的中药液灌入喷雾瓶内,放冰箱冷藏室保存。

使用时喷涂于病变部位,喷2~3层,面积大于病变部位,其上覆盖3~5层纱布,再用冷敷袋敷于纱布上以保持低温。

其温度控制在-3℃~-4℃,一次冰敷时间30分钟左右。

(四)中药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